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數學教師備課組計劃(精選4篇)
學校數學教師備課組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市、區兩級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以學校工作中心為工作指導思想,在教導處與教研組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梳理教學思路、反思教學行為、創新方法手段、突破傳統模式”貫穿于整個教研、教學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本年級學生特征的、適合課改要求的、確實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落實教學五個環節為抓手,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樹立教師專業化目標思想,樹立學生人人都是資源的理念,進一步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工作
1.進一步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先進的教學理念,明確新課程標準中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樹立改革與創新的思想。學習教育心理學,以理論指導實踐,分析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2.強化課堂教學五個環節的落實,推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反思上一學期在課堂教學與開展拓展性學習中的得失,經驗教訓,在教學活動中繼續探索并實施既符合二期課改精神、又適合本年級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3.為進一步推進學科課堂教學改革反思上一學期課堂教學改進點實施過程中的得、失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實施課堂教學改進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每一堂課的得失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改進,努力上好下一堂課,使日常教學工作不斷完善;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找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備課組組認真總結上學期來,在制定并實施課堂教學整改計劃的經驗教訓,以有利于更好地推進教學整改。以教學開放日為契機,積扱主動地參與羅湖區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優化探索實踐,區教學比武說課,積極探索更有效地優化信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切實提高學校數學教學的成績。
5.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而教學質量的高低,備課組的工作是關鍵,故備課組須制定出務實的,必須要確立備課組的教學質量責任制。各備課組必須要有“定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的研修活動,同時,根據備課組工作的特點,組內成員須隨時隨地交流教學心得,發揚團隊協作精神,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在開展研修活動時,每次活動都要實質性的內容,及時研究課改實驗的進展,共同探討實施的具體;研究教材、教法,交流、分析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經驗教訓,分析、研究備課組中各班級的教學情況,研討、制定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相關措施。
6.認真分析上學期期終考試的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探索如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合格率與優良率。為此,在下階段的教學實踐中擬采取以下措施。
課前:
1) 加強對學生的認知基礎與認知過程的分析;
2) 加強對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分析;
3) 加強預識前提條件的分析研究。
4) 加強命題研究,多命有針對性、符合教學要求與學生學習特點的練習卷。
課中:
1) 關注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不斷提醒走神與開小差的學生;
2) 注重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過程,使學生易學、能學。
3) 注重問題的分析思維的過程,能抓住分析問題的突破口;
4) 注重精講、精練,強化思想、方法的傳授與訓練。
課后:
1) 重視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的分析;
2) 重視課后的反思工作,反思課中教學形為與效果,改進教學行為:
3) 重視訓練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完成練習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4) 重視抓差補缺工作,輔導學生自主完成練習,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加強練習的面批工作,加強糾錯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5) 根據學生遺忘率高的特點,在日常教學工作應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復習鞏固工作,起到溫故而知新的功效。
通過以上措施的具體而有效的落實之后,期望縮小差距。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幫助所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指導他們如何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力爭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均有不同層度的提高。
7. 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區、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各項教學研究活動,參加各類教學評比活動。重點抓好備課、聽課、評課、作業批改、測試反饋、問題糾偏等各項日常教學工作。組織好聽課評課活動,對所聽的課進行全方位的評議、診斷,找出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方案,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聽課活動,成為推進教學改革、促進教學研究的組本研修,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8.努力、高質、高效地做好學校與教研組交給備課組的其它一切工作。
學校數學教師備課組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包括小數的乘法、對稱、平移與旋轉、小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與倍數、統計、總復習七個單元內容。
二、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28人。大多數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符合年齡及年級特點,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數學的信心較強;學生信息窗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同時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性解決問題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來培養訓練。同時也存在個別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家長配合不到位現象,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本班的學生能夠聽從老師的教導,但是自主創新的意識還是比較缺乏,針對這現象在教學中對學生要加強培養自主探究意識及能力;對那些學習基礎較差、家長常于疏忽的學生,應在課內課外加以幫助,使其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同時提高學習成績。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和簡算的口算;會用“四舍五入法”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認識循環小數。
2、使學生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地計算小數混合運算式題,培養學生自覺進行簡便運算的意識。
3、使學生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能夠用分步列式和綜合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進一步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并在具體的實際問題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
4、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會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它們的面積;引導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圖案,并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等圖形變換的方法設計簡單的圖案。
5、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之間的互化。并初步學會運用簡單的工具測定直線和測量兩點間較遠距離的方法,了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鋪,能在方格紙上設計簡單的密鋪圖形。
6、進一步學習統計表,會填寫較復雜的統計表;了解統計表中的“合計”、“總計”的具體意義,會根據統計表所提供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對統計表進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統計表中的平均數的意義和作用;能根據所給數據求加權平均數,并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通過一些簡單事件,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
7、使學生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學過的運算定律、性質和計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會解一些簡單的方程。使學生學會列方程解一些比較簡單的應用題的方法。
8、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有關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和可能性以及綜合應用等領域的知識得到系統的整理,數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解決問題的意識得到加強,能力得到發展,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
1、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2、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和正確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4、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5、在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中建立“新”、“舊”圖形之間的聯系,
