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雨雪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冬季雨雪應急預案范文 篇1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應對突發雨雪冰凍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金竹山火力發電分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雨雪冰凍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堅持一保人身、二保廠房、三保設備的原則。依托政府、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3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件類型
雨雪冰凍災害主要發生在冬季,但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之際偶爾也會出現。這種氣象災害是由降雪(或雨夾雪、霰、冰粒、凍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溫形成的積雪、結冰現象,會對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造成危害。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本地區雨雪冰凍天氣有所減少,但極端雨雪冰凍災害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3.2危害程度分析
雨雪冰凍災害直接對安全生產運行構成威脅。可能導致供電線路嚴重積雪冰凍、損毀桿塔,可能使戶外電氣設備損壞、廠房坍塌,甚至引發人身傷害事故。
雨雪冰凍災害對交通安全有很大影響。可能導致地面塌陷、路面濕滑,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造成交通受阻或交通事故。
雨雪冰凍災可能導致室外供水、供汽、供氣管路凍結,造成生產和生活供水、供氣、供汽中斷。
4事件分級
雨雪冰凍災害事件按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
4.1I級特大雨雪冰凍災害
當地出現連續15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5毫米以上;線路結冰特別嚴重,全部發生跳閘;公司重要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嚴重損壞事故。
4.2II級大雨雪冰凍災害
當地出現連續10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0毫米以上;線路結冰嚴重,部分發生跳閘;公司重要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4.3III級較大雨雪冰凍災害
當地出現連續5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0毫米以上;線路部分結冰,發生跳閘;公司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4.4IV級一般雨雪冰凍災害
當地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5毫米以上;線路出現結冰現象;公司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5.1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
5.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
成員:安監部主任、發電部主任、設備部主任、環保部主任、燃運部主任、總經理工作部主任、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財務部主任等部門行政正職
5.1.2應急救援辦公室
指揮部在設備部設防雨雪冰凍災害應急救援辦公室,為常設機構,由設備部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本預案的執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5.1.3應急救援工作組
(1)運行應急組:每個集控室成立一個小組,當班值長為組長。
(2)繼電保護專業應急組:由控制部繼電保護專業人員組成,繼電保護主管任組長。
(3)汽機專業應急組:由設備部、檢修部汽機專業人員組成,汽機主管任組長。
(4)鍋爐專業應急組:由設備部、檢修部鍋爐專業人員組成,鍋爐主管任組長。
(5)電氣專業應急組:由設備部、檢修部電氣專業人員組成,電氣主管任組長。
(6)熱控專業應急組:由設備部、控制部熱控專業人員組成,熱控主管任組長。
(7)公用系統應急組:(包括:化學、燃料),由設備部、燃運部、環保部人員組成,設備部副主任任組長。
(8)物資保障應急組:由發展計劃部、物資部、燃料管理部人員組成,物資部主任任組長。
(9)后勤、醫療保障組:由行政事務部、物業管理人員組成,物業公司經理任組長。
