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編制目的:
根據我公司化學品可能發生燃燒和化學品皮膚燒傷的特點,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職工人身和公司財產安全,本著預防和應急并重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二、危險性分析:
1、企業概況:
我公司位于臨朐縣冶源鎮宮家坡村東,公司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520平方米,車間540平方米,職工50人,生產工人20人,主要生產造紙化學品。
2、危險性分析:
本公司所用的化工原料硬脂酸和AKD原粉能夠燃燒。丙烯酸對人體有強腐蝕,易灼傷皮膚,眼睛直接接觸能造成灼傷。
三、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公司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組。
1、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指揮部主要職責:
⑴、組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制度。
⑵、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⑶、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⑷、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⑸、及時準確報告和生產安全事故。
2、工作組成員和職責:
滅火組:負責消防、搶險。
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通訊組:負責通訊、供應、后勤。
警戒組:負責現場治安、疏導、交通管理。
運輸組:負責運送傷員。
四、預防與預警:
1、事故預防措施:
⑴、建立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
⑵、定期安全檢查,強化安全教育。
⑶、加強車間通訊,完善避雷設施。
⑷、減少車間存料,原料與電器氧化劑障離。
⑸、保證消防器材設施可靠有效使用。
⑹、采用便捷有效的報警措施。
2、報警與通訊:
公司的消防救援,防護通訊器材確保處于完好狀況。
①應急電話:
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120
②應急物資:
干粉滅火器、防火沙、消防泵、防火锨、水桶。
③通訊器材:
固定電話一部、移動電話管理人員人均一部。
④防護用品:
安全帽、防護鏡、工作服、膠手套。
五、應急響應:
1、事故預防措施:
⑴、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⑵、滅火組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取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而且首先切斷電源。
⑶、總指揮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到現場進行指揮(總指揮不在現場由副總指揮負責指揮)。
⑷、警戒組依據火災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和交通疏導。
⑸、救護組對需要送醫院的傷員送至醫院。
⑹、運輸組對急需消防物資和保管員負責運送到指定地點。
⑺、通訊組視火情撥打110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迎接消防車。
⑻、撲救人員要保護好自身安全。
2、化學品皮膚傷處置方案:
丙烯酸燒傷:
①、立即移離現場,脫去被污柒的衣服鞋襪等到。
②、立即用清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
③、新鮮創面不要隨便涂油膏或紅藥水。
④、視燒傷情況由急救組和運輸組送醫院治療。
⑤、如果眼睛被傷立即用清水沖洗,沖洗時一定掰開眼皮。
六、應急結束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州熱力有限公司承擔著宿州市企業生產用汽和冬季居民采暖用汽,為了能夠及時有效的應對影響正常用熱的緊急情況,結合本企業供熱實際情況,制定此預案。
一、建立供熱故障應急處置系統
成立供熱應急處置指揮部,在遇有緊急情況時,負責重大事件和事故緊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工作。
總 指 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 成員:總經理助理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總經理助理擔任。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
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供熱支線管網設備在運行中突然損壞,影響局部管網運行。責任部門及時匯報事故處置辦公室,及時隔離支線管網閥門,降低事故影響或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并聯系檢修公司組織人員和所需物資、工具進行搶修,盡快恢復熱用戶用汽。
2、供熱主管道設備損壞、漏汽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或泄露點附近設備安全,責任部門立即匯報事故處置辦公室,協調各熱用戶,聯系當班值長關閉相應熱網總閥,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影響或防止發生次生災害。聯系檢修公司組織人員和所需物資、工具進行搶修,爭取最短時間恢復正常供熱。如城區熱網泄漏嚴重,應及時匯報城管局通知交警采取道路封閉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如遇到節假日發生事故,值班人員按照上述預案負責指揮事故處置,并及時匯報公司領導。
