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綜合應急預案(精選3篇)
液化氣綜合應急預案 篇1
1、煤氣泄漏的應急預案在工作中使用煤氣,如發生泄漏或發生火災、爆炸事件,由現場職務最高者負責指揮:
。1)封閉供氣閥門,切斷電源。
。2)假如發生火災或爆炸應就近使用使用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3)依照火災處理程序進行:部分某崗位無能力撲火,必須馬上利用最近的電話機,打電話到前臺或保安部報警。報警的內容包括具體地點、燃燒何物、火勢程度、假如有職員受傷需告之、報警人的姓名、部分及所在位置。預訂部打印就餐客人明細單。
。4)如火情緊急,應立即打壞最近的報警裝置進行報警,迅速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所有的固體材料例如紙、紡織品等可用水進行撲滅,電器裝備和易燃液體不能用水滅火,可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滅;
。5)假如觸及到本身的安全,請盡快離開現場,并封閉身后的門窗;
(6)假如火情沒法控制,封閉門窗直至救濟職員到來;
(7)在火災現場打開門窗必須先檢查,發燙的門表示火勢正在蔓延,記住千萬別打開門;
。8)在火災現場,千萬不要乘電梯,要使用樓梯;
。9)在任何情況下,員工都要有保護生命最重要的意識,使現場的惶恐下降到最低程度
。10)當區域煙霧籠罩時,盡可能彎低身子,由于煙霧比火更致命,而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能找到新鮮的空氣。
2、行動
。1)、接到報警呼喚,立即移除走道上的障礙物,將其放到工作間或空房里;確信所有的房門已被封閉;
。2)、假如火災發生在你所在的樓層,服從緊急小組領導的教導展開滅火或撤退;
(3)、始終保持對區域的警覺,一有任何火災或煙霧的緊急情況,立即報告指揮崗或前臺;
(4)、一旦開始執行撤退指令,區域負責人立即到走道上順時針或逆時針通知就餐客人,要保持急而穩定,保持冷靜“現在向您通知緊急情況,酒店出現火情,請您不要忙亂,由我同一指揮!眳f助客人從最近的消防逃生通道撤退;
(5)、在協助大部份客人撤退后,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開始檢查所有房間。用事前預備的粗筆在房門上畫“叉”字,在所有房間檢查終了后,通知前臺或指揮崗;
(6)、假如在檢查撤退房間進程中,你發現自己遭到火災或煙霧的影響,請立即停止并盡快撤離此地,記下沒有檢查的房號/樓層,并立即通知前臺或指揮崗。以便告知消防職員;
。7)、撤到集合點,盤點客人數目,避免遺漏。等待來自你上級的進一步唆使。
。8)、在火災發生時,所有對講機都應處于工作狀態,以保證信息暢通無阻。
。9)、如發生煤氣中毒現象,需將傷員抬至安全透風處等待醫務職員救治。
液化氣綜合應急預案 篇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及時有效處置本市各類燃氣事故,提高本市應對燃氣事故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燃氣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城市運行安全有序,編制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以及《上海市實施辦法》《上海市燃氣管理條例》《上海市燃氣管道設施保護辦法》等。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城鎮燃氣(含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事故的應急處置。
本預案所稱燃氣事故,是指燃氣在輸配、儲存、銷售、使用等環節中發生的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以及因其他突發事件衍生的燃氣事故。
1.4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聯動應對,以人為本、快速處置。
2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
《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明確,本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市政府是本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市應急委決定和部署本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其日常事務由市應急辦負責。
2.2應急聯動機構
市應急聯動中心設在市公安局,作為本市突發事件應急聯動先期處置的職能機構和指揮平臺,履行應急聯動處置較大和一般突發事件、組織聯動單位對特大或重大突發事件進行先期處置等職責。各聯動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聯動先期處置工作。
2.3市應急處置指揮部
重大、特大燃氣事故發生后,視情成立市燃氣事故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處置指揮部”),統一指揮實施事故處置和救援工作?傊笓]由市領導確定,成員由相關部門、單位和事發地所在區政府領導擔任。市應急處置指揮部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就近開設。
2.4職能部門
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是本市燃氣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作為本市處置燃氣事故的責任單位,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1)指導、協助事發地區政府及街鎮處置一般和較大燃氣事故,協同市應急聯動中心對燃氣事故實施先期處置,負責組織實施后續專業應急處置。
。2)動態掌握燃氣行業運行情況,及時組織收集、研判、報告、通報燃氣事故預警信息。
。3)及時掌握并向市政府報告燃氣事故應急處置情況和后續措施。
(4)組織編制本市處置燃氣事故應急預案,指導各區處置燃氣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與修訂。
