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洪的應急預案(精選3篇)
防汛防洪的應急預案 篇1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防汛防洪的綜合能力,為了使我校防汛防洪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規范化,有效預防洪水和風暴給我校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確保我校師生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大力宣傳,營造氛圍,提高意識,確保教育系統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發生重大汛情時,防汛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各小組認真開展工作。成立學校防汛防洪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長室。
1、領導小組:
組長:(負責全面指揮及隨時與上級救援部門保持聯系。)
副組長:
成員:和各班班主任。
職責:下達啟動處置防汛應急預案命令。依據上級批示和現場情況,適時決策、發布指令,組織指揮處置行動。組織調集人員、物資及交通工具,指揮現場處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報告事件的情況,必要時向有關部門發出通報或協處請求。同時負責與有關鄉鎮衛生、防疫、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門協調工作,檢查監督突發事件的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
2、辦公室主任:
成員:
職責:負責組織協調工作。
3、預警信息組:
組長:
成員:
職責:收集整理各類信息資料,分析研究,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確保信息渠道暢通,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隨時掌握系統的防汛安全情況處置應急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收集文字圖象相關資料,經領導小組審定后,向外通報事件的有關信息。
4、現場處置組:
組長:
成員:
職責:深入現場,做好有關救援、搶救、解釋、宣傳、調解、勸導等工作,及時調查收集洪災事件的起因、現狀、發展趨勢等信息,并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進行現場處置,采取必要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迅速控制事態蔓延;根據現場情況,組織人員對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要登記收繳,做好妥善處理;根據事故情況做好復課準備工作。
5、安全保衛組:
組長:
組員: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維護管理警戒工作,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需要采集證據的進行文字和圖像收集;疏散人員,疏通車輛,維護處置現場秩序;按上級批示,根據現場情況,配合公安及其它相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6、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安排適當的處置場所;負責事故處理期間車輛調配;調集處置現場所需人員的調集和工具、設備、物資的供應;解決相關人員食宿;協助做好傷員的救護工作。
7、機動預備組:
組長由救援領導小組依據情況臨時指定,機動預備組集合所預備人員待命,由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調動,隨時準備提供援助。
三、應急疏散流程:
1、汛情發生后,通訊宣傳組及時將汛情報予防汛總指揮,并隨時注意汛情及水位變化,以便領導小組做出準確判斷。
2、應急疏散組分樓層、班級組織各班師生撤到三樓,三樓班級暫時不動,一樓、二樓北側班級撤到三樓乒乓球室,順序是先一樓后二樓
3、各班級在接到撤離指示后,及時召集齊班主任和保育員,組織幼兒穿好衣物在應急疏散組成員的帶領下,撤離到指定位置等待救援。
4、財物搶救組成員在接到撤離指示后,在汛情及水位允許情況下從一樓到三樓盡力將可移動較貴重,怕水浸財物轉移到三樓音樂室,以待救援。
物資保障組成員在汛情發生后,要及時各處搜集羊角球、門板等浮力較大的物品搬運到三樓以備水位到達三樓時逃生時使用,然后要隨時準備為幼兒安排保暖和飲食用品,以備有可能長時間等待水位下降或救援人員的到來。
四、防汛防洪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做好日常防汛防洪工作的宣傳和情報傳達。
2、貫徹執行學校制定的預案。
3、組織指揮做好防汛防洪和抗臺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4、及時做好信息上報、后勤保障、災后自救以及恢復教育教學秩序的工作,嚴防災后發后的疫情。
5、了解上級有關防汛信息和任務。
五、防汛防洪措施
(一)日常工作
1、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準備的防汛防洪的必要工具和物資,要密切注意氣象部門的汛情通告。
2、加強對全校師生防汛防洪知識的宣傳,通過出校刊、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把防汛防洪的基本知識宣傳到每位師生,提高全校師生防范災害能力。
3、要加強檢查和防范工作,要經常保持校園道路、排水設施暢通,對校園內容易淹的地方,要逐步檢查,確保地下水道疏通。對全校的`樹木進行固定,要對本校的校舍墻體、屋面、門窗、電線,以及圍墻、宣傳欄等進行定期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上和隱患,要及時整改。要堅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對學校的建筑工地要進行科學安全防范,減少損失。
4、要加強對學校的圖書、電教、儀器設備的防護工作,對圖書室、電腦房、實驗室要進行嚴格管理,要特別注意化學藥品的安全存放,切實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二)當接到重大汛情預告時
1、學校防汛防洪領導小組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和本校的實際,及時發出防御通知,領導小組成員全部進入臨戰狀態,校長坐鎮指揮并部署全校的防汛防災工作,采取24小時的值班工作,及時將有關信息上傳。
2、我校立即行動起來,主要負責人堅守崗位,檢查落實防洪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
