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襲城教師應急預案(通用3篇)
暴雨襲城教師應急預案 篇1
為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平安工作,打造和諧校園,防范暴雨、雷電天氣安全事故的發生,并能快速、及時、妥善的處理突發事件,切實有效降低惡劣天氣安全事故的`發生。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切實從我校實際出發,制定本預案。
一、學校惡劣天氣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安全工作措施
1、學校領導及值班人員應應在放學之前10分鐘到達學校大門口和教學樓梯門口,引導組織學生安全有序離開教學樓和學校大門口。
2、各班主任要加強學生出勤考查,及時了解學生遲到、未到校的情況及原因,告知家長后并及時匯總情況報告學校。
3、如遇有暴風雨惡劣天氣時,應立即請示校領導是否停課或提前放學,并通知班主任放學前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防止交通、溺水、摔傷等傷害事故的發生。班主任應在放學前巡視教室,要求值日生關好門窗,切掉微機、電視等一切電源,確保學校財產的`安全。
4、安全領導小組有關人員到崗,遇到暴雨天氣時應提前通知各年級學生放學,并在大門口組織引導學生安全離開校園,引導家長站在大門兩側接送學生區接學生。
5、及時組織相關人員清掃校園內被風雨刮倒的雜物,及時加強學生安全教育,保證師生的活動及人身安全,防止摔傷等事件發生。
6、總務處要在極端天氣到來前對校舍、場地、圍墻、學校周邊、水溝、電線、樹木等建筑開展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7、學校保安要在巡邏校園時,對重點部位(如圍墻、廣告牌、宣傳櫥窗)加強巡查,發現情況及時匯報。
8、學校要安排好行政值班表,主要領導帶班,并時刻保持通訊暢通,如有重大災害發生,及時向上級匯報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處置,使學校財產和師生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保護。
三、有關要求
1、惡劣天氣停止上體育課,班主任要通知學生在暴風雨前不得進入運動場地,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2、暴風雨天氣,在教室里的學生要關好門窗,不得將頭伸出窗外,如遇雷電天氣,不得在走廊活動,以防雷擊。
3、每一位教師有提醒、保護學生的義務。導護教師要堅守崗位,確保師生安全。
4、未盡事宜,以當天緊急通知為準。
暴雨襲城教師應急預案 篇2
一、推薦對象及名額
推薦對象:職教中心全體教職工
推薦名額:4人(班主任2人、一線教師1人,管理人員1人)
二、推薦條件: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2.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和踐行《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做到依法從教;
3.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敬業愛生,明禮誠信,為人師表,廉潔奉獻,在社會、家長和師生中有良好的聲譽;
4.有良好的業務素質,注重實施素質教育,善于運用科學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在培養和輸送人才等方面成績突出;
5.熱愛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在學校改革與發展、管理與服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依上級及學校有關規定,有以下情況者取消本學年評選優秀教師資格:
①不服從學校工作安排;②私自辦班搞有償家教;③擅自收費;④歧視差生,體罰學生⑤發生過教學事故。
三、推薦辦法及指標分配
1、為使評選公平、合理,本次評選采取各處室專業部推薦優秀教師候選人的辦法進行。
2、各處室專業部推薦候選人指標如下:
處室、專業部推薦指標備注
機電部6班主任4人、任課教師2人
財經部2班主任1人、任課教師1人
建工部4班主任3人、任課教師1人
學前部2班主任1人、任課教師1人
辦公室、招生、就業處2管理人員
教務處2管理人員
政教處2管理人員
總務處、培訓處2管理人員
3、學校將按評選方法從推薦候選人中確定4名為遵化市優秀教師,沒有評為遵化市優秀教師的為校級優秀教師。
四、成立評選工作領導小組
為加強本次優秀教師評選活動的組織和領導,學校特成立由校長張建國任組長、副校長劉大鵬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五、評選步驟和方法
為讓評選公開、公正、公平,本次活動擬采取以下步驟及方法進行:
1、各處室專業部推薦候選人(8月2日):各處室、專業部確定推薦候選人名單,做好推薦候選人主要事跡介紹準備(每人限時3分鐘以內)。
2、組織評選(8月4日):被推薦人述職(限時3分鐘),評審小組人員對推薦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當場計票,統一排序,票數前4名為確定人選。
3、公示(8月5日-10日):學校對確定人選在遵化市職教中心網站進行公示,接受師生監督。
4、推薦上報:
被推薦教師填寫《遵化市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審批表》。推薦遵化市優秀教師每人撰寫20xx字的事跡材料.所有事跡材料用第三人稱,標題宋體2號加粗,正文仿宋3號。
