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精選3篇)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篇1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增強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確保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保障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減少環境污染和社會影響,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企業發生的涉及到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安全生產事故,如發生爆炸,燃燒,腐蝕,放射,毒害等安全生產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綜合應急預案:規定企業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應急工作原則,應急工作程序等內容.
(2)專項應急預案:主要有危險化學品運輸泄漏事故專項應急預案,交通運輸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易燃易爆氣體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硫酸液體外溢腐蝕事故應急預案等.
1.5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領導,以人為本,企業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
2,企業危險性分析
2.1企業概況
企業名稱,地址,從業人數,隸屬關系,主要運輸產品等情況.
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依據《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__)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__]56號)等相關要求,企業根據歷史事故統計分析,得出潛在的重大事故有:
(1)火災,爆炸事故
(2)路外傷亡事故
(3)危險物品運輸事故及易燃易爆物品運輸儲存過程中發生的.危險事故.
風險分析:
(1)企業容易發生火災,污染,人員傷亡,具有較大危險.
(2)道路運輸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3)易燃易爆物品的儲存和運輸容易發生倉庫爆炸,火災.
(4)由于天氣,雷擊,大霧,地震等自然災害對單位的設施和設備,行車安全和人員安全易造成較大或重大傷害和損失的事故.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企業應急組織體系主要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及企業相關的職能部門等組成.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應急指揮中心
(1)主要人員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2)應急指揮中心是企業應急管理的最高指揮機構,負責重大事故的應急指揮,職責如下:
、俳邮苌霞壷鞴懿块T的領導,落實有關工作指示.
、趯彾ú⒑灠l事故應急預案.
、蹖彾ú⒔M織實施應急預案的演練.
、芨鶕A測與預警結果,開展風險評估.
、菹逻_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
、尴逻_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
、叽_定現場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并下達派出指令
、嘀付ㄐ侣劙l言人,審定新聞發布材料
、釋彾☉碧幹玫闹笇Х桨.
⑩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求援,并配合政府應急工作.
、蠈彶閼惫ぷ鞯目己私Y果.
、袑彾ú⒑灠l向上級主管部門及當地街道(地區)辦事處報告.
3.2.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
(1)主要人員
主任:
成員:
(2)職責
①接受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
②組織制訂應急預案
③策劃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并參與組織實施.
④派出現場應急指揮中心的組成人員,參加現場應急處置.
⑤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及時通知職能部門.
、藿M織制訂應急處置指導方案.
、甙凑諔敝笓]中心指令,向朝陽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當地街道(地區)辦事處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⑧負責現場應急處置總結的審核,歸檔工作.
、嶝煈敝笓]中心交辦的其他任務.
3.2.3現場應急指揮中心
現場應急指揮中心是應急指揮中心派駐現場實施應急指揮的部門,職責如下:
、侔凑諔敝笓]中心指令,負責現場應急指揮.[NextPage]
②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針對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搶險方案.
、圬撠熣险{配現場應急資源
、芗皶r響應急指揮中心和地方政府匯報應急處置情況.
⑤協調與地方政府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薨凑諔敝笓]中心指令,負責現場新聞發布工作.,
、呤占,整理應急處置過程中的有關資料.
、嗪藢崙苯K止條件,并向應急指揮中心請示應急終止.
、嶝撠煈敝笓]中心交辦的其他任務.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確認企業重大危險源,加強對危險源的監控.通過預測,預報和預警的方式進行管理.
(2)企業在存在事故隱患場所,設置警告禁止信息(警燈,警報器,安全標志)等.
(3)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檢查
4.2預警行動
(1)企業應急指揮部接到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信息后,啟動應急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的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及擴大.
(2)當本單位應急指揮部認為需要支援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5.信息報告
5.1信息報告
(1)企業應急指揮辦公室24小時值班.值班電話號碼.
(2)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并按規定報告事發地政府應急管理機構報告.
