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面贈與協議(精選3篇)
門面贈與協議 篇1
甲方(贈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聯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贈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_族,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系父女關系,現甲乙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自愿達成贈與協議如下:__________
一、贈與內容
1、甲方名下現有________套房產,房屋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07號產權面積:_________________平米;金額:________________元(大寫:_________________元整)。D08號產權面積:_________________平米;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________________元整)。
3、現甲方自愿將該房產贈與乙方,該房產待協議簽署后屬于乙方個人財產。
二、乙方自愿接受甲方的贈與。
三、本贈與協議約定的贈與系甲方對乙方的單方贈與,屬于乙方個人財產,與他人無關,不涉及他人權利。
四、待可以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時,甲方需及時將房屋過戶到乙方名下,過戶費用由乙方承擔,未過戶不影響本協議效力。
五、乙方作為上述房產的實際所有人,對該房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甲方不得干涉乙方行使權利。
六、在未經乙方的同意下,甲方不得以自己方式處分該房產,包括但不限于出賣、抵押,租賃等,凡涉及房產產權相關的處置都需要乙方同意,乙方出面處理,甲方不得擅自處理,擅自處理的,造成乙方經濟損失,需按照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于乙方。
七、雙方均認可,簽訂本協議內容是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并已向律師咨詢了解過中國法律有關規定,也明確簽訂本協議的法律后果;雙方也認可,在簽訂本協議時身體健康,神智清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八、協議在履行過程中,如有一方認為需要修改,需向另外一方提出修改建議和理由,雙方協商同意后方可修改,并形成本協議的附件。如未達成新的修改意見,則原協議繼續有效。
九、簽訂本協議后,若有未盡事宜,雙方可另行協商,簽訂補充協議。若本協議部分條款被認定為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十、若因房產出現糾紛,雙方可向該房產所在地法院起訴解決糾。
十一、本協議一式二份,協議各方各執一份。各份協議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協議經各方簽署后生效,為不可撤銷合同。若甲方違約撤銷,需按照按照房產價值賠償于乙方。
甲方(簽字捺印):__________ 乙方(簽字捺印):__________
簽署日期: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簽署日期: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門面贈與協議 篇2
甲方:_______________(贈與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受贈方)
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就贈與事項達成協議如下:
1.甲方將_______________贈與乙方(贈與物的.名稱、數量、質量)。
2.甲方將于_______________(時間)在_______________(地點)將贈與物交付給乙方。
3.甲方承擔_______________的責任義務。
4.甲方享有_______________權利(明確甲方的撤銷權及行使撤銷權的情形)。
5.乙方應于_____(時間)之前做出是否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否則贈與不生效。
6.其它
甲方:__________
簽字:__________
蓋章: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簽字:___________
蓋章: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
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門面贈與協議 篇3
一、贈與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1.雙方行為。
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是吸收了諾誠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
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無償行為。
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二、贈與合同撤銷的情況
第一,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
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是指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得由贈與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銷贈與合同。但在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中,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合同。
第二,贈與合同的法定撤銷。
贈與合同中,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后,贈與人即喪失了任意撤銷贈與合同的權利,但在以下條件具備時,贈與人仍可享有撤銷贈與合同的法定權利:
1、 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的;
2、 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3、 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的。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行使。該期間為除斥期間。超過這一期間,贈與人不得再行使撤銷權。
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予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其繼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6個月內行使。這一期間同樣也是除斥期間。
第三,贈與合同的法定解除。
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解除贈與合同,不再履行贈與義務。該合同解除不發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贈與人就原已履行的贈與,無權要求受贈人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