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醫院臺風應急預案(精選3篇)
有關醫院臺風應急預案 篇1
為了在臺風期間維護醫院正常的運營秩序,保障病人、職工生命安全和醫院財產安全,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預警級別
根據中國氣象局“關于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六個等級:
超強臺風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16級或以上;
強臺風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14 ~15級;
臺風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12~13級;
強熱帶風暴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10 ~11級;
熱帶風暴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 24.4米/秒,8~9級;
熱帶低壓即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風力為6~7級。
根據氣象部門有預告的臺風天氣和不可預測的突發性氣候災害,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時啟動黃色預警;強臺風和超臺風時啟動紅色預警。
二、響應應急事件組
(一)黃色預警:后勤保障組為主,其他組為輔。
(二)紅色預警: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各小組積極響應投入工作。
三、臺風應急程序
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下令啟動應急預案。
(一)臺風來臨24小時:氣象部門預報超強臺風將我市一帶沿海地區登陸,24小時內影響我市。
1、信息聯絡組
(1)定時定期接受、報告臺風信息,傳遞抗臺有關事項;
(2)領取抗臺物資,確認值班人員;
(3)救護車做好自檢工作,各種搶救物資齊全,保證車況良好,油加滿;做好行政車輛應急狀態;
(4)抗臺前準備報道。
2、后勤保障組
(1)固定花木和花盆、廣告牌、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等物,清理屋頂雜物;固緊門窗、空調螺釘、電線等,準備抽水泵;全院建筑物天溝垃圾、落水口清理,放置鋼絲球;防漏雨搶修準備;
(2)通知相關社會化后勤服務公司做好抗洪防臺準備;
(3)巡視配電房,檢查各類保險絲、高壓熔斷絲等準備情況,做好自備發電機測試運行,備足柴油,準備零頭布堵塞門縫擋住雨水;
(4)做好設備檢查,備足氧氣;
(5)檢查大樓儲存水位,做好斷水應急措施的準備;
(6)做好電梯機房的。防水檢查;
(7)檢查防臺物資的儲備情況,倉庫清點抗臺物資,匯總全院科室需求;做好抗臺物資的補充采購工作;
(8)做好大型、貴重設備使用及周圍環境狀況的觀察,防雨漏,做好瞬間斷電時應急處理的宣教;
(9)所有UPS巡視檢查,重點檢查急診收費、門診藥房電腦的運行狀況;
(10)通知危險地帶工作人員及時撤離,露天工地及時停止,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3、醫療應急組
(1)院內外搶救小組成員處于應急狀態,保持通訊通暢,隨時聽從調遣。
(2)做好自查工作,抓緊災前搶修,及時聯系總務科幫助固緊門窗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
(3)做好斷水斷電應急措施的準備,準備相應的保障物資如應急燈、手電筒等;
(4)領取抗臺物資,保證物資供應充足,醫療器械功能良好,搶救物品齊全;
(5)保持通訊暢通,科內人員合理排班;
(6)外科系統、急診科、ICU、EICU等科室預留一定床位(包括加床),做好隨時接診病人準備。必要時,動員普通病人出院,騰空床位備用。
4、安全保衛組
分頭巡查全院各重要部門,協助科室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二)臺風來臨12小時:氣象部門預報超強臺風將在我市一帶沿海地區登陸,12小時內正面襲擊我市。
1、醫療應急組:
(1)了解重危病人情況,要求各科室做好停電應急處理;
(2)突發事件發生時,由院長派出相應的應急救援隊或后備救援隊,醫務科負責執行;院內急救以急救中心為基地,醫務科對全院醫療力量統一調配,遇特殊危重病例,成立緊急救治小組;
(3)各臨床科室積極收治傷員,并隨時向醫務科報告傷員收治及治療情況;
(4)各臨床科室的應急人員儲備:
①急診科、ICU等重要科室至少保證科內2/3以上人員處于待命狀態,隨時聽從調遣;
②骨科、腦外科、心胸外科等重要科室要保證2組一、二線手術醫生待命;
③手術室、麻醉科做好急診救治、手術的各項準備,保證至少5臺手術的人員數科內待命;
④全院各科室各預備醫生、護士1—2人二線,保證傷員救治,各環節流程暢通,有序高效,血庫做好血源供應工作;
⑤每個病區至少騰出2張床位,全院各科室向醫務科、護理部報告騰出床位數,確保應急床位,保證傷員的收治通暢。
⑥臨床科室各中層干部保持通訊通暢,處于待命狀態。
2、安全保衛組
(1)協助急救中心運送病人,維持家屬秩序;
(2)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帶好安全帽,巡查各重點部門和科室;
(3)用細木工板固定住院大樓和門診落地門窗,以免砸傷病人及家屬,減少醫院財產損失。
3、信息聯絡組
(1)短信通知各科室臺風將至,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2)通知職工不要在臺風期間外出,注意自己人身安全;提醒就診病人不要外出注意人身安全;
(3)通知各科室調整人員班次,不要在臺風期間交接班。上班的人繼續下一班工作;工作人員下班前要切斷電源,機器不能處于待機狀態;
(4)了解臺風期間值崗人員名單:
(5)做好信息上報,向市衛生局值班室和市政府職能部門上報,報告內容包括抗臺救災落實情況、災情、傷情、疫情、本院人員財務受損情況;
(6)跟蹤報道抗臺事跡。
(三)臺風后措施
1、組織院內專家巡視全院危重病人及傷員情況,有問題及時協調;
2、臺風過后6小時,各科室向醫務科報告受災傷員收治情況;
3、建筑物維修、樹木扶正;門窗、機器維修;
4、清點抗臺物資,上報損失情況。
有關醫院臺風應急預案 篇2
為確保突發汛情來臨后,能夠及時有效的組織臺風防汛抗洪工作,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減少災害所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預防災害之后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特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區衛健局的領導下,建立快捷靈敏的預警應急機制,做到指揮統一,密切協作,一旦發生汛情快速應急處理,有效控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組織領導
成立我院衛生臺風防汛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主要職責如下:
1、負責領導和指揮轄區內臺風防汛醫療救護、衛生防病體系的組建工作。
