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相關建議書(精選3篇)
工作相關建議書 篇1
資產評估的申報及資料的搜集,是資產評估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資產評估工作的基礎。我們在資產評估的工作中往往遇到前期準備工作沒有做好,給評估工作帶來許多困難,結果事倍功半。我們參與了一些資產評估單位的評估工作,想通過集各家所長,并在學習有關書籍及資料的基礎上,以問答的方式,提出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1.怎樣才能填好房屋建筑物類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做好資料的搜集工作?
答:資產評估的委托單位及資產占有單位負責填寫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并提供有關資料。為了做好這一工作,評估單位應派專人向委托單位及資產占有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對申報表各項內容的要求一一講解,對所需提供的資料提出具體要求。
2.房屋建筑物類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包括哪些表?
答:包括固定資產—房屋建筑物清查評估明細表,固定資產—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清查評估明細表、固定資產—管道和溝槽清查評估明細表,在建工程—土建工程清查評估明細表。
3.固定資產房屋建筑物類清查明細表申報表有哪些內容?
答:申報表應以財政部財評字[1999]91號文件,<<資產評估報告基本內容與格式的暫行規定>>為基礎,并根據被評估的對象及需要作適當調整。
筆者有如下建議:
(1)房屋建筑物清查評估明細表,填表欄目增加建筑層數和檐高;地點分散,部門多的廠礦企業,填表欄目增加建筑物所在地點或所屬部門;有高大體積廠房的廠礦企業,如電廠、鋼廠、煤礦,填表欄目增加建筑體積。
(2)建議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清查評估明細表,填表欄目除長度、面積、體積(容積)項目外, 增加寬度和厚度,高度和深度以及斷面規格。
(3)管道和溝槽清查評估明細表,填表欄目增加架高、防腐及保溫。
(4)在建工程—土建工程清查評估明細表,填表欄目增加長度、面積、體積(容積)和形象部位。
(5)每一種表格都要有備注欄,以便附加說明。
4.資產占有單位的資產評估工作由誰來負責,資產清查評估明細表由誰來填寫?
答:鑒于資產評估工作牽涉的面比較廣, 除財務部門外還涉及到廠辦公室、檔案室、基建科、房管科、生技科等部門,僅由資產占有單位財務部門主管負責是難以完成的。建議由委托單位及資產占有單位分管經濟的付經理、副廠長負責,并由財務部門牽頭,組織主管固定資產賬的財務人員與基建、房產管理人員共同清查房屋建筑物類資產。并在清查資產的基礎上,填寫固定資產—房屋建筑類清查評估明細表。前者對賬面價值負責,后者對資產實物參數負責。
5.填寫房屋建筑物類評估申報明細表有哪些總體要求?
答:總的來說要求科學、真實、合法、完整。
(1)評估申報明細表的內容,應與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所確定的資產評估的目的、范圍、評估基準日期相一致。
(2)報表的填制要完全按照給定的格式填報,申報的每一項資產,要按欄目給出的內容填報,原則上不應有空格,最終提供申報表時,要提供一套蓋有申報單位公章的書面申報表和一套相同內容的電子報表。
(3)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應在資產清查.核實的基礎上進行,做到賬賬相符, 賬物相符, 表帳相符,既固定資產賬與財務賬 、資產負債表相符;固定資產賬與實物相符;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與固定資產賬相符。做到既不重項,又不漏項。
(4)固定資產評估申報明細表要分類填寫。房屋建筑物與設備要嚴格區分;房屋建筑類中,房屋、構筑物和管道溝槽要分類填表。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不要混填。
(5)要求每一獨立項目填寫一行,不可將一項填寫成多項。
(6)資產名稱應具有唯一性。實物指向明確無疑義。
(7)資產占有單位要填寫全稱,要按企業執照的正式名稱填寫,要按資產評估基準日時企業的名稱填寫。
(8)如實填寫填表人和填表日期。填表人應包括財務人員和房管理人員。
6.填寫固定資產清查評估明細表,房屋建筑物類與設備類如何區分?房屋建筑物類中房屋,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管道和溝槽如何區分?
