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精選6篇)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1
今天,學校組織學習了一堂意義非凡的講堂——《道德講堂》,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講堂共有九個環節,其中五、六環節最讓我印象深刻。
第五環節講述了一位母親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一心想救身患重病的兒子,她需要把自己一部分肝植入兒子的體內,才能讓兒子健康起來,可是母親有嚴重的脂肪肝,醫生不建議這位母親這樣做,要不母親也會有生命危險。母親為了她的兒子,每天堅持走好多路鍛煉自己,最終母親如愿以償的把自己的肝給了兒了,他們的手術很成功。從中我體會到了偉大的母愛,世上的所有的父母都會無私的為兒女奉獻,那怕是用自己的生命都無怨無悔,只愿自己的兒女健康快樂。我們做兒女的要懂得感恩,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無私的母愛。
第六環節講述的是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為了幫一位老大娘找她的兒子,可兒子的地址寫的不太清楚,找起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雷鋒不怕任何困難,總是那么樂于助人,幫老大娘找到自己的兒子。
從中我體會到雷鋒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下去,他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在校做一名文明的學生;在家庭中,我們是文明的孩子;在社會上,我們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會公德。我們要從生活中發現愛、發現美。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的修養。好好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社會能用之人。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2
道德,是風俗和習慣,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由于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今天的社會文明尤其突飛猛進,變化迥然,所以道德也有不斷變化的趨勢和可能性。
道德是什么?在我的理解,有以下四點。
一、不侵占、不傷害他人利益,建立自由、自愿決定,尊重彼此選擇的社會。隨著文明的發展,人權越來越得到保障,民主、自由這兩個詞語,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慎獨,也可以說是在沒有法律、紀律約束的情況下,仍然能做到嚴于律己的自覺性。我們在逐漸建立法制社會,但在法律的威懾之旁,道德約束的力量,也是社會向前和諧發展的必要潤滑劑。
三、對利益的態度,看重何種利益。或者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記憶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我們生命中追求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都應該有個目的,是為了什么?
四、災難面前顯本性,災難面前方顯真性情。人是社會動物,在社會中的行動,往往受到各種條件、因素的限制。只有災難,才能讓人顯現出真正的內心選擇,是否還能堅持道德高度。
參加過《道德講堂》的活動以后,我的頭腦中浮現幾個詞語,我愿牢記并堅持鞭策自己,讓自己的行為達到這樣的要求:堅韌、負責、善良、助人、勇敢、獨立、真誠、恒心、耐心、愛心。
堅韌不拔,也有恒心、耐心的意義。我以此鼓勵自己對人生追求要堅持到底,節約寶貴的青春生命,利用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多光和熱。
負責,是對社會、對家庭、對工作、對自我的負責,自我提醒和監督,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善良和愛心,心向大善、大愛,熱愛人類、熱愛地球、熱愛生命,不以國界、民族、語言為隔閡,公平、敬畏、尊重。
助人,貢獻一己之微薄之力,讓世界改變一點點。給自己的人生,涂抹更亮麗多彩的顏色。
勇敢,世界太精彩,值得去冒險。勇敢面對,經歷風風雨雨的洗禮,欣賞雨過天晴的燦爛。風、雨、雪、霜、雹、霧、晴、云,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獨立,有所依,有所放,心靈經得起世間的喧囂,也能放空身心,獨自思考。生活瑣事,容易讓人迷失,給自己一點獨處的空間和時間。
真誠,是信任,是純潔,但也要對外來保持去污除噪的能力,維護內心的平靜和安寧,自己反饋外界的,都是高山流水,小溪潺潺。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3
開展“學校道德講堂”建設,是促進全市文明和諧社會建設的有效途徑開展道德講堂是提升師生道德文明素養的有效載體,是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的創新舉措,對推進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便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大同”的社會,人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如此說來“孝”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對全天下的父母。這時,“孝”便成了一種責任,全天下都尊敬老人的責任。唯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所以,“孝敬老人”便成了人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條道德準則。可見,在那時的中國,人們就將“孝”作為“忠”的前提,正所謂是:“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在我看來,當一個人將對父母的孝順之情同時給予一個國家,一位君主時,孝,便是忠;而當一個人為百姓祈福,為蒼生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他便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忠。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難道其父母還要受窮苦不成?故這便又是孝。就是這樣,“忠孝”一詞就被流傳下來。有人言:“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其實,當忠孝一詞流傳開來的時候,我們就已說不清什么是純粹的“忠”,純粹的“孝”。
在佛教里,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初品的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沒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名利雙收,道德令人敬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這是中品的孝順。第三是上品的孝順,就是引導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處,這是最上品的孝順。所以在關愛父母的不僅物質上還要給予精神上的撫慰。
