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應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篇)
食品供應應急預案范文 篇1
一、 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質量,實施有效地食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措施,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和生命安全。確保食品安全,特制訂本預案。
二、 范圍:
適用于所有車間。
三、 職責: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由生產科執行,廠長監督指導。
四、 內容
(一)應急預案啟動
1、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市場反饋同一批次的產品,發生食用后腹瀉等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現象,主要包括化學的、生物的危害,或較大的物理危害,或出現批量的明顯的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的質量事故,如批量漲袋、出現漏氣、發臭等,視為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質量管理
2、發生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立即啟動安全應急處置方案。各相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應立即按照預案的責任分工,投入應急處理程序工作,并隨時向各職能部門反饋質量報告情況。
(二)實施應急處理措施
1、立即向供銷科和質檢科等職能部門進行反饋和信息溝通,便于問題在市場上的妥善和積極處理。
2、派質檢科或與職能部門專業人員一起,到事故發生現場,查看產品質量狀況,事故發生狀態及影響范圍等情況,將樣品送廠,并做出初步的判斷和處理。
3、相關生產車間,排查此批次產品的產量和范圍;
4、詢問其它發貨范圍的銷售公司,是否有此類現象的發生;
5、排查此批次產品生產所用的原料和輔料及包裝物的名稱、數量、生產廠家以及其它產品是否使用此批原輔料或包裝物,若有使用,查看使用產品的質量狀態,生產批量及發貨范圍。
6、排查此批原輔料是否有理化指標的檢測,以往供應廠家的質量及理化指標檢測的情況;同時排查此批產品所用包裝物、原料是否有變化。
7、排查生產環節的各項生產記錄,還原當天生產狀況;
8、通過以上排查,初步判斷出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對懷疑因素進行進一步的判斷。
9、對懷疑因素和環節,進行至少三種的重復性試驗,通過試驗,確定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
10、對于市場上的事故發生態勢積極關注和溝通,并與相關職能部門配合,做好其它善后處理工作。
(三)產品回收
1、通過排查和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職能部門溝通后,如確認此批產品有回收的必要,應對產品進行回收。回收時,按發貨區域、數量及日期批次進行回收。回收后按正常退貨程序進行退貨。
2、退貨時,與職能部門溝通,確定統一退回總部或各異地公司同時接收。
3、產品退貨后,積極對退貨產品進行觀察。
(四)改善和改進
產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對影響產品質量安全、排查出來的因素,廠內進行整改,由相關車間積極整改,或進行硬件的投入,從而固化生產。如有系統性問題,需要職能部門配合的,積極向相關部門寫出書面申請,并明確提出,在相關因素改進之前,此種或此批產品停止生產,或改進工藝等。
食品供應應急預案范文 篇2
為切實落實國務院加強非洲豬瘟防控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求,積極應對非洲豬瘟疫情,保障我縣豬肉市場供應,確保全縣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肉”,根據縣政府工作部署,經研究,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縣政府關于做好非洲豬瘟疫病防控工作的系列文件、會議精神和指示要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原則,以生豬統一定點收購屠宰、肉品集中配送、增加凍豬肉儲備等方式,建立制度完善、監管到位、分工明確、協作有序、效果良好的應急機制,保障我縣豬肉市場供應的穩定有序。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澄邁縣應對非洲豬瘟疫情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成員如下:
組長:周領軍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副組長:徐偉松縣政府副縣長
成員:喬飛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歐陽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廖忠蘭縣商務局局長
張山旭縣財政局局長
周序堅縣衛健委主任
王海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王峰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黃行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陳昌政縣交警大隊隊長
何其位金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李應運大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王堯老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黃光濤福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蔡篤漢橋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王廣深中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李杰仁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王秋顏加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楊應寧文儒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洪祊新永發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曾令京瑞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黃世敏金安籌備組組長
