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防火工作總結(通用3篇)
街道防火工作總結 篇1
為貫徹鼓政辦[20xx]05號文件及《20xx年溫泉街道冬季防火安全工作方案》相關精神,切實做好20xx年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東大社區認真開展冬季防火安全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
東大社區在黨總支書記宮國珍的領導下,切實加強20xx年冬季防火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把這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建立起“安全自查、責任自負、監督到位”的消防安全長效機制,由社區宮國珍書記任組長,社區段警、治安副主任任副組長、社區治安委員、社區干部、保安隊員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
12月14日上午,鼓樓區東大社區在社區會議室召開冬季防火工作部署會議。會議決定近日開始全面安排部署社區的冬季防火工作,對社區內的新村樓院、小區店面、單位企業的火患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消除隱患,杜絕火災發生。同時,社區將積極加大對冬季用火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群眾的用火防火知識,形成人人預防火災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宣傳
開展在全轄區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大宣傳活動,懸掛標語、刊登板報、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營造聲勢,使每家每戶都學會消防常識,在火災是臨危不亂,安全疏散。
三、強化檢查力度,杜絕火災隱患
為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切實做好轄區內冬季防火工作,鼓樓區東大社區及時開展冬季防火安全大檢查。社區治安干部將配合轄區民警,對公共場所、娛樂城、中小餐館等場所進行全面消防檢查,確保節日期間的消防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確保圣誕、元旦期間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到實處,12月21日—25日晚,鼓樓區東大社區按照溫泉街道綜治辦的部署,對轄區內的網吧、娛樂場所、ktv開展全面消防安全排查工作。此次排查共檢查轄區內網吧三家、娛樂場所四家,在檢查中,社區治安干部還對經營業主進行了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力爭在節日期間不出消防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確保春節期間不發生安全事故,維護社區居民的安定穩定,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社區居民有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同時宣傳燃放煙花爆竹“禁改限”的有關精神。鼓樓區東大社區在春節前見深入到轄區公共娛樂場所、沿街店面、出租房屋等進行安全檢查。要求認真做好安全防火,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整改。尤其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店面,還發出整改通知書,指出不能在店內煮飯、住宿,不能亂牽、亂拉電線,不能超負荷用電。
為了吸取2月26日于廣東揭陽普寧市軍埠鎮石橋頭村因燃放煙花爆竹而造成20死49傷的重特大爆炸事故的慘痛教訓,確保廣大市民群眾度過一個安全祥和的元宵佳節。2月28日上午,鼓樓區東大社區治安干部聯合社區警務室民警、社區治安協官員對轄區范圍內的居民群眾、小區物業、單位樓宇、煙花爆竹售賣點等進行拉網式安全大檢查并進行安全燃放煙花爆竹宣傳,提醒廣大業主居民按照有關規定燃放煙花爆竹,不從非法渠道購買煙花爆竹,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確保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當天晚上,社區全體干部取消休假,全員值守,加強對轄區內的新村樓院、煙花爆竹銷售點巡邏,宣傳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知識,及時發現并糾正不安全因素,為安全度過元宵佳節貢獻力量。
截止冬季防火工作結束,社區共組織檢查人員30余人次,檢查店面、出租戶、小區200余家,防火工作期間轄區未發生消防安全事故,20xx年冬季消防安全工作圓滿完成。
街道防火工作總結 篇2
20__年以來,太湖縣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遵循“以人為本、政府主導、社會互助、災民自救”原則,以“常態減災備災和非常態救災”為重點,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太湖縣轄15個鄉鎮,174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58萬。我縣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境內總長81公里。全縣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年平均氣溫16.4℃。1月份平均氣溫3.7℃,7月份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時,無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全縣主要分為山區、畈區,地勢地貌比較復雜,春季時冷時熱多陰雨冷凍,夏季,我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悶熱多雨,七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大多在27~30℃之間。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與熱同季節。
二、20__年災情情況
我縣救災工作職能在20__年機構改革時劃轉至應急管理部門。從近三年我縣自然災害發生的特點來看,我縣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地區,主要災情發生在6、7月份的梅雨季節,易發生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天氣。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連旱,易出現長期干旱災害天氣。
