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滅火救援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社區滅火救援的應急預案 篇1
為加強社區消防安全、提高社區居民消防意識,確保在發生火災時,居民能準確報警,保證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減少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一、建立社區消防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第一責任人,使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附組織機構名單)
組長:高 艷 梅
副組長: 張 亞 峰
成員: 陳 學 榮
二、公布火警電話,使報警電話家喻戶曉。
發現火災,居民或工作人員應立即撥打或報警,并在第一時間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負責人電話,盡可能做好先期處置。
三、加強防火安全防范措施,認真查處火患苗頭。社區以“預防為主”,組織成立了巡邏值勤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告組,三級聯防聯控工作體系。
1、邏值勤組:王鳳山、王瑞華、李云志、冷文勝、張麗萍、施寶成、張喜和、伊長霞、楊志賢、郭連義、孫淑華、鄭淑香
其職責是:每天早晚輪流在社區巡邏,發現火情立即報警,及時上報社區、街道并及時組織處理。
2、后勤保障組:高艷梅、王瑞華、勾勝武、冷文勝、王如星、施寶成、張喜和、張亞鋒、楊光宇、郭連義、陳學榮、鄭淑香、伊長霞、楊志賢、李春欣、于文霜、許長青、劉俊月、李靜、王俊梅
其職責是:正確掌握火情變化發展趨勢,及時了解撲火情況,并進一步向上級匯報。及時組織調配物資,協調物資供應,并負責受災群眾的的轉移安置工作。
3、宣傳報告組:陳學榮、王如星、劉俊月、張亞鋒、高艷梅、郭亞麗
其職責是:利用社區通、標語、橫幅等手段,向群眾宣傳防火安全知識,提高群眾的預防意識,減少火災的發生。如發生火災后,第一時間敢到現場,了解火情,向有關部門提供真實的報告。
四、實施程序:
1、撲救火災時,在街道負責人未到達時,由社區責任人統一指揮,參加撲火的單位和人員必須服從指揮。
2、在撲火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撲火人員和重要公共設施的安全。
3、在撲火力量上,堅持以消防大隊人員專業力量為主,本部門的撲火隊為輔的原則。
4、現場指揮員必須認真分析地理環境和火場態勢,在撲火時要時刻注意觀察天氣和火勢的變化,確保撲火人員的安全。如遇火勢大難以控制威脅到其他居民財產安全時,應在周圍開設防火隔離帶,以便確保其他居民的財產安全。
五、預防宣傳
1、在重大節日前,組織義務消防隊伍進行因煙火引起火災的處理方法演練。
2、由社區義務消防宣傳組上門入戶進行宣傳,居民家中因用電超額引起火災時的處理方法。
3、因大風天引起火災時,宣傳居民應避開高壓電源、用火地點、及時報警。
4、因家庭油鍋著火,居民應立即蓋上鍋蓋,切斷電源。
5、因家庭液化氣泄漏引起火災。宣傳居民選擇逃生,立即撥打8292119,并向社區居委會報告,社區居委會人員與居民維護好現場。
社區滅火救援的應急預案 篇2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我鎮決定開展20xx年度“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年”活動,以項目化形式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創新項目和責任分工
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項目為市級和鎮級創新項目,由綜治辦負責統籌推進,組織實施,抓好項目落地。還未完成的市級創新項目應繼續抓好建設工作,確保實施到位。
(一)推動多元化解,消除矛盾糾紛
永和鎮“老叔公”人民調解團。以鎮聘專職調解員為主,充分發揮“老叔公”在調解工作中的優勢,成立“老叔公”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室設在鎮調解委和司法所,負責來訪來電申請調解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實現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
責任單位:司法所
(二)強化治安防控,升級綜治中心
永和鎮綜合情報指揮中心。投入專項經費,在永和派出所整合指揮調度室、視頻監控室、情報研判室,建立綜合情報指揮中心,優化內部運作機制,以實戰實效為導向,加強對警情和信息資源的`分析研判,更好地實現小案快偵、快破,實現“發案少、秩序好”。
責任單位:派出所
二、實施步驟
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工作項目要按照全市性示范項目的標準和要求,通過積極探索實踐,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分完善細化、組織實施、總結提升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完善細化階段(5月-6月)。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完善創新工作項目思路辦法,認真細化項目落實方案,研究提出具體目標、工作措施,組建工作專班,明確責任人員,確保創新工作項目落實到位。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7月-11月)。各相關單位要切實承擔起組織實施和協調推動的責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統籌研究,創新方法手段,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務求創新工作項目取得實際效果。
第三階段:總結提升階段(12月底前)。邊推進邊總結邊提高,系統梳理提煉項目創新中探索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完善總結,鞏固提升,推動工作常態長效運作、
三、有關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相關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社會治理法治化創新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指定專人負責,制定相應工作方案,抓好組織實施。
二是強化宣傳發動。各單位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要注重宣傳推廣,積板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參與綜治平安建設。按照階段目標,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總結新進展、新做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同時加大和上級新聞媒體聯系,擴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的優勢,多形式、多角度營造濃厚宣傳氛圍,提升我鎮社會治理法治化創新水平。
三是加強督導考評。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工作項目納入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內容。綜治辦將加強創新工作項目落實情況的跟蹤督促檢查,適時通報進展情況、交流經驗,查找不足,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創新工作項目取得實效。各責任單位要于12月底前將項目完成情況報送綜治辦。
社區滅火救援的應急預案 篇3
一、基本原則
充分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久性,堅決把思想統一到、自治區和自治州黨委及縣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上來,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
嚴格按照《xx社區關于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見》的分解方案,深入細致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合理安排出行。
如無十分必要,建議不出境旅行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確需出行,特別是跨省際出行,應提前詳細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形勢,備好口罩、手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合理出行、錯峰出行、預約出行;如確有特殊原因須前往中高風險地區,要在出行前向所在村(居)及所在單位進行登記報備,返回后第一時間主動報告。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出行。
(二)減少人員聚集。
雙節期間,盡量減少人員聚集聚餐;如確需要,家庭聚集建議規模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距離。
各級企業事業單位舉辦聚集性活動規模控制在50人以下;超過50人的,要有完備的防控工作方案。
(三)正確佩戴口罩。
廣大群眾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前往醫院就診人員、陪護探視人員、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或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在與他人1米內近距離接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梯必須佩戴口罩;年老及體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四)重點行業、重點場所做好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