2、檢查、督促轄區醫療救護、衛生防病組織各項工作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
3、負責臺風防汛期間醫療救護、衛生防病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4、負責向區衛健局請示、報告有關醫療救護、衛生防病工作情況。
三、組織管理
1、臺風防汛工作醫療救護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主要職責:
醫生護士的.主要崗位是在病人身邊,應盡力保護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急、危、重病人及時準確的救治和快速撤離出危險區域,安撫病人及陪客,組織和發動家屬或輕病人開展自救互助,接受指揮部指令,涉及到全院的突發事件,三級醫師必須到位。
2、臺風防汛工作后勤保障小組:
組 長:
成 員:
主要職責:
建立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生活保障體系,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負責供水、供糧,提供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雜品等,妥善安排病人生活,保證參加救援者有較強的戰斗力。合理調度車輛,保證指揮者、專家、救援人員及特殊用途的用車。
四、應急措施
發生汛情后,根據區衛健局的工作安排,負責醫院的臺風防汛搶險工作,并組織醫務人員做好災后防疫工作。
1、汛情預警期
接到汛情預警后,檢查搶險人員、車輛、物資儲備情況;要迅速將汛情警報下達到各個成員。
2、汛情發生期
(1)按臺風防汛領導小組的要求,到達指定地點執行搶險任務;
(2)要組織人員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及時疏導被困人員。要對臺風防汛工作高度重視,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搶險工作落實到位,將汛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應急響應行動
1、啟動應急預案,檢查落實儲備急救藥品、防護用品等。
2、確保人員到位,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的落實。
3、立即組織醫療救護隊、衛生防疫隊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護、衛生防病工作;醫院要做好院內接收和救護準備,迅速有效地救治傷病員。
4、災區人員傷亡情況和傳染病疫情要及時逐級報告。
有關醫院臺風應急預案 篇3
為全面凈化我縣醫療行業環境,促進醫療行業規范有序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根據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關于開展醫療亂像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黑衛醫發〔20xx〕26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整頓和規范醫療衛生行業秩序,嚴厲打擊和整治醫療欺詐、虛假宣傳、亂收費、騙保等醫療亂象,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方便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二、實施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三、整治內容
(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
1.嚴厲打擊出租、出借、轉讓《醫師執業證書》等行為。(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公安局配合)
重點查處:出租、出借、轉讓《醫師執業證書》供他人違規開辦醫療機構、供醫療機構違規增設診療科目、供他人違規獲得處方權等行為。
2.依法依規查處醫療機構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醫師執業證書》行為。(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公安局配合)
重點查處:醫療機構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或《醫師執業證書》,以及出租承包科室、違規開展診療行為。
3.嚴肅懲治超出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公安局配合)
重點查處:醫療機構所開展診療科目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準診療科目不符的;違規開展未核準備案醫療技術的。
4.嚴厲打擊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縣公安局配合)
重點查處: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或《醫師執業證書》從事診療活動行為的;執業助理醫師在鄉、民族鄉、鎮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外的醫療機構中獨立開展診療活動的;執業醫師從事診療活動與其注冊執業范圍不符的違規行為的。
5.依法依規查處出具虛假證明文件行為。(縣衛生健康局按牽頭負責,縣公安局、醫保局配合)
重點査處: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査病人,醫療機構出具疾病診斷書、健康證明書或者死亡證明書等證明文件的;未經醫師(士)、助產人員親自接產,醫療機構出具出生證明書或者死產報告書等行為。
6.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及藥品采購、銷售、庫存管理混亂等行為。(縣市場局牽頭負責,縣公安局、衛生健康局、醫保局配合)
重點査處: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成份不符的行為;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行為,以及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依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變質的、被污染的藥品;使用依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苑圍的藥品;藥品采購沒有發票、假隨行單的藥品購進行為;藥品沒有進銷存臺帳行為等。
7.查處以醫療名義推廣銷售所謂“保健”相關用品等違法違規行為。(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市場局、公安局、縣藥監局配合)
重點查處:以中醫藥預防保健、治未病為名,或假借醫學理論和術語,誘使、欺騙、強迫患者使用并銷售“保健”相關用品等違法違規的行為。