。5)協調燃氣應急物資儲備,組織應急專業隊伍建設、應急演練和宣傳培訓等工作。
。6)指導相關單位對受損的燃氣設施進行檢查、評估、修復和善后協調工作等。
市燃氣管理處負責具體實施本市燃氣行業的日常應急管理工作。
2.5專家機構
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負責組建處置燃氣事故專家咨詢組,為處置燃氣事故提供決策咨詢建議和技術支持。
3監測預警
3.1預防監測
各有關單位應當嚴格執行燃氣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定期組織燃氣企業、重點用戶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督促落實整改。合理運用燃氣事故統計、燃氣設施運行數據庫和燃氣設施動態化管理系統及其他技術手段,做好燃氣設施、設備的定期檢測和風險評估。
在發生氣象災害、冬季保高峰供應和重大節假日、重要會議、重大社會活動期間,燃氣行業相關單位應當加強燃氣運行狀態的監測和預報工作。
3.2預警級別
按照燃氣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本市燃氣事故預警級別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和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3.2.1藍色預警
下列情況之一的,可視情發布藍色預警:
(1)相關自然災害管理部門發布預警信號,經研判,可能對本市燃氣供應和管網安全造成一定影響的;
(2)由于突發事件等原因,可能造成3000戶以上居民用戶燃氣中斷供應的;
。3)因各種原因造成氣源保障出現一般問題,實際保障量低于最高計劃量95%,且無法在72小時內解決的。
3.2.2黃色預警
下列情況之一的,可視情發布黃色預警:
(1)相關自然災害管理部門發布預警信號,經研判,可能對本市燃氣供應和管網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的;
(2)由于突發事件等原因,可能造成1萬戶以上居民用戶燃氣中斷供應的;
。3)因各種原因造成氣源保障出現較重問題,實際保障量低于最高計劃量90%,且無法在72小時內解決的。
3.2.3橙色預警
下列情況之一的,可視情發布橙色預警:
。1)相關自然災害管理部門發布預警信號,經研判,可能對本市燃氣供應和管網安全造成重大影響的;
。2)由于突發事件等原因,可能造成5萬戶以上居民用戶燃氣中斷供應的;
。3)因各種原因造成氣源保障出現嚴重問題,實際保障量低于最高計劃量85%,且無法在72小時內解決的。
3.2.4紅色預警
下列情況之一的,可視情發布紅色預警:
。1)相關自然災害管理部門發布預警信號,經研判,可能對本市燃氣供應和管網安全造成特別重大影響的;
。2)由于突發事件等原因,可能造成10萬戶以上居民用戶燃氣中斷供應的;
(3)因各種原因造成氣源保障出現特別嚴重問題,實際保障量低于最高計劃量80%,且無法在72小時內解決的。
3.3預警信息發布
市、區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預警信息發布工作,依托現有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政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智能終端、電子顯示屏等,在一定范圍內及時發布。預警級別可根據需要作出調整。重要的預警信息發布后,及時報市政府總值班室備案。
3.4預警響應
進入預警期后,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應急聯動中心、有關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單位可視情采取以下預防性措施:
。1)有燃氣泄漏或者爆炸等險兆的,采取臨時停氣措施。
。2)組織有關應急處置隊伍和專業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并視情動員后備人員。
。3)必要時,做好相關區域內人員疏散準備。
。4)調集、籌措應急處置和救援所需物資及設備。
。5)加強燃氣調度和供氣壓力調節,保障供氣安全。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預防性措施。
4應急響應
4.1信息報告
4.1.1一旦發生燃氣事故,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通過“110”報警或者本區域燃氣應急電話等報告。燃氣行業相關單位應當立即向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和市燃氣管理處報告。
4.1.2相關部門和單位接報燃氣事故后,應當及時相互通報。燃氣事故發生后,要在半小時內口頭、1小時內書面,將相關情況報告市政府總值班室;特大燃氣事故或特殊情況發生后,必須立即報告。
4.1.3一旦出現事故影響范圍超出本市行政轄區的態勢,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應當依托與毗鄰省市的`信息通報協調機制,及時向毗鄰省市相關主管部門通報。
4.2分級響應
4.2.1本市燃氣事故應急響應分為四級: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分別對應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燃氣事故。當燃氣事故發生在重要地段、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期間,以及涉外、敏感、可能惡化的事件,應當適當提高應急響應等級。
4.2.2一般和較大燃氣事故發生后,由事發地所在區政府和街鎮、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公安等部門啟動相應等級的響應措施,組織、指揮、協調、調度相關應急力量和資源實施應急處置。