(10)安全保障組:由安監部人員及各部門安全員組成,安監部主任任組長。
(11)保衛救援組:由總經部、消防隊、駐公司武警中隊人員組成,總經部保衛主管任組長。
(12)通訊保障組:由控制部通信專業人員組成,通信班班長任組長。
5.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5.2.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1)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和信號;
(2)組織指揮救援隊實施救援工作;
(3)向上級匯報突發事件的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5.2.2應急救援辦公室的職責
(1)負責組織本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及審核;
(2)負責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3)檢查督促做好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5.3應急救援工作組的職責
(1)運行應急組:負責運行設備的應急處理。
(2)繼電保護專業應急組:負責繼電保護的應急處理。
(3)汽機專業應急組:負責汽機設備的應急處理。
(4)鍋爐專業應急組:負責鍋爐設備的應急處理。
(5)電氣專業應急組:負責電氣設備的應急處理。
(6)熱控專業應急組:負責熱控設備的應急處理。
(7)公用系統應急組:負責公共系統以及燃料運輸設備的應急處理。
(8)物資保障應急組:負責物資和燃煤的供應。
(9)后勤、醫療保障組:負責后勤供應及人員救護、車輛準備。
(10)安全保障組:負責安全保障、事故調查分析及上報。
(11)保衛救援組:負責現場的保衛隔離和消防救援。
(12)通訊保障組:負責現場的通訊保障工作。
6預防與預警
6.1風險監測
6.1.1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和人員
雨雪冰凍災害的風險預警信息監測由設備部負責。
6.1.2風險監測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雨雪冰凍災害風險監測信息渠道主要來自省、市政府部門發布的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
6.1.3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
設備部要加強當地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預報信息的監測,對公司設備安全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并將結果及時報送生產副總經理。
6.2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6.2.1預警分級
預報等級按國家統一標準劃分為4級:
(1)Ⅳ級:一般雨雪冰凍災害;
(2)Ⅲ級:較大雨雪冰凍災害;
(3)Ⅱ級:大雨雪冰凍災害;
(4)Ⅰ級:特大雨雪冰凍災害。
6.2.2預警發布
(1)雨雪冰凍災害預警由設備部負責確定級別,經生產副總經理或其授權人簽發后發布。
(2)公司各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及時轉發公司發布的雨雪冰凍災害預警信息。
6.2.3預警發布后的應對措施
(1)加強宣傳,增強全員預防冰凍災害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防御特大雨雪冰凍災害的思想準備。
(2)建立健全防御雨雪冰凍災害組織指揮機構,落實責任人、防御雨雪冰凍災害搶險隊伍,構建冰凍災害易造成重大損失的重要生產設備的監測及預警措施,加強防御雨雪冰凍災害專業機動搶險隊的培訓工作。
(3)提前做好各類工程的安全檢查,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要落實安全度過雨雪冰凍災害的方案。
(4)各部門要及時落實本部門的防御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5)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御雨雪冰凍災害物資,合理配置。
(6)充分利用通信網絡,確保雨雪冰凍期間通信完好和暢通。
6.3預警結束
當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狀況好轉,省、市政府部門發布雨雪冰凍災害預警結束信息時,設備部對公司設備安全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并將結果及時報送生產副經理,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結束預警。
7信息報告
7.1應急值班電話
本單位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
#1集控室值班電話:
#2集控室值班電話:
7.2應急報告的程序、方式和時限
7.2.1雨雪冰凍災害信息實行歸口處理,由安監部負責向分公司、集團公司以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逐級上報。
