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批改評語(精選7篇)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1
每一節語文課,對我而言,都是一種期待。因為每節課,都會有一位新同學上臺演講。然而,一個月來,我的期待已被撲滅得只剩下微弱的光芒,直到她的出現……
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或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同學們的心情也變得非常愉悅。當老師說完請演講的同學上臺時,掌聲響起來,我卻拍得有氣無力。轉頭的瞬間,我看見:
一個扎著馬尾辮,穿著淡色素凈的衣服,那衣服襯著她從容的笑容,笑容下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澀,小巧的身子卻邁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沉穩而瀟灑的.步伐,我開始有些激動了。
“想聽到一篇精彩的演講嗎?那就再鼓一次掌,掌聲有多響,你們聽到的演講就會有多精彩!”她用靈動的眼睛掃了一遍同學們說道。“噼里啪啦……”頓時,雷鳴般的掌聲響了起來。她的眼中露出一絲狡黠,似乎這正如她所想。
我沒有想到這么一個小巧的女生,講得竟是關于國際教育性的問題。然而,那乏味的問題,從她口中說出,竟是那么生動有趣。她那童聲童味的強調卻也不會給人帶來任何不符的感覺。她不僅說得頭頭是道,還會舉出不同的例子來,雖說是自己國家的不足之處,別的國家的長處,大家卻聽得心服口服。
說道精彩處,她開始手舞足蹈,就像演繹一部話劇給大家。
時間在被大家遺忘中流逝,當她已走下臺,老師走上臺。我們依然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突然間,同學們才恍然過來,原來已經結束了,而我的心情似乎也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這是一場演講嗎?還是一部話劇,卻更像一部電影。呀!回想起,我依然是那么清晰。這就是我腦海中最深刻的一次演講。
評語:本文記敘一次精彩的演講,文章寫得也很精彩。首先人物描寫生動,成功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對演講者進行刻畫,使人物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其次敘述講究詳略,讀起來富有趣味。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2
大愛無言,所有的真情都會在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流露。
——題記
那一剎那間,眼前只留下那雙曾經熟悉的手,我愣住了……
和往常一樣,依舊是我走在前面,背著背包,母親走在我的后面,提著那大包小包的東西。一路上,一言不發地陪我去車站。
一路的沉寂,我只在是熬不住這寂寞“媽——”這輕輕的叫喊劃破了寂靜的蒼穹。我的心在怦怦直跳,因為害怕,從小到大也沒有主動地和媽媽打過招呼。這一次……“媽媽她會不會不理我吶!”在心里忐忑帝想著,很后悔喊出剛才一聲。
時隔數幾秒,母親那溫和而又熟悉的聲音從后面傳來:“不要走得太快,風大,小心著涼!”我停住了,轉過身子,看了看身后的母親。
媽媽拎著那么多的東西在大風里行走是在有點困難,只見媽媽很努力很努力地邁出那一步,風實在是太大了!我跑了回去,不知怎的,一向不喜歡理媽媽的我是哪根莖搭錯了,伸手提過她手上的東西,很重!我的身子不由自主地仄歪流淚一下。媽媽見我這樣,笑了笑,伸出剛才空著的手,說了聲:“提不動吧!還給我吧!媽已經習慣了!”我搖了搖頭,視線觸及了那伸出的手,那是一雙怎樣的手啊——
媽媽的手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姿色了,變得粗糙極致。那大大小小,深深凹凹的溝壑成了她現在的手。那雙曾經為我洗了多少衣服的手!那雙曾為我做了多少宵夜的手!那雙高舉半空未曾落在我臉上的手!