3、學校要組織搶險小組待命,對易受洪澇、雨水侵蝕的設備、圖書等要做好轉移的準備。要重新檢查學校校舍門窗關閉情況、化學物品保管情況和學校用電情況,發現異常,馬上整改,堅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4、切實加強預防管理,嚴防學校重大災情發生。若確實因人力不可抗拒發生重大事故,負責人及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要馬上報告區教育局、鄉政府及有關部門,以進行全方位的救援,把損失降到最低。
(三)救災報災
1、要密切注意災情動向,災情解除后,應及時向區教育局、鄉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災情損失情況。
2、抓緊組織人員對災后校園進行大掃除,對被淹的校園,及時請鄉防疫部門進行防疫消毒處理。對受損較嚴重的校舍門窗、屋面,以及圍墻、宣傳欄、自行車棚等,應及時提出整改方案上報,并抓緊落實維修工作,盡快恢復教學工作。
3、及時向全校師生了解師生家庭的受災情況,開展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受災師生家庭進行適當慰問和救助,確保不使一名因家庭受災而失學。
4、抗災救災后,學校應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查清災情損失的原因,吸取教訓,修訂預案,并為下次防汛防洪工作做好各項準備。
六、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工作不力而導致損失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七、本預案自xx年xx月xx日日起實施。
防汛防洪的應急預案 篇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實現防汛防臺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的穩定,保障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蒼南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以及《蒼南縣防臺風應急預案》等規定,結合我縣文廣旅體實際,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蒼南縣文旅企業對臺風(含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超強臺風,下同)、暴雨等災害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1.4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協調,快速反應;確保重點,統籌兼顧。
1.5工作重點
(1)指導旅游團隊游客安全撤離;
(2)檢查局直屬各單位的高層建筑、危房,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
(3)指導受災場所恢復重建工作。
2.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2.1.1成立局防汛防臺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局機關各科室和直屬單位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
2.1.2根據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縣氣象臺對臺風預警信號的指令,進入較大(Ⅲ級)以上響應階段。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由局辦公室負責協調安排,人員從局各有關科室和直屬單位抽調,每日由局領導任值班組長,現場坐陣指揮。
2.2職責
2.2.1防汛防臺領導小組職責
(1)傳達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緊急指令,并發布啟動本預案命令;
(2)全面協調和指導防汛防臺的應急處置工作;
(3)取得有關技術部門支持,根據汛情通報,提出防御對策;針對災情、險情提出防御措施;
(4)協調好有關部門處置搶險救災中的工程技術問題;
(5)決定重大突發險情的搶險方案,決定調派搶險隊伍、救災物資。
(6)及時向縣防汛指揮部和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報告臺風災情、抗臺應急處置的進展情況等。
(7)完成縣委、縣政府和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2.2.2成員科室職責
辦公室:負責局機關及下屬單位防汛防臺的組織協調;安排值班人員;統計匯總受災救災有關情況;落實經費、后勤保障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公共文化科:負責指導全縣圖書館、文化館(站)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指導組織人員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統計受災損失情況并匯總給局辦公室;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文化遺產科:負責指導全縣文物和博物館、非遺館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指導組織人員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統計受災損失情況并匯總給局辦公室;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廣電旅游體育科:負責做好防臺風搶險救災宣傳工作;及時下發防汛防臺通知、臺風信息和工作要求;指導體育場(館)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產業發展科:向旅游景區和重點旅游建設項目負責人發布災害天氣信息;了解旅游景區和重點旅游建設項目受災情況;做好在建工程災后統計并匯總給局辦公室;及時向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匯報災情信息;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市場管理科:負責擬訂防汛防臺應急預案;指導各旅行社調整臺風期間團隊的旅程安排,督促已外出團隊做好防御措施;指導各旅游星級(綠色)飯店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做好旅行社及星級(綠色)飯店受災損失、團隊游客撤離、轉移情況統計并匯總給局辦公室;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政策法規科(行政審批科):負責貫徹執行上級有關防汛防臺工作的方針政策;當好局領導防汛防臺工作的參謀;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督促檢查全縣網吧、娛樂場所、電影院等文化經營場所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有關工作;指導各景區(點)做好防臺風期間游客疏導和撤離工作;統計受災情況并匯總給局辦公室;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機關黨委:積極配合其他科室做好防臺減災工作。
3 .汛情分級與分工
汛情分級依據預報,實測汛情信息分為四級。
