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精選8篇)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1
市長叔叔:
我從小就在遼河長大,也看到了遼河的變化。以前遼河清澈見底,不少男女老少在遼河旁鍛煉、休息,而如今河水變得渾濁,到處是垃圾。
以前,遼河里經常有許多小魚,有許多人在那里垂釣,而如今在遼河連個魚影兒也看不到。難道這不都是環境保護不完善的后果嗎?市長您一定要加強環境保護,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在西市區得勝市場那邊,也有更可怕的事情。白天,這里是攤販們的天地,賣小菜的,賣魚賣肉的,應有盡有;晚上,是吃燒烤的時間,空氣中彌漫著煤煙、油煙。等到全部收攤后,你會發現,地上全部都是垃圾:水果皮、飯菜屑、爛海鮮、臟碗筷,遍地都是,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魚腥味,嚴重損害了我們營口市的形象。因此,我向市長提出以下建議:
1、搞好小區建設,在每個小區里建立“綠色文明崗”,宣傳“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義;表揚好人好事,批評破壞環境的壞人壞事。
2、對那些不愛護環境,亂擺攤的小販給予相應處罰。
3、在社會和學校定期開展環境知識競賽,以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這是我們全體同學的建議,為了我們這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希望早日能改善這個臟、亂、差的死角,讓藍天更藍,使草地更綠,還我們美麗的城市環境。如果您可以做到的話,我相信,遼河會跟以前一樣清澈,河里也會有很多小魚。如果每人都能愛護環境,珍惜資源,那么我們的地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
森林資源都是我們缺一不可的生活條件。
本來這些自然資源是可以再生的,可是因為人們不顧后果的濫用化學品使這些自然資源不了再生,還給人們帶來災難。
在地球上,山有十分之三,誰有十分之六,而人類的生活面積只有十分之一。人們生存的面積太小了,如果我們在不加節制的破壞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球將面臨著滅亡的挑戰,那樣的話,我們也會滅亡的?茖W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
住的第二個星球。有人肯定會說,到40萬億千米以外去找不行嗎?40萬億對我們太遙遠了,就算是坐飛機也要600多萬年啊!
我們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去保護地球、善待地球。對此我對大家提出以下建議:
1:不亂砍濫發樹木。
2:不使用塑料袋,改為布袋。
3:不使用有毒文具。(如修改液)
4:不使用一次性制品。
5:不使用,改為手帕。
6:用完水龍頭,就是關緊。
7:節約用電,對手關閉不需要的電燈。
8:打掃衛生時用水桶接水,做到一水多用。
我們應該時刻的記住——善待在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3
近年來,由于全國各地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造成了生態環境不同程度的破壞,最終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鹽堿化,濕地遭到破壞,礦產資源遭到破壞,旱澇災害頻繁,水體污染,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直接危害人類的生活健康,以致流行病蔓延。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噪聲污染、農藥污染等環境污染尤為突出。就我市生態環境而言,也仍然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大氣污染嚴重。特別是進入冬季,不論是市區,還是縣區,都籠罩在霧霾當中,由于我們的城鎮現代化建設工作的相對滯后,導致居民冬季燃煤取暖占比較大,居民區取暖時晝夜不停地排放煙塵,還有其它生產、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直接或間接造成了城市上空大氣的污染,形成的陰霾天氣,導致人們的感冒、呼吸道疾病等明顯增多。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車輛的與日俱增,機動車輛的尾氣排放也成為環境污染的一大頑癥;
二是水資源危機。近些年來,我市的河流流量嚴重減少,甚至出現了很多河流斷流。一些農田因水資源短缺而得不到有效灌溉。部分水體受到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水資源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固體廢棄物排量日益增多,處理率和綜合利用率不高。固體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礦產資源開采利用后的煤矸石等廢棄物、電廠的粉煤灰和其它生活垃圾。由于全市循環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后,使得這些廢棄物處理率偏低,造成大量堆積。它們既占用土地、影響市容,又破壞生態環境。
四是“白色污染”還程度不同地存在。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農膜、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我國從80年代農業生產開始使用薄膜,在增加農作物產量的同時,產生大量的廢舊農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廣泛使用,給顧客帶來很大的方便。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塑料及塑料制品利用的不合理,從而引發了新的環境問題。“白色污染”嚴重的危害生態環境,己成為我們的一大公害。
五是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人地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樹造林,又要種糧,還要放牧,而且還要上馬建設工業項目。人多地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是實施未植樹造林的土地難以植樹造林。容易植樹造林的荒山、荒坡、水邊、地角、路旁已經種上樹,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這些土地難以植樹造林。
總的來說,我市環京津地區、首都大生態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發展上戰亂頻繁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干旱少雨、風沙大等惡劣的自然環,再加上工礦區多、工業廢棄物排放量大的工業現狀,等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當地的生態環境非常之脆弱,治理難度非常之大?梢哉f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生態文明,是關系全市人民福祉、影響京津塘地區環境的長遠大計,同時也是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唯一抉擇!
