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領導干部述職述廉報告
一年來,盡管自己盡心盡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的工作與組織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思想還不夠解放,開拓精神還不夠強;考慮重點工作多,有的工作顧及不到、做得不好;應付事務性工作多,系統學習還不夠;到基層調查研究還不夠深入細致,開會聽匯報多,蹲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相對較少等。同時,嚴格對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和要求,自己在黨風廉政工作方面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理論學習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對廉政建設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廉潔自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預防腐敗的制度還不夠完善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加強學習,進一步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責任感,進一步抓好政府系統領導干部教育、監督和廉潔自律,團結帶領政府一班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向市委、市政府和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共青團工作創新獎” 申報材料
緊握時代脈搏 發揮學校優勢
開創廣西大學生公益創業教育新先河
一、背景
1、順應世界創業教育之潮流,體現共青團工作之重點。公益創業于1998年在美國提出,如今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百森學院等30多所知名大學開設了公益創業教育課程,我國公益創業及公益創業教育還處于萌芽和起步階段;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是共青團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舉全團之力推進的一項長期性、戰略性任務,是當前和今后共青團工作的重中之重。
2、拓展了共青團服務和引領青年成長的內涵。就如“希望工程”,公益創業是公益和創業的有機結合,既強調市場運作,更強調社會價值,是共青團發揮組織優勢培養青年大學生創業意識和能力,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有效途徑。
3、發揮我校之優勢,做強做大公益創業之品牌。我校以“尊師重導、敬業樂群”為校訓,其中“樂群”,即“以群為樂”,蘊含著公益創業之傳統和精神;我校還被自治區政府確定為廣西發展的“人才庫、智力庫和文化庫”,在公益創業研究上有學科優勢
二、基本情況及成效
1、領導重視,形成了人人關注公益創業教育的氛圍。經教育廳同意、民政廳批準,學校成立了廣西高校第一家、至今為止唯一一家教育發展基金會,校黨委書記任理事長、校長任常務理事長;為了進一步推動公益創業教育,學校還成立公益創業研究與促進中心,公益創業教育組織領導到位,氛圍好。
2、保障到位,形成了一整套公益創業教育機制。一在資金保障上, XX年10月與中國聯通桂林分公司投入60萬元,成立了廣西第一個,也是目前全國高校金額最大的“公益創業創投基金”;二在平臺建設上,創辦了“沃克·公益創業大講堂”和大學生公益創業聯盟(樂群社),啟動了我校首屆“‘樂群杯’大學生公益創業實踐大賽”,開展了學生社團建設“公益創業化”的試點工作,教育平臺保障到位;三在項目孵化上,“萬眾愛心學校”關注城市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入選XX年“調研中國——《南風窗》中國大學生社會調查獎學金”。 “小黑板計劃”,關愛鄉村留守兒童和孤殘孩子,相繼獲南都基金會和谷歌“益暖中華杯”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等比賽獎項,并被編入央視《春暖》晚會。其二期工程“五彩畫筆·絢爛童年”項目,XX年又進入零點集團“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 復賽,并獲聯想青年公益創業大賽廣西賽區總冠軍,作為廣西唯一的種子隊赴北京參賽; “金鳳計劃”提升貧困女大學生職業能力,獲上海愛心企業資助15萬元,教育項目初見成效;四在基地建設上,大學生公益創業孵化基地已獲學校立項,規劃空間250平方米,解決了公益創業無辦公場所,公益創業教育無專用場地的狀況,這將成為繼湖南大學、復旦大學之后我國高校第三個大學生公益創業孵化基地。
3、參與廣泛,形成了得力的社會資源整合網絡。已與全國展望辦公室公益促進中心、上海公益組織發展中心、《社會企業家》等民間機構,零點集團、聯想集團、聯合利華、中國聯通等企業,形成了很好的合作關系,聘請零點集團董事長袁岳先生為我校公益創業教育顧問。在“產學研與公益一體化創業教育和實踐新模式”的探索上走在了廣西,乃至全國高校的前列。
4、成績顯著,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響。XX年6月舉辦的廣西高校第一個“勵教助殘大型慈善晚會”,共籌得善款45萬元加上其他渠道,XX年共籌集到公益創業資金120多萬元和知名書畫家作品近70幅;《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廣西日報》、旅游衛視、廣西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對我校的公益創業及公益創業教育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