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裝車間實習記錄(精選3篇)
總裝車間實習記錄 篇1
到總裝頂崗見習是柳汽新人培養計劃的優良傳統,也是每個新進大學生成長所必經的考驗,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毅然接受了這個考驗,并以不懈的努力完成我的使命。
我是被安排到總裝一車間參加頂崗見習的,在這里,每天都發生著一個個零部件變成一輛輛乘龍,霸龍的奇跡。能到這里見習不僅可以讓我們這批新人開眼界,也可以一窺柳汽制造技術之一隅,對將來參加部門工作將大有裨益。
通過車間的基本技能訓練后,我很榮幸的來到二線四班進行頂崗實習。通過工段長及班組長的介紹,我了解到二線主要是生產中輕卡,一般生產M3,M6(現已改為M3A),M10,G20(即龍卡)和GF,GE,GS等系列“東風”車。由于生產的車型種類較多,因此在實際頂崗中,要注意查看目視卡再進行裝配,否則容易出錯。
分配到班組后,班長根據班組需要,把我安排在駕駛室舉升缸連接工位。該工位之前由班組流動工黃懋京師傅擔任,班長希望我和另一位見習生頂上后把黃師傅空出來,讓他去流動幫助其他緊張或出現異常的工位,以減少停線時間。該崗位最難點主要有兩點:一是車身帶來的舉升缸連接支架孔偏和間隙不夠,二是切換車型時所用工具及零件種類變化較多,若不注意則很有可能跟不上節拍。在黃師傅的精心指導下,我們非常認真的學習,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終于把該崗位M3車型所需做的工作內容基本上學會了,而其他車型較少,在碰到幾次后也學會了車型切換時所負責的裝配工作。
記得剛剛到崗位跟黃師傅學習的那會兒,我們那是叫一個揮汗如雨,看似簡單,實際上在車身和輪轂之間的那個小空間里要彎著腰歪著頭工作確實是一件整人的事情,特別要是碰到孔偏或間隙偏小的異常情況,那就更累了。剛開始的那三天,我記得是二月份,那還是冬季,每天回來時的衣服都是濕的,長時間的彎腰及身體扭曲作業使得我腰酸、手痛,一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第二件事直接就是躺床上睡覺。當時想放棄,因為從別的見習生那里得知有些人做的任務很輕松,我為啥不能換個更輕松的崗位?但是心里就是不服氣:這又不是太復雜的技術活,別人能做得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然后慢慢的有變化了,我們裝配的速度大大提升了,質量也得到保障了,異常也完全能獨立處理了。最后師傅離開了我們,而如今,我們變成了別人的師傅!
就這樣堅持著,轉眼之間已經快要到了頂崗結束的時刻。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收獲頗多:
首先,我的身體和毅力得到了鍛煉。汽車行業里流傳著一句話“金三銀四銅五”,這時候正是一年生產最忙的旺季,我們絕大多數的日子都加班到晚上9點鐘才下班,有時甚至到晚上10點,這意味著每天要工作13個小時,而中間總共才有1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空閑坐這么長時間都覺得累,何況還是站著做工的!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因此我不禁有點小小的佩服自己。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工人師傅們的辛苦,他們這么多年一直都這么挺過來的,在此向所有工人師傅們致敬!
其次,通過頂崗實習,我加深了對大車及車架的認識。因2、3月份生產任務多,對一些特殊車型其他班組不時感到人員緊張,所以我還短暫到一班和二班做過“流動工”,正由于這些難得的機會,我對車上零件的認識更多了,而且也知道許多零件在車架上的大致位置和車架上對應孔的一些特征和用途,如干燥器所用孔一般在中前部的橫梁附近的四個集中孔,方向機支座孔一般是車架前端的三個呈三角形分布孔、孔徑較小且無明顯排布規律的孔一般是扎線束用的孔等等。
三是我體會到了責任心和細心是多么的重要。記得我在一班幫忙的時候,漏裝了一個龍卡的車身中懸,流到了三班,去補件的時候發現很難裝,搞了很久才搞定,不僅自己累,還影響了他人作業。之所以漏裝是因為剛剛停線休息轉開工,而我沒有去檢查上臺車的完工情況,這是相當粗心的表現。此外,每次師傅吊車架上線,我都要去核對一下車架號是否與目視卡相符,雖說一般不會錯,但我還是堅持每臺檢查核對,在三月份的某一天里發現了一臺車架號不符,由于及時發現并報告,這才沒有造成大麻煩。通過這兩件事,我明白了工作一定要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要存僥幸心理,爭取少出甚至不出錯誤,以免給自己給他人造成麻煩。
最后,流水線作業的經歷使我明白了做工作一定要認真積極,不拖拉。就像在線上工作要跟上流水線的節拍才能順利完成生產任務一樣,我們在接到上級分配的工作任務后,應盡可能快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跟上計劃的時間節點,這樣才能按計劃完成項目目標。如果每個人都拖一點,那整個計劃就會被拖得很久。
在頂崗過程中,我發現了總裝存在的幾個問題,如現場零件盒里混有水果等其他雜物,下班后員工的勞保用品如手套等隨意放在料架上,我不禁疑惑:難道沒有5S定置點嗎?還有個問題就是物流總是不夠及時,比如我曾經裝配的消音器就有好多次送貨不及時,害得我好幾次跟師傅扛著消音器滿線跑去補件,然后我們的正常作業就被拖住了,就一直忙著趕。其他工位有類似情況,在人員減少線速提升且作業充實度提高的情況下,物流不及時的影響很大。
轉眼間這段難忘的頂崗實習的歷程就結束了,這三個月里,我充分的體驗到了一線工人師傅的辛苦,也大概了解了公司商用車生產制造的情況,身心得到磨礪也增長了很多見識,我覺得頂崗實習是一個艱苦的任務,同時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我相信這段時間的努力堅持是值得的!頂崗實習期間我得到了很多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和指導,在這我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總裝車間實習記錄 篇2
在總裝車間實習的日子已經過去一周了,在過去的一周時間里,經歷了高強度的裝配工作,將這一周的所見所想寫了下來:
一、感想和體會
1、態度決定一切。