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
一要制定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和宣傳的力度,增強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
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配套的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措施。要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森林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除了對有關管理人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教育外,應著重對公眾開展環境教育,不斷增強公眾的法制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輿論氛圍,使他們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參與。逐步在各類學校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生態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更多的學生知道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從小養成良好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要加強生態管護,全面推進生態建設。
生態治理必須大力堅持管護與建設并重的原則,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水則水。大力傳承弘揚右玉精神,通過保護措施而自然恢復的生態區域,應以保護為主,企業廠礦,村莊、公路、鐵路沿線等需要采取治理措施的地方則應加大綠化力度,進行局部綠化和通道綠化。要保護好植被,營造天然保護堤壩。應保護好我市的森林植被,充分學習借鑒右玉的工作經驗,圍欄禁牧,進一步做好全市的封山育林工作。
三要繼續做好退耕還林工作。
退耕還林要把生態建設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還林,就是要把退下來的耕地利用好,農民感到退耕還林后的經濟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農民愿意退耕還林,達到穩定退耕還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確處理好農、林、牧的關系。
首先,要有以林為主的思想意識。綜合治理應定位在生態功能的發揮上。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基礎。大力發展林業,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興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糧豐,糧豐才能致富。
根據六區縣土地條件、市場需求和農民需要,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合理安排林種,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林與經濟林,使植樹造林成為有經濟效益的產業;其次,要加快幼林培育發展步伐,為大生態建設提供苗木資源保障。要統籌安排,大力提倡拍賣宜林地。
市政府要統籌安排,將有條件的鄉村宜林地拍賣給有苗木的經營戶,確保幼齡苗木有保障用地,推動全市苗木生產健康發展,使之成為廣大農民的一項支柱產業;要合理流轉土地,為苗木發展提供后續保障。市政府要統籌安排,把荒山、荒坡和荒溝有序流轉到苗木產業發展用地上來,流轉后的土地作為苗圃發展的后續保障。與此同時,要增加苗木的種類,實現苗木規格多元多樣化,有效減少苗木的病蟲害;
第三要切實加大退耕還林獎勵、扶持力度。在爭取國家、省市扶持政策資金的同時,市政府要每年匹配大量的資金用于生態環境建設中失地農民的經濟補償。一來可調動農民植樹的積極性,二來可補償農民植樹的眼前經濟效益。
四要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要進一步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攔河壩、防護溝道等工程,實現截流、蓄水、攔沙、沉沙的目的,并解決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要進一步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全面進行植樹造林,對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應盡量退耕還林(草),對坡度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進度,切高墊低,砌筑硬坎,通過運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建立一批穩產抗自然災害能力強的農田,增強蓄水保土功能。