答:填表人首先要認清建筑與設備的專業不同,房屋、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管道和溝槽的技術參數也各不相同,只有科學、合理的劃分,才能比較準確的進行評估。分類標準如下:
(1)設備指生產備 、機電備、化驗 、 檢驗備、 冷凍備、運輸備、通訊、辦公、 通風、消防、污水處理等設備;鋼制倉庫、儲存罐;工藝管道、設備照明、廠區照明、電力、電訊電纜等(室內的上下水、照明、消防、電訊、通風的管道,線路,賬面值含在房屋內)。
(2)房屋是指能夠遮蔽風雨,供人們生產、生活、工作、娛樂的活動場所。
(3)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是指供人們生產、生活、工作的附屬建筑物。
(4) 管道和溝槽是指室外上下水、暖氣管線及溝槽(室內的上下水、暖氣管線及溝槽的帳面價值含在房屋內),室外電纜溝及排水溝、排洪溝等(不包括電纜線路.工藝管道)。
工作相關建議書 篇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緩解和消除農村貧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目前,在我國農村實行的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以下稱兩項制度),都是以農村貧困人口為扶持對象的,實現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對于充分發揮兩項制度的作用,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激發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具有重大意義。經國務院同意,在總結一些地方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現就進一步擴大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目標、基本原則和試點范圍
(一)目標。通過探索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作用,保障農村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從而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為全面實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實現到20__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目標奠定基礎。
(二)基本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堅持根據農村貧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點和不同地區兩項制度標準的差異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堅持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幫扶和農民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三)試點范圍。中西部地區應將試點范圍擴大到80%以上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擴大到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東部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試點范圍。
二、標準和對象
(四)標準。農村低保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夠維持當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確定,報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
扶貧標準,以國家公布的扶貧標準為準,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本地扶貧標準。
(五)對象。農村低保對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
扶貧對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農村扶貧標準、有勞動能力或勞動意愿的農村居民,包括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農村低保對象。
三、主要內容
(六)程序的銜接。要統一組織,使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識別工作在時間和程序上同步進行。嚴格按照申請、收入核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等程序和民主公示的要求,認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
對于申請享受兩項制度的,村民委員會要按照規定分別進行調查核實,集中進行民主評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屬于扶貧對象的,報縣級人民政府扶貧部門審批,屬于農村低保對象的,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扶貧和民政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民主評議意見、審核意見和審批結果。對于已經核實的農村低保對象,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在進行復核時,要配合扶貧部門將其中有勞動能力和申請意愿的確認為扶貧對象。
(七)政策的銜接。對農村低保對象,要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按照政策規定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扶貧對象,要根據不同情況,享受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采取產業開發、扶貧易地搬遷、雨露計劃培訓、危房改造、扶貧經濟實體股份分紅、小額信貸、互助資金、教育免費及補助、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幫扶等形式,確保扶貧對象受益。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中的殘疾人,以及被拐賣后獲解救的婦女兒童家庭提供重點幫扶。要堅持依據統計部門的監測數據確定扶貧對象,防止盲目擴大規模,確保政策兌現。因地方自定扶貧標準而增加的扶貧對象,由省(區、市)人民政府安排落實扶持資金。
