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個人實習工作總結報告(通用3篇)
兒科個人實習工作總結報告 篇1
在兒科開展整體護理,就是以滿足患兒的各種需要為目的開展的優質護理。在兒科,護理對象是0-14歲的兒童。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這五種需要在兒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滿足這些需要,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兒童,由于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進行心理護理非常困難,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和目的,甚至還會達到相反的結果。當前現實生活中的.兒童大都是獨生子女,一旦發病,父母格外緊張、焦慮,他們大都過分照顧,夸大病情,對醫護人員提出過高要求。大家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各項工作:(1)認真接待每一們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親人,曾經有一個15歲的女病人由于腹脹且腹部觸之較硬,曾到條件較好的醫院(三甲醫院)做過檢查,錢也花了不少,就是沒診斷明白是什么病,病人及家屬都很著急,通過老師們和醫生仔細的詢問病史及過細的體檢,病人原來就是常見腸結核,診斷清楚了病人及家屬都很滿意。(2)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以帶教老師為模板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
為了科室的各項工作能順利進行,我看到每一位護士和醫生團結協作精神,不管是上班還是休息,只要有事,保證了隨叫隨到沒有因是休息而耽誤工作。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患兒,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默默地祈禱他們早日康復。真正體現了良好的醫風和醫德。使每一位來實習的醫生和護士都感同深受,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我在實習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鍛煉了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開創了工作的新局面,也受到老師的表揚。
兒科個人實習工作總結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通過一個星期的電工實習,使我對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打好了日后學習電工技術課的基礎。同時實習使我獲得了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實際連接技能,培養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
二、具體
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電路的連接方法,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路的連接。
3、熟悉控制電路板設計的步驟和方法及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電器元器件實物,設計并制作控制電路板。
4、熟悉常用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圍。
5、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器元件,并且能夠熟練使用數字萬用表。
6、了解電器元件的連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三、實習內容:
1、觀看關于實習的錄像,從總體把握實習,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意義;講解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使用范圍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元器件
2、講解控制電路的設計要求、方法和設計原理;
3、分發與清點工具;講解如何使用工具測試元器件;講解線路連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4、組裝、連接、調試自動控制電路;試車、答辯及評分
5、拆解自動控制電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掃衛生
6、書寫實習報告
四、實習心得與體會:
對交流接觸器的認識
交流接觸器廣泛用作電力的開斷和控制電路。它利用主接點來開閉電路,用輔助接點來執行控制指令。主接點一般只有常開接點,而輔助接點具有兩對常開和常閉功能的接點,小型的接觸器也經常作為中間繼電器配合主電路使用。
交流接觸器的接點,由銀鎢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耐高溫燒蝕性。它的動作動力于交流電磁鐵,電磁鐵由兩個“山”字形的幼硅鋼片疊成,其中一個固定,在上面套上線圈,工作電壓有多種供選擇。為了使磁力穩定,鐵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環。交流接觸器在失電后,依靠彈簧復位。另一半是活動鐵芯,構造和固定鐵芯一樣,用以帶動主接點和輔助接點的開斷。
對中間繼電器的認識
中間繼電器是一種特殊的接觸器(即開關)。它上面是常閉觸點,下面是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后,利用電磁力使上面常閉觸點分開,下面常開觸點閉合。它用于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
對連接自動控制電路實習的感受:
在一周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連接電路。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門新的學問,既是一種挑戰,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有使用價值的知識。這個實習是我最感興趣的實習,因為從小我就喜歡組裝和拆卸。總結這個實習,我感覺自己有時候十分的粗心。剛開始檢測電器元件的時候,由于粗心,竟然將已損壞的元件誤檢測成為正常元件,結果導致我又重新連接線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連接元件過程中,由于事先沒有計劃好元件之間的連接,導致接線在電路板上長距離繞行,既浪費了材料,又使電路板面顯得凌亂。但值得欣慰的是,我連接的線路的接線頭達到了老師講解時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標準。在這個實習環節中,我明白了細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十分的不足,缺乏鍛煉,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應該努力的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著重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使自己面對以后的工作時有一定的底氣與信心。
五、總結
總的來說,我對這門課是熱情高漲的。
第一,我從小就對這種小制作很感興趣,那時不懂連接和組裝,卻喜歡把東西給拆來裝去,但這樣一來,這東西就給廢了。現在的電工實習課,正是學習如何把東西“裝回去”。每次完成一個步驟,我都像孩子那樣高興,并且很有“成就感”。