7.2.2雨雪冰凍災害信息的報送,應快速、準確,重要信息立即上報,若一時難以準確把握,先報告基本情況,后抓緊核實補報詳情。
7.2.3有關部門在發現或接到雨雪冰凍災害事件的報告后,經核實無誤,應依據職責分工,立即組織調集力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全力控制事態發展,并在2小時內向公司總經理報告。
7.2.4III-Ⅰ級預警信息發布和應急響應啟動后,事件所涉及的部門應當將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公司,并按照“零報告”制度,形成每日情況簡報。公司及時將進展信息匯總形成每日雨雪冰凍災害事件情況簡報,上報分公司。
7.3速報內容
災害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雨雪冰凍災害險情或災情發生的地點、時間、災害類型、災害體的規模、影響范圍和程度、已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和成效,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對已造成后果的災害,速報內容還要包括傷亡和失蹤的人數以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8應急響應
8.1響應分級
在本預案中將雨雪冰凍災害的應急響應級別分為4級:
8.1.1Ⅳ級響應:應對一般雨雪冰凍災害。
8.1.2Ⅲ級響應:應對較大雨雪冰凍災害。
8.1.3Ⅱ級響應:應對大雨雪冰凍災害。
8.1.4Ⅰ級響應:應對特大雨雪冰凍災害。
8.2響應程序
8.2.1啟動應急預案的條件
(1)Ⅳ級響應:當地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5毫米以上;線路出現結冰現象;公司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2)Ⅲ級響應:當地出現連續5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0毫米以上;線路部分結冰,發生跳閘;公司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3)Ⅱ級響應:當地出現連續10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0毫米以上;線路結冰嚴重,部分發生跳閘;公司重要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損壞事故。
(4)Ⅰ級響應:當地出現連續15天以上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內降雪量仍將達到15毫米以上;線路結冰特別嚴重,全部發生跳閘;公司重要生產設備因冰凍發生嚴重損壞事故。
8.2.2響應啟動
(1)Ⅳ級響應:生產副總經理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2)Ⅲ級響應:生產副總經理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3)Ⅱ級響應:總經理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4)Ⅰ級響應:總經理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8.2.3響應行動
當確認災害災情發生時,立即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指揮部,召開應急會議,調動參與應急處置的各相關部門有關人員和處置隊伍趕赴現場,按照“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專業處置”的要求和預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協作,有效地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8.3應急處置
8.3.1先期處置
(1)對是否改變運行方式、轉移群眾和應采取的措施做出決策;
(2)及時劃分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
(3)加強聯絡,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避免搶險救災可能導致的二次人員傷亡。
8.3.2應急處置
(1)當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后,設備部、發電部等各部門繼續與冷水江氣象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災害性天氣的動向,增加觀測次數,提高分析預報和預警預報頻次,及時向防雨雪冰凍應急小組領導和成員通報監測預報信息。
(2)應急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核實雨雪冰凍災害引發事故的地點、程度等信息,同時要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