作為一個社會上的人,我們要學會忠誠,懂得對國家、對人民、對崗位、對朋友、對配偶,包括對自己的忠誠。對國家、人民不忠誠之人,必然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洪承疇叛明投清,遭老母追打;南宋秦檜里通外國,遭千古罵名;對崗位不忠誠之人,必然路越走越窄,最終無路可走,嚴重者則受刑入獄,甚至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對朋友不忠誠之人,必然孤獨一生,終身凄涼;對配偶不忠誠之人,必然家無寧日,甚至妻離子散;對自己不忠誠之人,為名利做違心之事,必然生活在精神折磨中。忠誠對我們每個人都太重要了,它不僅僅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和立足于職場的一張王牌,它還是一種做人的美德,是一條通向榮譽之路。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4
20__年6月3日至6月6日,在教科局領導的統一安排下,我來到了貴州省團校,進行了為期4天的“貴州省教育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講堂’培訓活動”。此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4天,嚴格地說甚至只有3天的學習(首天為報到時間),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卻是收獲多多,受益匪淺,下面就談一談通過本期道德講堂學習后的收獲。
一、通過開班典禮,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明確了道德講堂活動開展的意義。
6月4日早上,在貴州省團校禮堂里舉行了開班典禮,開班典禮由貴州省團校蔡志堅老師主持,貴州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連立梅處長和省教育廳鄒聯克副廳長在會議上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鄒廳長在講話中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的重要意義,二是要認真抓好培訓活動,確保培訓質量。他在講話中提到:教育就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當今的大部分老師都知道如何讓孩子將水喝下去,但不知道讓孩子喝什么水。他還談到學校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學生在見到老師時都是非常禮貌地叫一聲老師好,而老師多半是對學生的問好熟視無睹,這就是老師的道德素質不夠的問題。開展此次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的目的就是提升教師隊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這是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需要。省文明辦連立梅處長在講話中談到:學校道德講堂就是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來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達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二、通過參觀孔子學堂和參加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聆聽專家的講座介紹,了解我國儒家文化的整體情況。
6月5日早上,我們來自全省各市參加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的199名學員在省團校老師的組織下,來到貴陽孔學堂,參觀了孔學堂欞星門、大成殿、杏壇、孔子雕像、陽明祠、鄉賢祠等,了解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儒家經典文化的發展。參觀過后,非常榮幸地在孔學堂禮堂里參加了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和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及貴陽孔學堂共同主辦的“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聆聽了由貴州文史館長顧久先生“關于弘揚普及國學的幾點思考”和貴州儒學研究會會長張新民先生“儒家視域中的秦漢政治”主題演講,讓我對儒家文化的整體發展情況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三、通過幾堂專家教授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細致的講解,使我對儒家文化的經典理念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讓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禮。
6月4日早上開班典禮過后,省團校的_東教授給我們做了專題講座——道德講堂·禮信篇。李教授在講座中談到:禮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她通過“曾子殺豬”和“商鞅立木取信”兩個故事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在講禮儀時,李教授不僅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的一些傳統禮儀,也給我們介紹了外國的傳統禮儀,并與我們進行了互動,從交談、握手、站姿、坐姿等方面教我們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些禮儀,讓我真正明白了在生活中原來還有這么多的禮儀要求,平時的自己真是太大意了。
4號下午,由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在是清華大學教授吳潛濤先生為我們作了一場主題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的講座。他講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有愛國主義的傳統、團結統一的傳統、愛好和平的傳統、自強不息的傳統、人際和諧的傳統、追求崇高的傳統、以德治國的傳統、艱苦奮斗的傳統,因此應該堅決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思潮,要堅決抵制朽思想文化,大力弘揚這些優秀文化傳統。
4號晚上,由國家教育部職業禮儀培訓師、貴州省社會教育專家庫專家謝萍教授為我們做了專題講座——道德講堂·仁愛篇。李教授主要講述了孔子的仁愛觀: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她通過一個個能洗滌人們心靈的小故事,講述了儒家核心思想仁愛,她的講座如和風細雨,不知不覺地浸進了我們的心靈。
