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精選3篇)
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1
為進一步減少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質量通病,切實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水平,由無錫市建設局組織有關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市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根據國家現行標準規范,結合我市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實踐,針對 “門窗滲漏”、“屋面滲漏”和“外墻滲漏”三個常見的質量通病編制了防治措施專篇,現予下發并提出以下要求,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自發文之日起:
1、新建工程應當按本通知的要求將有關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納入施工圖設計文件。
2、在建工程原設計中沒有、且尚未施工的內容,應由設計單位根據相應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出具設計變更,涉及重大變更的應當送審圖機構復審。
3、已進行圖紙設計但未開工工程,設計圖紙應按本通知的要求調整設計或作變更;已完成施工圖審查的,設計圖紙應作相應變更,涉及重大變更的應當送審圖機構復審。
二、無錫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無錫市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負責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實施的日常監督管理。各單位在執行本通知過程中和工程實踐過程中,請及時將遇到的問題和建議反饋給我們,以便下次修訂時吸收和參考。設計方面請反饋給無錫市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電話:0510-82720911,其他方面的問題請反饋給無錫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電話:0510-85879031。
三、本通知要求執行的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列入優秀設計和“太湖杯”優質工程等評優考核體系。
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2
地塊是由河南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檔住宅小區,由上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監理,由于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是住宅工程中極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牽涉設計、業主、監理、施工等有關各方及各施工階段,解決好質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為保證在施工中有效的進行質量控制,克服質量通病,我方制定了以下措施及制度:
一、組織措施
成立質量通病防治小組,小組名單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組員:
防治小組的權限、責任、范圍
1、質量通病防治小組的權限:防治小組發現未按監理方及建設方批準的質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責令施工隊限期整改的權力;如沒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權進行經濟處罰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質量通病防治小組的責任:盡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質量通病。
3、質量通病防治小組的負責范圍: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屬我方承包范圍的施工質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
1、工程開工前,編制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對所有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增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
2、裝飾裝修工程必須做到“方案指路,樣板先行”,樣板間(樣板墻)必須經監理、業主認可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與會簽制度;
4、建立成品保護制度,發至各參建方。
三、合同管理措施
為了做好防治工程質量通病工作,本方案經貴方批準后,力爭在不增加造價的基礎上,按施工規范及質量保證措施施工;在增加造價很少的基礎上,按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確保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認真落實。
四、技術措施
1、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有:麻面、蜂窩、爛根、露筋、縫隙與夾渣層、樓面裂縫、構件幾何尺寸偏差、標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
a、蜂窩: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柱、墻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涌出而造成。
