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會議的學習心得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關鍵,在于完善制約機制,強化監督檢查,這對于進一步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中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關于反腐倡廉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機關黨的作風建設,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完善制約機制,就要從管權、管錢、管人等容易產生腐敗現象的體制、機制、制度的薄弱環節入手,以規范、完善、創新為基本途徑,完善預防懲治腐敗現象的制度和法規。例如干部推薦、考察、選拔任用責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職追究制,財務管理制度、行政審批制度,以及黨內民主監督程序、廉政談話誡勉制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和廉潔從政情況報告制度、聯系群眾制度、離任審計制度等。要通過建立健全制約機制,從制度上保證各級領導干部切實負起責任,真正做到改制革弊,治本斷源。
強化監督檢查,首先要嚴格執行定期檢查制度,每年應對責任制的落實情況組織一次專題檢查,平時由職能部門負責抽查,適時組織黨風監督員開展督查。對好的表揚,差的批評,有問題的限期整改,促進責任制的落實。其次要嚴格執行定期報告制度,重點報告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自身廉潔自律的情況,同時,有關職能部門每年應將黨風廉政責任制的實施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再次,堅持責任考核制度。考核內容要看得見、摸得著;考核標準盡可能量化,不好量化的進行民主測評;考核結果要有硬性規定,并將考核結果同評優、晉級、獎懲掛鉤。最后,堅持責任追究制度,這是落實責任制的關鍵,領導干部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反腐敗工作敷衍塞責、不抓不管、不正之風長期得不到治理等問題,都要認真進行責任追究,對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處理。
當前,各單位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活動。深入推進反腐倡廉,不僅要求國家、集體制約機制、監督機制的完善,還要求領導個人黨性認識和反腐意識的提高。通過我黨嚴肅查辦的一系列重大案件中我們不難看出,每一個貪官并不是一開始就腐敗,他們起初同樣扎扎實實的工作,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有為黨奉獻的一面。后來逐步轉變為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貪污受賄,淡化了黨性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淪落為人民的罪人。如何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是否將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對每一個為官者的嚴峻考驗。也就從這時起才能真正衡量出一個人道德的防線牢不牢,政治修養高不高。如果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謀取不義之財,謀取私利的工具,那最終將踏上不歸路。如果把權力轉化為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那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流芳百世。如果恃權輕法、心存僥幸,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永葆共產黨員本色,才能做到“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貪婪的閘門一旦開啟,私欲就會愈發不能控制。因此,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領導者都應深入學習xx屆四中全會報告精神,本著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的原則為黨、國家和人民服務。電視劇《亮劍》中丁偉與李云龍的一段話曾說:“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事;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目前我黨積極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就是為能有更多“謀萬事”“謀全局”的優秀人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