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零售店應急預案(通用3篇)
煙花爆竹零售店應急預案 篇1
為加強我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切實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有效防治因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大氣和噪聲污染,確保廣大市民度過平安、文明、潔凈、祥和的新春佳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66號)等有關規定和《XX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XX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xx年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的通知》《XX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關于加強春節元宵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函》的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預防因燃放煙花爆竹引起的'爆炸事故、火災事故,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財產安全,消除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和安全隱患,確保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優良水平。
二、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督查。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謝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方案制定、情況通報、信息報送等具體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XX局長兼任,副主任由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擔任。
三、工作任務及責任分工
(一)完善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區域。根據城區大氣擴散情況以及人口密集程度,明確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區域,劃分煙花爆竹燃放禁放區和限放區。
禁放區一:東至,南至,西至,北至。
禁放區二:全部區域。
限放區:各鎮鎮墟。
在禁止燃放區域外,下列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黨政機關辦公區、學校、醫院、敬老院、商場(市場)、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文物保護單位、檔案館、公共娛樂場所等場所及其周圍50米內區域;車站、碼頭等交通樞紐及其他重點消防單位或區域;廣播電視臺、電信、郵政、金融單位,電力、通訊線路附近及房屋走廊、樓道、屋頂、陽臺;重要軍事設施和輸變電設施安全保護區;加油站、液化氣站、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倉庫及其周圍100米內區域;自然保護區和山林防火區以內區域;按有關規定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其它地點。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市應急管理局,各鎮政府,)
(二)加強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管控。嚴格煙花爆竹銷售網點審批,在禁放區范圍內,以及那大鎮周邊、X等地區全面禁止銷售煙花爆竹。(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配合單位:市公安)
(三)加強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加強現場執法,在禁放區范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限放區范圍內,禁止燃放超過1萬頭、直徑超過75公分的鞭炮,禁止燃放煙花立高超過30公分、亮珠超過10顆的大型煙花。(責任單位:市公安、市城市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各鎮政府,)
(四)加強交通運輸管理。禁止任何人員和車輛將煙花爆竹帶進那大鎮等禁放區范圍內,對違反規定的按照攜帶危險品處理。(責任單位:市公安、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
(五)加強道路垃圾清理工作。加強那大城區垃圾清理及道路灑水工作,及時清理煙花爆竹殘渣和生活垃圾,防止揚塵影響大氣環境質量。(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各鎮政府)
(六)加強大氣環境質量預警預報工作。加強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和氣象預報,實時掌握環境質量和不利天氣因素,發現可能引起大氣環境質量超標的不利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及相關單位。(責任單位: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局)
(七)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加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宣傳力度,增強廣大居民保護空氣質量的意識。通過、移動信息推送等方式,深入宣傳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和禁止燃放的有關規定,努力做到家喻戶曉,為煙花爆竹禁燃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旅文局、團市委、市“一創兩建”指揮部)
(八)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加大對違禁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聯合執法檢查,依法查處違規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等行為,對違反規定燃放煙花爆竹的,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責任單位:市公安;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及時召開聯席會議,制定和落實細化執行方案,責任到人,并報送市生態環境局報備(聯系人:,電話:。各相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嚴格履職,細化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督導,把煙花爆竹禁燃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切實完成中央、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
(一)加強部門協作機制。各單位要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聯動協作機制,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和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依法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
(二)加強禁放區巡查及執法力度。各鎮政府和市公安要充分履行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禁放區和限放區煙花爆竹燃放的巡查,特別是那大鎮要加強上路巡查力度,安排人員,分片包干,分責到人,做到進街、進村、進巷、進戶,確保煙花爆竹禁燃工作取得實效。對未按規定要求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爆竹以及限放區超標燃放煙花爆竹的,公安機關責令停止燃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加強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監管。市應急管理局要加大對各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的執法檢查,在禁放區內全面禁止銷售煙花爆竹。加強對煙花爆竹批發(零售)點非法存放和非法銷售煙花爆竹等行為的查處工作,對未按要求銷售存儲的,依法進行處罰。
(四)加強大氣環境預警預報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要加強環境監測,對大氣環境質量可能超標的情況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并通報相關單位。市氣象局要加強氣象信息預警預報,對不利于大氣擴散而可能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氣象條件,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并報送市生態環境局。
煙花爆竹零售店應急預案 篇2
確實加強組織領導