6、滲透轉化、對應思想,
7、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
8、掌握實際測量的方法。
9、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1、正確確定小數乘、除法中積、商的小數點的位置。
2、利用圖形特征解決一些較靈活的實際問題。
3、對學生戶外學習活動的組織及任何一種測量方法的掌握要有一個反復。
4、實踐的過程。
5、列方程解應用題時。
6、如何找等量關系
四、教學措施
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品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題、練習題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思品教育因素,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通過計算和應用題的解答,培養學生仔細的良好學習態度,以及題后驗算的良好習慣。
2、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數乘除法要求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關鍵是理解意義、掌握方法。重點要讓學生知道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根據積德變化規律來確定的。
(2)重視基礎,要求適度。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要求“比較熟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只要求達到“正確‘。同時對口算的訓練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3)運用規律,合理計算。整數的運算定律對小數的計算同樣適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觀察題中的數據,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合理運算的意識,并注意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體驗計算教學的開放性。
(4)驗算檢查,養成習慣。小數的乘除法計算可以進行相互驗算,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要進行“步步為營”或者“一步三回頭”式的檢查,重要的是使檢查和驗算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檢查和驗算,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真、塌實的學習態度和作風,讓學生終生受益。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蘊含的因素,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4、能力培養目標: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渠道,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學習能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五、課時安排
1、小數的乘法7課時
2、平移與旋轉4課時
3、小數除法11課時
4、簡易方程9課時
5、多邊形的面積13課時
6、因數與倍數5課時
學校數學教師備課組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初中數學學習常規,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成績來看,比較理想。兩個班的優生只有二十個,僅占百分之十,而學困生接近百分之四十。大部分同學的數學成績不理想,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差,底子薄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今年的教學任務較重。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面對全體,因材施教,對于學習較差的同學今年進行小組輔導,對特別差的學生可以進行個別輔導
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發揮集體智慧,認真進行集體備課。
新的學期,初中數學課課節較少,怎么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學習效率是所有數學老師面對的問題?在這里,學校給我們明確了方向。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認真研究教材及課程標準,爭取每節課前,與同組同仁們討論、研究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后知識的聯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題的選用,作業的布置等等,讓每一節課上出實效,讓每位學生愉悅的獲得新知。
2、學習和強化“自主學習”與分層教學實踐
新的學期,我校所有學科都主張自主學習與集體備課,爭取每節課前,與同組同仁們討論、研究確定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后知識的聯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題的選用,作業的布置等等通過學案的使用,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了解教學目標,對于課堂教學省時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3、抓住課堂45分鐘。 。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練習,進行教學,在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個45分鐘,提高45分鐘的效率,讓每一位同學都聽的懂,對部分基礎較差者要循序漸進,以選用的例題的難易程度不同,爭取每節課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增大課堂容量組織學生人人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使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能“吃”飽、“吃”好。
4、多讀書,讀好書和積極開展我的三分鐘,我展示活動
多讀幾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豐富了自己的視野,使自己不被時代所拋棄。“我的三分鐘我展示活動”對于教學起了推動促進的作用。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提高了同學們的講解能力。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5、積極投身到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去。
今年,我們數學組課題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需要教師的督促,學生的堅持,才能成功。
6、注重課后反思,課后反饋。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總結好下一次應注意的細節。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對癥下藥。及時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效益,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并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今天的任務不推托到明日,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7、重視單元檢測,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使用學科組教師共同研討、篩選的同一份試題,測驗試題的批改不過夜。測試后必須進行質量分析,評價必須使用等級。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課標達成的有效、及時,考核后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三、不斷鉆研業務,提高業務能力及水平。
切實重視聽評課,確保每周聽課至少1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看書、看報,參加各級教研組織的培訓和系列課達標,使之更好的為基礎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斷努力,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努力使教學更務實,方法更靈活,手段更先進。通過聽課、評課、說課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課堂上改進教學方法,多采用探索、啟發式教學。
2、注意教科書的系統性和學科知識的整合,使學生牢固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明確新舊知識的聯系。
3、注意發展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加強開放性問題、探究性問題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能力。
5、鼓勵合作學習,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差生成績。
6、注意解題方法和解題策略的學習。
7、因材施教,寬容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校數學教師備課組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帶的這個班是僅次于實驗班的班級,每次的班級整體成績都是如此,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就是數學兩個班相差,這肯定是有我的原因,雖然說我們學校五年級有四個班,我能穩居第二的位置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是誰都有一顆好勝的心,我也想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的。這個班的學習能力并不差,就是自覺性太差了,就好像是你必須站在他們身后督促他們學習,他們才會認真學習一樣。我把90到100分的劃分為“優等”,然后70到90的學生劃分為“良好”,60到70分劃分為“危險”,0到60分一律作為差生對待。這樣算下來比例就是2:5:2:1。這么一劃分,我對班上的情況就一目了然了。
二、制定改善計劃
首先我要從源頭發出,我要激發出他們自主學習的心,我非常的明白,一個學生是自己想學習,還是老師逼著學習,這二者的學習效率相比起來差距太大了。我清楚大家都想當班長,因為班長被我賦予的權利還是很可觀的,所以我也是以此為“誘餌”,只要一周當中舉手回答問題正確最多的那個人就可以當班長,相信這樣子,一定可以改觀他們的學習狀態。
可以從成績比例看的出來,導致這次平均分沒有達到85分還是因為那些打幾分十幾分的幾個學生,完全就把整體平均分拉下去了,為此我將在這個歌學習對他們進行專業的課后輔導,我不求他們打高分,但是起碼我要讓他們及格。還有那些處于“危險”及格分數線的學生,我想讓那些優等生以及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給他們分組,一對一的進行輔導,以此來勉勵他們,我相信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三、改變教學重心
我以往在上課的時候,一向都是非常的看重學生對最后幾道大題的得分率,因為一般那都是分數的一道題,但是難度可想而知。我現在想了想,這題都這么難了,我這不就是在給成績好的優等生上課?那些差生不可能聽得懂,這個學期我要適量的講解難題,多把重心關注基礎上,這才是最班級成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