(3)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值班人員應通知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特別重大安全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4)應急處理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5.2信息上報
事故發生后,向上級和駐地街道(地區)辦事處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6,應急響應
6.1響應程序
(1)發生事故后,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應指導事故發生部門開展搶險自救,并做出判斷,如需外部救助,根據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立即報告當地救助部門.
(2)在事故發生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冷靜思考并落實應急響應時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險措施,防止次生生產事故或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3)根據現場需要及時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或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請示擴大應急,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或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及時向當地政府急救機構發出請求支援的信息,并協助當地政府或企業以外的有關應急機構實施應急行動.
6.2應急結束
(1)應急結束的條件
當遇險(含失蹤)人員全部發現,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排除后,經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
(2)應急結束明確事項
安全生產事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由現場應急指揮中心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和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請示應急終止.
、偈鹿是闆r上報事項
企業按照規定盡快將所發生的事故報告當地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應急結束后,統計事故的發生時間,地點和結束的時間及嚴重程度,事故的簡要情況,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安全生產事故涉及范圍,已采取的措施等內容.
、谑鹿收{查移交事項
事故結束后,把事故發生過程中現場人員對事故的現場分析等內容進行記錄,并將現場事故調查的結果移交給事故調查處理小組,進一步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徹底調查,最終查明事故原因.
7,信息發布
7.1信息發布的部門
主要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擔任.
7.2應急信息發布的原則
在新聞發布過程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準確適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全面.
7.3應急信息發布的程序
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根據審定的新聞發布材料,組織新聞發布會或接受報紙,電臺的記者采訪,向媒體提供新聞稿件等.
8,后期處置
企業在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主要做出以下處理:
(1)應急結束后,現場應急揮中心負責編寫總結材料,總結材料包括以下內容:事故情況,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涉及范圍,損失,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處置過程中動用應急資源;處置過程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對預案的修改建議.
(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負責對現場應急指揮中心的應急總結,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
9,保障措施
9.1通信與信息保障
(1)建立企業應急通信系統,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和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信系統相配套應急通信系統,確保在事故發生時通信暢通.(應急指揮系統成員及聯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2)建立完善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信息數據庫,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動態實時監控,各種應急救援有關重要信息和變更新信息情況及時上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和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有關通信聯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9.2應急隊伍保障
(1)企業設置小組,小組······確保人員到位.
(2)加強廣大員工應急能力培養,鼓勵義務志愿者參與應急工作;加強與外部的交流,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有關應急隊伍以附表形式列出).
9.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類型
干粉滅火器
消火拴
絕緣手套
數量
性能
存放位置
管理人
聯系方式
9.4經費保障
企業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做出預算,經應指揮中心審定后,由財務部列入年度預算計劃,保證?顚S,應急處置結束后,相關部門對應急費用進行如實核銷.
10,培訓與演練
10.1培訓
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及其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各應急救援隊伍相關人員參加企業組織的應急培訓.制定培訓計劃.計劃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人員等.
10.2演練
(1)時間:為保證企業各級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企業組織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演習,以提高應急響應的實戰能力.一般企業每年進行1~2次演習.
(2)演練規模和范圍;在企業管轄范圍內,組織企業能夠控制和管理的演練.
(3)演練內容: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重大危險源中的某一個,進行安全生產重大事故應急演練.
(4)演練管理:企業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組織演練的具體實施工作,對演練過程,效果,經驗,存在問題,改進措施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后上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和相關政府部門.
(5)演練總結:參加演練的單位,部門,人員和演練的地點,起止時間,演練項目和內容,演練過程中的環境條件,演練動用設備,物資,演練效果,持續改進的建議,演練過程記錄的文字,音像資料等.
11獎懲
11.1獎勵
(1)在應急救援工作中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
(2)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有功,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
(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11.2處罰
(1)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拒絕履行應急救援義務的,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沒有履行職責的.
(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真實情況的.