20__年,我縣共遭受風雹災害2次、洪澇災害2次。據統計,受災人口41429人,緊急避險轉移165人,緊急轉移分散安置352人;因災嚴重損壞農房8戶15間,一般損房609戶138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471.97公頃,農作物成災面積1064.6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757.3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963.95萬元,其中農林牧漁業損失3100.65萬元,工礦商貿業損失80萬元,基礎設施損失6317萬元,公共服務損失560.1萬元,房屋及居民家庭財產損失860.2萬元,其他損失46萬。
三、救災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災害多發頻發、災情損失嚴重的特點,我縣不斷強化減災救災公共管理功能和社會服務職能,全縣救災工作總體平穩有序。
(一)建立健全災害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在上級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縣進一步加強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系統。氣象部門充分運用新一代天氣雷達、衛星云圖等現代化設施,建立多級災害性天氣自動報警機制,開發短時災害性天氣預警系統,實現對災害性天氣可能影響的區域,提前2-3個小時預報預警到鄉村,甚至到自然村。二是洪水預警系統。初步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雨量站點,重要河段都有水位監測站點。水利部門建立了水文自動測報和江河預警系統,準確預報雨水情,為抗洪搶險救災提供適時決策依據。三是預警信息快速廣泛傳播系統。在縣氣象局、縣防汛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別建立預警信息發送平臺,實現在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防范重點等,以手機短信形式發送到各級防汛指揮部成員和防汛責任人。
(二)建立健全各類應急預案體系。根據省市修訂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我局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及時修訂完善了《太湖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太政辦秘(20__)2號】,并以太湖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形式下發,要求各鄉鎮也相應完善修訂救災應急預案,建立村級應急預案。為確保預案的可行性,積極推進預案建設和演練,組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開展應急演練,增強干部群眾對預案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機構改革后,及時調整了減災救災委員會組成人員,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細化了工作任務、目標。今年,經縣編辦批準,鄉鎮設立應急辦公室,將救災、防汛、防火及安全生產工作整合在一起,使應急管理工作在基層有抓手。
(三)建立健全災害信息員隊伍。全縣組建了322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覆蓋全縣186個行政村(居),確保了鄉鎮、行政村(居)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其中,多災易災鄉鎮和村都配有2名災害信息員。并對信息員組織了業務培訓,提高了業務技能,同時增加了防災減災宣傳員,為普及防災減災救災常識提供了人力資源。
(四)建立健全物資保障體系。機構改革后,我縣救災物資儲備職能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承擔,并依托現有資源,在晉熙鎮、彌陀鎮建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庫,所有救災物資,接收時都通過救災物資儲備庫驗收入庫,出庫時由縣應急局開出《救災物資調撥通知書》,救災物資儲備庫依據《救災物資調撥通知書》的品名、數量調出物資。20xx年中央下達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304萬,我縣根據本地災情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組織采購了救災物資品種和數量,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完成了采購任務并已全部驗收入庫,切實提升了我縣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拓寬救災物資儲備方式,通過協議儲備、依托企業代儲、生產能力儲備和家庭儲備等多種方式,構建多元化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
(五)繼續組織實施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工作。20__年,我縣繼續實施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全縣13萬所有農村住房購買了農房保險。積極宣傳農房保險相關政策,配合國元保險公司進行查勘理賠,20__年,我縣農房保險立案理賠240戶,理賠77萬余元,最多的農戶賠付金額達4.5萬余元。農房保險政策的實施,有力支撐了受災群眾抵御自然災害和災后重建能力。
(六)加強救災資金的監管,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20__年上級共下達我縣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364萬元,其中省級自然災害救災資金75萬元,中央和省級冬春救助資金289萬元。我縣嚴格按照自然災害救災管理辦法規定程序進行分配,所有下達資金均通過與財政部門進行會商后,制定分配方案提交縣長辦公會議審議,在規定的時間將資金全額分配至鄉鎮,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的現象,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循救災資金的使用范圍,做到了“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在資金的發放過程中,做到了“對象公開、金額公開、數量公開”,對于生活性的補助資金做到了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公開發放,并將資金使用情況在村級小微權力平臺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省級自然災害救災資金75萬元已全部通過財政“一卡通”打卡到戶,惠及我縣受災戶696戶。冬春救助資金289萬元已于1月4日通過縣長辦公會議分配至鄉鎮,各鄉鎮正在組織分配,預計1月20日之前全部打卡到戶。冬春救助物資在上級下達我縣省級冬春救助物資棉被384床、絨衣褲197套、棉衣褲308套、毛毯384床的基礎上,縣級配套棉被20__床在春節前發放到受災戶受災,確保他們溫暖過節。