三、事故調查處理
開展事故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接受事故教訓,杜絕事故發生。在調查處理事故中,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有意毀滅證據及現場者,應追究其行政責任,觸及刑律的,追究刑事責任。
熱力公司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為健全完善7S長效管理機制,繼續深化7S現場管理,持續打造“五大環境”,著力提升“五個形象”,繼續譜寫煙草“上水平、創一流”新篇章,特制定本辦法。
一、成立組織
現場管理日常運行檢查由企管處牽頭組織實施,檢查小組成員為各部門7S聯絡員,聯絡員負責協助部門主要負責人具體實施本部門7S管理及協同7S日常檢查工作。
二、檢查原則
1、堅持“全面覆蓋、無盲區”的原則。
2、堅持“重在落實、貴在堅持、敢于較真”的原則。
3、堅持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
4、堅持日常檢查與持續檢查相結合的原則。
三、檢查方式
(一)日常檢查
1、檢查組人員組成:企管處每次檢查前在機關各部門7S管理員名單庫中輪流抽選3名7S聯絡員,組成7S運行檢查小組,實施檢查。
2、檢查范圍:市局機關辦公區和物流中心辦公區。
2.1領導班子成員辦公室、辦公院區、公共區域、電工房、食堂納入辦公室的檢查范圍。
2.2各部門儲物倉庫納入所在部門的檢查范圍。
2.3文化中心納入人力資源管理(政工)處的檢查范圍。
2.4公共區域(如:停車場、車棚)檢查結果,納入個人所在部門檢查扣分之中。
2.5訂單部納入營銷中心的檢查范圍。
2.6稽查大隊(組)、案審室、證件室納入專賣處的檢查范圍。
2.7聯合工房、物流中心公共區域、院區、會議室納入物流中心檢查范圍。
2.8市局門衛、物流中心門衛納入安保處的檢查范圍。
3、檢查標準:見附件。
4、檢查程序
4.1每月至少兩次全覆蓋檢查,檢查時間不定期,檢查人員隨機抽取。
4.2檢查通報由企管處統一撰寫,統一在看板、網站、電子郵箱發布。
4.3企管處每季度根據考核得分和綜合檢查情況通報,確定季度紅旗部門,在季度首月通報會上予以表揚通報。
5、結果測算
5.1合署辦公的部門按一個部門測算。
5.2辦公室、物流中心、專賣監督管理處、人力資源(政工)處、營銷中心,根據所屬區域工作量及工作性質的不同,確定不同的權重。
如:辦公室日常檢查考核得分=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40%+食堂考核得分x30%+公共區域考核得分x30%;
物流中心日常檢查考核得分=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40%+聯合工房得分x40%+公共區域考核得分x20%;
專賣監督管理處日常考核得分=市局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50%+稽查大隊(組)、案審室、證件室考核得分x50%;
人力資源管理(政工)處日常考核得分=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50%+文化中心考核得分x50%;
安保處日常考核得分=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40%+市局門衛考核得分x30%+物流中心門衛考核得分x30%;
營銷中心日常考核得分=市局機關辦公區域考核得分x70%+訂單部考核得分x30%。
5.3部門月度日常檢查得分取月度檢查次數的平均分為最后得分。
即:部門月度日常檢查得分=部門月度日常檢查總分÷檢查次數
5.4部門年度7S檢查考核得分取全年月度檢查得分的平均值,即:部門年度7S檢查考核得分=部門全年月度檢查總分÷12。
6、情況反饋
6.1重點整改區域進行黃牌揭示,企管處督促整改。
6.2企管處每月將檢查情況在職工學習例會上進行通報。
6.3企管處負責即時在管理看板和7S管理專欄上發布檢查結果與部門得分情況,并及時通過電子郵件反饋至部門負責人以上領導信箱。
7、結果運用
各部門年度7S檢查考核得分和紅旗情況將作為7S管理工作情況的最終結果納入各部門年度績效考核。
(二)持續檢查
1、檢查組人員組成:由市局企業管理處牽頭組織實施,成員由企管處抽調縣(區)局7S管理人員組成,每半年檢查一次。
2、檢查范圍:各縣(區)局(分公司)。
3、檢查標準:見附件
4、檢查程序:制定檢查計劃→確定人員分工→進行現場檢查→考核打分→結果溝通反饋。
5、情況反饋:將檢查情況以通報的形式通過OA系統下發。
6、結果測算
各縣(區)局年度7S檢查考核得分=全年持續檢查考核總分÷2。
7、結果運用
各縣(區)局年度7S檢查考核得分將作為7S管理工作情況的最終結果納入縣(區)局年度績效考核。
四、相關要求
1、各單位(部門)應建立崗位自檢、部門自檢、運行檢查組專檢相結合的檢測體系,扎實開展“班前班后五分鐘7S活動”。每日養成班前班后自我檢查的習慣,真正將7S現場管理融入日常工作,成為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持續不斷地推進7S現場管理的深入開展。
2、各單位職能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不斷調整完善7S管理運行長效機制,檢查考核方式要突出多樣性,要注重日常檢查與持續檢查、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機關檢查與基層檢查相結合,不斷豐富檢查方式,突出檢查效果。
3、各單位要通過巡查、看板、例會點評等多種形式通報先進做法,指出存在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及時整改到位,確保7S管理的持續改進,提升7S管理運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