混凝土施工時,保持合適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過3m時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縫處用雙面膠條擠緊,振搗人員掛牌上崗、規范操作,增強責任心與質量意識。
b、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墻柱側面,板底部使用帶凹槽的成品墊塊,間距符合方案要求,雙層板板筋之間馬凳支撐高度應正確,綁扎應牢固。
c、麻面: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
混凝土澆筑前模板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立面模板應在混凝土終凝后且有一定強度時再拆除,拆除時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對混凝土構件棱角的保護。
d、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
梁板上垃圾應用吹風機吹凈,墻柱應留清掃孔,混凝土澆筑前先澆50mm厚凈漿,以確保與原混凝土面有機結合。
e、梁、柱連接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主要原因是柱接頭模板剛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時未認真控制斷面尺寸。
梁、柱接頭處支模方法嚴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質檢員認真檢查與復核。
f、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嚴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澆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認真抹平,踩踏嚴重屬澆筑后上人過早。
混凝土澆筑時,認真做好收面工作,終凝后,強度未過到1.2Mpa前不準上人。
g、樓板厚度不夠或板厚超標
混凝土澆筑前,對樓板模板頂標高進行復核,做好現澆板板厚的控制標識,澆筑過程中質檢員對每塊板板頂標高均應認真拉線檢查。
當有預留洞時可利用預留洞輔助檢查。
混凝土缺陷的修復在拆模后24h之內完成,區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1)表面抹漿。對于麻面、露筋和蜂窩可進行表面抹漿修復。修復時首先將缺陷部分清洗干凈,將松動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濕潤而不能積水,然后將通過試驗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設計高一個標號的水泥砂漿抹上,補好的表面應與結構表面平齊光潔,不能出現突變。
(2)混凝土回填。對于部分空洞,需立模進行混凝土回填。修復時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實的混凝土并保證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將表面清洗干凈并保持濕潤而不能積水,再用高與原設計標號一個等級的專用修補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須與老混凝土結合好并保證密實,對突出于結構外表面的部分應在混凝土初凝后鑿掉和磨平,并加強養護。
(3)混凝土漲模,先用粗鏨子將漲模處大致鑿好,再用細鏨子輕輕將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機進行局部打磨。
2、內墻常見的質量通病
砌體墻裂縫防治措施:
a、砌筑砂漿采用中粗砂。
b、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出釜停放期不應小于28d,砌體結構砌筑完成后應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體間掛鋼板網。
c、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墻砌筑完并間隔7d后,方可用斜磚頂緊砌實,砂漿飽滿。
d、砌體墻與豎向混凝土構件相連時應灰隙飽滿;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外墻時,不得留腳手眼。
e、錨拉筋位置要正確,與磚模數要相匹配,不能彎折壓入磚縫。
f、墻體中不應設水平暗管,無法避免時,應將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現澆的混凝土構件中,豎向敷設當暗管直徑累計不大于30mm時可直接暗敷于砌體中間,多管可用扎絲分段將管加以綁扎,管周圍用砂漿填實。
g、在寬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墻段及壁柱內不應埋設豎向管線;無法避免時,應將其置于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本條如有發生,應與設計人協商出設計變更或現場辦理簽證。
h、按設計要求在加氣混凝土砌塊墻上開鑿溝槽、孔洞時,嚴禁沖擊荷載擾動墻體。
i、砌體工程的頂層和底層的外窗應設置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窗臺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與磚的模數一致,混凝土強度不小于C20.
輕質隔墻裂縫主要發生在與其它墻體相接處或門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幾點:
a、應注意在不同的基體間掛鋼板網。
b、門窗洞口等處加強嚴格按泰柏板行業標準及專業分包方提出的處理方案進行施工。
c、墻體走線管的地方應加設鋼板網加強。
內抹灰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a、抹灰打底前基層必須清理干凈,提前一天澆水濕潤;抹罩面灰前必須將表面灰塵清理干凈。
b、基層必須甩毛,甩毛厚度應均勻一致,基層甩毛后應澆水養護,強度達到手掰不動為合格。
c、在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電線導管設槽處,應采用鋼絲網抹灰做加強處理,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設寬度不應小于150mm.