縣工商局成立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股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注冊股,負責組織部署和指導開展全局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專項行動,協調處理行動中的有關工作和問題,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各職能股室分工負責,基層工商所具體抓的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切實將工作任務和責任落到實處。各股所要從履行工商職能出發,細化整治方案,深入扎實地開展打擊無證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煙花爆竹行為,切實打出聲勢、打出效果。
嚴格把好前置審批
煙花爆竹零售企業必須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證后方可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注冊股及各工商所要依據《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證》方可核發營業執照,未取得《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證》,一律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認真部署專項行動
各工商所從20xx年2月7日至2月22日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檢查行動。具體要求:
(1)加強對超范圍經營煙花爆竹經營戶的檢查,各工商所要對轄區的超市商場、食雜店、雜貨店、日用品店進行認真排查,發現存在超范圍經營煙花爆竹的行為一律給予立案查處,構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2)加強對無證照經營煙花爆竹行為的整治。春節期間,不乏村民百姓自行在家中或路邊擺搭臨時攤點銷售煙花爆竹,他們無任何證照且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給監管帶來難題,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各工商所應加大檢查力度,對當事人進行宣傳教育并引導整改,拒不整改的給予取締。
(3)加強對煙花爆竹經營者的檢查,重點檢查煙花爆竹經營者的前置許可條件是否過期,是否被相關部門撤銷或吊銷,對前置許可條件過期的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提交新的、有效的許可證件給工商部門;對于前置許可證件被相關部門撤銷或吊銷的'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拒不變更的予以吊銷營業執照。
(4)加強對煙花爆竹地下生產窩點的排查,各工商所應采取明查暗訪的形式加強對煙花爆竹地下生產窩點的檢查,對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給予舉報者以一定的獎勵,并對舉報者保密。對構成犯罪的煙花爆竹違法生產行為堅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積極配合聯合執法
注冊股及各工商所要積極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的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的聯合執法行動,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嚴厲打擊涉及煙花爆竹的違法行為。
工作要求
一是認真落實責任,工商所所長為第一責任人,片段長為直接責任人,片段長要加強巡查,全面檢查,不留死角,發現重大情況要立即按程序上報。二是要及時總結上報工作情況,各所把這次煙花爆竹專項檢查情況材料于2月22日下午下班前上報注冊股。
煙花爆竹零售店應急預案 篇3
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以來“打非治違”工作成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自204月上旬起,在全市水務行業開展為期3個月的安全生產“打非治違”集中行動。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排查治理水務行業安全生產隱患,嚴厲打擊水務行業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著力規范安全生產秩序,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全市水務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二、整治重點
以水利建設施工(如: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安全人飲工程、淤地壩工程、新區水利配套工程和河道采砂等)工作為整治重點,嚴厲打擊資質掛靠、違法分包轉包、違章施工和非法采砂行為。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本次行動的組織領導,特成立市水務局“打非治違”領導小組:
四、工作步驟
(一)摸底排查、動員部署階段(4月上旬):
1、廣泛宣傳發動。各單位要認真開展宣傳動員,把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和“打非治違”的工作要求傳達落實到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努力營造全市水務行業“打非治違”的濃厚氛圍。
2、深入排查摸底。各單位組織人員對轄區內的安全生產隱患、非法違法行為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排查摸底,將重大安全隱患、非法違法應停產整頓和關閉取締的名單整理造冊,建立臺賬,做到底子清楚、情況明了、目標準確。
3、認真安排部署。各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研究制定 “打非治違”集中行動的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精心組織開展一次聲勢浩大的“打非治違”攻堅戰。
(二)集中治理、嚴厲打擊階段(4月中旬-6月上旬):
各單位要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礎上,集中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嚴厲打擊水務行業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依法懲處并公開一批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典型案件。對違法生產經營建設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依法立即下達停產整頓指令,限期整改到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提請同級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關閉。
(三)總結通報階段(6月下旬):
各單位要將開展“打非治違”集中行動的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并及時向市水務局安監處報送情況。市水務局安監處將對單位開展“打非治違”的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部署。各單位要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嚴格落實行政首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責任。要成立“打非治違”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督查督辦,推動各下級單位認真開展整頓治理。局“打非治違”領導小組將就各單位“打非治違”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落實、排查摸底、隱患治理、聯合執法、打擊行動、責任追究等工作進行督查。
(二)突出重點,嚴厲打擊整治。各單位要根據整治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實施精確打擊、重點打擊和有效打擊。專項行動要做到“四個一律”: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經濟處罰;對存在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改,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三)加強監督,嚴格考核問責。各單位要鼓勵、發動群眾舉報非法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對“打非治違”工作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非法違法行為普遍存在的,要按規定進行警示、通報和約談,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局安監處將把此次“打非治違”列入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的重點內容,對工作不認真,成效不明顯,特別是集中行動期間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的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取消評先資格。
(四)及時反饋,匯總上報情況。各單位要加強對“打非治違”工作的調度督查,及時掌握、匯總、上報工作進展情況。
1、5月4日前,各單位要將“打非治違”工作實施方案報局安監處,實施方案要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整治重點、工作措施、方法步驟、具體要求、組織領導、聯絡人員及“打非治違”舉報電話等內容。
2、各單位每月向市水務局安監處報送集中整治行動開展情況及集中整治行動匯總表。
3、各單位“打非治違”集中整治行動的最后總結材料和報表以及停產整頓,提請政府關閉的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務必于6月18日前,書面加蓋單位公章后報市水務局安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