(3)事故現場同時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時,當班值長應及時向總經理報告,由總經理宣布啟動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和相應的處置方案,要求通訊保持隨時暢通。
(4)由各檢修單位和湘軍公司組織進行道路及廠房的除雪、除冰工作,確保廠區主要道路的暢通。
(5)安監部監督現場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6)總經理工作部主任和物業公司經理負責組織后勤、醫療保障組,保證信息暢通,作好后勤生活和現場的救護工作。
(7)燃料部負責核實燃煤的儲存情況、燃料的供應情況(包括鐵路和公路運輸),并及時向應急組組長匯報。
(8)物資部負責組織物資保障應急組成員,隨時提供鐵鍬、掃帚、雨鞋、棉衣等應急物資,保證系統恢復所需的物資的供應。
(9)設備部負責組織設備恢復應急組成員,檢修部經理協助,配合發電部全面恢復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根據雨雪冰凍災害損壞的設備,及時與物資部門溝通,掌握備件的庫存信息,以便在第一時間恢復設備正常運行。
(10)發電部和設備部負責維持現場的生產秩序,保持穩定生產。
(11)行政事務部、運輸分公司負責了解廠外道路的情況,并與冷水江道路交通管理部門人員取得聯系,及時了解道路信息;同時配合應急小組備足車輛,以備應急處置急用。
(12)雨雪冰凍災害防災救災的有關新聞報道工作需由應急小組組長審核后進行發布。
(13)發生特大和重大雨雪冰凍災害時,由總經理向華銀公司、集團公司及地方政府匯報事故情況。
(14)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后,設備部、發電部等應急小組應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趨勢、生產、生活設備的運行情況,防止發生管道凍裂跑水、氫氣管道凍裂跑氫、交通事故等次生災害。
(15)當災害擴大無法控制時,由總經理向地方政府請求支援。
8.3.3擴大應急響應
現場指揮部應隨時跟蹤事態的進展情況,一旦發現事態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應立即向地方政府、調度和上級主管單位報告,由應急領導小組協助調配其他應急資源參與處置工作。
8.4應急結束
雨雪冰凍災害處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危害基本消除,應急處置工作即告結束。
IV-III級應急響應終止:根據現場生產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發布命令結束應急響應。
II-I級應急響應終止:根據現場生產恢復情況,由總經理發布命令結束應急響應。
9后期處置
9.1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各部門生產人員要堅守本職崗位,使公司生產正常進行。
9.2各部門按職責分工歸口調查、收集、整理災情信息、設備損失情況,由設備部統一匯總和分析評估,并及時上報總經理。
9.3按相關規定完成事故的調查分析工作,并及時將事故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9.4每年設備部應對防御雨雪冰凍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進行評估、評價,總結經驗和教訓,提出防御雨雪冰凍系統工程規劃、建設和管理建議,定期組織防雨雪冰凍檢查,進一步做好防御冰凍災害工作。財務部根據評估情況辦理保險和理賠事宜。
9.5應急響應終止后,公司應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10應急保障
10.1應急隊伍
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有參加防御雨雪冰凍救災的義務。武警部隊和民兵是防御雨雪冰凍搶險的重要力量。
設備部應加強防御雨雪冰凍災害專業應急隊伍建設,加強專業人員技術培訓,確保防御雨雪冰凍搶險需要。
調動武警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基本程序:搶險救災需要駐公司武警部隊參加時,由總經部向市武警支隊提出申請,由市武警支隊按照有關規定派出兵力。
10.2應急物資與裝備
物資部結合公司實際貯備一定數量防御雨雪冰凍災害物資。防御雨雪冰凍災害物資調撥原則:先使用公司儲備的防御雨雪冰凍災害物資,在不能滿足情況下,由總經部向分公司、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援助申請。
10.3通信與信息
由總經部編制防御雨雪冰凍搶險各參與單位、責任人以及相關部門、上下級防御雨雪冰凍指揮機構的.聯系電話、傳真電話,各防御雨雪冰凍搶險參與單位值班電話、主要責任人聯系電話等的通訊錄,并制定管理制度,經常進行核實、更新,以保障聯絡暢通。
控制部通訊專業人員負責保障防御雨雪冰凍災害信息的暢通。遇到突發事件,要保證防御雨雪冰凍搶險救災的通信暢通。必要時,要全力確保調度電話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全國直撥電話的暢通。
10.4經費
財務部預算要安排資金作為防御雨雪冰凍搶險應急資金。
10.5其他
行政事務部負責公司救災車輛的調配工作,優先保證防御雨雪冰凍搶險人員、防御雨雪冰凍救災物資的運輸。
物業管理負責組織醫療衛生隊赴生產現場巡醫問診,開展傷病員救治等工作。
11培訓和演練