5號下午是令很多學員激動的時刻,因為這堂講座是由貴州電視臺《開心雜貨鋪》的主演“鐘幺爺”鐘中老師為我們講解,鐘老師的講座主題是“道德講堂·忠孝篇”。鐘老師的講座幽默生動,用一個個經典故事,一個個震撼人心的視頻,并結合自身實際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二字,在他的講座中,會場上的近兩百名學員沒有一個人走神,聽得是那么專心,甚至連做筆記的時間都忘記了。可以說他的講座如春雷,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下午的第二場講座是由貴州師范學院教授,持國家A類司法職業資格證書的余雨陽教授為我們講解“道德講堂·法治篇”。他從法治的角度為我們剖析了道德的重要性,并通過一個個由他親自經辦的學校里邊發生的案子,給我們闡述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他的講座沒有課件、沒有講稿,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們全然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四、講座+討論,讓我們明晰了學校道德講堂開展的方向和措施。
5號晚上,由全國特級教師,省級教育名師,全國少工委委員周曉群老師為我們作了一堂主題為“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途徑與策略”的講座。周老師結合她在貴陽南明區第三實驗小學任校長時的一些具體做法,給我們闡述了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如何實施的具體辦法。她說,要使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落到實處,一是在校園文化環境布置中實施,二是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三是在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中實施,四是在指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實施,五是在社區實踐活動中實施,六是要借助本鄉本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址、教育基地等資源實施。
6號早上,省團校的老師將我們班上的學員分為五個討論小組,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校園”展開了分組討論,來自全省各地的老師們都暢所欲言,充分談到了各自地區和學校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的情況,并對此項活動的一些經驗和困惑進行了交流。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讓我們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明晰了學校道德講堂開展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總之,這次培訓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雖然培訓期間從早到晚都在上課,感覺很累,但我覺得比起自己的收獲,累是非常值得的。我會將在此次培訓活動中學到的所有收獲,帶回學校,從自己開始改變,同時帶動老師們改變,從而使我們的學生也得到改變。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5
這天開展的道德講堂活動很不錯,活動資料豐富充實,形式多樣,一首歌曲、一段經典朗讀、一部感人短片、一個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的心靈進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禮。我十分感動于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舉動,感動于他們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于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茍,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老師們用愛、用職責譜寫了一首首關愛孩子的感人之歌,這些故事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除了感動就是敬佩,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知道,高尚的道德并不是非得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信息,我們得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關愛自己的學生做起。
這項活動的開展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自己發奮的方向:不斷提高師德修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做學生歡迎、家長放心的人民教師!
2024道德講堂個人學習收獲 篇6
我有幸于_月3日參加小百戶鎮教師職業道德講座的學習,通過從教師職業道德、禮儀、法制等方面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所肩負的重任,使我深受感動。下面我從自己實際出發,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1、通過學習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很需要的地方去,甘為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2、通過學習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孔子說的:“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就是這個道理。
3、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很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4、通過學習使我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這次教師職業道德講堂讓我受益非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一個歷程碑
總之,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個人以為,現在的老師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其中在業務素質上,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師德師風應注入新內涵。教育事業是一曲愛心贊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對學生的教育往往不會如此順利,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智力還未開發,就像是一塊尚未進行雕磨的玉。老師作為學生思想上重要的啟蒙人,如果用愛心去關心他們,用愛心去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逐漸脫落思想的“塵垢“,成為一塊名副其實的美玉。俗話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讓學生心悅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須下番功夫。讓我更加熱愛學生了,更加認識到教育工作是一門藝術,是太陽底下很崇高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