3.1一般汛情
(1)發布臺風消息,預報臺風影響較小。
(2)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或全縣平均日降雨量:50-100毫米。
(3)臺風影響期間沿海最大風力:8級。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一般汛情,特殊情況作較大汛情處理。
3.2較大汛情
(1)發布臺風警報,預報臺風影響較大。
(2)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或全縣平均日降雨量:日降雨量:100—200毫米,過程降雨量:200—300毫米。
(3)臺風影響期間沿海最大風力:9-11級。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較大汛情,特殊情況作重大汛情處理。
3.3重大汛情
(1)發布臺風警報或緊急警報,預報臺風嚴重影響蒼南;
(2)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或全縣平均日降雨量:200-300毫米以上,過程降雨量:300-500毫米;
(3)臺風影響期間沿海最大風力:12-15級。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重大汛情,特殊情況作特大汛情處理。
3.4特大汛情
(1)發布臺風緊急警報,預報臺風登陸蒼南或強臺風、超強臺風嚴重影響蒼南。
(2)全縣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過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
(3)臺風影響期間沿海最大風力:16級以上。
凡符合上述3條中1條或1條以上定為特大汛情。
3.5重特大汛情組織分工
重特大汛情時,局成立防汛防臺指揮部,下設搶險救災組、后勤保障組、綜合統計組。各組按職責分工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各組組成人員、主要職責和責任人如下:
搶險救災組:由各科室和直屬單位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①負責指定范圍內的險情、災情調查;②組織、落實搶險隊伍搶險救災;③指導災區人員和財產轉移。
后勤保障組:由局辦公室人員和機關黨委組成。主要職責是:①負責搶險防汛物資的保管、發放。配足雨衣、雨鞋、照明、鎬鏟、麻袋、繩索等搶險用品;②負責受災人員的安置;③組織救災物資的配備運送;④做好抗臺救災人員的生活安排。
綜合統計組:由局辦公室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①了解掌握防汛抗臺動態;②統計匯總受災救災有關情況;③編寫防汛抗臺簡報,及時匯報災情和救災情況。
4.臺風影響等級劃分
按照臺風影響范圍和程度,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大)、Ⅱ級(重大)、Ⅰ級(特別重大)。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4.1Ⅳ級(一般)
縣氣象臺發布臺風消息,預報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超強臺風可能影響我縣。特殊情況下,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可根據臺風發展趨勢和影響程度,相應調整響應等級。
4.2Ⅲ級(較大)
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警報,預報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寧波沿海登陸或緊擦我縣沿海北上,或強臺風、超強臺風在福建廈門至浙江寧波沿海登陸或在近海轉向,影響蒼南縣程度較重。
4.3Ⅱ級(重大)
縣氣象臺發布臺風警報或緊急警報,預報熱帶風暴在浙閩邊界至樂清灣沿海登陸,或強熱帶風暴、臺風在福建寧德至浙江臺州沿海登陸,或強臺風、超強風在福建福州至浙江寧波沿海登陸或緊擦蒼南縣沿海北上或從陸上進入蒼南縣,嚴重影響蒼南縣。
4.4Ⅰ級(特別重大)
縣氣象臺發布臺風緊急警報,預報強熱帶風暴、臺風在浙閩邊界至樂清灣沿海登陸,或強臺風、超強臺風在福建寧德至浙江臺州沿海登陸或從陸上進入蒼南縣,影響蒼南縣程度特別嚴重。
5.預防及宣傳
5.1防汛防臺檢查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要督促指導文旅市場防汛防臺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責成有關單位限時整改。
5.2宣傳、培訓保障
加強防汛防臺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工作,積極組織有關人員防臺風應急處置工作預案演練培訓和有關技能知識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6.應急響應
6.1應急職責
Ⅳ級應急響應、Ⅲ級應急響應、Ⅱ級應急響應、Ⅰ級應急響應的各科室和直屬單位防臺風工作具體職責(見附件)。
6.2應急結束
根據縣氣象部門正式解除臺風警報信號,或臺風已逐漸遠離我縣,臺風及次生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宣布應急結束,根據職責分工通知到各文旅單位和企業。
7.應急保障
7.1通訊與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防汛防臺工作的信息收集、傳遞、處理、報送等各相關環節的工作制度,完善已有的信息傳輸渠道,隨時保持信息報送暢通,通訊設備完好。
7.2交通運輸保障
車輛由局辦公室負責調派,保持油料充足、運行良好,做好待命準備。
7.3資金保障
要落實搶險救災資金籌措并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做好救災資金、捐贈款物的分配、下撥,指導、災區做好救災款的使用、發放。
8.后續工作
8.1恢復
(1)臺風過后,指導和部署各文旅單位和企業落實防臺搶險工作。
(2)保持與各文旅單位、企業和上級指揮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災區情況,分析災情、及時處置并上報上級部門。
(3)組織由局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赴受災區,對搶險、救災工作進行指導和慰問。
(4)指導各文旅單位、企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及時清理現場,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受損的文旅單位和企業盡快恢復;
2、認真檢查受災區的受災情況,保證工作人員住房安全,及時修復受損設施和設備,嚴防出現次生災害;
3、及時補充搶險救災消耗的物資和裝備。
4、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完善預案。
8.2獎懲
對在防汛抗臺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在防汛抗臺救災工作中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不力,玩忽職守,造成嚴重災害損失的,要依法給予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附則