d、煙道抹灰、凹進墻體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須全墻滿掛鋼板網。
e、內墻面抹罩面灰應從上向下進行。不得逆向施工。
f、移動里操作架時應注意不要損傷墻面,對工人加強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墻面上亂涂亂畫。
g、墻、柱陽角處應抹成圓弧形,按要求做1:2水泥砂漿護角,其高度不應低于2m,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
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篇3
一、工程概況:
我公司承建的墊江縣桂北二區統建安臵房A、B、C、D、E、G、E、H棟主體工程于20xx年4月4日中間結構轉序檢查驗收時提出的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我單位針對所提出的問題,制定了專項整改方案:
二、承在現象:
B棟二層1/M軸交2軸墻體陰角處裂縫。
三、原因分析:
在磚砌筑時末按規范要求留馬牙槎、和安裝拉墻筋導至在澆二層砼被拉裂。
四、制定處理方案:
1、首先將拉裂的灰縫清理干凈后在用水沖洗干凈后,提前1d用水充分濕潤墻面,在用1:2水泥砂漿補縫壓實。
2、在1軸磚墻后面每間距50公分高部位、用鉆孔機孔徑Φ200MM的向1/M軸垂直鉆孔長度大于600CM、清理干凈后形成馬牙槎、用水沖洗干凈、將磚墻澆水飽和、用2根直徑8mm的鋼筋做拉結筋、長度不得小于500mm,鋼筋未端應做90度彎鉤,放入馬牙槎內做拉結筋、用C30膨脹細石凝土灌注振搗密實、并澆水養護。
4、在粉水前必須雙面滿掛鋼絲網、鋼絲網材質為(抹墻專用低碳鋼絲電焊網、平紋編織孔徑50*50MM、絲徑40絲)。
五、承在現象:
現澆砼個別部位有報模、蜂窩、麻面、露筋等缺陷。
六、原因分析:因為磚混結構工期緊、工人的操著技術不平等、造成現澆砼構件在澆筑砼時模板松動、報模,造成現澆砼構件個別部位出現報模、蜂窩、麻面、露筋等缺陷。
七、制定處理方案:
1、砼報模彈線打平、打直、凹、凸、垂直度不能超出±15MM。
2、剔除不密實的砼、有蜂窩、麻面、露筋砼部位;用水沖洗干凈,刷素水泥漿一道;用C30膨脹細石混凝土填補并振搗密實;
3、按要求及時養護。
八、承在現象:陽光窗板表面出現不規則較淺裂縫,其走向縱橫交錯,無規律性,裂縫不均,長短不一,互不連貫。
九、原因分析:現澆鋼筋混凝土陽光窗板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溫度變形和收縮變形引起的。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時,混凝土相應都會產生溫度變形和收縮變形。
十、處理方案:
1、較小的或較淺的龜裂可不做處理。
2、非貫穿裂縫:
沿裂縫長度將裂縫表面水泥砂漿剔鑿、沖洗干凈。剔鑿寬度為裂縫兩邊各15mm,采用環氧樹脂膠泥填補。
3、貫穿裂縫:
沿縫鑿成V字形凹槽,縫寬30mm,表面沖洗干凈,將AE111改性環氧樹脂液或植筋結構膠用壓力灌入縫內,再用碳纖維布對陽光窗板進行加固。使用碳纖維布時,對單條裂縫,除了沿縫粘貼外還要在垂直于縫方向間距布寬粘貼;對相互交叉的多余縫要井字形粘貼,間距同布寬。
十一、承在現象:
磚砌體灰漿不飽滿、接槎不密實、磚砌體垂直平整度差、部分墻體有移位現象。
十二、原因分析:
1、磚砌體灰漿不飽滿、接槎不密實;主要原因時工期緊、工人的技術水不等、管理不到位。
2、磚砌體垂直平整度差;主要是多家磚廠供貨磚尺寸不一致、未分廠堆碼。
3、部分墻體有移位現象主要原因時工期緊、磚砌體砂泵強度未達到標準強度時木工就去執模、對磚砌體結構造成影響、在澆筑砼時造成部分墻體移位。
十三、處理方案:
1、磚砌體灰漿不飽滿和接槎不密實的首先清理松動縫隙、用水沖洗干凈、提前1d用水充分濕潤墻面、能填灰漿的在用1:2水泥砂漿填補縫密實。
2、磚砌體灰漿不飽滿、接槎不密實的墻體在粉水前必須雙面滿掛鋼絲網(鋼絲網材質抹墻專用低碳鋼絲電焊網、規格:平紋編織孔徑50*50MM絲徑40絲)。
3、磚砌體垂直平整度差、和有移位的墻體在粉水前打吧、立柱、調平、對粉水厚度超除2.5公分的墻面應掛鋼絲網施工。
以上質量問題必須嚴格按施工規范逐條落實整改,整改合格后報項部、監理部進行二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