(3)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應急任務的.
12,附則
12.1應急預案備案
本預案發布后報上級主管部門和街道(地區)辦事處備案.
12.2維護和更新
本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和人同發生重大改變,或在執行中發現存在重大缺陷時,企業及時組織修訂.企業定期組織對本預案評審,并及時根據評審結論組織修訂.
12.3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與解釋.
12.4本預案實施時間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篇2
為加強道路貨物運輸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及時有效的開展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本公司內部管理的要求,制定道路貨物運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一、運輸生產事故一旦發生,公司管理人員和駕駛人員應根據預案,及時組織搶救,協調處理事故,減少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協助交通管理部門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
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凡發生道路運輸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公司經理必須在20分鐘內到現場(和林縣內),30分鐘內反饋給運政機構。
三、運輸生產事故發生后,駕駛人員應立即保護好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防護措施,然后打公司電話通知公司經理,電話為:1864711,公司領導應根據事故大小,迅速與交通運政、公安、交警、120急救中心、保險公司等部門聯系,并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駕駛人員在聯系不到單位的情況下,也可直接與交通運政、公安、交警、120急救中心、保險公司等部門聯系。
四、駕駛員發生運輸安全生產事故后,應停職檢查,待事故原因查明后,根據生產事故大小,按公司管理要求給予責任追究。
五、公司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建立應急保障車輛,應急小組各成員必須7×24小時保證通迅暢通,嚴格服從應急小組的統一調動,聯系方式如有變動,應提前通知應急小組。
(一)、組織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統一思想,步調一致,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努力開展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下設4個應急工作組,分為路障清理組;運輸保障組;后勤服務組;信息聯絡組,具體分工如下:
1、路障清理主要職責:負責清理路障,包括雪阻、水災、橋梁坍塌、道路中斷等,應及時派出車輛和人員予以疏通,保證道路暢通無阻,車輛應隨時加滿油料,人員應保證24小時待命。具體機械車輛由貨運科負責組織解決。
2、運輸保障主要職責:應及時合理安排車輛對滯留貨物和被困人員的安全運輸,保證所有貨物安全、及時運達。具體車輛由公司和貨運站負責協調解決。
3、后勤服務主要職責:負責好被困人員的生活住宿,確保所有人員和滯留貨物的安全。
4、信息聯絡主要職責:具體工作任務是上傳下達所有指令、命令和信息,確保信息暢通。
各組要認真對照各自工作分工,組織相關人員組成應急工作組,確保完成分管工作。
(二)、應急預案的啟動
第一類情況:
適用于發生山區道路中斷,雨、雪災害天氣,受困車輛人員較多時啟動。
工作程序:
1、接到群眾或駕駛員的報告。
2、信息報至領導小組負責人閔海濱同志。
3、閔海濱將有關情況上報市交通,由信息聯絡組負責通知領導小組成員,30分鐘內召開全體會議,進行安排部署。與此同時,各工作小組通知各自人員車輛以及機械作好準備工作。其中:路障清理組備好車輛,組織好人員;運輸保障組備好營救車輛;后勤服務組備好食物和御寒衣物以及藥品;信息聯絡組通知受困車輛和人員以及登記清障車輛、人員、衣物、食物等。
4、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組立即開展工作。機械清障組組織人員、機械開始清除路障;后勤服務組給所有受困人員發放食物和衣物;運輸保障組將受困人員和滯留貨物疏散到救援車輛,送往目的地;信息聯絡組通知受困車輛和受困群眾單位,并隨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進展情況。
5、救援結束后,營救出被困車輛,檢查維修好被困車輛,安全返回目的地。
6、應急領導小組上報營救工作開展情況。
7、救援小組返回。
第二類情況:
適用于發生旅客滯留時啟動。
1、接到報告信息。
2、立即通知運輸保障組,運輸保障組及時合理安排車輛,對滯留乘客和被困旅客進行運輸,保證所有旅客走得安全,到得及時。
3、后勤服務組提供被困乘客和滯留乘客的生活住宿,確保所有乘客的安全。
第三類情況:
適用于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時啟動。
工作程序:
1、接到報告信息。
2、信息聯絡組應立即報告道路運輸管理處負責人,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通知市交通局、公安局交警支隊、急救中心、保險公司;同時,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上報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和省道路運輸管理局。
3、信息聯絡組應迅速通知應急領導小組下設的路障清理組、運輸保障組和后勤服務組,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分配工作任務:縣公安局交警支隊、急救中心、保險公司、后勤服務組帶領救援車輛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交警大隊、保險公司勘察現場,急救中心開展醫護搶救,求援車輛負責運送傷員和滯留旅客,路障清理組負責清理路障,設置警告、警示標志。
4、急救中心應在搶救運送途中,開通醫院綠色通道,到達醫院后立即開展搶救。
5、領導小組根據交警隊、保險公司作出的結論,上報救援情況。
6、縣交通局、安監局等相關單位根據事故結論,對營運車輛作出處理決定。
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 篇3
一、總則
。ㄒ唬┚幹颇康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制度和工作秩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XX集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ǘ┚幹埔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其它有關要求和標準規定,制定本預案。
。ㄈ┻m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X集團及其所屬單位發生的可能發生的造成一次死亡、重傷1人以上(含1人)或經濟損失70萬元以上(含70萬元),以及其他性質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生產安全事故。