我的眼前一片朦朧,鼻子酸酸的,眼眶里噙著淚水,把頭深深地埋進圍巾里,至于到底有沒有哭,我不知道,只知道我的鏡片是水霧一片。
在那腦海里,印著母親的那雙手,久久地拂之不去……
評語:這篇文章“感動的瞬間”取材真實,選材恰當,如“大愛無言,所有的真情都會在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流露”“深深凹凹的溝壑成了她現在的手”。盡現時代氣息。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3
1.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2.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4.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致,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5.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6.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制。
7.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8.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9.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于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10.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11.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于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12.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
13.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4.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5.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4
1.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2.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3.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人物形象豐滿。
5. 感情過于濃烈不似有感而發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6.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傳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雖潛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7. 心理刻畫不夠生動具體未能有力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態度好惡觀。 事理:反復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來強調作者的觀點說理充分透徹立意鮮明。
8. 引用名人名言經典事例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更能有力地表達作者的觀點。
9. 論據充分有力分析透徹合理哲理性較強。
10. 例證豐富選材得當描述詳略得當較具說服力。
11. 感情濃烈如火山噴發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動讀者。
12. 感情真摯情意濃濃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飲而醉。
13. 情感真切自然無矯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現真實情。
14. 心里過程真實細膩人物的想法態度在讀者面前一覽無遺。
15. 感情真實細膩言語感人至深確是發自作者內心的肺腑之言。
16. 從自我反思中尋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鏗鏘有力震撼人心。
17. 語言簡明扼要言簡意賅言至意達精煉有力筆力盡現寥寥數語便能傳遞人物的神采。
18. 語言平滑曉暢刻畫細致描寫生動;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讀畢如酒后余香不絕于口。
19. 語言活潑風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20. 語言過于簡略似為綱要式敘寫但又未能提綱挈領 文意殘缺不全敘寫枯燥干癟呆板毫無生氣。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5
1.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2.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3.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4.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5.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6.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7.情節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8.情節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9.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0.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11.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12.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13.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4.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5.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6
逆境就僅僅指那些極為表面的東西嗎?答案是:“不是的”。
曾經有個長輩為我和弟弟做了一個實驗:用兩盆相同的花,一盆將它栽種到院落中的一片空地上,而另一盆卻依然在盆中。小時候的我們十分疑惑大人這樣做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以后,只要逢雨天,大人就把盆中的鮮花搬進屋里,對他澆水施肥照顧得十分細心。而被種在室外土壤的花就不像盆中花一樣幸福了,顏色也不如盆中的花鮮艷。
花開花落之后,只見大人抱起花盆向院子走去在地上挖了個坑后便把那盆花放在了院子中。從此同株的“姐妹”便又聚到了一起。
那天放學回家經過院落卻奇怪地發現,之前在溫室中養的花已經枯萎死亡了。而一直栽種在院落中的花卻比以前更好看而且就要開花了。
這時從屋中走出來一個身影說:“你怎么看呀”?
我大驚失色定睛一看是認識的人,便松了一口氣,撓撓頭,用手托住下巴思索了一陣后說:“我認為一直生長在室外的花經過了自然的洗禮與磨練可以抵擋不好的天氣,相反溫室中的花則顯得嬌氣了許多,經受不起自然的考驗所以枯萎死了。”
說完我抬起頭,大人面帶微笑地點點頭又接著說:“花如同孩子一樣,而溫室就像家庭,孩子在家庭中不必擔心風吹、日曬,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一個孩子都必須離開父母進入社會(如同花進入自然一樣),在那樣的一個地方,父母也無能為力。所以社會才會發生那些因經受不了挫折而自殺輕生的事件。正所謂‘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這些道理你懂了嗎?
我將信將疑地點點頭。
晚上,我思索了很久,才明白“逆境可以塑造人生”。
評語:關于“在逆境中成長”的議論文比較常見,記敘文卻是很少見到。本文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在逆境中成長”的記敘文。本文借事說理,構思巧妙,告訴我們“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道理。
記敘文批改評語 篇7
1.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致,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2.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3.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制。
4.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5.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6.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于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7.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8.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于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9.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布局的能力。
10.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1.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2.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13.前后內容關聯不夠緊密,部分內容過于孤立,與文章主體聯系不夠密切
14.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征。
15.詳略安排不當,主次不夠分明。
16.內容多為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
17.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于陳舊老化。
18.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19.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20.主題直接凸現于內容之中,明了扼要,毫無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