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節日小知識(精選3篇)
教師節的節日小知識 篇1
教師節是個感謝教師的節日。各國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臺灣省為9月28日。
教師節的內容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系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并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根據社會的分工和以學校教育為主要教育形態的事實,把教師定義為:受社會的委托,在學校中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響,把其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以此為主要職責的專業人員。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后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
教師節的節日小知識 篇2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而從此以來,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調整教師節日期的呼吁由來已久,大規模的呼吁則從20xx年開始。時任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呼吁,教師節應當是很有文化的節日,應延續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并建議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日期。經研究測算,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實際上,我國臺灣的教師節目前就是9月28日。
在實際操作中,9月10日由于適逢開學伊始,教師通常忙碌于開學的各項工作,很難有時間與心情享受節日,而改到月底,能與中秋國慶假期有一個銜接,對教師而言會更加方便。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因據測算,孔子誕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延續了20xx年的“9?10”教師節將易期?互聯網瞬間炸開了鍋,贊成的反對的各有人在。作為教師節的主角,不少教師表示,“怎么過”遠比“哪天過”更重要,只有喚起人們深思設立教師節的本義,改期才有意義。
教師節的節日小知識 篇3
‘老師’是天下最光榮的職業,無論是多么著名的國家領導人,還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都離不開幸勤培養和耐心教導他的老師。
我要感恩的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她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總是對我們及其關心和負責……
為了教師節的演出,王老師放棄了這自己的休息時間,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王老師不怕辛苦,一遍一遍的讓我們排練,即使一個動一個眼神不到位,她都會耐心的及時幫我們改正,這樣的老師我們怎么能不感恩。
學校每一次的經典朗誦和歌詠比賽,我們班總會在學校脫穎而出,有誰知道這背后隱藏著王老師的多少 辛勞和汗水,這樣的老師我們怎么能不感恩。
曾記的一次寫硬筆書法的時候,我寫的很認真每一個字都得到了你‘圈’您表揚了我,那一刻我的心像初雪乍晴的太陽,暖和和的,我發誓我一定要寫好每一個字,不讓您失望……
我真的從內心要感謝我的語文老師,因為我的每一次學習上的進步,和寫字上的進步,都離不開您語重心長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