五要大力推廣推行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限期治理污染嚴重的企業,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要盡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產工藝。大力發展余熱發電、沼氣發電、太陽能等,解決農民的燃料問題,減輕農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要加大工業“三廢”治理力度,提高“三廢”的綜合利用水平,全面實現“三廢”的無害化處理。
六要切實加大“白色污染”的防治。
要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在行政方面,要加強管理,加強制度和政策的落實,特別是針對鐵路、公路沿線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要采取隔離、防治措施,通過加強管理,達到防治的目的。要采取強制措施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正確引導公民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把限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要強制塑料的回收利用,清潔的廢塑料制品可以重復使用,可用于造紙、煉油、制漆、做建材等。廢塑料制品在進入垃圾堆前,進行分類回收,進一步提高廢塑料利用價值,有效增加回收率。要全面推行以紙代塑,或采用可降解塑料。
七要大力加快城鎮現代化建設步伐。
推進“氣化”朔州工程,集中供熱和天然氣工程實現居民全覆蓋,可有效降低冬季陰霾天氣的出現率。與此同時,要嚴格控制交通運輸業的尾氣達標排放,努力推進城鎮現代化建設步伐。
八要加大保護生態環境執法力度。
法律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依據,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是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根本途徑。應依法打擊各種亂砍濫伐林木的違法犯罪行為,還應杜絕修路、開礦等直接或間接破壞森林植被的行為。同時還要依法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其它不法行為,使生態保護工作贏得公眾的有力支持,最終達到保護好生態環境的目的。
年 月 日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4
尊敬的教育局局長:
您好!
我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我們剛剛學了一組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課文,我很震撼,也很傷心。我的腦海里老是浮現一棵棵樹倒下的情景,看到了那些不顧一切亂砍伐的人……而更讓我痛心的是,這樣的現象經常在我身邊出現。比如,有些小孩子們拿著紙飛機飛,很多好好的紙張被丟棄……這些潔白的紙,都是從那些樹制造的。而那些樹,是要經歷過幾十年才能種出來的。現在的人類在瘋狂地用紙,許多高大的樹葉成了矮矮的樹樁。所以,我想除了幾條解決用紙過多的辦法:
一、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但是這電腦卻讓許多孩子的學習變得很差,因為玩游戲時間太長了。所以,我提出建議,讓全深圳市的小學都用電腦寫作業。這樣,不僅讓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減少,而且如果做作業不用紙,就保護了許多的樹木,這樣,樹就不會遭殃了。
二、許多的孩子買一本書,看一下就不看了,根本就沒學進什么東西,還買的是很多頁數的紙,有時候,書會找不到,這樣又浪費了一本書,但浪費的還是紙啊!所以,我覺得孩子應該在網上看書,既不會找不到書,又不會浪費太多的木材,真是一舉兩得啊!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應該是保護地球,應該用我們先進的科技技術來保護地球,而不是用我們先進的技術來破壞它。人們,行動吧,讓我們的地球母親變得更美麗,更健康吧!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如今,地球環境已亮起紅燈,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你是否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呢?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節約用水
1、洗手打肥皂或涂洗手液時,不要打開水龍頭。
2、洗完菜或洗完米的水可以用來澆菜、澆花。
3、用水時,水龍頭不要開得太大。
二、節約用電
1、如果不用電視、空調、電燈等這樣的電器時應關掉電源。
2、出門時請隨手關燈。
三、節約紙張
1、紙要雙面用。
2、用過的紙應釘在一起作為草稿紙。
3、才寫過幾頁的筆記本不要扔掉。
四、節約糧食
1、吃飯不要留下殘渣。
2、不要把飯粒掉在地上或桌子上。
3、不要把沒吃完的飯菜倒掉。
五、廢品循環利用
1、把廢舊電池送去回收站,讓廢舊電池可以繼續使用。
2、用過的面膜可以用來擦家具,這樣不但節約,擦完的家具還會散出香氣。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們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后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6