各部門要將防雨雪冰凍應急預案內容以及防寒防凍、防御雨雪冰凍救災等常識納入員工日常技術培訓工作。
每年開展一次防雨雪冰凍應急預案演練。
冬季雨雪應急預案范文 篇2
根據《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xx年全市迎峰度冬電煤保障供應工作方案的通知》(忻政辦發電〔20xx〕156號)要求,為統籌做好20xx年全縣冬季熱源廠供暖保障工作,確保全縣集中供暖用煤穩定供應,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堅持保障民生,確保全縣熱源廠熱力供應;堅持安全穩定,切實保障熱力供應各環節穩定運行和安全可靠;堅持市場機制,鼓勵積極通過市場化方式做好熱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
二、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寧武縣冬季熱力保障供應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略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能源局,辦公室主任由李志效局長兼任。負責統籌協調熱源廠供暖用煤保障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主要任務
(一)熱源企業情況。目前全縣共有集中供熱企業3家,分別是寧武縣焱安熱力有限公司、寧武縣廣廈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寧武縣東寨鎮怡景苑供熱公司。20xx年寧武縣焱安熱力有限公司供暖面積約250萬平方米,用戶17000多戶,預計耗煤13萬噸;寧武縣廣廈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供暖面積約155萬平方米,用戶15600多戶,預計耗煤8萬噸;東寨鎮怡景苑供熱公司供暖面積約3萬平方米,預計耗煤0.3萬噸;總計用煤21.3萬噸。
(二)全力保障熱源企業煤源供應。為全力保障我縣冬季集中供熱取暖基本用煤,各煤礦企業要嚴格按照任務分解表與寧武縣焱安熱力有限公司、寧武縣廣廈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寧武縣東寨鎮怡景苑供熱公司三家熱源企業簽訂供煤協議。供煤熱值不低于4000大卡,政府指導供煤價格500元/噸,各煤礦不得以次充好,不得降低煤質標準。
(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在冬季供暖期間,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各煤礦企業和供熱公司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各煤炭企業要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做好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人員的疫情查驗和健康防護,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工作要求,保障從業人員自身安全。
(四)認真執行差異化政策措施。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各企業要切實保障好供熱用煤運輸。要結合應急預案,做好極端天氣下的交通疏導工作,保障道路暢通。在發生安全事故、環境空氣質量較差等特殊情況時,要結合實際分類處置,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杜絕“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全力保障供熱用煤生產和運輸正常秩序。
四、工作協調機制
(一)明確責任分工。各部門、各企業要切實履行保障供熱用煤供應的責任,層層壓實相關部門和企業的責任,要加強部門間、企業間溝通聯系,強化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強監測分析。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運行監測,提高應急保障能力,指導煤炭企業與熱力企業加強協調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供熱用煤儲存低于7天的熱力企業要報縣政府說明情況;要及時有效處置度冬煤電保障工作中的突發事件,確保供熱用煤穩定供應。
(三)建立健全通報制度。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迎峰度冬供熱用煤任務的細化和落實,完善監管手段,提升監管能力,確保各項保供措施落實到位。建立健全通報制度,對于工作推進成效明顯的企業給予通報表揚,對于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
冬季雨雪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編制依據及說明
