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頂崗實習總結
第一次組織學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
第一次參加正式會議;
第一次組織同學們升國旗;
第一次一個人生活;
第一次動手打學生;
第一次給學生出考試卷子;
第一次組織學生考試;
第一次照顧學生吃飯;
第一次維持飯堂紀律;
第一次給學生修桌子;
第一次當通訊員,給學校寫通訊;
第一次給學生測身高體重;
第一次把雙手凍腫了;
······
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太多太多的經歷,太多太多的收獲,太多太多的留戀,太多太多的牽掛······
三個月以來,我做了很多很多:
找同學們聊天,盡力了解每一位同學;
教會孩子們贊賞別人,給別人鼓掌;
教會孩子們說“謝謝”,真誠地感謝其他同學對自己的幫助;
教會孩子們答“到”,而不是他們的方言“擱這兒”;
教會學生們說“去廁所”,而不是他們那些不文明的說法;
教給孩子們一種簡單易學的舞蹈——《兔子舞》;
教給孩子們一首優美動聽的兒歌——《蟲兒飛》;
給沒有數學課上要用鐘表模具的學生們制作了鐘表模具;
送給學生他們《品德與社會》課上需要的“成長袋”;
把沒用是反面紙裁好,裝訂成小本子,送給學生;
把只用一面的紙裁成小片,發給學生們默寫生字;
送給孩子們大本子留念;
······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想,教給他們知識是其次,重要的是教給他們一些有趣的、基本的東西,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三個月以來,我經歷了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教學理論一點點轉化為教學實踐,模擬教學變為真正面對面的教學;雖然生疏,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讓我的實習生活充滿驚喜和快樂。當然,也經歷了一些波折,比如,我對同學們的要求比較嚴格,也喜歡一視同仁;因此,部分后進生就成了“替罪羊”,他們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一次,他們的作業,老師從來沒有批過“真棒”,甚至連“好”都沒有······后來,我試著改變自己的做法。我想,對這類后進生不能太嚴格,可以適當放寬尺度。從此,他們有時也會被老師表揚,他們的作業上也出現了“加油”甚至是“好”的批語······
做一位老師容易,做一位好老師卻很難。教學工作復雜而又繁瑣,老師不僅要管理好整個班集體,要提高整體教學水平;還要顧及班里的每一位學生,不能讓一位學生掉隊。這就要求老師不能只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多關注學生、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做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
三個月以來,我把很多孩子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三個月以來,我和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以及叔叔阿姨的孫子——韓天民打成一片,幾乎成了一家人;
三個月以來,我熟悉了很多老師,結識了幾位非常好的同事;
三個月以來,我熟悉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
離開孩子,我怎能舍得?
離開親人,我怎能舍得?
離開戰友,我怎能舍得?
離開校園,我怎能舍得?
······
要離開他們,真的真的非常不舍。這周開始,除了我的課,我也盡量陪著孩子們。因為,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上周周末,我班的趙文曉、高寧澤和付俊鑫同學來到學校看我,我非常感動。
這周以來,不斷有學生給我送小禮物做留念。每每收到他們的禮物,我總是激動半天。我告訴他們,這些禮物在買的時候明碼標價,但送到老師手里就是無價之寶了!不管什么禮物,不管新與舊,都是孩子們的心意,都是他們內心情感的表達,都體現了他們的個性,所以,在此,我想把這些可愛的孩子送給我的留念展示出來:
劉怡琳:小兔子,布和絲做的,非常可愛;
李金輝:文具盒,印著《泰坦尼克號》的主人公,我很喜歡;
穆婉婷:筆記本,寫著“送給我們敬愛的孫老師”,很好;
丁 赫:小本子,自己用紙裁了訂好的,上面的內容是:“親愛的孫老師您好:我非常喜歡您,希望您能接到我給你的祝福。祝您事業有成!”由于小丁赫自己不會寫這些,讓媽媽代寫了;
趙文曉:一對拖鞋玩具橡皮,很好看。
真的,遇到這樣懂事的孩子,真的是一種幸運。
我相信緣分,來到這里,真的是一種緣分。不管這里的條件怎樣艱苦,不管一年級的小朋友多么難教,不管多么累人,不管······這都是一種體驗,一種經歷。
經歷是最大的財富;我非常珍惜人生中的這些財富。
“頂崗實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在我的生命中卻是那么重要、那么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