。ㄋ模⿷鳖A案體系
綜合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主要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工作原則,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預案體系、事故風險描述、預警及信息報告、應急響應、保障措施、應急預案管理等內容。
。ㄎ澹⿷惫ぷ髟瓌t
應急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
二、風險描述
。ㄒ唬X集團基本情況、主要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XX集團要主危險源主要有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建筑工地,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生產有限公司廠內壓力容器、鍋爐、倉庫等,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如下8類:
1、火災事故;
2、交通事故;
3、建筑工程(包括拆遷工程)安全事故;
4、民用爆炸品安全事故;
5、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
6、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7、非煤礦山安全事故;
8、其它安全事故。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ㄒ唬┥a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XX集團統一領導下,牽頭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由XX集團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擔任,成員由集團安全督查組、各部室及各子公司負責人組成。
(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救災總指揮部下設應急處理辦公室,由集團安全督查小組負責。
1、應急處理辦公室設在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負有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子公司各部室負責人組成。
2、生產安全事故的報道由集團綜合辦負責。綜合辦按照規定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布有關事故情況,新聞稿件須經辦公室審核。
3、專門應急處理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事故處理組和搶險救災組,警戒保衛組按照各自的分工開展工作。
4、應急處理辦公室負責制訂緊急情況下的物資保障服務方案,牽頭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
5、善后處理,牽頭負責事故發生后的傷亡人員、善后及其家屬的安撫工作。發生事故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長,分管負責人任副指揮長。特殊情況由集團指定勞動、工會、保險或其他部門牽頭負責。
。ㄋ模┥a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辦公室的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
4、在本轄區范圍內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事故后應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5、根據事故災害情況,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6、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7、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于眾;
8、處理辦公室日常事務,辦理總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四、預警及信息報告
(一)危險源監控
1、危險源監控方式
XX集團安全督查小組對區內主要危險源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通過預測、預報和預警的方式逐級上報,分級管理。
2、預防措施
主要危險源所轄單位應落實逐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防火安全責任制,開展經常性的防火防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嚴格動火管理制度,加強壓力系統及電力設施安全檢查,及時糾正違章行為,消除各類隱患,加強安全設施的管理,全面提高預防,抵御突發性事故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的綜合能力。
(二)預警行動
1、預警的條件
一旦發生突發性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救援。
2、預警的方式
當突發性安全發生時,最早發現的人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通知有關領導、部門、單位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和擴大。
3、預警的方法
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導致突發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要及時確定應對方案,通知相關有關部門迅速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并通知各職能部門,各應急救援隊進行預警狀態,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
。ㄈ┬畔蟾媾c處置
1、信息發布程序
各職能部門、各應急救援隊及各單位接到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突發性事故的信息后,按照預警信息及時研究確定解決方案,通知相關部門啟動相應預案。
2、信息報告與通知
突發性安全事故發生后,最早發現的人應及時、主動、準確地將信息上報給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應立即報告給應急救援指揮部副總指揮,總指揮。
引發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報告。
3、信息上報
。1)事故信息上報采取分級上報原則,逐級報告,特殊情況可越級報告。
(2)信息上報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措施及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4、信息傳遞