(八)管理的銜接。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縣級人民政府扶貧和民政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要分別建立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檔案,會同統計、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對兩項制度涉及的對象同步進行調整。要采取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的生活情況。對收入達到或超過農村低保標準的,要按照規定辦理退保手續;對已實現脫貧致富的,經過民主評議和公示無意見后,要停止相關到戶扶貧開發政策;對收入下降到農村低保標準以下的,要將其納入低保范圍;對返貧的,要將其吸納為扶貧對象。各省(區、市)和試點縣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制定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辦法。在現有貧困戶建檔立卡和農村五保、農村低保檔案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數據庫,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四、保障措施
(九)切實加強領導。省(區、市)和試點縣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將試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成立領導小組,加強領導,抓好落實。
(十)周密制定方案。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在充分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試點實施方案,并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試點縣的
試點方案由省(區、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試點工作所需資金,由省(區、市)人民政府根據試點縣的實際情況給予支持。
(十一)加強部門協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積極配合,相互支持,主動溝通,逐步建立分工明確、定期協商、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扶貧部門要做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中交叉對象的識別工作,研究提高識別扶貧對象的準確率,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扶持措施。民政部門要積極配合扶貧部門落實交叉對象的扶持政策。財政部門要提供資金支持,負責資金管理和監督。統計(調查)部門要及時提供貧困監測數據,參與制定兩項制度扶持對象識別的相關指標。殘聯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核對殘疾人有關情況,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中的殘疾人提供重點幫扶。
(十二)大力宣傳發動。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加強對試點工作各項政策的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通過召開會議、廣泛宣傳和典型示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
(十三)加強隊伍建設。要根據工作需要,抽調一批專業水平高、敬業精神強的人員從事試點工作,確保試點工作正常開展。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積極開展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要發揮大學生村官和扶貧志愿者的作用,充實鄉村兩級力量,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十四)加大督查力度。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對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的考核。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考核扶貧對象的收入增加和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程度;對農村低保工作,重點考核低保對象的應保盡保和規范管理程度。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情況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通過獎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工作相關建議書 篇3
__商業有限公司
員工績效考核實施方案
一.總則
為加強和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規范公司對員工的考察和評價,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的目的
1.造就一支業務精干、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確保個人、部門和公司績效目標的實現,并形成以考核為核心導向的人才管理機制。
2.及時、全面、公正的對員工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績效進行評估,肯定成績,發現問題,促進下一階段工作的績效提升。
3.為員工薪酬調整、年度評優、晉升或獎勵、降職、辭退等提供人事評核的客觀依據,以達到公平、公正、公開的目的。
三.考核原則
1.以公司對員工的經營業績指標及相關的管理指標,和員工實際工作中的客觀事實為基本考核依據的原則;
2.客觀、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四.考核適用范圍
凡公司中層以下(包括中層)所有人員的考核適用本方案。但以下人員不適用本方案:
1.試用期內,尚未轉正的員工;
2全年連續出勤不滿6個月(包括請假與其它各種原因缺崗)的員工。
五.考核組織機構
成立績效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和領導公司績效管理的各項實施工作。委員會主任由公司總經理擔任,副主任由公司總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擔任,成員由辦公室、財務審計部、信息管理部、經營管理中心轄下各部門、物業管理中心轄下各部門等部門主管組成。
1.績效管理委員會構成