根據設計的施工圖紙、國家有關標準、規范(《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xx、《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xx),工程工期、現場條件及業主單位要求,建筑安裝工程特征,結合我方施工能力,現場條件、質量安全措施,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編制本項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北京住宅,本工程為宏鑫花園B地塊住宅項目,地上由五棟獨立的板式住宅組成,地下室二層,連通地面上五棟住宅。建筑面積為150139平方米。其中1#,3#,5#地上為31層,2#,4#地上為26層。動力站房及鍋爐房設在地下一層。
冬季供暖熱源為自設鍋爐房,兩臺鍋爐提供采暖熱水,末端采用天棚輻射采暖盤管,埋于天花板處,各層管井內設分集水器,分層控制。系統滿水量為280m3,主供回水管線由動力站接至各樓立管,分為高區、低區、新風三個系統,冬夏共用,由分集水器實現冷暖切換。
三、采暖工藝流程
管道系統完善→設備吊裝完畢→設備接管完畢→立管與主管隔離開→水管附屬閥門安裝→系統水壓試驗→系統沖洗→設備接電完成→單機試運轉→外圍護結構密封完成→鍋爐熱水供應→閥門控制→系統試運行→調試完成→系統正常運轉→交付使用
四、工程采暖范圍
目前本工程已經確定的采暖范圍為1~5#樓地上部分,采暖要求條件:該范圍內的土建結構必須圍護起來,外窗玻璃必須安裝完畢,鍋爐具備點火條件,地下室空調水主管道及主管閥門安裝完畢,地上部分天棚采暖用分集水器連接并試壓沖洗完畢,機房設備安裝完畢,水管接管完畢;設備接線已經完畢;在采暖要求完成情況下,臨時采暖可以進行。
五、采暖所用設備
采暖所需要的設備集中在動力站房內,包括分、集水器、鍋爐、供熱一次二次循環水泵、熱水補水系統、海綿鐵除氧器、板式換熱器、鍋爐等。必須保證供熱設備及其配套附件安裝完成、調試合格的情況下運轉管道系統,將熱水送至系統末端。
六、臨時供暖條件
1、采暖管道系統的完善,試壓完畢。
2、用戶末端的設備安裝完畢,管道末端連接試壓沖洗完成。
3、機房內的熱源提供,各類設備的試驗及調試完成。
4、外圍護結構的封閉完成,玻璃安裝完成,防止外圍結構耗熱量太大,造成水管凍裂。
5、臨時泄水方案的確定,保證在緊急情況下系統的水有處可放,不至于耽誤而造成大面積的跑水或管道凍裂。要求排水池內的污水泵達到正常工作狀態。臨時排水池設置在動力站房南側集水坑內,做臨時管線由冷卻水立管洞接至工地南門外市政雨水排水溝。
七、主管道的沖洗
1、沖洗前的準備
根據現場條件及業主單位要求,我司成立了系統沖洗專項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1、空調水管道安裝完畢并試壓驗收合格;
2、動力站房內壓力排水系統完善,排水位置確認完成,并可以負擔整個系統排水量的需求;
3、各樓高低區供回水末端分別使用同管徑焊接鋼管連接成回路;
4、系統沖洗分別選用高低區各一臺水泵,作為沖洗用泵,水泵用電選用臨時配電箱;
5、試驗用水源落實,臨時沖洗用水管接好,由臨水供水管引一根DN80接入動力站房內,作為沖洗用水源;
6、在待試管道的最高點設置放氣口,集水器設置排水口,排水口接閘閥;
7、沖洗用設備材料及工具準備好:
主要材料表
序號名稱規格備注
1水龍帶Φ100~Φ50
2焊接鋼管DN100~DN50
3蝶閥DN100等
4截止閥DN100等
5臨時配電箱
6電纜2、5~120
2、沖洗過程
室內給水和空調水系統等在系統試壓合格后,交付使用前進行沖洗試驗,沖洗由臨水進行沖洗,直至水中不帶泥沙、鐵屑等雜質,且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的顏色基本一致時方為合格。
沖洗步驟如下:
管路分段進行沖洗,分為一次水系統、二次水高區系統和二次水低區系統,沖洗入水口為各區分水器,使用高低區及一次水循環泵各一臺,沖洗時進水口按各分區分別接各區分水器,排水口為各區集水器排污口,由集水器排污口做臨時排水管線接至室外排水管線,沖洗順序從5#樓立管開始依次對4#~1#樓立管進行沖洗,并能保證將管道系統內的雜物沖洗干凈為宜,向管路內注滿水保持系統內0、8MPa壓力,沖洗流速約為4、5m/秒,約48小時左右可以將整個系統沖洗完畢。
沖洗時將管路上的減壓閥、濾網、溫度計、止回閥等阻礙污物通過的部件拆下,同時對管道支架、吊架進行檢查,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沖洗直徑大于100mm的管道時,應對其焊縫、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
對不能經受沖洗的設備和沖洗后可能存留臟物、雜物的管道段,如過濾器及除污器等,應進行清理。
清洗合格后再裝上拆下的部件。
項目管理點設置質量標準控制目標對策措施
系統沖洗管道暢通無堵塞沖洗干凈目測干凈無污物操作完成加臨時封堵
八、站房內臨時配電
一、動力站電源配置及負荷計算
1、動力站電源配置
本工程臨時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TN—S)系統,由建設單位提供一臺315KVA變壓器供電。在動力站設三臺配電箱(臨時配電箱1~3)供動力站動力、照明。
2、動力站負荷計算
施工用電機械設備及設備負荷計算表:
序
號設備名稱規
格單機功率
(KW)數量
(臺)總功率
(KW)負荷計算
有功功率P(KW)無功功率Q(kvar)功率因數(COSФ)視在功率S(kvA)計算電流I(IJS)
1高區熱水循環泵222444470、40、8583、0178、7
2低區熱水循環泵、85113、21107、4
3一次熱水循環泵112222235、20、8541、0539、4