暴雨襲城教師應急預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隨著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社會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時代賦于了體育學科工作者的責任,全面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農村基層教師隊伍建設,對提高農村人口健康素質,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解決新時期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要求以及小學體育教師在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全面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課外輔導訓練能力、體育運動組織策劃能力為重點,緊緊把握新課改精神實質,整體設計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提高培訓質量。為我校培養更多、更好、更新的優秀體育教師,為促進我校體育教育質量提高,增進學生健康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二、培訓對象
教學體育課程的教師,教育事業充滿熱忱,特別是熱愛體育教育,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善于鉆研、勤于思考,樂于奉獻和服務于本校體育教育,并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的體育骨干教師。
三、培訓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遵循小學體育學科教師的成長規律,立足于小學體育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從本校的現實實際出發,以知識和能力培訓為重點,使培訓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素養、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體育教學創新能力,著力提高參訓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水平。
具體表現在培訓教師能夠把握“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思想,熟悉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掌握農村體育教師應具有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衛生常識、基本的技術技能、基本的教學方法、標準規范的動作示范、多媒體運用及課件制作、教育科研方法,為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以適應農村體育教學和素質教育的需要。
四、培訓內容
根據學校實際和體育學科的性質、體育教學的規律以及上述培訓目標,切合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實際,選擇符合課改精神與健康發展需要的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嚴密、有效地教學形式與方法。將主要開設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技術、教材教法和課件制作、活動組織、體育教學研究等課程。
1、 基礎理論
內容:體育的功能、怎樣上好體育課、健康的概念、運動的科學特性、體育的功能、心理、生理衛生常識、安全急救、應急方法、教案編寫、團體操的編排
目標:通過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認識水平,了解正確的現代健康觀和生命與體育的關系,掌握運動生理衛生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2、 基本技能
內容:隊列、隊形變換、指揮口令、編操與示范
目標:通過基本體操學習,掌握正確的指揮口令,并運用口令自如的調動隊形,掌握徒手操、器械操、韻律操、健美操的編操與示范方法。
3、 基本技術
內容:跑、跳、投、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體操技巧、少兒韻律操、民族傳統體育與游戲。
目標:通過基本技術學習,了解體育運動動作的基本結構,掌握動作技術要領,提高培訓人員的身體協調性,使專項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4、 教材教法
內容:田徑、球類、體操、韻律操、游戲、舞蹈、身體素質練習、課件制作。
目標:通過教材教法學習,了解小學體育教學特點和體育項目的教學內容,掌握術科教材教學方法和課件制作,以及自我保護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5、 活動組織
內容:運動競賽、課外活動、運動訓練、體育人才培養與發掘
目標:通過小學體育活動的組織方法、形式學習,培訓人員能夠根據學校條件、需求和學校特點組織開展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體育活動,并能培養與發掘體育苗子,為我國體育運動發展儲備人才力量。
6、 體育教學研究與科研
內容:科研程序、科研方法、計算機應用
目標:通過體育教學研究與科研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學習,認識教學研究與科研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掌握教學研究與科研的基本方法,關注新課程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和健康有關的問題,確立研究專題目標,以研促學,以學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健,使教學研究與科研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更好地服務于健康教育。
五、培訓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