楊芳澄邁城鄉旅游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善浩澄邁城鄉扶貧開發公司執行董事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澄邁縣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生豬定點收購、屠宰、銷售等協調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工作和職責變動的由接任者接替,工作結束后領導小組自行撤銷,不再另行發文。
三、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菜籃子”縣長負責制,實施全縣生豬城區定點屠宰,建立起銜接有序、運轉順暢的豬肉集中配送體制,健全完善豬肉安全監管體系,完善肉品市場供應體系,強化產銷對接,推動建立安全可靠的肉品供應鏈;建立和完善冷凍豬肉儲備制度,通過收儲和投放機制,切實保障應急調控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屠宰企業產能,切實做好生豬養殖屠宰環節準出與生豬產品加工環節準入管理的銜接,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販賣加工病死豬肉等違法行為;尤其是端午節將至,我縣將迎來豬肉消費高峰,要力保我縣市場豬肉供應不斷檔、不脫銷,確保我縣人民隨時吃上“放心肉”。
四、操作模式、流程及費用保障
(一)采用“五個統一”的保障模式
由縣政府授權澄邁城鄉扶貧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應對非洲豬瘟保障豬肉供應的市場運營主體,由縣城鄉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到縣畜牧局指定的無疫情養殖場進行統一收購后,運輸至縣畜牧局指定的合格屠宰場進行統一屠宰,按照縣商務局的指導統一冷鏈配送至各相關市場和大型超市(附表1),按照市場批發供應價供應,并按照縣發改委(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收儲要求統一收儲至凍庫,便于應急使用。
暫定瑞今生豬屠宰場為我縣本次配送保供屠宰場,構建豬源檢驗供應—生豬運輸—屠宰檢疫—配送—市場監管的保障服務體系,切實保障生豬肉品供應。
(二)生豬供應
1.設立安全豬肉供應點。選定金江第一、第二農貿市場、瑞佳超市、千秋超市等超市和市場為安全豬肉供應點。在各安全豬肉供應點掛“安全豬肉供應點”“放心豬肉銷售點”宣傳牌、“檢測結果公示欄”和“價格公示欄”等宣傳標識,引導市民放心消費。根據豬肉需求情況,安全豬肉供應點將陸續增加。
2.建立計劃臺帳。由縣商務局動員各安全豬肉供應點衛生條件好、沒有違法違規記錄的肉品經銷商和信譽度高、沒有違法違規記錄的生豬批發商參與生豬肉品保供配送工作,協調生豬批發商與肉品經銷商簽訂供銷協議。各肉品經銷商每天將次日銷售計劃報送給縣商務局,由縣商務局及時上報給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匯總銷售計劃后,制定次日生豬采購、屠宰計劃。
3.生豬采購。生豬來源為經當地官方獸醫現場檢驗合格、采樣送檢呈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陰性結果的規模養殖場。由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按豬肉供應計劃進行“點對點”采購,并組織車輛運到瑞今生豬屠宰場指定地點存放,運輸車輛須在畜牧部門檢測備案,車輛專線運輸,禁止交叉使用;禁止無產地檢疫合格證、無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陰性檢測結果、無免疫標識的生豬進入屠宰場。
(三)生豬屠宰
瑞今生豬屠宰場嚴格執行生豬屠宰操作規程,組織人員屠宰生豬;宰前檢疫由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局)派駐官方獸醫負責實施,宰后檢驗、檢疫在派駐官方獸醫監督下,由瑞今負責實施。未經檢疫、檢驗,“兩證兩章一結果”(即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驗訖印章、肉品品質檢驗驗訖印章和非洲豬瘟檢測結果)不齊全的生豬肉品禁止出場,確保豬肉質量安全。發現疑似不合格生豬要及時報縣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并無害化處理。
(四)肉品配送
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組織冷鏈專用配送車將生豬肉品從瑞今生豬屠宰場配送給各供應點,配送車有專人跟車卸貨,保證沿途安全,縣衛生健康委員會要指導做好豬肉供應點、生豬運輸車、豬肉配送車每天消毒工作,并做好臺賬記錄。
(五)市場監管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安全放心豬肉供應點銷售的監管,做到明碼標價,組織打擊損害消費者利益違法行為,確保不能摻雜不明來源的豬肉。
(六)相關流程及費用保障
1.收購。由縣畜牧局牽頭負責,對我縣存量生豬進行摸底調查并檢驗檢疫,并指定收購點,由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按照需求分批次進行收購及投放,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收購生豬(200斤以上)按照市場價格進行收購。由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統一租賃消毒后的生豬運輸車運輸至畜牧局指定的合格屠宰場進行屠宰。
2.投放。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按市場批發供應價格將豬肉投入各大市場及超市,由具有營業資格的個體戶或商戶批發收購后進行市場銷售,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銷售所得全部為公司所有,同時承擔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穩價保供的社會責任,起到穩定市價的作用。
3.補貼。由縣財政局按照700元/頭的補貼標準將補貼資金下達縣商務局,縣商務局每月按照實際收儲情況撥付給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為保障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有關工作的開展,可根據縣商務局的收儲要求,縣財政局可預撥一部分補貼給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最終在補貼總數上進行核減。在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結束后,由縣商務局委托第三方公司對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生豬保價穩供成本進行核算報縣政府審定,不足部分由縣政府進行最終補貼。
五、部門職責
(一)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局):負責摸底調查我縣目前無疫情的生豬存欄底數,負責提供安全生豬來源信息,為進入屠宰場的待宰生豬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陰性檢測結果;負責監督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運輸車輛在裝載前、卸載后的清洗消毒;負責每日將次日可采購的生豬地點、數量、聯系方式及屠宰點匯總報給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負責生豬屠宰場屠宰生豬同步檢疫工作;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私屠濫宰違法行為。