3除氧器、全自動軟水器3、527 7 3、3
4污水泵
5鍋爐房燃燒器、8537、7435、8
6鍋爐房燃燒器428812、80、8515、114、32
7照明7、57、5120、914、1512、7
8合計181、7
181、7
282、68
333、23
在以上表中,由于全部設備為臨時設備,考慮到甲方給定的電源容量限制取Kx=1,另表中計算公式為:
有功功率按Pj(KW)Pc=KxΣPe
無功功率Qj(Kvar)Qj=Φ
視在功率Sj(kva)Sj=
則計算公式Ic(A)Ic=S/
PJ____用電設備組的有功計算負荷(KW)
QJ______用電設備組的無功計算負荷(KVAR)
SJ______用電設備組的率視在功計算負荷(KVAR)
Kx—用電設備組須用系數
tgФ—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角的正切值
綜合上述,由變壓器總配電柜控制三臺總配電箱,安裝在動力站內,分三路分別供電,其中臨時配電箱1供高區采暖循環泵,總開關設為100A自動空氣開關,各分路總閘分別設為動作電流為50mA的漏電斷路器;臨時配電箱2供低區采暖循環泵,總開關設為100A自動空氣開關,各分路總閘分別設為動作電流為50mA的漏電斷路器;臨時配電箱3供動力站鍋爐、補水泵、熱水循環泵、照明等,總配電箱內設400A自動空氣開關,支路設動作電流為50mA的漏電斷路器,照明設漏電電流為小于等于30mA的漏電保護開關。
二、動力站臨時電纜的敷設
1、施工用電纜采用原地下一層空調機組的臨時電纜,在動力站內電纜沿墻明敷設,固定支架不大于2M,具體做法自變壓器處引三相五線制至總箱,將PE線做重復接地。
2、臨時電纜由變壓器引至臨時配電柜1,采用YJV3x95+2x50電纜,由臨時配電柜1采用ZR—YJV3x50+2x25電纜引至高區熱水循環泵控制柜;臨時電纜由變壓器引至臨時配電柜2,采用YJV3x95+2x50電纜,由臨時配電柜2采用ZR—YJV3x35+2x16電纜引至低區熱水循環泵控制柜;臨時電纜由變壓器引至臨時配電柜3,采用YJV3x120+2x70電纜,再由臨時配電柜3引至各用電設備。臨時配電柜至用電設備電纜型號及敷設方式見系統圖附圖。
三、動力站臨時配電箱安裝及要求
臨時配電箱須安裝在獨立房間內,由于現場條件所限,由甲方協助搭建建議臨時配電房,位置及配電房大小,根據柜體尺寸決定。配電箱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A、配電箱安裝在房間內應設門,配鎖,門應向外開,并在明位置掛用電警告標志,管理制度牌,明確責任人。
B、照明配電箱與動力配電箱分別設置,合置于同一配電箱內照明和動力線路分路設備,并標注清楚。
C、利用變壓器處的總配電箱及電纜,分別引到動力站的分配電柜,分配電箱再控制值班室內、控制室內的控制柜(控制箱)。
D、配電柜周圍應有足夠二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周圍2m之內不得堆放任何防礙操作、維修的物品。
E、配電柜采用鐵板制作,鐵板厚度應不小于1、5mm。
F配電柜內的開關器件(含插座)應按規定及合理的位置固定有安裝板上,器件不得有歪斜或松動。
G、配電柜內的應分別設置工作零線接線端子板N和保護零線端子板PE。工作零線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
H、配電柜內配線應采用絕緣導線連接,接頭不得松動不得有外露帶電部分。配線應整齊,并綁扎成束,固定牢固
I、電配柜的金屬外殼、箱門、金屬電氣安裝板及箱內電氣件不帶電的金屬底座等都必須作保護接零。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牢固。
四、動力站安全用電要求
1、安裝、維修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專業電工完成。
2、電氣施工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并嚴格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3、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并鎖好開關箱。
4、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內容包括:臨時用電方案的全部資料;技術交底資料;臨時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電氣設備的試、檢驗和調試記錄;接地電阻搖測記錄;定期檢查表;電工維修工作記錄。
5、電氣線路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電氣設備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專用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的零線或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的零線引出。
6、與電氣設備相連的保護零線截面不小于4mm2的絕緣多股銅線,保護零線的統一標專為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黃、綠雙色線做負荷線。
7、正常情況下,電氣設備外露不帶電的導電部分應做保護接零。