工作時一定要一絲不茍,認真仔細,一個職員在公司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的,這就要求他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小心謹慎,一絲不茍,不能老是出錯,一定要檢驗自己的工作結果,以確保自己的萬無一失.工作的時候我一直保持極大的工作熱情,不僅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工作之余還經常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雖然工作中我也會犯一些錯誤,受到領導批評,但我認為這些錯誤和批評是能讓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謹慎小心,提高工作效率。在和大家工作的這段時間里,他們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自己缺少的東西。
2、勤于思考
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車間的日常工作都會比較辛苦且繁瑣,幾天下來也會比較枯燥,這就需要我們多動腦筋,不斷地想方設法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所需時間
3、不斷學習
要不斷的向周圍的老員工請教工作方法,學習他們的工作技巧并熟練運用。這會使我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二、工作成果與收獲
主要負責奔奔后轉向燈外殼和CX20后三角窗裝飾件的涂膠工作,幾天下來,對自己負責部分的操作要領完全掌握,并且保證零失誤率,同時也總結出了自己高效快捷的工作方法。雖然工作很累,對整車的工藝沒能夠做到充分學習,但這種操作本身就是對自身耐心與毅力的一種考驗,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完成總裝實習。
總裝車間實習記錄 篇3
在這個月里,我主要是熟識硫酸現場及工藝要求、跟蹤落實項目基改建設以及電解防腐面積的核算、電解與硫酸車間的閥門統計、保溫管道的統計。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首先,我通過學習硫酸系統的工藝指導書,對硫酸系統的工藝流程有了大體的了解。通過多次到現場和現場實物相對比,使得我對工藝的流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了解工藝的同時,我又學習了各項工藝指標。由于各項工藝指標的計算與設備是離不開的,因此崔部長又引導我學習設備的基本知識,如大型設備的尺寸,煙氣處理量等。在生產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問題,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于是,我不斷學習,不懂得地方就問崔部長以及車間的主任、班長。漸漸的,我對硫酸的工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F在還沒開車,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做好充足的開車準備,以保證開車順利,以及之后的正常生產。
其次,進行跟蹤落實項目基改建設。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要求,必須做一些建設改造。這些改造創新則可能在生產中獲得更大的效益,所以在跟蹤落實的同時,我也會把這些改造一一熟記在心。在以后的生產中,我會特別留心這些地方,看它是否真的會產生效益,以便在工藝創新方面能夠有所啟發。
第三,核算防腐面積需要一個認真、嚴禁的工作態度。我們把整個電解車間分成了四部分,對每個部分進行測量。在現場測量的過程中,決對容不得半點馬虎。不僅要求測量的數據準確,還要盡可能的考慮周全,F場中有的地方不方便測量,則需要查詢圖紙進行核算。最后再與廠家的審計進行核對,用了大約一周的時間,終于完成了這項工作任務。在這次的核算過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應當具有認真、負責、嚴謹的態度,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
第四,我進行了電解、硫酸車間的閥門的統計。對于剛畢業的我們來說,需要學習很多的知識。剛開始的時候,我先和車間的一個班長挨個崗位的統計,由于他們對閥門也不是很了解,這就造成了在統計時出現了一些錯誤,比方說把球閥統計成了截止閥、閥門型號上的壓力與統計的壓力對不起來等等。后來,崔部長過來檢查我已統計的硫酸車間的閥門時,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錯誤。他知道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有些欠缺,親自給我講解了閥門的知識,并且把他整理的閥門知識讓我學習。從此,我對這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統計電解車間的閥門的準確度,以及統計效率有了很大的進步。通過這次統計閥門,我也進一步了解了車間的工藝流程,以及在以后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能夠做出快速的反應,我想這同時也是領導的真正用意所在。
最后,我進行了保溫管道的統計。隨著冬天的日益臨近,氣溫越來越低。有些管道需要加上保溫層。起初我們幾個同事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樣的管道才需要保溫。經過崔部長的一番講解,我們明白了什么樣的管道、設備該保溫。之后我們按時的完成了這項任務。
總之,在這個月的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都是在大學里不能學到的知識。不懂得地方還有很多,我會迎難而上,把問題一一解決,使自己的專業水平獲取更大的進步。我一定會珍惜公司給予的這個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處理事務的能力,爭取獲得更好的工作業績,不辜負領導們的期望,同時也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