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法官個人實習總結(精選3篇)
初任法官個人實習總結 篇1
本次實習工作既受到了法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又得到了白沙縣法院的大力支持,此外法學院學工辦李昌郁老師對實習工作的很多細節都作了統籌安排,使得這次實習從整體情況來看,組織管理有序,后勤保障無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沙法院作為法學院新的實習基地,對我院學生的實習工作考慮得非常周到細致,法院領導和各位法官對學生們的熱情接待和親切關照也為大家更快地適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好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這次實習活動又印證了這一點。
二、實習工作實施方面
在白沙法院實習的共有六名同學,二女兩男,經過與法院辦公室李主任溝通和協商后,我們初步決定六位同學分成三組,分別到案件較多的三個法庭(民庭、刑庭、執行庭)實習,經過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輪換,以使他們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的案件。按照學院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要遵守法院紀律,每天寫心得體會,記錄典型案例,外出要請假報告;帶隊老師要貫徹執行實習計劃,按照實習計劃安排實習日程,嚴格要求并督促檢查學生的實習進度,指導實習學生進行實習工作,關心學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體健康,與實習所在單位保持密切聯系等。在整個實習工作過程中,師生均都按要求完成了實習任務:學生虛心求教,勇于實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書寫了實習日記,記錄了典型案件,實習材料完整規范。作為帶隊老師,我也用各種方式及時和法院以及學生聯系、溝通,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思想穩定、學有所獲,以使實習目標得以實現。
三、實習的收獲
1、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有了更多的興趣和動力
實習的學生普遍認為,在實踐中應用法律與書本中所學到的并不一樣。本來根據法學理論和法律規定被認為是無可置疑的東西,在他們辦理真實案件時往往會遇到挑戰。當同學發現在現實生活里,他很難直接原裝使用在法學院學到的法律概念,同時又發現現實生活里有很多在法學院里沒有接觸過的新事物的時候,就會促使他們“尋找”法律,增加其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在學生以往的認識中,常常有法條、法理可以直接套入并解決問題的誤解。但在實務中,碰到案件時,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分析、解構和適用這些知識的能力,那么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學生要么發現自己的知識不夠,要么發現能力不足,解決案件的壓力會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學習。
2、法律實務技獲得了鍛煉和提高
法學專業本科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更要掌握從事法律實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實習活動是獲得實務技能的重要環節。法律實務技能包括的內容很多,但非常重要的是其中的法律表達技能和對法律事實的探索與解決技能。法律表達技能可以分為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兩個方面。法律人在其職業活動中總是需要以口頭的方式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自己對特定事實或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都需要以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法律意見,記載特定的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因此,法律表達能力是法律人必備的重要能力。準確、精練的表達是法律人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素質,而深刻的、雄辯的、創造性的表達則是法律人優秀的法律思維能力和高超的法律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實習學生通過參與庭審,發表審理意見,書寫案件匯報材料,協助法官作出裁判結果,無一不是在進行著表達能力的訓練,其目標是使他們具備準確、精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所涉問題的能力。對法律事實的探知和解決技能是一項綜合技能,學生通過調查、搜集、制作、組合、分析、認證等方法探知法律事實,獲得解決案件的經驗和方法,是實習活動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瑣碎的事務,對實習學生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如傳票何時送達、如何送達,當庭反訴該怎么處理等等。
3、部分填補了司法倫理培養不足的缺陷
目前我國法學本科教育基本上沒有司法倫理教育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兩課”和“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明顯缺乏對法學專業倫理的特殊考量。其次,司法倫理的培養也不是簡單的理論學習可以培養的。最高法院把職業操守作為規定固定下來,但并非把這些規定背下來就提高了職業倫理。司法倫理是在實踐中無數次的義務沖突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價值觀念。實習中指導老師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有助于學生司法倫理的形成和強化,填補了學校教育的不足。
四、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1、實習時間較短,學生親身感知有限。應結合假期,增加實習時間。
2、缺乏對實務技能的專門和系統訓練,學生學到什么全憑運氣,案件多就學得多,案件少就學得少。可否考慮在學生實習中期,由帶隊老師和指導法官就實務方面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技能進行專門授課和系統培訓,學用結合。
總之,通過為期兩個月的實習,學生普遍感覺到自己的環境適應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實習豐富了實踐學習的內容,補充了學校理論學習的不足。
初任法官個人實習總結 篇2
為期一年的預備法官培訓已經結束,現我就在廣西崇左市大新縣人民法院的實習表現作個人總結。
在廣西法官學院面授培訓回來以后,我認真回顧復習了在校期間老師們教的各教學環節所學習的課程,在把理論基礎知識鞏固好的同時我還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精神、科學發展觀等思想理論和學習法官職業道德、法律文書制作等內容,從整體上提高了自己政治理論水平,培養出自己法律思維能力,樹立起現代司法理念。經過認真的回顧復習,我對刑事、民商事、行政審判、執行中法官應具備的基本能力—適用法律、駕馭庭審、制作裁判文書等“三個能力”有了較好地掌握。經過復習,強化了我的職業技能,初步掌握審判技能和技巧。對一審刑事審判、民商事審判、行政審判和立案、審判監督以及執行等審判實踐中所出現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通過運用相關理論的分析研究及司法解釋的闡釋,使我深刻理解立法本意,正確把握法學基礎理論知識,熟悉相關司法解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基本對策,不斷地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審判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在法院實習期間里,單位的領導很重視我的實習情況。指定各個審判庭的庭長或負責人作為我的指導老師,我先后在立案庭、民事第一審判庭、刑事審判庭、執行庭四個業務部門進行實習。在實習期間,本人能夠自覺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嚴守法院的規章制度,工作積極主動、虛心好學,認真完成指導老師交給的任務。做到嚴格保守司法機密,尊重法院各位法官,在工作中