第二,電工電子實習,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親手設計、制作、組裝與調試為特色的。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僅會操作鼠標是不夠的,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有收獲:
一、對電工技術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電路板圖的設計制作與工藝流程、連接電器元件的技巧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以后的電工技術課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著現實意義。
二、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控制電路組裝與調試時,好幾個元件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把連接好的接線又弄斷了,但是我還是完成了任務。最后,特別感謝在實習過程中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
六、建議:
1、本次實習中,一些工具數量太少(比如萬用表),經常出現幾個小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況,建議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數量;
2、建議將儀器存儲柜中有故障的儀器和無故障的分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實踐聯系理論的重要性,當遇到實際問題時,只要認真思考,對就是思考,用所學的知識,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這次的內容包括電路的設計,印制電路板,電路的焊接。本次實習的目的主要是使我們對電子元件及電路板制作工藝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對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做進一步的理解;培養和鍛煉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地結合,作到不僅具有專業知識,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為以后的順利就業作好準備。
在大一和大二我們學的都是一些理論知識,就是有幾個實習我們也大都注重觀察的方面,比較注重理論性,而較少注重我們的動手鍛煉,比如上學期的精工實習。而這一次的實習正如老師所講,沒有多少東西要我們去想,的是要我們去做,好多東西看起來十分簡單,一看電路圖都懂,但沒有親自去做它,你就不會懂理論與實踐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一個東西簡單,但它在實際操作中就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的想象不一樣,我們這次的實驗就是要我們跨過這道實際和理論之間的鴻溝。不過,通過這個實驗我們也發現有些事看似實易,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自己可以獨立一些計時器,不過,這次實驗給了我這樣的機會,現在我可以獨立的做出。
兒科個人實習工作總結報告 篇3
不知不覺中,在頜面外科門診實習的一個月就要結束了。雖然自己有寫實習日志的習慣,但是,像今天晚上這樣,靜下心來回想實習中的種種收獲的時間確實不多。
頜面外科門診,是我實習的第一個科室,這也意味著,在這個科室里,我第一次以一個醫生的角色面對前來就診的病人,所以,初進臨床的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去面對病人,如何與病人交流,如何取得病人的信任。實習的這段時間,我所做的就是接診到科室的病人,大概了解病人的主訴,在老師檢查前報告給老師一些情況。另外還有病人拔牙后注意事項的交代。在這段時間里,我也認真觀察聆聽老師與病人的交流方式。以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讓我有很多的收獲,從這些當中,我學到了如何與病人更好的交流,如何以更專業的語言去回答病人的問題。記得有位老師曾說過:與病人良好的交流是順利診療的第一步,所以我相信,門診的這些收獲,肯定會給我接下來的實習帶來很大的益處。
我想只要在頜面外科的實習過,對外科所用的器械肯定會了如指掌,我也一樣。從第一天進科開始,我們就開始在每天下班的時候清點器械,每天一次,每天重復,對于這些器械從不認識到熟悉,再從熟悉器械到知道什么操作需要什么器械,甚至那個老師喜歡用幾號挺都慢慢了解。所以,現在想想,在門診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學習,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認識器械,接觸病人,在實習期間,我完成了三次上牙槽后神經麻醉,數次浸潤,數次下牙槽神經麻醉,這幾次麻醉讓我真正明白了老師們常說的“膽大心細”。在操作時,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能緊張,只有醫生沉著冷靜才能給病人充分的安全感,也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在這一點上,我需要自我反省,可能由于心理素質欠佳,自己在操作時總是難免緊張,我自己現在盡量克服,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肯定能有所改善。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質,理論知識同樣重要,在進行操作前,一定要想清楚每個操作的要點,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操作成功。在操作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乳牙殘根拔除。記得那個小朋友非常不配合,看見針頭就大喊大叫,根本無法操作。我呆在這個小孩邊上,不停的勸他,安慰他,鼓勵他,最后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給他打了麻藥。這件事,讓我真正體驗到了上課時老師告訴過我們的對待小孩時的“五心”,即,耐心,愛心,責任心,虛心,童心,也才真正明白,要做到這五點,我還需要有更多的努力。
在門診實習過程中,我覺得,鍛煉我最多的莫過于阻生齒的拔除,因為,在阻生齒拔除時,我可以做助手,真正跟著老師參與到診療當中,讓我醫生的角色感更加的強烈。經過幾次做助手,我熟悉了手術過程中需要的器械,再次熟悉和鞏固了阻生齒拔除的步驟和拔除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讓我對理論課上所學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另外,在實習期間,我漸漸掌握了門診病歷的書寫規范和書寫要求,從剛進科室時需要老師不斷改正到現在的熟練書寫,都是很大的收獲。
匆匆而過的一個月,讓我收獲的太多太多,可能除了能例舉的,更多的是自己無法表達的成長。到現在,客觀評價自己的第一科室實習:首先,我要肯定自己,雖然初進臨床,雖然一直自認為動手能力平平,但在這段時間里,我盡可能的抓住每一個可以鍛煉自己的機會,沒有過退縮,所以,從剛開始打麻藥時緊張的發抖,到現在,我可以比較從容的打麻藥,這是我最大的進步。其次,我需要反省,反省自己心里素質欠佳,容易緊張,而容易緊張的醫生是無法帶給病人足夠的安全感的,同樣也不容易獲得病人的信任。緊張是我一個很大的缺點,我意識到了它的弊端,就在每一次的操作中盡量克制,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一定會徹底克服它。
很遺憾外科的實習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很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與包容,謝謝老師們這一個月來的耐心引導,您的教導,讓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