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內擺攤心得(通用3篇)
大學校內擺攤心得 篇1
學生對特產的需求,催生了校園特產市場的形成。在邕城部分高校及其周邊,一些土特產銷售攤點悄然興起。不少學生為了積累實踐經驗,也加入了特產銷售隊伍。
讓家人嘗嘗廣西風味
“賣特產咯,正宗的越南、泰國特產。”1月19日下午,在廣西大學南苑路上,數家特產銷售攤點一字排開,不少學生模樣的銷售人員正在賣力地吆喝著。
仔細一看,小小攤點上的特產可豐富了,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桂林三寶”、北海“海寶”、玉林牛巴,還有泰國榴蓮糖和越南排糖等“洋特產”。琳瑯滿目的特產,吸引不少學生好奇的眼光。
“送特產,禮輕情意重。”來自河北的學生小吳說,雖然在廣西呆了兩年,但家人對廣西都比較陌生,帶些當地的土特產,讓家人嘗嘗廣西的風味。最終,小吳選擇了泰國榴蓮糖和桂林馬蹄糕,因為這些特產價格適中,且攜帶方便。
據了解,每逢寒假臨近,南寧市一些大專院校及其周邊,都會有一些特產銷售攤點。在廣西民族大學,一名特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春節前,不少學生會買些特產回家,其中以外地學生居多。當然,也有些學生喜歡買特產當零食吃。
土特產品種越來越豐富
據了解,校園特產市場是在近幾年興起的。最初校園里的特產銷售,只是個別高年級學生小規模叫賣。如今,校園的特產市場日漸成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家進駐。
陳先生說,隨著南寧與東盟國家交流的加強,越來越多的特產進入南寧校園市場。除了品種更豐富外,現在東盟國家的特產價格也更低了。今年的越南和泰國的特產進貨價普遍降了。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一商務禮儀老師說,特產市場的興起,反映了人們生活理念更健康了。以前,人們送禮往往首選煙和酒,但這類商品在許多城市都可以買到,而且有的過于貴重,還不夠實用。學生選擇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送人,既實用又實惠,還符合學生的消費水平。
創業學生“練攤”賣土特產
隨著市場漸趨成熟,越來越多經銷商瞄準了校園特產市場,市場上的競爭隨著假期的臨近也愈演愈烈。今年校園特產市場是競爭較為激烈的一年。以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往年多是學生擺攤銷售,也有少部分零售商賣特產。今年兩家經銷商引進專業貨柜,在銷售現場形成一種超市購物氛圍,且銷售的特產品種比往年豐富得多。
很多學生做特產生意的念頭被這種競爭架勢打住了,但仍有一些學生迎難而上,直接與經銷商展開競爭。在廣西經貿學院校園里,一個打著“大學生特產直營點”橫幅的特產銷售點格外顯眼。這個攤點的銷售人員,都是清一色的在校大學生,其中既有創業的大學生,又有抱著實踐心態的學生。
與專業的經銷商相比,大學生銷售特產有何優勢呢?在廣西經貿職業銷售特產的黃同學說,雖然他們沒有貨柜,但是他們有專業的進貨渠道。在做了市場調研后,他們更了解學生的喜好,以及能接受的價格。而且,在與學生溝通時,他們更有優勢。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營銷與策劃專業的部分學生也加入了特產銷售隊伍中。“感覺社會和校園還是有蠻大區別的。”學生小梁說,雖然在市場營銷學中,他們專門學習過銷售的技巧,但很多學問還是需要從實際銷售中去體會和領悟。
對于學生賣特產的做法,廣西經貿學院團委的負責人表示贊賞。他說,學生賣特產,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學生買特產,可以給家人帶去一片心意。但他提醒,學生銷售的特產一定要保證質量安全。
大學校內擺攤心得 篇2
大學生的業余時間很多,完全可以練練攤增加點收入的,大學生擺攤的優勢遠遠超過社會人員進校園擺棒,因為至少你是在校學生,你擺地攤校方不會驅逐你的。所以在大學生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優勢,但是很多大學生在擺地攤經驗上面還是一片空白,地攤襪子大全站長小飛就詳細的給大家舉例說說大學生應該怎樣擺地攤,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其實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大學生已經是完全是成年人了.所以要做生意的話,在心里上自己必須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成年人,千萬別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學生。
