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文獻保護災難預案
同時,張美芳指出:“我們發現,有些部門即便制訂了應急預案,也缺乏實戰性,操作性不強,比如,預案只是宏觀地提出調動一切設備、技術力量、場地等應急救援,但對如何調動、調動程序、遠距離運輸、后勤保障等問題沒有具體明確。”
經歷過災難的人,對文獻搶救有著最深刻的體會。四川省檔案局副局長張新在談到北川檔案文獻搶救工作時深有感觸地說,“減損的關鍵是準備,準備的質量決定了減災的質量。制定完備的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應急預案,是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一些發達國家的應急管理系統不是以‘反應’為導向,而是以‘籌備’為導向,這樣的觀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制定一份周詳的文獻保護災難預案,正是國內大量文獻保存機構的當務之急,并且,像《國際圖聯災害預防手冊》所指出的那樣——“確保預防災害計劃有效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這個計劃或許永遠不會被實施,但仍要長期保持員工的熱情、財政的支持、災害的持續再評估和優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