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抗癌日的由來
世界抗癌日活動時間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導新的方法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癥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世界抗癌日的由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世界抗癌日的由來
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看到全球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20xx年在巴黎召開了一個世界腫瘤高峰會議,在這個會議上討論了全世界癌癥發病現狀,認為呼吁建立腫瘤科研的國際性合作,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腫瘤的預防、治療,使全世界的癌癥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醫護服務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心。并且在這次峰會上簽署了“巴黎抗癌憲章”,這個憲章中規定每年的2月4日為世界癌癥日,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同步開展腫瘤防治的宣傳,包括科普宣傳、康復宣傳等工作。
國際抗癌聯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腫瘤防控權威組織,它于1933年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覆蓋109個國家和地區,該組織擁有346個會員單位,中國抗癌協會也是它的會員單位之一,并且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郝希山院士是UICC的常務理事。
世界抗癌日的背景
癌癥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據世衛組織估計,如不進行干預,20xx年至20xx年期間將有8400萬人死于癌癥。
癌癥是細胞不受控制的增長和擴散。它可影響人體的幾乎任何部分。腫瘤常常侵入周圍的組織并可轉移到其它部位。通過避免接觸常見的高危因素(例如煙草煙霧),可預防多種癌癥。此外,通過手術、放療或化療,很大一部分癌癥可以治愈,尤其如果在早期發現。
癌癥是一個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20xx年,癌癥死亡人數達740萬(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3%)。肺癌、胃癌、結腸癌、肝癌和乳癌是每年大多數癌癥死亡的罪魁禍首。 男女最常患的癌癥類型有所不同。 超過30%的癌癥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煙草使用是癌癥單一最重要的的危險因素。 癌癥由一個單細胞變異造成。這種變異可由外部因子和遺傳基因因素造成。 全球癌癥死亡人數將繼續增加,2030年,死亡人數預計將達1200萬。
癌癥是一組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多種疾病的通稱。使用的其它術語為惡性腫瘤和贅生物。癌癥的一個定義特征是快速產生異常細胞,這些細胞超越其通常邊界生長并可侵襲身體的毗鄰部位和擴散到其它器官。這一過程被稱之為轉移。轉移是癌癥致死的主要原因。[
每年導致癌癥總死亡率的主要癌癥種類為:
肺癌(130萬死亡) 胃癌(80.3萬死亡) 結腸癌(63.9萬死亡) 肝癌(61萬死亡) 乳癌(51.9萬死亡)
超過70%的癌癥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預計全世界癌癥死亡將繼續增加,2030年估計將有1200萬人死于癌癥。
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癥種類(按全球死亡人數排序)為:
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乳癌、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