8、配電柜(箱)或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持停電標志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
9、所有配電柜、箱均應標注其名稱用途、并做出支路標記,
10、所有配電箱門均應上鎖,并由專人負責。
11、對配電箱、控制柜進行檢查或維修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分閘開關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或派專人看守,嚴禁帶電作業。
12、所有配電柜、開關箱控制柜,應每月天查一次。檢查和維修必須是專業電工,檢查和維修時必須穿戴絕緣鞋和手套,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13、配電柜內不準堆放任何雜物,并應經常保持整潔,配電柜內不得掛接其他臨時用電設備。
14、配電柜的進線和出線不得承受外力,嚴禁與金屬尖銳斷口接觸。出地面部分應加保護套。
五、動力站安全用電措施
1、保護接零
A、線路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由甲方提供的變壓器、電纜引至總柜,并在首端、末端E各做重復接地。
B、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分開單獨敷設不做它用,保護零線PE必須采用黃、綠雙色線。
電氣設備的正常情況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等均應作保護接零。
九、應急措施、緊急預案
1、緊急情況:管道滴水、滲水
應急措施:
將該層面的分集水器主閥門關閉,利用管井內分集水器泄水管進行放水,放到水管井內,不具備條件的`使用水桶進行接水。放水完成后,使得水壓力減低,檢查的工人隨身帶有管鉗、麻絲、管件等常用工具,進行維修。
2、緊急情況:管道跑水
應急措施:
停止其他工作,將跑水管道所在的立管主閥門關閉,同時打開閥門后面的臨時泄水口,利用臨時泄水管將立管系統的水排到地下一層的動力站房臨時集水坑內,同時通知水專業的人員進行排水工作。當水運力減低后進行跑水部位的維修工作。
對上述緊急情況,項目部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
3、緊急情況:機房內設備問題而造成的熱水無法供出或外窗玻璃破碎
應急措施:
通知相關專業進行補救處理,在短期內(1天時間)無法進行處理完的,為了保護機組和管道,就要采取非常措施,將管道的水排出至地下室動力站房臨時集水坑內,同時對各層天棚采暖管進行吹掃,防止凍裂。
十、采暖原理分析
本工程空調系統主干管為兩管制,供熱系統與供冷系統通過室內的閥門進行切換,保持冷熱源的相對獨立。采暖系統為普通水溫采暖,供水溫度為28℃,回水溫度為25℃ 。供回水采暖系統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圖1:系統接管原理圖
熱水從地下室的空調分水器內供出,進入地下一層的空調水管排內,然后再進入各個立管井送至樓層內,最終進入系統末端的熱水盤管,完成采暖系統的循環回路。在各個戶內的天棚采暖管的采暖原理如圖1所示,打開熱力入口閥門3、4,讓熱水進入立管,進入末端天棚采暖管換熱后回到立管內再到地下室動力站房的集水器。
十一、調試方法
1、鍋爐點火及試水由鍋爐廠家進行。
2、一次水試水完畢后,開啟二次水循環泵,高區地區同時進行,檢查分集水器各閥部件開關是否正常。
3、打開地下室主管道上的總蝶閥,讓水進入各樓立管系統,在立管頂端放氣,使得立管系統滿水。
4、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逐戶逐層地打開立管處分集水器閥門,讓水進入熱水盤管系統;對各層分集水器進行放氣,使得水路系統滿水。
5、對發現有滲水和漏水及跑水的按照第九條的緊急預案進行處理,并有記錄以備核查。
6、確定系統水滿的情況下,利用溫度儀測試末端供回水溫度及室內問題,檢查是否達到供暖要求。
7、根據所測得的溫度進行平衡閥的調試工作,關小或開大平衡閥,達到立管系統的平衡。
8、按照上述1-6條,對各棟進行逐棟的調試,達到所要求供暖的房間都滿足要求。
十二、質量保證
嚴格按照采暖施工規范及相關工藝標準執行,在臨時采暖期間要成立以技術主管為主的技術質量管理小組,對所有施工和使用過程實行全方位的過程管理。安裝前進行書面、現場雙面交底。施工期間由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檢查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放過任何毛病和問題。把影響質量的問題解決在現場,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本工程冬季采暖期間的系統運行正常,為其他施工作業創制良好的溫度環境。
十三、成品保護
為保證所有設備在施工中不被弄污受損,保護已完工作成果,必須加強成品保護工作。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教育,講清成品的重要性,責任到人,并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護保護措施、設置護欄等,并安排專人看護、檢查、監督,確保已完工作的完好。供暖期間管道中有熱水,在其他專業施工時要明確告知,嚴防不清楚的工人對管道進行隨意拆改,而造成跑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