(二)縣商務局:實時啟動應急狀態下市場日監測制度,對各大市場及大型超市、商場的豬肉經營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市場動態,負責將各市場及超市關于生豬肉的次日需求及時匯總報給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便于統一屠宰運輸;負責根據實際需要提出冷凍豬肉收儲要求;加大雞鴨、牛羊等替代品種的供應力度,緩解市場需求壓力,保障豬瘟疫情期間市民的消費需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引導作用,堅持正面宣傳、科學宣傳,做好非洲豬瘟疫情豬肉供應保障的宣傳工作,正確引導消費預期。
(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檢查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投放生豬的超市或攤點是否合規經營,負責生豬肉品流通環節監督管理,依法取締生豬肉品無證照經營攤點,嚴防未經定點屠宰和檢驗、檢疫流入生豬肉品市場;負責農貿市場安全豬肉供應點明碼標價,打擊價格欺詐、哄抬物價及不正當競爭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負責組織相關部門打擊私屠濫宰違法行為。
(四)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組織人員深入銷售一線,查處涉及生豬肉品安全的違法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偽造假冒印章票據等行為;配合各監管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負責生豬定點屠宰加工、生豬肉品流通和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健康證件的審查、發放、年檢工作,依法開生豬肉品衛生監督。
(五)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開展對全縣生豬肉品流通市場的價格監管和監測工作,指導銷售生豬肉進行的補貼價格;根據有關規定制定收儲計劃報縣政府同意后組織實施。(六)縣財政局:負責加強資金保障,及時撥付各職能部門及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所需經費。
(七)縣交通運輸局和縣公路分局:縣交運局負責根據商務局要求,制定專門路線,保障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供應生豬肉的收購路線及配送路線的科學、合理;建立健全活畜禽承運車輛監管制度,負責對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承運車輛的備案;縣公路分局負責國道和省道生豬及豬運輸的把關;負責“點對點”公路生豬及產品運輸車輛的監管。
(八)縣交警大隊:督促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嚴格落實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管控措施,嚴格落實入境生豬及產品指定通道制度,加強運載工具消毒,嚴禁從疫區內調運生豬及其產品;協同相關部門做好生豬市場流通監管、調運監管等防控措施。
(九)各鎮政府:負責協調做好本鎮生豬屠宰點關閉及生豬肉品集中收購、配送中的有關協調工作;正面宣傳、科學引導本鎮人民到指定銷售點購買生豬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病害肉上市銷售等違法行為。
(十)縣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監督指導配合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或雇用人員對農貿市場豬肉供應點、生豬運輸車、豬肉配送車消毒工作。
(十一)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負責按照有關部門要求選定租賃合格凍庫及時完成凍豬肉收儲任務;負責租賃生豬調運車輛及冷鏈物流車輛,負責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嚴格做好屠宰前后承運車輛的消毒工作;負責按照規定做好生豬統一運輸、統一屠宰有關工作;負責與相關市場及超市商戶簽訂購銷合同,及時投放豬肉,保障市民需求;負責嚴格規范使用有關資金,做好核算臺賬。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應對非洲豬瘟疫情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是各部門職責所在,也是關系民生的一件大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當前非洲豬瘟疫情的嚴峻性、危害的嚴重性和防控的艱巨性,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嚴防死守、聯防聯控,堅決打贏非洲豬瘟防控這場硬戰。
(二)主動作為,狠抓工作落實。各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內容,及早謀劃,提前介入,主動作為,認真落實各項工作安排,遇有重要突發情況及時報告。
(三)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要加強橫向協作和縱向聯動,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履行職能職責,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非洲豬瘟疫情的防控和市場監管工作,確保豬肉市場有序供應。
食品供應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預防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原則。請專業衛生防疫部門定期對項目進行防疫和衛生的專業檢查、消毒和處理,包括消滅白蟻、鼠害、蚊蠅和其他害蟲,對工作人員、商戶以及業主開展宣傳教育.管理公司建立以管理公司負責人為首的防疫工作小組,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第376號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建立應對食物中毒、傳染性疾病的應急機制,編制應急預案。
二、應急預案啟動
蓮花生活廣場項目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急性傳染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向上一級部門及衛生防疫部門匯報,協助采取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擴散.
