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統禮儀(通用3篇)
春節的傳統禮儀 篇1
春節代表著新的開始與新的希望,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節日。歷朝歷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所有的中國人都有把春節看作是喜慶團聚的好日子。
春節,古稱元旦。據民間習俗,從臘月二十四起到新年正月十五鬧元宵止都稱春節。現在春節的慶祝活動一般從大年三十(二十九)開始。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清掃一新,貼春聯、貼年畫、守歲、放鞭炮、拜年等活動豐富多彩。
1、掃塵: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每逢春節來臨,家家產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2、辦年貨:
一到臘月,人們都要上街采辦過年的物品,買年畫,準備過年的春聯。
3、吃團年飯:
團年飯意為一家團圓。臘月的最后一天要全家團聚吃一頓豐富的年飯。凡家中在外地工作或學習的家人都會盡可能趕回家團聚。這頓飯要吃得歡歡樂樂,菜肴吃食也具有吉利的象征意義,如魚(年年有余)、整雞(大吉大利)、青菜(清潔平安)、年糕(年年高)等。吃飯時,不要說喪氣的、不吉利的話,不能失手打破碗碟杯盞,不要碰翻椅凳,因為這些會被視為不吉利的征兆。
4、守歲:
除夕之夜,燈火通明,家人圍坐一起暢談,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都要包餃子。
5、鞭炮迎新: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古代燃放鞭炮是為了驅鬼祛邪,而如今則表示節慶歡樂,鞭炮越響,來年家庭財源會越興旺。
6、拜年:
新年伊始,人們走親訪友,登門拜年互致節日祝賀,聯絡感情。拜年的習俗各地并不相同,但一般初一上午不走親訪友。出去拜年要穿戴整潔。出門遇到熟人、朋友要恭賀新年,說些吉利話,即使是遇見平時與之開慣了玩笑的人也不能隨便開玩笑。見到長輩要行拱手禮。走親訪友要攜帶禮物。
過年時,招待賓客的食物有講究,通常以諧音討口彩,比如吃柿子蘋果,喻意事事平安;吃年糕則意味著年年高升。
春節期間,人們還經常走上街頭,參加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逛花會等娛樂項目。
春節期間也要注意喜慶有度。這一期間熱鬧的時候比較多,不應為了自己開心而打擾了鄰居們休息。春節不僅要拜年,有時候也要恭喜人家喜遷新居。看看新房的格局,參謀一下嶄新的家具,如果您是訪客,也會有這樣的“獵奇”心理。但參觀前應該征得主人的同意,等待主人的邀請,而不要主動直接提出參觀請求,令主人不好拒絕。小編溫馨提醒您,如果受到主人邀請參觀,也要跟在主人身后,不要自己去打開房間門,尤其是臥室和主衛的門。因為有很多城市都不允許燃放煙花,有的人也沒有放鞭炮的喜好,所以過年送禮最好不要送鞭炮。
春節的傳統禮儀 篇2
一、守歲禮儀
守歲:除夕之夜,合家點燈熬夜,辭舊歲,迎新年,俗稱守歲。守歲有許多活動,如吃飯、做游戲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后,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后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
在守歲的時候切記娛樂要適度,春節電影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大年三十,親友歡聚守歲,玩牌打麻將其樂融融,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時建立起來的生活規律,對身體健康不利,若通宵達旦的娛樂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造成失眠,精神緊張,血壓升高;
其次不要說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家里邊的老人,對這些是非常忌諱的。
二、拜年禮儀
拜年要注意衣著整潔。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要講究稱呼的規范化。拜年的時間選擇要妥當。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
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信口開河,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松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舉止、姿態要文明。
三、春節用餐禮儀
春節的時候我們會經常走親訪友,那么了解合適的酒桌禮儀能讓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 首先在餐桌上交談要幽默,餐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常識、修 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他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別是春節是一個歡快的節日;
其次,勸酒適度,有的人總喜歡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破壞。還有敬酒的時候要分清主次,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
四、待客禮儀
待客分為迎客、敬煙、敬茶、送客等基本環節。春節客人來之前要提前打掃門庭,以迎嘉賓,并備好茶具、煙具、飲料等,也可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準備好水果、糖、咖啡等。客人在約定時間到來,應提前出門迎接。
客人來到家中,要熱情接待。首先請客人落座,然后敬茶、遞煙、端出糖果。端茶送糖果盤時要用雙手,并代為客人剝糖紙,削果皮。敬煙是我國現代家庭待客的一種習俗,是待客時不可忽視的禮儀。另外一般不對女性客人敬煙。敬茶也是待客的重要禮儀之一。
在敬茶前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凈。在倒茶時,要掌握好茶水的量。常言待客要“淺茶滿酒”。所謂淺茶,即將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為佳。端茶的時候對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給客人。
客人告辭,一般應婉言相留。客人要走,應等客人起身后,在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說走,主人就站起來。有些客人常常會帶禮物來,對此送客時應有所反應,如表示謝意,或請求客人以后來訪再不要攜帶禮品了,或相應的回謝一些禮物,決不能受之無愧似的若無其事。
五、春節送禮禮儀
春節送禮,也成了職場人的一大頭疼事。送禮時,禮物太貴重,無疑是加重了自己的經濟負擔,禮物太便宜,又怕拿不出手;不送禮,別人都在送,自己不送,來年的加薪晉升恐怕就輪不到自己。其實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火候掌握不好,不但勞民傷財,還會適得其反。