大學生擺地攤要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考察校內行情,首先是可以確定在什么地方擺,最好是在食堂的路上、宿舍外面、校園出口等學生流動密集的區域擺。
然后再考察一下學校里面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消費高一點的話你可以賣的稍微貴一點的,消費低的話你可以賣的稍微廉價一點。
還有就是考察一下你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對些什么東西敢興趣。考察好以后你就可以到當地的批發市場進貨了,進貨的類型主要針對大眾話一點的地攤襪子、日用品、飾品這塊。
切記盡量不要賣數碼之類的產品,因為這些競爭大而且保障性低,本錢也大。可以賣—些便宜一點的商品,你也可以賣吼貨,但是這個吼貨和市場里面的不一樣,你的東西不能太差了。因為你還得在這個學校上學,不能讓大家覺得你是賣歪貨的。
我們這邊有個大學生在我的指導下,賣的是1塊錢以下的地攤襪子以及一些女性飾品,他賣的很成功,他第一天中午到女生宿舍門口去賣女性飾品和女士襪子,只賣了一個小時就賣了200多塊錢,賺了100塊錢,然后又跑到男生宿舍去賣男士襪子。
這是個很成功的案例,從進貨到怎樣擺地攤我都給他做了詳細的指導。首先是進貨方面我給他列舉了幾種進貨價格在幾毛錢的地攤襪,然后再列舉了十幾種人適合大學生的個人日用商品,最后他選擇了地攤襪和女性飾品。
大家都知道學校內部的超市東西賣的都根貴,所以這些東西你突然把他賣便宜一些的話,那些平時打扮時尚的女學生也會和市場里的老頭老太太一樣的圍上來撿便宜的。
還有就是在賣法上我同樣的給他說了,讓他一定要做個小廣告,還有就是一定要用喊話器,只是聲勢不用在市場里面那么大。大學生和市場里面的老頭老太太是一樣的,聽到在甩賣也會馬上圍上來的。但是你盡量多賣女生的東西,例如女士襪子,飾品之類的,因為男士一般居于面子不會去搶購的。
還有就是盡量不要擺在地上,還是做一個可以折疊的板子和支架。因為人的消費心理是這樣的:兩個一模一樣的東西,一個放在桌子上—個放在地上,買桌子上的東西感覺肯定要稍微好一點,買地上的怎么看都有一個是在地上撿的感覺,所以大家不要怕麻煩最好是準備一張地攤桌。
大學校內擺攤心得 篇3
進入了大學,空閑時間變得越來越多,可由我們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變得多了起來,雖然我們大家同屬于一個行政班級,但全部聚在一起的時間卻仿佛并不是那么多,所以班級組織的活動變得是那么的重要,上次的團組織活動的主題是“信義兄弟”,這是一個發生在武漢市黃陂區的故事,內容并不是很長,但卻深深的觸碰著人們的心弦。
活動開始,全班同學重新組織觀看了一遍感人事跡的過程,然后是自愿發言,大家的話語都是那么的樸實,也不乏有很多新鮮的觀點,諸如有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從而關聯到我們這個所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且不論這個觀點有沒有跑題或是別的什么,從側面來看,也正好體現了我們大學生思維的跳躍性。
活動過程中,有安排幾個小游戲,班上同學都能參與其中,既調動了整個活動的氣氛,也讓我們從這個帶著點憂傷的事跡中學到了更為實質的東西——“誠信”。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誠信”,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家人不再無私,朋友不再信任,同學之間不再幫助,這或許是個很可怕的場面,相信每個人都不愿看到的場面。
每次團組織活動開始的前奏都是以一首團歌作為鋪墊,全班人一起唱著屬于我們這個特殊群體的頌歌,很自豪,很自信,也很振奮人心。時刻提醒著我們,作為社會前進的一份子,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應該為之努力的理想,我們應該為之奮斗的目標,為社會,更是為了自己。
現在的團組織活動相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小游戲環節,不再像以前那樣顯得那么的嚴肅和過于格式化,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并想要參與,使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對于以后的團組織活動,如果還是能想這樣,每次都有增加一點新鮮的環節,相信以后會越辦越好,也不會出現同學們不想到,不想參與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