成立應急防疫指揮部:負責疫情控制協調指揮工作,指揮部由管理單位、業主委員會、商會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政府、衛生防疫部門、公安機關負責人共同組成,管理單位負責人負總責.
上報:
傳染病:在流行病發病期間,無論工作人員、商戶或業主,如發現發熱、上吐下瀉病人,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送醫院診治,如醫院診斷為傳染疾病,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通知政府主管單位申請當地衛生防疫機構采取必要的衛生防疫措施:按照報告程序向上報告。
食物中毒:無論工作人員、商戶或業主,發現飯后多人有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及時向政府主管單位報告,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院救治;同時讓病人大量飲水,刺激喉部使其嘔吐;通知食品供應單位保留剩余食品以備檢驗;按照報告程序向上級報告。
三、衛生防疫措施
1、成立項目衛生防疫小組,負責項目流行病疫預防和控制.
應根據季節變化的特點,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根據防疫部門的直到和要求做好防控消殺等工作.
2、經營場區的管理:經營場區內設置一定數量的通風設備,保證空氣循環良好。保證場區通道通暢無積水.設置一定數量的垃圾筒,并有專人每天負貢清理.設專崗提醒人群做好自身防護,不擁堵、不聚集、不逗留。
3、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人員將保證足夠的生活空間及必要的防護、生活設施,值班宿舍內夏季應將開啟式窗戶打開通風,保持室
內空氣流通,并安紗扇防蠅.冬季配備取暖設備,保持室內正常溫度。
4、食品安全的管理:餐飲熟食商家應按上級防疫要求做好停歇業配合工作.允許開業的需取得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頒發的允許開業手續方可開業,同時應保證室內通風良好,排水通暢,工作人員體檢合格方可上崗,各種器具、主副食品不準直接接觸地面,各種食品必須生熟分開.各種鮮肉必須從章證齊全,
5、公共衛生管理:項目有專人負責衛生清掃工作,及時清理垃圾,集中運送裝入容器,傳染性垃圾應設置專用收集桶,不得與其他垃圾混裝.衛生間應有專人負責打掃,保持衛生間衛生清潔,定期進行消毒。
6、安全管理:建立應急現場治安保衛制度和責任分工,并有專人負貢進行檢查落實.每日開展巡查,對不明身份或拒不配合防疫工作人員做必要控制并上報政府及相關防疫部門。
7、宣傳教育管理:設置公示、學習和娛樂場所,供群眾學習防控知識、自我心理疏導等。制止謠言傳播,消除恐慌。
8、飲用水管理:職工飲水由現場飲水站提供開水,夏季供應清涼飲料或綠豆湯.盛水容器并有專人管理,保證工作人員能喝上符合衛生要求的白開水。
9、流動人員管理:配合防疫要求,在必要時期對流動人員進行查驗、管控。工作人員有疫區接觸史的一律按要求,自我隔離,建檔監測并上報政府及防疫部門。
10、必要時配合建立隔離區:現場設立隔離區,隔離區設立醒目標識,禁止無關人員入內,防止疫情擴大。項目各入口設置大門,沒有大門的用圍擋封閉.圍擋、大門應牢固嚴密,保證切斷市場與外界的直接接觸。
對于疫情密切接觸者,進行重點隔離,密切接觸者嚴格按防疫部門要求采取嚴密的隔離措施.其他人群不得與隔離人員接觸,隔離人員不得到隔離區外活動。
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對隔離區的消毒工作。并記錄消毒臺賬。
對隔離區人員每天進行體檢,并認證做好記錄。
做好對隔離人員的宣傳教育,普及預防知識,做好隔離人員思想工作,排除恐慌心理,積極服從和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防治工作。杜絕私自出走和不服從管理的事件發生。
保證隔離區內人員的生活物資供應,并隨時與政府及有關部門聯系,解決使用高峰期間的物資供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