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學院實習隊到高中任教實習總結
第二周至第四周——實踐周,教師技能發展、提升周 正式授課前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按照信中領導的要求請各自的指導教師在教案上簽字,只有獲得指導老師認可后才可以正式授課。這是信中的優秀傳統之一,也是對教學質量的嚴格要求。同學們在正式授課的過程中表現良好,得到了指導教師與同學們的認可,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在實踐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為之后的授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上課次數的增多,隊員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得到了增強,新手的生澀感也漸漸消失,自信心也隨之而來。大家紛紛發揮自己的專長,通過生動的語言,精美的課件,配以簡潔優美的板書,自如的教態來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隊員們的課堂贏得了老師與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第五周——監考周、評卷周 緊接著信中高三級的一模,高一高二級在這一周的周三,開始了為期三天半的中段考試。根據信中的安排,我們實習隊成員平均監考科目四科以上,并參加了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七個科目的評卷。在監考、評卷的程中,隊員們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作風得到了信中領導與老師們的表揚。同時,隊員們在監考、評卷的過程中鍛煉、提升了教師的基本功。
第六周——總結周、填表周 一個多月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周里,隊員們主要是著手總結各自在這一個多月里的教育實習的收獲,完成所要填寫的表格,以及寫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四)生活及其他
我們的隊員們完全按照信中老師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甚至比他們做的更多更好。在周末的自習時間里,大家照常出勤,略顯空蕩的級室里總能見到我們實習教師忙碌的身影。所有隊員們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充分利用實習的機會鍛煉自己、提升自己。
在整個實習期內我們的隊員們嚴格遵守實習隊與實習學校的紀律,做到了“無事故”。而且,在整個實習期間,我們的隊員們沒有與信中領導、指導老師、班主任、學生甚至是工作人員產生過任何的摩擦與不快。我們的表現給信中人留下了“高素質”與“作風過硬”的良好印象。
二、 實習效果
通過六個星期的實習,隊員們普遍感到在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高。
1、通過實習,隊員們增強了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何處理與實習學校領導和指導老師、學生以及同小組同學的關系,給隊員們提出了一個難題。而隊員們也用誠信、謙虛、好學、負責的態度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個相處的過程中隊員們提高了自身的交際與溝通能力。一節課45分鐘,這樣講下來,也極大地鍛煉了隊員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通過實習,隊員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學方法和師范技能,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在一次次的和指導老師的交流的過程中,隊員們的教學水平已經提高了許多,對教學的認識也加深了很多。
3、通過實習,隊員們對中學的現狀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對學生的學習有了更為恰當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有了更為真實的體驗,這些都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從心理上抹去了對教學的畏懼。
4、通過實習,隊員們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和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重任,因而他是光榮的。每當上課時,看著臺下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隊員們無不感到一種光榮,同時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因此,備更好的課,講更多的知識,并且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都是同學們實習期間的共同愿望。
三、實習經驗
1、樹立好“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往往能比較牢固、深刻地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影響。老師和學生初次見面也是樹立威信的好時機,在進行教學及班主任工作時,留給實習班級全體學生好的“第一印象”,便會比較快的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尊敬,對接下來的教學、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十分有利。因此無論對講話內容、方式,表達技巧,語言文字;還是舉止儀容,一顰一笑,都不能掉以輕心,力求給學生以最佳印象,使學生預感到在實習老師的帶領下,各方面都會有所進步和變化,從而確定實習老師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2、處理好師生關系
實習生在教育實習中是處于一種比較特殊的位置。我們既是學生的老師,也應是學生的大朋友;既是一名準班主任,也是指導老師和本班班主任的學生。因此,我們實習學生要處理好這兩層關系:
1)對于實習班級學生要能“松緊結合”,不管是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
“緊”才能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學生認可你。不然,學生可能不把你當老師看待,那么在課堂秩序維持、工作開展都將出現不好的后果。
“松”就是要放下架子,善于接近學生,主動和學生打成一片,態度誠懇,言談親切,樂于答問、循循善誘,使學生向你推心置腹地暢談,以便了解他們的感想,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大朋友,從而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化。
2)對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和本班班主任,我們實習生要虛心向他們學習,主動爭取他們的指導和幫助,充分尊重和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如見習課堂教學中,要認真觀摩指導教師的講課,學習他們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在自己備課和試講中,更要主動向老師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使備課更充分,上課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