9.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負責管理與更新,報縣防指備案。
9.2預案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制定與解釋。
9.3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蒼南縣風景旅游管理局防汛防臺應急處置工作預案》(蒼景旅〔20__〕45號)同時作廢。
防汛防洪的應急預案 篇3
1.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有效應對洪澇臺旱災害及相關險情的防御與處置工作,保證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依法、科學、有序、高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等行業業安全穩定有序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1.2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防汛防臺抗旱總目標,堅持底線思維,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堅持早研究、早分析、早部署、早落實,切實將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強化各項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充分發揮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機構的組織指揮、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作用,全面提升防汛防臺抗旱應急能力。
1.3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省防汛防臺抗旱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臺州市文廣旅體局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等有關文件,制定本預案。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臺州市黃巖區文廣旅體系統防汛防臺抗旱災害及相關防御工程設施險情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1.5防御原則
1.5.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把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居安思危、常備不懈、以防為主、以避為先、防抗結合。
1.5.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照行政區域實施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局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由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所統一指揮,指導、督促局屬各科室、各下屬單位做好預防和處置工作,并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1.5.3科學防御,保障安全。要根據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啟動應急響應等級通知,認真分析暴雨、洪水、臺風、旱情可能給本系統帶來的危險,科學調度,合理防范,保障安全。
1.5.4快速反應,各方聯動。發生洪澇臺旱情及次生災害時,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所,局屬各科室、各下屬單位聯合行動,及時、高效地開展預防和應急處置。
1.6 防御重點
(1)監督、指導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的防汛防臺安全管理;
(2)監督、指導A級景區防汛防臺工作;
(3)監督、指導旅游企業做好游客、旅游從業人員安全轉移工作;
(4)監督、指導星級賓館防汛防臺工作;
(5)監督、指導局屬各單位的高層建筑、危房、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的防汛防臺工作。
(6)監督、指導少體校、體育館、游泳館做好防汛防臺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指揮機構
設立黃巖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所(以下簡稱局防指),在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防指)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指揮、統籌協調、督查指導區文廣旅體系統防汛防臺抗旱和搶險救災工作。
2.2指揮機構組成
局防指指揮由局長擔任,常務副指揮由局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長擔任,副指揮由局班子成員擔任。成員由局各科室、各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
2.3指揮機構職責
(1)統一指揮全系統防汛防臺風抗災工作,宣布啟動、調整、結束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
(2)在區政府和省、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貫徹執行相關決定、指令。
(3)組織召開局機關各科室、各直屬單位參加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會議,安排部署防汛防臺風抗旱工作,制定各項防汛防臺抗旱應急措施。
(4)動員全系統參與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救災,指導災后恢復和重建工作。
(5)嚴格落實防汛防臺抗旱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區防指下達預警通知后,按《黃巖區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應急響應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的值班制,局機關當日值班領導即為防汛防臺風抗旱工作帶班領導。
2.4局防指辦公室職責
局防指下設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局防指辦),辦公室設在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
局防指辦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落實局防指的決定,協調各方做好汛期和臺風期間的應對工作;