1、給同事送禮
同事之間送禮很簡單,給貪吃的他捎些家鄉的土特產,給臭美的她送一個精美的發卡,給她家的寶貝女兒準備一條漂亮的圍巾。總之,高情商的你用心準備的每一件禮物,必將幫助你一舉奪得辦公室最高人氣大獎。
2、給上級送禮
給上級送禮,通常分三種情形,一是真心實意感謝上級,加深感情;二是有溜須拍馬之嫌,討好上級;三是有事相求,意圖明顯。不管是上述哪一種動機,如果你已經決定給上級送禮,那就應該根據上級的需要及個人愛好,選擇不同尋常的禮物。比如:愛美的女BOSS,可以送美容美發卡,或是瑜伽一類的健身卡等。
3、給顧客送禮
送顧客的禮物要有亮點,如果禮品是顧客隨處可以買到的,就難以體現公司對顧客的獨到關注,應盡可能送自己企業的專屬禮品。比如印有公司名稱和祝福語的普洱茶禮品盒,有地方特色的剪紙藝術品或是具有紀念價值的珍藏版集郵冊等。總是給顧客送禮時,一定要讓顧客覺得送禮人不僅用心,而且品位不凡,由此贏得顧客對企業的好感。
春節的傳統禮儀 篇3
第1、行動的規矩
非常簡單:不要做傷害自己的事,不要做嚴重影響他人的事。
春節期間的特殊問題是,經常會進入陌生環境,接收到較多刺激,小孩子容易興奮,家長要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控制力——但絕不是呵斥,呵斥也是一種強烈情緒,反而會加劇小孩子的情緒波動。可以用一些約定好的小動作、小游戲,比如數顏色游戲、拍手游戲,讓小孩子安靜下來。
第2、見人稱呼不可少
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稱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節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稱呼小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時候比較口生。
如果你等與客人見面了才教小孩子稱呼,小孩子或許覺得別扭不肯開口,若你在見客人之前和小孩子“排練”著稱呼一下,小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第3、祝福話語要多說
一歲左右的寶寶會說的話還不太多,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兩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祝辭。有些寶寶的發音未必完全正確,或未必能完整地說出這四個字,這點爸爸媽媽還需多多體諒。
第4、紅包禮儀
長輩給紅包的時候,寶寶們要雙手接過并向長輩們說聲謝謝。寶寶們要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著寶寶的手,雙手接過紅包,然后帶著寶寶一起說“謝謝”。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么,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后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們說好,接過紅包,千萬不能當著客人面拆開,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爸爸媽媽的袋子或寶寶自己的袋子里。
第5、餐桌禮儀
大人一般都比較慣小孩子:小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小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小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小孩子講好:“好東西大家都喜歡,所以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小孩子沒人喜歡的。”
有的小孩子吃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要記得和小孩子說:“吃飯時,我們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那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抄,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帶湯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夾,以免濺臟了衣服,人家會說你是不講衛生的小孩子的。吃完飯后放下碗,要有禮貌地說:“請大家慢用”。
第6、待客禮儀
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小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后,大一點的小孩子,可以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小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小孩子,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第7、做客禮儀
領著小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后,家長要引導小孩子在問好之后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當小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小孩子說聲“謝謝”。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環境中更是如此,告訴小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時記住不要打擾大人談話,玩過之后,記著讓小孩子把東西放好。
第8、交際禮儀
當有小客人時,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會讓小客人格外開心。客人走時家長可以領著小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長可以和小孩子說:“和說再見,有空再來!”即使是家長教小孩子說的,從小孩子嘴里說出來也會令客人感到快樂。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后,小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現在的小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家里沒人跟他們爭奪什么。可是到有小孩子的人家家里做客,或者有小孩子來自己的家里做客,情況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小孩子之間常會鬧個不愉快。
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小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小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小孩子交際禮儀,讓小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