8.嚴厲打擊虛假診斷、夸大病情或療效、利用“醫托”等方式,欺騙誘使、強迫患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縣公安局、縣市場局、縣醫保局配合)
重點查處:醫師(士)未按照診療常規診斷病情違規開具大處方的;醫療機構偽造醫學檢驗數據及物理診斷結果的;以欺騙誘使、強迫等方式手段對患者進行非醫學需要的手術治療的;醫療機構或者相關醫務人員雇傭“醫托”誘使患者產生對疾病基本診療需求無關的過度消費,甚至使費用超出了當時個人、社會經濟承受能力和社會發展水平等行為。
9.嚴厲打擊醫療機構校驗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縣委網信辦、縣市場監管局配合)
重點查處:校驗審査所涉及的有關文件、病案和材料存在隱、弄虛作假情況的;不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以及暫緩校驗期內,違反規定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發布醫療服務信息和廣告的行為。
10.嚴肅處理違反“看病不求人”相關規定的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不按要求及時更新、發布醫療信息的;不按要求實現網上預約掛號的;不按要求公開各種排隊信息的;不遵守規定利用職務之便帶人插隊、加塞就診的;對在門診診療、排隊檢查、住院等待、床位安排、手術次序等方面給“求人”者以特殊照顧的。
11.依法查處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丟棄、買賣醫療廢物等違法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縣公安局配合)
重點查處: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的;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的;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的;對醫療廢物的處置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衛生標準、規范的;對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的。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國家要求處置醫療廢物的;未取得經營許可證從事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活動的。
12.嚴格治理醫療污水,嚴肅查處直接排放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污水等違法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縣公安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未配備醫療污水處理設施,或醫療污水處理設施未正常運轉、使用,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將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排入城市排水管網的;未對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或者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排入醫療機構內污水處理系統的;未對處理后的污水消毒效果定期監測的。
13.嚴肅查處違規收受“紅包”、回扣,不在集中采購平臺上采購藥品和醫用耗材等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縣醫保局、縣市場監管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査處:個別醫務人員只收受熟人“紅包”或通過中介第三方、醫托收受“紅包”的,或在醫療業務經營活動中拿取“回扣”向外院轉介病人的;個別醫療機構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的;個別單位和個人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的;開單提成或為商業目的統方的;個別單位對“紅包”、回扣整治工作責任心不強、政策執行不好、存在為難情緒,對待問題査處“下不去手、動不了刀”的;一些單位在“紅包”、回扣問題上不對外宣傳、不愿對外宣傳、不會對外宣傳,不愿傾聽群眾聲音、不同聲音,不愿意、不接受他人監督的等問題。
(二)嚴厲打擊醫療騙保行為
14.重點查處:通過虛假宣傳、以體檢等名目誘導、騙取參保人員住院的行為;留存、盜刷、冒用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的行為;虛構醫療服務、偽造醫療文書或票據的行為;虛記、多記藥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醫療服務設施費用的行為;串換藥品、器械診療項目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等行為。(縣醫保局牽頭負責,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衛生健康局配合)
15.懲治醫療機構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査證明》或未經衛生健康部門審査備案和違反《醫療廣告審查證明》規定發布醫療廣告的行為。(縣市場監管局、縣委網信辦按職責牽頭負責,縣衛生健康局配合)
重點查處:醫療機構未經審查或超出《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審批范圍發布醫療廣告的;在發布醫療廣告過程中含有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物的;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利用患者、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團體、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使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名義的利用新聞形式、醫療咨詢服務類專題節目發布或者變相發布等醫療廣告行為的。
16.加強互聯網虛假醫療信息監測,對醫院自建網站、公眾號等自媒體上發布的虛假醫療信息進行清理。(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牽頭負責,縣委網信辦、縣市場監管局配合)
重點查處:醫療機構利用網絡媒介(網站、微信群、Q0群、
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媒體)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虛假醫療信息;或利用新聞形式、醫療資訊服務類專題節(欄)目發布或變相發布虛假醫療信息等行為
(三)堅決查處違規收費、亂收、誘導消費和過度診療行為.