4.2.3重大和特大燃氣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響應措施,并視情成立市應急處置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調度全市相關力量和資源實施應急處置。事發地所在區政府和街鎮、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及其他有關部門和燃氣企業等單位立即調動相關應急隊伍和力量,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按照各自職責和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應急處置。
4.3應急處置
4.3.1燃氣事故發生后,事發相關單位和所在社區應當在判定事故性質、特點、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的基礎上,立即組織有關應急力量實施即時處置,開展必要的人員疏散和自救互救行動,采取應急措施排除故障,防止事態擴大。市應急聯動中心應當立即指揮調度相關應急救援隊伍,組織搶險救援,實施先期處置,營救遇險人員,控制并消除危險狀態,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相關聯動單位應當按照指令,立即趕赴現場,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和處置要求,快速、高效地開展聯動處置。處置過程中,市應急聯動中心要實時掌握現場動態信息,并進行綜合研判及上報。
4.3.2涉及人員生命救助的燃氣事故救援,現場救援指揮長由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現場最高指揮員擔任。無人員傷亡或者人員生命救助結束后,現場指揮長由燃氣行政主管部門現場最高負責人擔任,指揮實施專業處置。根據屬地響應原則,由相關區視情成立現場處置指揮部,對屬地第一時間應急響應實施統一指揮,總指揮由事發地所在區領導擔任,或者由區領導確定。現場處置措施如下:
。1)事發地所在區公安機關立即設置事故現場警戒,實施場所封閉、隔離、限制使用及周邊防火、防靜電等措施,維持社會治安,防止事態擴大和蔓延,避免造成其他人員傷害。
(2)公安、消防、住房城鄉建設管理等部門應急力量迅速營救遇險人員,控制和切斷危險鏈。衛生計生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對事故傷亡人員的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
。3)及時清除、轉移事故區域的車輛,組織搶修被損壞的燃氣設施,根據專家意見,實施修復等工程措施。
(4)燃氣企業及時判斷可能引發停氣的時間、區域和涉及用戶數,按照指令制定相應的停氣、調度和臨時供氣方案,力爭事故處置與恢復供氣同時進行。
。5)必要時,組織疏散、撤離和安置周邊群眾,并搞好必要的安全防護。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4.4人員防護
參加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置的人員應當加強個人防護,落實搶險和控制事態發展的安全措施,嚴格操作規程,避免發生次生災害和事態擴大。
4.5信息發布
4.5.1一般、較大燃氣事故信息發布工作,由事發地所在區政府或者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負責。
4.5.2重大、特別重大燃氣事故信息發布工作,由市政府新聞辦負責,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提供發布口徑。
5后期處置
5.1善后工作
事故責任單位、事發地所在區政府和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公安、衛生計生、民政等部門要及時做好受傷人員救治、救濟救助、家屬安撫、保險理賠及現場清理、設施修復等善后工作。
5.2調查與評估
應急處置結束后,由事發地所在區政府、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公安消防、質量技監、安全生產監管等部門和單位對事故發生的原因、性質、影響范圍、受損程度、責任及經驗教訓等進行調查、核實與評估。
6應急保障
6.1隊伍保障
市、區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優化、強化燃氣事故專業應急處置隊伍的建設,配備相應的專業施工設備,積極開展燃氣事故應急演練。
6.2交通運輸保障
燃氣事故發生后,由公安部門及時對現場實施交通管制,根據需要組織開設應急救援綠色通道。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及時組織相應的交通運輸工具,滿足交通運輸保障應急需要。必要時,可緊急動員和征用其他部門或者社會交通設施裝備。
6.3裝備物資保障
進一步加強燃氣事故專業處置裝備和物資保障工作,完善信息數據庫,并明確其類型、數量、性能、儲備點和調度規則等。
6.4通信保障
由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為處置燃氣事故提供應急通信保障。
6.5經費保障
按照市政府有關處置應急情況的財政保障規定執行,并根據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
7預案管理
7.1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負責解釋。
7.2預案修訂
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評估修訂本預案。
7.3預案報備
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負責將本預案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
本預案定位為市級專項應急預案,是本市處置燃氣突發事故的行動依據。各區政府和本市相關部門、單位可根據本預案,制訂相關配套實施方案,作為本預案的子預案,并抄送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備案。
7.4預案實施
本預案由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組織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為5年。
液化氣綜合應急預案 篇3
應急預案不是一個單位或一個組織的應急體系建設規劃或應急能力建設實施方案,下面是關于液化氣站消防應急預案的內容,歡迎閱讀!