(2)負責收集、匯總、分析汛期和臺風期間發生的文化旅游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督促相關單位及科室室落實相應任務;
(3)負責組織、起草、制定和修訂《黃巖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
(4)完成局防指交辦的其它事項。
2.5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科室職責
辦公室:負責局機關及下屬單位防汛防臺抗旱的組織協調;落實經費、后勤保障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公共服務和藝術科:監督指導全區圖書館、文化館(站)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指導組織人員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統計受災損失情況并匯總給局防指辦;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汛防臺減災工作。
文化遺產科:監督指導全區文物和博物館、非遺館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指導組織人員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統計受災損失情況并匯總給局防指辦;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汛防臺減災工作。
資源開發科:監督指導各A級景區做好游覽道路、危險地段等部位和基礎設施的'防臺搶險工作;指導A級景區做好防汛防臺抗旱期間游客疏導和撤離工作;統計受災、游客撤離情況并匯總給局防指辦;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汛防臺減災工作。
產業發展和市場管理科:監督指導各星級賓館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監督指導各星級賓館懸掛響應的等級標識;指導組織人員(含住宿客人)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監督、指導旅行社做好游客、旅游從業人員安全轉移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體育科:監督指導少體校、體育館、游泳館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好建筑、廣告牌加固、排險工作;指導組織體育館、游泳館人員撤離、轉移及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督促指導全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做好防御暴雨、強風、洪澇災害的有關工作;統籌分配和安排值班人員;統計匯總受災救災有關情況;完成上級布置的其他防臺減災工作。
3.應急響應
3.1應急響應級別
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響應分為四級,由低到高依次分為Ⅳ級(一般)、Ⅲ(較大)、Ⅱ(重大)、Ⅰ(特別重大),應急響應由區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發布,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遵照執行。
3.2應急響應啟動
洪澇臺旱災害事件發生后,受災害影響相關單位應按照本部門預案進行先期處置,并同時上報。區防指發布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響應級別時,局防指啟動應急響應。響應等級啟動后星級賓館、A級景區應懸掛響應的等級標識。
3.3應急響應行動
3.3.1Ⅳ級應急響應行動。當出現一般事件(Ⅳ級)時,由局防指副指揮決定啟動Ⅳ級應急響應,實施Ⅳ級應急響應行動。
(1)局防指發防御工作通知。
(2)局防指副指揮視情連線相關單位進行動員部署。
(3)局有關科室、相關單位每日15時向局防指報告工作動態。
(4)受洪澇臺旱災害影響的相關單位,每日5時向局防指報告事件進展及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及時報告。
3.3.2Ⅲ級應急響應行動。當出現較大事件(Ⅲ級)時,由局防指副指揮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實施Ⅲ級應急響應行動。
(1)局防指副指揮組織動員部署,局有關科室參加,并視情連線相關成員單位。
(2)局防指副指揮值班。
(3)局防指派員駐市防指值班。
(4)局有關科室、相關單位每日5時、15時向局防指報告工作動態。
(5)受洪澇臺旱災害影響相關單位每日5時、15時向局防指報告事件進展及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及時報告。
3.3.3Ⅱ級應急響應行動。當出現重大事件(Ⅱ級)時,由局防指指揮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實施Ⅱ級應急響應行動。
(1)局防指指揮組織動員部署,局有關科室參加,并連線相關單位。
(2)局防指副指揮值班。
(3)局防指根據市防指安排,抽調人員參加市防汛防臺抗旱督導組,赴各地督促指導防汛防臺抗旱工作。
(4)局防指派員駐市防指值班。
(5)局有關科室、相關單位每日5時、15時向局防指報告工作動態。
(6)受洪澇臺旱災害影響相關單位每日5時、15時向局防指報告事件進展及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及時報告。
3.3.4Ⅰ級應急響應行動。當出現特別重大事件(Ⅰ級)時,由局防指指揮決定啟動Ⅰ級應急響應,實施Ⅰ級應急響應行動。
(1)局防指下發全力做好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
(2)局防指指揮組織動員部署,局有關科室參加,并連線有關成員單位。
(3)局防指指揮值班。
(4)局防指根據區防指安排,抽調人員向災害發生地派工作組或專家指導工作。
(3)局防指副指揮駐區防指值班。
(4)局有關科室、相關單位每日5時、11時、17時向局防指報告工作動態。
(5)受洪澇臺旱災害影響相關單位每日5時、11時、17時向局防指報告事件進展及工作動態,突發災情、險情及時報告。
3.4信息發布
防汛防臺抗旱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汛情、險情、旱情、災情及防汛防臺抗旱動態等信息,由局防指統一審核和發布。受洪澇臺旱災害相關單位按照規定及時發布信息,在發布重要災情、險情信息前必須提前報告當地防指,涉及人員傷亡的應提前報告當地防指。
3.5應急響應變更和結束
局防指根據市防指的決定,視具體情況適時變更或結束應急響應。
4.災后處置和應急保障
受洪澇臺旱災害發生地相關單位按照國家、省、市、區有關防汛防臺抗旱法律法規、職責分工和有關專項預案,做好相關工作。
5.預案管理
5.1 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負責管理與更新,報區防指備案。
5.2 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