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縣文明和諧單位申報材料
立足服務深化改革 譜寫山區教育均衡發展新篇章
二中位于縣城新和路東北,是全縣唯一一所省級示范初中,在校教職工143名,在校學生1849名,其中住宿生725名。校園總建筑面積為25859平方米,占地108畝。
近年來,學校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校黨支部確定的“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打造平安、文明、和諧校園,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活動主題和“規范辦學行為,實施均衡發展,加強師德建設,轉變行業作風,突出德育主陣地,注重學生養成教育,實行精細作業,更新管理機制,開展有效教學,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注重質量提升,濃郁校園文化,加強特色創建,搞好后勤服務,辦安全放心食堂”的實踐載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務實求真,均衡發展,取得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先后被省市縣命名為“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山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山西省義務教育示范校”,“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山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晉中市教學質量優勝校”,“晉中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成績顯著,榮立集體一等功”,“晉中市教代會工作模范單位”,“晉中市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晉中市普及實驗教學示范!。
一、適應形勢,服務當先,確立新時代辦學理念
當今教育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弘揚個性,注重人格以及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的主體回歸的人文教育時代。在縣委、政府“三縣戰略和五縣方略”的正確領導下,縣域經濟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人民步入了小康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縣人民對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強烈,孩子的上學問題成為每個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
二中是全縣最大的一所示范初中,一直在全縣初中基礎教育中起著示范引領作用,如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抓住發展機遇,在繼承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說教式教育觀,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新教育觀,已成為二中人能不能做好學校一切工作的前提。
為此學校繼承百年辦學的歷史精華,堅持改革創新精神,本著均衡發展的思路,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適宜二中未來發展的教育教學觀,那就是“領導管理就是為教師教學服務,教師教學就是為學生學習服務,學生學習就是為社會服務,努力構建以民主為基礎,以法治為保障,以服務為宗旨,具有貧困山區特色的,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和諧校園”。這一觀念的提出,首先解決了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三者在校園的定位,使每個個體之間以服務為宗旨,以服務為目的,以服務為紐帶,在校園里因服務意識的確立而和諧相處。其次解決了社會、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期望值的問題。第三也為學校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實施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實現基礎設施建設新跨越
和順縣第二中學校原坐落在縣城東南的泰山圣母廟舊址,在全縣初中教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和辦學效益一直被社會各界所認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伴隨著改革的春風,全縣教育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縣域經濟快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廣大人民群眾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不斷提高。這樣就出現了原二中舊校園的基礎設施越來越不能適應教育形勢發展需求的實際狀況,一是占地空間狹小,二是原教學用房年久失修,部分已屬d級危房。面對這種現狀,縣委、政府著眼全縣基礎教育未來發展,舉全民之力擇址新建“二中”,大力實施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整合教育資源,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問題,整體提升初中教育的辦學規格,實現全縣初中教育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