液化石油氣站如果發生事故,發生儲罐炸裂,并引起大火,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處理。首先儲站內要有健全的消防組織,一是事故發生后,能有分工的進行搶救工作,其次要向消防部門報警,請專業部門前來撲救,再次要求當地政府協助氣站周圍單位或居民的疏散。
一、對液化氣站發生事故,要采取果斷處理措施。
對液化氣站一旦發生事故,要針對液化石油氣的性質及液化石油氣的特點,對控制著火儲罐的燃燒,防止相鄰儲罐被烘烤爆炸是最基本措施,也是較為有效的辦法。
對已著火的儲罐,要盡量采取可控制減少其儲量的有效方法。
(1)強行倒罐
減少著火儲罐的液化石油氣數量,采用液化石油氣泵倒走罐內的液化石油氣,倒走的液化石油氣最好往液化氣槽車中裝,以便于迅速疏散。如能往較遠的儲罐中倒氣,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控制不能超裝。
我國燃氣規范中要求儲罐數量不少于兩個,實際也考慮了這一安全因素,為了防止在事故中,本站的槽車不能滿足要求,所以液化氣管理部門應掌握全市或相鄰縣市的槽車的狀況,以便調度解決應急使用。
(2)放空燃燒
如無法切斷泄露氣液,為防止液化石油氣的繼續擴散,應將漏氣的裂口孔洞或安全排放管點燃。點火時人要站在上風頭的氣霧區以外,將火種拋向漏氣點,不能在氣霧區點火。采用此辦法是在不得已情況下有組織的在統一指揮下,而且要求霧區不能太大,液化石油氣的濃度尚不十分大的情況下進行,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及傷亡。
(3)冷卻噴淋
對已著火的儲罐和著火相鄰儲罐的冷卻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對液化石油氣站本身要求有足夠的儲水量,因為水在受熱變成水蒸氣的時候,每公斤水要吸走540大卡的熱量,同時水蒸氣會減少溢出的液化石油氣與空氣混合的速度,所以對著火儲罐用噴淋降溫管噴淋,再加上水槍的補救淋水降溫,可控制燃燒的速度,而對鄰罐的冷卻噴淋更是起到降溫保護作用,避免因著火儲罐的烘烤造成鄰罐內壓力升高而漲破爆炸的可能。
為了保證事故發生時能有電源,確保消防水泵能啟動,所以我站專門配置一臺75kw柴油發電機組。并保證事故發生時消防車補水用的結合器順暢使用。
(4)疏散小鋼瓶
對充滿液化石油氣的小鋼瓶,一旦事故發生要采取迅速轉移的辦法,避免火焰竄向瓶庫時再點燃這些小鋼瓶,對停在站內的液化氣槽車及其他車輛要迅速轉移,如果措施得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液化石油氣事故的損失。
二、我站對液化石油氣站事故的處理措施
(一)基本預防措施
(1)從上風向接近火災或氣體泄露區。
(2)所有人員不得接近油氣霧區,要從霧區撤出的人員時立即執行。
(3)消滅一切引燃源,設立警戒區。
(二)對泄露沒有燃燒的液化石油氣的處理機制
(1)把所有能切斷氣流的閥門關閉,關閉不了的則應用堵塞法,如果采用木塞子或將小型管線用鉗子夾扁等方式,防止液化石油氣的流出,操作要迅速,要站在上風向,盡量離開霧區。
(2)在上風向用噴霧開花水槍或蒸氣由下向上的方法驅散液化石油氣憤的油霧,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噴水方向對著液化石油氣流動的途徑。
(3)在無法切斷氣源,為防止液化石油氣的繼續擴散,應將漏氣裂口孔洞點燃。
(4)用足夠的水冷卻著火的儲罐及著火的管線,盡量不使液化石油氣在燃燒前出現容器或管道的破裂。
(三)對已燃燒的液化石油氣的補救措施
(1)如果儲罐閥門已經著火,此時應通知專業防火隊前來救火,此時儲罐的操作人員,應在消防隊協助的情況下(向著著火的儲罐閥門處大量噴水冷卻,打出一條通道)將控制閥門關閉或切斷液化石油氣供應渠道。
(2)立即組織人員疏散,撤離各種液化石油氣槽車及鋼瓶(非空瓶)到安全地點。
(3)在沒有具備堵漏的條件下,在泄露不能控制時,不要輕易的進行儲罐滅火,因為液化氣屬于壓力型燃物,在儲罐的破裂著火后,是以脫水形式燃燒,一時半刻著火儲罐不能爆炸。
(4)對著火及相鄰罐大量的噴水冷卻,尤其是受火直接烘烤的鄰罐,對它受熱面積大的部分更應加大噴水量,盡量降低著火儲罐臨近儲罐中的壓力。
(5)有條件的開起放空線,并允許其燃燒。
(6)在要求撲滅火焰時,要采用有效的滅火劑如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使用的滅火器材要對準火焰燃燒的根部滅火,滅火后一定要防止復燃及液化石油氣霧的增大。
(7)不要移動著火儲罐,如有條件移動,也一定要立著移動,不能滾動同時要注意經過著火燃燒的儲罐其金屬表面強度降低,形成薄弱點,易洞穿及破裂。液化石油氣站的安全工作,重點要注意防,而不是消,一旦發生事故,如果組織嚴密,措施得當、處理及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