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本單位應急救援隊—→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各單位應急救援隊—→各職能部門、各單位。
五、應急響應
(一)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將事故分為輕微、一般、嚴重、特別嚴重四級。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以下應急響應級別:
輕微由本單位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一般由本單位應急救援總指揮負責;嚴重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特別嚴重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
(二)事故應急響應
1、重特大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根據職責和權限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安排救援隊伍,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2、應急響應發生后,應急指揮部各專業組應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實施搶險救護和緊急處置行動。
3、現場搶險救護工作要按照應急方案的程序有效進行,需要改變救援方案的,必須在確保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情況下進行,同時應報告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4、如果事故事態急劇惡化,出現了緊急情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動員和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搶救。
。ㄈ┦鹿蕬苯Y束
當傷員全部獲救,事故現場得到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得以消除后,經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批準后,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各應急救援隊伍方可撤離現場,應急響應結束。
應急結束后,還應明確:
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3、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六、信息發布
由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對外發布事故信息,本著如實、公開的原則發布對外信息;由事故現場指揮部負責對內及時發布事故信息。
七、后期處置
后期處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廴疚锾幚
。ǘ┦鹿屎蠊绊懴
(三)生產秩序恢復
。ㄋ模┥坪筚r償
。ㄎ澹⿹岆U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
(六)應急預案的修訂等內容
八、保障措施
。ㄒ唬┩ㄐ
見附錄二。
(二)應急隊伍保障
各單位應選取單位骨干,建立自己的應急救援隊。
(三)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在專項應急預案中,應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ㄋ模┙涃M保障
財務部負責應急專項經費,并確定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能保障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九、培訓與演練
(一)各單位要結合各自特點,積極向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和全體員工宣傳、學習事故應急預案,避險、自救、互救常識,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救援能力。
(二)各單位、各部門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練,演練前必須明確應急演練的規模、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組織、評估、總結等內容。演練結束后,要及時總結演練實戰經驗,修訂和完善本單位、本部門的應急預案。
(三)集團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對各單位、各部門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情況具有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的權利。
十、獎勵與責任追究
。ㄒ唬┰诎踩a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單位和個人,應酌情給予獎勵:
1、能出色完成應急救援任務,成績顯著的。
2、防止或搶救事故有功,使公司財產和人員免受損失或減少損失的。
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ǘ┴熑巫肪
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公司將對有關單位或個人給予責任追究。
1、不按照規定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2、不及時報告、通報事故情況,少報、漏報事故損失情況,甚至隱瞞事故真相的,私自處理事故的。
3、拒不執行公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命令的,甚至在關鍵時刻臨陣脫逃的。
4、在應急救援任務中配合不力、推諉扯皮的單位或個人。
十一、附則
(一)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預案。
1、應急預案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2、應急準備
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3、應急響應
事故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4、應急救援
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5、恢復
事故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ǘ⿷鳖A案備案
本應急預案向XX市安監局備案。
(三)維護和更新
應急預案應在應急演練或突發事故后進行評審,以實現可持續改進。
(四)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XX集團負責制定;本預案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由XX集團負責解釋。
。ㄎ澹⿷鳖A案實施
本預案自20xx年X月X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