17.查處分解(拆分)手術或檢驗檢查項目等亂收費行為。(縣市場監管局、縣醫保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不執行醫藥價格政策的違法行為。
18.查處不按規定公示,未按照要求公示藥品、醫用材料及醫療服務價格的行為。(縣市場監管局、縣醫保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各種不按規定公示的違法行為。
19.查處未按照項目和計價依據收費等行為。(縣市場監管局、縣醫保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不按照規定標準收取醫療費用,不給患者出具結算費用清單和收據的行為。
20.查處違反診療常規,誘導醫療和過度醫療,特別是術中加價等嚴重違法行為。(縣衛生健康局牽頭負責,縣醫保局配合)
重點查處:誘導和過度用藥、檢査、治療行為,以及術中加價的行為。
21.推動建立醫療機構和相關責任人員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將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和信用體系管理,定期向社會公布。(縣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縣衛生健康局按職責牽頭負責)
重點查處:醫務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嚴重失信行為。
四、工作步驟
此次專項行動我縣計劃于20xx年6月下旬開始啟動,按動員部署、自査自糾、集中整治、全面整改、回頭看、總結匯報6個階段,為期個7月時間。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6月20日至6月30日)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下發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衛健局牽頭聯合公安局等6部門制發《青岡縣醫療亂象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同時成立由主管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任成員的青岡縣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衛健局設立工作辦公室,由衛健局牽頭建立多部門聯合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通過組織召開全縣衛生健康系統動員大會以及發宣傳單、掛標語、掛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專項行動目的和意義,提高醫療機構領導以及全體醫務人員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二)自查自糾階段(20xx年7月1日至7月30日)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含村級衛生室、城鎮個體診所、備案中醫診所)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認真開展自查活動。通過開展自查,查找本單位存在問題,并認真研究分析問題成因,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措施以及整改時間表和路線圖,確定責任人和整改時限,按規定時間完成問題整改任務。
(三)集中整治階段(20xx年8月1日至9月30日)。由衛健局牽頭,抽調各職能部門人員參與成立聯合執法隊伍按照本方案要求深入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依法進行集中聯合執法,對發現的相關違法違規問題,由相關職能部門立案調查,進行從嚴從重處罰。
(四)全面整改階段(20xx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各醫療機構對照本單位在聯合執法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再次進行整改。
(五)回頭看階段(20xx年10月21日至11月15日)。縣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采取明察暗訪等方式深入相關醫療機構,重點看問題整改情況,對問題整改不到位或者未進行整改問題的單位,向有關部門移交案件線索,依法依規追究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的責任。
(六)工作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6日-12月15日)。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認真做好本單位行動工作總結,分析評估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并于20xx年12月31日前上報至縣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整治醫療亂象是規范醫療行為、提升醫療質量、排除醫療隱患的有效方法,是促進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各相關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縣政府成立醫療亂象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并設立工作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縣衛生健康局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縣衛生健康局、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醫保局、縣營商環境局等部門分管領導擔任,主要負責醫療亂象整治工作組織、協調、信息匯總、對上溝通等工作。
(二)建立協同機制,落實職責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協同監管、依法履職,統籌發揮職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開展好醫療亂象整治行動,對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案件線索,要及時移送相應部門;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案件線索,要及時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各單位要對派出人員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存在不認真履行職責、失職、瀆職等行為人員依法嚴厲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衛生健康部門要切實加強此項行動的宣傳引導,制作多樣化宣傳材料,利用各類媒體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宣傳,營造強大聲勢和良好輿論環境。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配合,通過網絡發布專項行動方案和警示信息,借助網信青岡平臺發布投訴舉報信息,特別是向廣大群眾宣傳解讀典型案例,揭示違法違規行為可能產生的危害和后果,提升百姓辨識能力,引導公眾理性選擇和認知。同時,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制定有效的解決和應對措施,回應媒體和社會關切問題。
(四)創新監管手段,形成高壓態勢。各成員單位要積極創新監管手段、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借助網信青岡平臺,推出群眾舉報平臺,運用網絡、微信公眾號、短信、監督熱線等形式,廣泛接受媒體和社會監督。各級醫療機構也要進一步調動社會監督積極性,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群眾積極建言獻策,形成高壓嚴打態勢。各級醫療機構要在門診、住院部等顯著位置公示青岡縣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辦公室設立投訴舉報電話、縣衛生健康局行風舉報電話、微信二維碼舉報信息、本單位投訴舉報信息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