發現不懂的問題就及時向法官請教。通過實習掌握了基本的審判工作,進一步學會了法律文書的寫作及案卷材料的整理。同時,對待當事人能夠做到細心、耐心、責任心,把自己所學到的法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當事人釋疑解難,得到了當事人的充分肯定,工作適應能力得到了法官們的一致好評。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我在本院立案庭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實習。實習期間,本人能夠積極主動、虛心好學,認真完成指導老師交給的任務。在實習過程中,我學習掌握了民事、刑事、行政、執行案件中有關立案方面知識,并熟悉了案件審判的流程管理、立案收費、信訪接待、立案調解等基本方法,同時,把自己所學到的法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來訪的當事人釋疑解難,以極大的耐心去接待,用誠心與他們交流,用公心去釋法解疑,得到了當事人的充分肯定,工作適應能力得到了法官們的一致好評,自己引導當事人理性訴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我在本院民事第一審判庭實習。實習期間,由庭長擔任我的指導教師,在庭長的指導下,從庭前審查起訴材料、做好閱卷筆記、組織證據交換、制作庭審提綱,到開庭審理、裁判文書的制作、文書送達等各個民事審判的環節我都可以直接參與,并對庭審中發現的問題及自己的意見認真做好記錄,庭審結束后,及時和指導教師交流,請指導教師對庭審情況進行點評和指導,使自己的法律適用能力和案件法理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制作的法律文書格式規范,表述妥當,邏輯嚴密,層次分明。在實習中,我特別注重向指導教師學習調解方法,增強調解意識,培養調解能力,并實際參與案件調解工作,樹立起和諧司法的理念,在案件處理過程中以案結事了做為衡量自己工作成敗的重要指標。
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我在本院刑事審判庭實習。在刑庭實習期間,我虛心求學,以能為師,刻苦研習,一絲不茍。指導教師從庭前閱卷,做好閱卷筆記,制作庭審提綱,開庭審理及相關工作應注意的事項等辦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對我進行認真細致地指導,傳授寶貴的辦案經驗。在每一次庭審后,我都會對庭審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案件可能需要進一步查明的問題及途徑,審判案件的初步思路及時地進行總結,并和主辦法官、合議庭成員進行交流,請他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我還作為旁聽人員參與案件的庭審、合議,學習如何駑駕庭審、如何對證據進行分析認定。在庭審結束后和合議庭評議之前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及時制作審理報告。在文書制作上我做到了文書邏輯清晰、說理充分、內容詳實和詞語規范。在刑庭實習,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我僅有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加強理論修養的同時,更需要積累實際操作的辦案經驗,這些,都有待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不斷努力學習和實踐。
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我在本院執行庭實習。通過實習,使我了解了執行的程序和采取強制執行的主要措施有凍結、查封、扣押、拍賣、拘留等。實習中,我多次參與執行工作,也協助執行員進行了執行和解,強制與說服教育相結合, 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或者雙方達成執行和解。
初任法官個人實習總結 篇3
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實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獲取工作經驗,將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所以第一天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干。走進公司的那一時刻,我就感受到那種很強烈的工作氛圍,無論是從墻上張貼的圖片和標語以及各種報表和數據,都給我很大的新意,我想這也許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種不斷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工作。
由于剛剛從學校來到公司,作為一名新人,盡快熟悉崗位職責和業務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在那里我感受到自我的不足。因為學校學的是書本的知識,只是停留在理論上,但在平時的工作中,理論有時候是用不上的,所以處理好這樣的轉變是關鍵。
經過九天的實習,漸漸地我對公司運輸生產的整個操作流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了解,盡管崗位職能與所學專業仍有較大的差距。透過實習,我拓寬了自我的知識面,現把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此次畢業實習,我領悟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是硬道理”,掌握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有效方法途徑,積累了處理有關人際關系問題的經驗方法,同時我體驗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苦性。實習中也暴露出自我的很多缺點和不足,我想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和發展都是有較大限制的。人們常說,大學是個象牙塔。確實,學校與職場、學習與工作、學生與員工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學校走向社會,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人的觀點、行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適當的調整。所以,不要老抱怨公司不愿招聘應屆畢業生,有時候也得找找自我身上的問題。而這次實習帶給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接觸到真實的職場,有了實習的經驗,以后畢業工作時就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完成學生向職場人士的轉變。
在實習的那段時間,也讓我體會到從工作中再拾起書本的困難性。每一天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按時下班回家,深感疲憊,很難再有精力靜下心來看書。這讓我更加珍惜在學校的時光。
實習工作已經劃上了句號,但留在心中的回憶與感受卻是久久難以忘懷的。在這九天中,我緊張過,努力過,開心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歷讓我提高,成長了許多,學到了一些在學校未曾學過的東西。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踏實勤奮地進入到自我的下一個主角,做好自我的階段規劃,樹立遠大的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對于人生中初試職場的經歷——實習,每個大學生有太多辛酸體味,也許在某年以后你會為今日的風采而驕傲,但那段殷實的日子總讓你回味什么,試圖寫下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