主任:__X
副主任:__X、__X
成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成員職責
(1)委員會主任職責:負責領導公司績效管理工作,對公司所有人員的考核指標和考核結果有審批和裁定權;
(2)委員會副主任職責:組織實施公司的績效管理工作,主持委員會日常的工作,定期向委員會主任匯報考核情況,對委員會主任負責。
(3)委員會成員職責:各成員(即各部門主管)直接負責對本部門所有下屬員工的考核工作,制定和修改本部門員工的考核指標,每階段考核完畢把考核結果匯總反饋到考核委員會。
六.考核時間
考核分為年中考核和年終考核。具體時間安排如下表:
考核類別考核時間復核時間考核終定時間
年中考核7月1日—7日7月8日—11日7月15日
年終考核次年1月2日—10日次年1月11日—15日次年1月18日
注:1.考核時間是各職能部門主管組織實施本部門績效考核的時間,并與本部門員工共同討論制定和修改考核指標,把考核結果反饋到辦公室。
2.復核時間是指績效管理委員會對有爭議的考核結果及員工申訴的事件進行調查了解和仲裁的時間。
3.考核終定時間是辦公室將考核結果進行匯總、備案歸案的時間。
4.以上時間若遇節假日,依次順延。(如遇春節,則可能提前)
七.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
1.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分為工作業績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工作態度考核三大類,每類考核權重不同,不同部門類的員工,其考核標準權重也不同,著重工作業績考核。每類考核內容下分若干個考核指標,具體見各類人員考核量化表。
2.考核標準
考核標準按分層分類考核。員工考核分為中層及主管人員考核和中層以下人員考核,并專門設計考核標準和量表;根據部門性質和功能的特點將員工分為經營管理類和職能管理類兩大類,并專門設計考核標準和量表。兩類員工考核權重比例如下表:
部門類別考核項目經營管理類職能管理類
工作績效70%50%
工作能力15%30%
工作態度15%20%
注:1.員工考核總評分=業績分+能力分+態度分
2.經營管理類部門包括:經營管理中心轄下各部門和財務審計部
3.職能管理類部門包括:辦公室、信息管理部、物業管理中心。
八.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分本人自評和上級評議。各級計算權重分別為:本人自評占20%、上級評議占80%。
九.考核程序
辦公室根據每階段的考核工作計劃,發出員工考核通知,列明考核目的、對象、方式和考核時間進度安排等事項。考核程序如下:
1.本人自評:員工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按照考核量表要求打分;
2.上級評議:部門內部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級對被考核者進行評估打分。
3.部門主管將每位被考核者的各級考核結果按照考核標準權重的規定用加權平均法進行匯總,把考核結果填寫到員工考核匯總表并加具部門意見,然后在規定時限內提交辦公室。
4.辦公室根據部門考核結果進行審批,并填寫考核結果運用意見。
5.提交考核管理委員會主任(總經理)審批。
6.辦公室把員工考核結果單下發員工個人,同時,進行考核資料歸檔。
十.績效面談
每次考核結束后,直接上級應與員工進行績效面談。績效面談是為了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幫助員工制定改進措施并確認本次的考核結果。
1.績效面談前應先讓員工完成《員工績效考核面談表》中員工填寫的部分。
2.績效面談應選擇不受干擾的地點,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
3.績效面談結束時,雙方應簽字確認。并記錄清楚雙方面談結果、一致和分歧等信息。
4.績效面談結果應及時匯總到辦公室。具體時間如下:
(1)年中考核績效面談結果于每年7月11日前匯總到辦公室;
(2)年終考核績效面談結果于次年1月15日前匯總到辦公室。
十一.考核結果及其應用
1.考核結果的等級
考核結果按員工考核綜合得分劃分為五個等級:優秀、良好、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具體界定如下:
等級優秀良好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
考核總分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2.考核結果的應用
績效考核結果將應用于:崗位調整、人事調配、人事晉升、薪資調整、獎金發放等方面。主要采用以下形式進行:
(1)績效考核結果為“優秀”的員工,給予職位晉升或獎金元的獎勵;
(2)績效考核結果為“良好”的員工,給予獎金元的獎勵;
(3)績效考核結果為“稱職”的員工,不作任何調整;
(4)績效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的員工,不作任何調整,但如果連續兩次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的員工,給予降低薪資、降職、調崗、辭退等懲罰處理。
(5)績效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員工給予降低薪資、降職、調崗、辭退等懲罰處理。
十二.考核申訴
考核申訴是為了使考核制度完善和在考核過程中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合理而設立的特殊程序。員工如對考核結果有重大異議的,可在接到考核結果的3天內提出申訴,申訴人進行考核申訴同時必須提供充分的理由和具體的事實依據。考核申訴程序如下:
1.員工與直接主管面談后,如對考核結果有異議,先詳細填寫《員工績效考核申訴表》,先向部門主管提出申訴,由部門主管進行解釋和處理;
2.如部門主管解釋和處理后仍有異議,再可向績效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訴,由辦公室進行復核和調查審定。
3.績效管理委員會最終裁定把最后考核結果反饋到申訴人。
十三.考核資料的管理
員工考核資料必須謹慎保管和保密,并做好歸檔管理工作。考核資料管理工作具體規定如下:
2.辦公室負責保管所有被考核人的考核資料;
3.考核資料必須保密,不得隨意泄漏員工的考核結果;
4.每次考核結果進入個人檔案;
5.需要查閱有關考核資料時,須提出書面申請經部門主管審批同意,然后提交辦公室審批同意后方可查閱。
十四.附則
(1)本方案的解釋權歸辦公室。
(2)本方案的最終決定權、修改權和廢除權歸績效管理委員會。
(3)本方案自發文之日起生效。
附:1.中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表
2.中層以下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表
2.員工績效考核面談表
3.績效考核申訴表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員工績效管理工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