內科護士的崗位職責(通用3篇)
內科護士的崗位職責 篇1
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本科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診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應對院長負責。
2.定期(每季度)討論本科在貫徹醫院(醫療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執行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
3.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制定本科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
4.領導本科人員,完成門診、急診、住院患者的'診治工作和院內外會診工作。應用“臨床診療規范(常規)”指導診療活動,有條件的可用“臨床路徑”來規范診療行為。
5.定期查房,共同研究解決重危疑難病例診斷治療上的問題。參加門診、會診、出診,決定科內病員的轉科轉院和組織臨床病例討論。組織全科人員學習、運用國內外醫學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6.保證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在本科貫徹、執行。可制定具有本科特點、符合本學科發展規律的規章制度,經院長批準后執行。嚴防并及時處理醫療差錯。
7.按手術(有創操作)分級管理原則,決定各級醫師手術權限,并督促實施。
8.確定醫師輪換、值班、會診、出診。組織領導有關本科對掛鉤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工作、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9.領導組織本科人員的“三基訓練”和定期開展人員技術能力評價,提出升、調、獎、懲意見。妥善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組織并擔任臨床教學。
10.參加或組織院內外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院長指令性任務。
內科護士的崗位職責 篇2
1、助理護士在注冊護士帶領下,按分級護理要求,協助助理護士完成低技術性基礎護理工作及非技術性護理工作。
2、低技術性基礎工作內容包括:
整理或更換床單位;保持病人的清潔衛生;常規性測量和記錄病人生命體征;預防褥瘡;物理降溫(冰袋、溫水、酒精擦浴);濕熱敷;繪制體溫單;準備各類護理技術操作的物品;更換臥位,保護病人安全;更換氧氣濕化瓶;留置胃管病人的鼻飼;留取病人的大便、尿、痰標本,尸體料理;協助病人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及自我移動等,護送病人檢查、治療、轉科等。負責清潔消毒病人的生活用具;及時將病人有關情況報告護士等。
3、非技術性護理工作包括:
整理、清潔、維護各種護理儀器、設備和用品;參與維持病區環境管理;外出請假,取送各種物品,取藥‘退藥,清點并補充藥品(液體);整理污染的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分類收集醫療廢物;保持病房的整潔與通風;整理、清潔、消毒各房間,終末消毒;聯系工作(接聽電話、聯系和預約檢查、會診、復診等);協助辦理出入院病人手續;派送一日清單;整理、粘帖、制作病房健康教育資料;歸檔病區的各類文書等。
4、助理護士不得從事創傷性或侵入性及無菌性護理技術操作,不得獨立承擔危重病人的生活護理工作。
內科護士的崗位職責 篇3
崗位職責:
1、接待日常門診、急診等醫療工作,認真檢查患者病情,細心診斷,正確處方,合理用藥,杜絕誤診;
2、根據安排做好防病宣傳,普及防病和救護知識;
3、定期對醫務室的各種醫療器械消毒、更換;
4、藥品清點檢查,對過期藥品及時清;
5、有執業醫內證書,可以注冊,或者多點執業。
6、能夠滿足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對門診患者常見病、多發病作出明確診斷、鑒別診斷以及合理的治療方案;
7、對診所會員進行慢病的建檔和管理;有處理急診病人的能力;
8、對診所會員定期上門、電話回訪,跟蹤,可提供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咨詢服務與指導服務;
9、協助(遠程)專家咨詢、會診、門診的安排。
10、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對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和相應輔助檢查,并提出診斷和制定治療、康復方案,負責病人的'治療,指導、幫助其康復。
11、進行急、重、危病人的現場搶救,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確定病人的轉診,應按要求書寫病歷摘要,記錄處理情況,協助轉診。12、開展流行病、傳染病的預防、監測與處理。開展社區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與老年保健。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
12、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任職要求:
1、全科醫學、內科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
2、五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并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
3、年齡:男63歲以下,女60歲以下;
4、擁有醫師執業證,具有主治(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5、語言表達清晰、流暢、具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親和力;
6、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打字熟練;
7、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