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期化學教學計劃(通用3篇)
高二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化學課程標準》,貫徹《化學課程標準》中“高中化學新課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著眼于學生發展、社會發展和學科發展的需要,以具有選擇性的課程結構和彈性的課程內容,為興趣、愛好、能力和發展意向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要求
1.高中化學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而設置的,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選修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實驗探究、調查訪問、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等方式,進一步學習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學與人類生活、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以提高化學科學素養,為具有不同潛能和發展意向的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2.加強教學研究,提倡以科研帶教學,整體理解和把握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課程結構與內容,深入領會高中新課程與初中新課程、高中新課程各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切實把握選修模塊教學要求。
3.注重知識的落實,加強雙基教學,加強平時的復習鞏固,加強平時考查,通過隨堂復習、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及不同層次的練習等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及時鞏固和逐步系統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4.加強實驗研究,重視實驗教學,注重教師實驗基本功培訓,倡導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三、教學安排
1.學生在高中階段修滿6學分,即在學完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之后,再從選修課程中選學一個模塊,并獲得學分,可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本學期理科學生學習的必選模塊是《有機化學基礎》和《化學與生活》;文科學生學習的必選模塊是《化學與生活》。
2.本學期共20周,實際授課時間(不含復習、考試)約17周,授課內容及時間安排如下:
【理科學生】
①《化學與生活》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1周
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1周
②《有機化學基礎》
第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3周
第二章烴和鹵代烴3周
第三章烴的含氧衍生物4周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2周
被注:“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下學習學習。
③會考復習3周
【文科學生】
①《化學與生活》
第一章、第二章復習2周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2周
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2周
《必修1》復習4周《必修2》復習4周
綜合復習、練習3周
高中化學會考的考試范圍,限定為普通高中化學學科必修學分相對應的模塊教學內容,即以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規定的《化學1》、《化學2》兩個必修模塊和一個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三個模塊中的一個)。
高二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緊跟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務。
二、現狀分析
1、基本情況:
高二年級共有22個班,其中前17個班為理科班,后5個班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級高二(6)班是重點班,學生對學習態度端正,熱情高,但也有個別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高二(3)和高二(4)班,為普通理科班,其中4班是我本學期才接手的班級,本學期還需要一個認識和相互適應的過程,希望能盡早進入狀態。本學期理科班周課時為4節。理科班本學期上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視情況看后期要上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2章),學生配套教輔為《綠色通道》。
本學期,我要做好高二化學教學工作。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學生進入高三打好基礎。
2、教材分析:
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熟悉酸、堿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對于大家已經熟悉的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將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系為主。以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如電池、電冶金和金屬腐蝕等,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作為化學原理應用于實際的每個實例,都是那樣的有趣和富有啟發性。書中的一些實驗、活動建議,對于大家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假如我們能夠常常注重觀察在自己四周發生的化學現象,思索和設法進行模仿或實驗,大天然將成為無所不在的大課堂。
3、學情分析:高二化學教案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愛好,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于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峻,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任務與工作目標
1、這學期主要開設《化學反應原理》,并盡量在十一月份底進入《有機化學基礎》的教學,并力爭完成1-2章的教學任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并能運用原理解決一些簡樸的實際問題。
2、以分班選課為契機幫助學生確立將來的高考目標,積極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應對日益加深的學習內容。
3、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4、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詳細工作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后,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布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綠色通道》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天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后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成立化學學習興趣小組(奧賽小組),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力爭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全面通過。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高二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篇3
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三要義”,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生動、活潑主動發展。而作為化學學科,它是一種科學,科學起源于人類對生活世界的認識,因此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化學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對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落實和實施,都離不開化學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3.通過化學實驗能引導學生的化學教學認識;為學生提供化學事實性知識;也能為學生檢驗、鞏固化學知識和理論,驗證化學假說提供事實性知識。
4.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5.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認識和分析化學事實,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愛自然、與人合作的情感,在實驗過程中經歷成功與失敗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實驗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實驗重點:
本學期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部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及探究實驗。
三、實驗難點:
1.將探究方法和創新精神用于教學中。
2.盡量將學生能自己動手做的實驗放手給學生。
3.讓學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些實用型實驗。
四、實驗措施:
1.對所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都要填寫實驗通知單和實驗記錄。
2.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操作。
3.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4.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競賽活動。
5.積極組織并指導化學課外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活動。
6.以村的形式結成小組,回家利用家中原料做實驗、回校交流。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