民進會員、師范大學教授徐亞同反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不斷增加,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土地利用形式發生改變,對環境和生態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城市中建筑物、道路及水暖電網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造成植被覆蓋率降低,天然綠地和水域生境往往被隔離形成人工建筑物中的“孤島”,加之地表水受污染,城市生境嚴重破碎化和島嶼化,動植物種類下降,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功能受損,物流能流受阻,凈化功能下降。
XX市是典型的感潮河網地區,各級河道33127條,長24915公里,河網密度為3.93公里/平方公里,面積569.6平方公里;湖泊26個,面積73.1平方公里。河道與湖泊總面積為642.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為10.1%。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口增長、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水資源質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黃浦江及其水系水質由良好到輕度污染直至嚴重污染。20世紀末,Ⅲ類水僅占0.71%,Ⅳ類水占48.4%,V類水占19.31%,劣V類水的占31.15%,甚至一度迫使郊縣部分水廠關閉。河道是包括土地、植物、動物、水體的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調節徑流、調蓄水量、去除水中有害物質、提供水生和陸生動物棲息地以及人類的休閑景觀等一系列的功能。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天然河道水體受污染嚴重,且河岸硬質化,河道片斷化,對城市生態系統及自然景觀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河道內生物多樣性減少,食物鏈變短,致使河道生態系統穩定性下降,河道自凈能力減弱甚至喪失。
據《20xx年XX市水資源公報》公布,20xx年XX市71.8千米的評價河道中,優于Ⅲ類(含Ⅲ類)水河長占評價河長的28.7%。此外,Ⅳ類水河長占27.2%,而Ⅴ類水河長占8.5%、劣Ⅴ類水河長更達到了35.6%。為此,徐亞同建議:
一、疏通河道,激活水系。
在城市化過程中,隨意填埋河道的現象十分普遍。在過去的20年間,由于填埋等人類活動,使XX市的水面率減少了1/4。因為填埋而斷流的河道,水位落差小,水流減速,形成許多無法流動的“斷頭浜”,使水體的復氧能力和自凈能力日趨減弱,極易引起黑臭。俗話說“流水不腐”,對于城市水系而言,需要從流域的角度全面激活,打通內河的經脈,加快水體更新速度,使得城市河流真正流動起來。
二、以流域截污、治理為前提,對中小河道主干進行生態修復。
河道生態修復是指利用生態工程學或生態平衡、物質循環的原理和技術方法或手段,將受干擾和破壞的河道恢復到具有生產力的狀態,使河道里環境不再繼續惡化,并與周圍環境的景觀保持協調一致,通過外界力量使受損的生態系統恢復到原初狀態。主要包括:
(1)工程措施,如生態河道、生態堤岸、人工濕地等等;
(2)生物措施,如植物生、動物生物修復的結合,微生物修復與生態河道、生態堤岸的結合,河道內生態修復與河道外濕地修復的結合,陸地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與河流生態修復的結合等。
水體生態修復技術,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規律去恢復自然界的本來面貌,強化自然界自身的凈化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體,可實現水質的持續改善,并可與景觀改善相結合,創造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環境。
三、構建生態河道,提高生物多樣性。
由于人類活動,如在興修水利工程以及進行河道整治的過程中,為了防洪需要或對河道進行開發時,往往將自然散亂狀態的河道集中成一條主流,對于彎曲的河道未經充分論證而實施裁彎取直,把河道自然彎曲的狀態改變成直線或折線?紤]到河道的安全性問題時,建設河道的護岸形式常被改造成混凝土直立式擋墻或漿砌石擋墻。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蓋,只考慮河道的行洪排澇功能,而沒有充分認識到人工構造物對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影響。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護岸混凝土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單一化,破壞系統的穩定性,造成河流生態環境的退化,進而導致河流生態系統的作用越來越小,水質惡化、生境的喪失或被阻斷、物種減少等生態系統的退化,河道失去了自凈能力,加劇了水污染的程度。