四、其他重點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教育長效機制。開展了“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推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全力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演練;二是繼續做好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在20xx年申報成功1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基礎上,20__年擬申報1個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和1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0__年以來,我局多次對已創建社區和申報社區進度督促檢查,全面推動我縣綜合減災示范社區高質量創建,確保創建成功的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成為為群眾辦實事、為人民服務的一張名片。三是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開展以來,我縣積極按照省、市普查辦的安排部署,及時啟動綜合風險普查各項工作,成立組織,建立機制,梳理思路,構建“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專家保障”的工作格局,形成“分級負責、突出綜合、分步實施”工作原則,有序推進太湖縣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在省、市普查辦領導的幫扶下,在全縣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撐下,在第三方公司的協同努力下,已通過縣、市級質檢,取得較好成效。下一步,我縣將進一步鞏固風險普查成果,全力配合省廳做好質檢工作,為20__年省市風險評估、區劃和防治區劃及國家驗收做好準備,確保太湖縣第一次全國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順利圓滿完成。四是做好因災倒損房屋重建(修繕)工作。根據安徽省應急管理廳《關于上報20__年因災倒損農房統計臺賬的通知》,我局出臺文件,要求各鄉鎮及時上報因災倒損農房統計臺賬。并根據安徽省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20__年因災倒損群眾住房重建(修繕)總體方案》的通知(皖減救辦〔20__〕21號)文件和省市視頻調度會議精神,我局及時對鄉鎮上報的臺賬進行了多次摸底調查核實,并出臺了實施方案。在征求受災群眾重建意愿基礎上,最終確定我縣重建對象6戶18間;修繕對象24戶42間。我局將因災倒房重建工作列為當時重點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推進倒房重建工作。并組織專班經常深入到點進行實地督查,積極推進建房進度,督促通報工程進度、倒排工期、限時推進,做到一戶一戶督查,確保一戶一戶完工,確保了在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災后重建任務。在完成驗收的基礎上,及時將重建(修繕)補助資金按照標準通過縣財政“一卡通”打卡到戶(重建戶每戶補助2萬元,修繕戶每戶補助0.2萬元)。
20__年,我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上級領導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主動適應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新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抗災水平,為開拓全省減災救災事業新局面貢獻一份力量。
街道防火工作總結 篇3
在全國“119消防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消防安全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師生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學校抵御火災能力和師生自防自救能力,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預防和減少校園火災事故的發生,小學緊緊抓住第xx個“119消防日”這一契機,認真組織全體師生廣泛深入地開展以“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火災”為主題的大型消防疏散演練。
11月3日下午4點整,伴隨著警報聲,全體學生抱著頭、彎著腰、捂著口鼻,在班主任和配班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從各樓道逃生,短短兩分鐘,千余名師生便迅速撤離到操場。隨后,消防官兵向大家講解了滅火器的種類和使用方法,并實地向師生們展示了快速出警和緊急滅火。
通過此次深入校園開展消防知識培訓,培養了學生從小樹立“學消防、懂消防、用消防”的思想。學校老師表示,這是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消防安全教育課,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他們將把消防安全教育課貫穿到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消防知識宣傳和教育,帶動整個學校關注消防安全,讓更多人了解消防、關注消防、熱愛消防,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學校,帶動整個社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