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應急預案(通用3篇)
廚房應急預案 篇1
1、有關人員(廚房大廚或服務員)發現火情后立即向駕駛臺或當值駕駛員報告(報告內容如:廚房電烤箱著火,火勢較大等),或用就近的手操呼叫點發出報警,并即刻切斷有關電源、關閉風機,用就近的手提滅火機或滅火毯進行撲救(若火勢很大,應在現場守候,等待施救人員到達)。
2、接到報警后,駕駛臺人員立即報告船長并發出火警信號,用船令廣播向全船廣播,各職人員立即按應變部署攜帶滅火器材奔赴現場,機艙開啟消防泵。船長向總調及就近的主管機關報告。
3、人員到達后,各隊隊長分別向現場指揮報告人員抵達情況,現場指揮令各小組各就各位,并向發現火情人員詢問火情(著火原因、火勢大小、已采取的措施、人員情況及其它存在的危險情況等),并向總指揮報告火情及人員準備情況。(各小組準備完畢,隊長向現場指揮報告)
4、總指揮根據現場指揮的報告,命令隔離隊切斷廚房的總電源,關閉廚房所有通風;皮龍組冷卻廚房四周艙壁;視情派探火組進行探火,若火情、火勢等明確,應立即命令滅火隊進入現場進行滅火(先探測艙門溫度,開啟門縫觀察,然后保持低姿前進,注意進入火場應用開花水霧掩護)。
5、現場指揮按照總指揮的指示分配各項滅火工作。
6、各小組隊長完成后向現場指揮報告,并在現場待命。
7、現場指揮向總指揮報告滅火的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8、滅火隊將火撲滅后向現場指揮報告:廚房火已用手提滅火機撲滅。
9、現場指揮向總指揮報告:滅火隊已用手提滅火機將火撲滅。
10、總指揮命令現場指揮派人進行徹底檢查滅火的效果。
11、檢查人員(滅火隊隊長)向現場指揮報告:火已徹底撲滅,無復燃可能。
12、現場指揮向總指揮報告:經檢查,火已徹底撲滅,無復燃可能。請示是否打開通風,恢復清理現場?
13、總指揮同意后,現場指揮命令打開廚房所有通風,進行現場清理。
14、現場清理完畢后,現場指揮向總指揮報告:廚房已清理恢復正常。
15、總指揮命令集合隊伍并進行講評。
16、如火勢大,無法控制,應向上級機關請示増派外援。
廚房應急預案 篇2
一、改造廚房空間 進行合理規劃布局
廚房在大改造的重點之一就是空間的重新規劃布局。要改造原有的布局難免就需要拆除一些不需要的設置,新裝的熱水器、抽油煙機等廚房家電也需要在原來的煤氣管道上合理布局。不過廚房在拆改時要注意和一般的拆墻原則一樣,有些地方可以拆,有些地方是不可以拆的。
例如石膏板墻作為目前比較常見的硬質隔斷墻,一般不具有承重功能。拆除后不會對房屋造成什么影響。衛生間、廚房等通常會有半磚墻,如果在樓層結構中有設置支撐墻體的支撐梁可以放心地拆除。為了以防萬一,拆除半磚墻前最好要來施工方的施工圖紙確定拆除后不會造成安全隱患。另外墻體拆除后通常會對防水造成破壞,因此需要重新做防水。
根據房子的結構,也能分辨承重墻,框架結構的房子中內部的隔墻一般都不是承重墻。而磚混結構的房子中,除了衛生間和廚房的隔墻外都是承重墻。
涉及到燃氣管道在設計、安裝上有嚴格規范,必須由專業人員施工。業主如果私自拆改燃氣管道、包封燃氣閥門很容易造成燃氣泄漏。
二、拓展陽臺為廚房增容
廚房與陽臺相連的戶型并不少見,這種廚房的好處是一般為明亮向陽方向,有著自然光線。缺點是陽臺和廚房的面積都不太大,里面還有一些討厭的煙道垛子侵占空間。只要打通廚房和陽臺,或在二者之間加上移動隔斷,使陽臺成為擴容出來的廚房。廚房布局更加方便操作,擺放冰箱的位置是原來的小陽臺,對面是水槽,這兩個區域將陽臺空間利用了起來,在冰箱旁邊可以增加一組廚房櫥柜,以方便取放備餐和儲物。
三、讓廚房成為客廳里的風景
所有的空間設計都要考慮到廚房的美感,讓廚房成為客廳里的風景。這樣的廚房設計更多的是展示和清洗的功能,真正開爐煮食并不大,適合單身或外出應酬較多的家庭。廚房不再封閉,讓廚房的整體感覺與客廳協調一致,借助客廳的寬敞度,讓廚房的色彩、照明都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
廚房應急預案 篇3