河道的生態重構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生境的改善,二是河流水文條件的改善。主要包括恢復河流形態的多樣性,保持河流的蜿蜒性,保持河流的縱向連續性和側向聯通性,創造生態系統的物種流、能量流、營養物質循環以及生物競爭的條件,防止河道的直線化和渠道化。對現有的硬質駁岸進行軟化,開展河岸緩沖帶的建設,通過水生生物網的構建,促進河道生態系統的恢復。
四、打造生態廊道,構建生態網絡。
生態廊道是指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的廊道類型,主要由植被、水體等生態性結構要素構成。生境破碎化導致適宜生境的減少和景觀孤立化,降低了個體在斑塊間擴散的機會,綠色廊道是降低其負面影響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生態廊道把各生境島嶼連接在一起,尤其是與較大的自然斑塊連接在一起,構建成生態網絡,可減少甚至消除景觀破碎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通過在城市網狀河道的水體構建生態浮床、生態墻、恢復水生生物鏈網,以及河流濱岸帶植被的恢復,使之與被城市道路和建筑所分割的支離破碎的城市陸地植被相連,可以構建成綠色的生態景觀廊道,并與道路兩側的綠帶和環城綠帶一起形成一個良性的開放生態系統。
年 月 日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7
敬愛的部長:
您好!
冒昧地寫信給您,是想談一談保護森林資源的事情。盡管中國森林總面積位居世界第五,但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1949年,國家計劃內的木材產量為567萬立方米,到1984年前后,增加到5000萬立方米左右。以這種速度砍樹,環境惡化恐怕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全國主要采伐林區超量采伐,消耗量大于生長量。到80年代末,出現了森林資源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嚴重局面。這充分說明了后果的嚴重性。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中國現有森林面積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但仍然是一個少林國家,林產品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與世界差距巨大。中國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只占世界的134位和122位;森林覆蓋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1。3%,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84。8%。
森林可以吸收有害氣體、維持二氧化碳平衡、凈化空氣; 調解和改善小氣候; 吸滯煙塵和粉塵、有害氣體; 減菌、殺菌,減弱和消除噪聲; 防風固沙、美化環境; 涵養水源、防止土蝕。森林有著如此多的作用所以我們更應該保護它。我們應該少砍樹,應該禁止用一次性筷子,因為一次性衛生不達標、浪費林木資源也是不爭的事實。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因此我建議,制定保護森林的有效辦法,保護我們珍貴的森林資源。
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如果地球失去了森林,我們別無去處。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愛惜生態環境的建議書 篇8
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渴望在一個美麗潔凈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玩耍.可是現實的環境,還有人們的環保意識都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新世紀廣場上人們隨意丟棄飲料瓶,雪糕袋;生活區不到指定的地點傾倒生活垃圾;飯店,快餐店的生活污水很心安理得得潑灑在馬路上:菜市場也沒有環保措施,常年散發著魚腥蝦臭味;我們濟寧得窗口光府河政府只是治理了一小斷,沒有治理得河段周圍居民夏天都不敢開窗,沿河工廠還是肆無忌憚的向光府河排放工業廢水,比如菱花味精和九九集團他們排放出來的工業廢水根本沒有做任何處理……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地球的環境!因此我想給你們提幾條建議:
1. 加強環保宣傳,,增強人們憂患意識.
2. 環保是一項功在當今,造福子孫的事業,叔叔阿姨們要加強管理力度,不能僅是樹個警示牌,掛副標語了事!
3. 持續性,大面積的在街道,社區辦多種形式的環保知識學習班,讓人們感覺到環保就在你我身邊!
4. 責令工廠處理好工業三廢問題,這個力度一定得強,這是我們環境污染的最大殺手!
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們,保護地球,提高我們的生存質量,維護生態的良性發展,是你我共同的責任,我們小學生永遠做你們忠實的小小宣傳員,相信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地球,我們這位人類的母親會永遠重新煥發美麗.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