1、廚房被藏在空間角落,不利使用
舊廚房改造方案,近20年房齡的三室兩廳,雖整體戶型還算方正,但對于以“公共空間為重心”的居住者而言,原始戶型入戶側的大柱子將空間一分為二,造成客廳、餐廳、廚房形成各據一角的情況。
被夾在兩個房間中間的廚房,既封閉又狹小,讓空間環境無法取得舒適、寬敞的互動效率。
解決方案:廚房做開放式設計,隔間變家電柜
廚房以開放式手法挪動至原餐廳處,讓餐廚動線更為緊密,與客廳的視覺延生感、互動性也變得更好。而相較于傳統戶型中的廚房連接陽臺的動線模式,設計師將原本的廚房空間釋放出來后,反倒擴大了次衛的空間感,室內采光也提升了不少
2、廚房位置離客餐廳遠,動線迂回
122㎡的老式公寓,既有通風采光不好的問題,更有半衛浴間無對外窗的情況,以及廚房距離客廳過遠、公私領域無明顯界限、玄關與客廳比例不協調等缺點。如何優化空間布局,打造功能性強的住宅?是設計師重點考慮的問題。
解決方案:連貫餐廚區域,打造豐富功能
廚房改造方案,打開客、餐廳原有的戶型界限,重新分配廚房位置,將原本的餐廳區改為書房、次臥變為餐廳空間,讓客廳、餐廳、廚房的動線更為連貫、緊密。
同時利用玻璃為主的推拉門做區隔,讓餐廚之間也有相對的獨立區域,既避免了油煙亂竄,又保證了光線通透。
廚房影響全屋采光,無餐廳空間原始結構中的廚房位置占據了屋內最佳采光位置,導致全屋空間采光不足,同時原戶型沒有規劃餐廳區域,整個空間實用性欠佳。以及業主對衛浴間在臥室外,不喜從衛浴進臥室的感覺,都需一一改動。
解決方案:融合廳區功能,衍生舒適生活
將廚房挪至客廳角落處,規劃成開放式廚房,并采用大中島式設計與餐桌串連,讓公共廳區成為一個整體區域。
而原本的廚房區域則可以改為書房,利用格柵或玻璃將書房與客廳區隔開來,半開放式的設計也讓兩個空間更有連接性。
3、廚房空間狹小,與餐客廳距離遠
原始戶型為69㎡的兩室兩廳格局,由于住宅面積與空間布局比例不當,因此會顯得擁擠。客廳雖有陽臺,卻反而影響了室內空間,讓住宅變得又小又窄。同時,廚房被規劃在屋子的最深處,距離餐廳遠、空間狹小都是問題。
解決方案:開放L形廚房,空間更具連接性
將原本躲在角落的封閉式廚房“移出來”,改為開放式廚房設計,新增的L形操作臺,不僅提升了廚房使用面積,也增加了空間的開闊性。再搭配著兩張凳子,一個簡易、使用的就餐區便誕生了。
4、廚房與臥室無界限,動線不合理
此戶住宅從建筑開發商配置的平面戶型來看,最大的問題在于,原始戶型規劃兩間臥室的設計,造成了空間封閉、昏暗、壓迫的居住感受。同時也隔絕了光線與空氣的流動,每個空間的布局都極其不合理。
解決方案:吧臺取代廚房,提高使用率
老房廚房改造,為提高住宅的使用效率,設計師將廚房改為吧臺,同時利用客廳一面墻的空間整合了書柜、展示、貓屋,最大化提升空間儲物值。
5、40㎡如何規劃客餐廳、廚房、書房?
40平方米的一居室,既要規劃客廳、餐廳,又要設計廚房、書房、臥室,以及一套配置小便斗的浴室,同時洗衣、干衣功能場所也須納入。如何讓小戶型在維持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避免空間因為過渡分割而影響開闊感?是一個大問題。
解決方案:廚房移位,變π形寬敞烹飪區
原始廚房面積約占整體空間的1/5,雖室內面積僅40㎡,但考慮到屋主需求,設計時并未縮減廚房面積,而是采用“π形”的設計概念規劃。利用隔間柜、吧臺的設計,為“一”字型廚房爭取到升級為π字形廚房的機會,兼顧做飯與就餐功能。
6、廚房面積小且采光差、動線不合理
原始戶型中廚房面積小、位置差、采光不夠,對于身為面包師的屋主而言使用感極差,畢竟廚房才是他的生活重心。如何在不大改的情況下,為廚房贏取更多的空間?讓餐、廚動線更為合理呢?設計師將廚房移位就解決了這兩個難點。
解決方案:廚房做中心,將功能性發揮到最大
角落里的廚房被移動至客廳旁邊,并改為開放中島廚房設計,讓其成為空間重心。除了創造互動關系外,也讓63㎡的空間顯得更為開闊。而中島廚區兼具多重功能,內部是酒柜、餐具收納,臺面有能提供做面包機餐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