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過世的悼詞(精選3篇)
老人過世的悼詞 篇1
各位親友,村民們:
蒼天肅穆,風木含悲!今日,我們懷著極其悲痛的心境,在那里沉痛悼念我們的好黨員、好主任。
20xx年9月日時分,因車禍重傷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x歲。
為此,我們失去了一位忠誠于黨和人民事業的好同志,失去了一位為x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好主任,他的離去,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不幸,也是我們x村的不幸。
在此,我代表x村黨支部全體黨員對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生于x年xx月xx日,xx年xx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先后任、。
20xx年12月當選為村委會主任。
xx鎮第八屆黨代會代表、第三屆人大代表。
一生是歷盡艱辛,艱苦樸素,勤儉奮斗,為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工作的一生。
為扶養子女長大成人,他飽經生活的艱幸和考驗,盡心盡力,在生活極度艱難的情景下也從不向組織伸手,即使生活寬裕后他仍是堅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茶淡飯,省吃儉用,想到的是組織,是群眾,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他用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黨員和廣大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在工作中,能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完成上級黨組織和政府交給的各項任務,帶領群眾進取發展生產,為x村的各項事業貢獻的一切。
以一個黨員的職責感,滿腔熱情的關心和支持村里的各項事業,他參加支部活動,為支部的建設和發展獻計獻策。
他參與村里重大決策的研究和制定,他進取推進村民自治工作,本著對村干部和廣大群眾負責的態度,監督村里的各項工作,為村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推進村內事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貢獻力量,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教子有方,團結鄰里,他的辭世,是他家人和全村村民的一大損失,讓x村黨支部失去了一個好黨員,讓親友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讓周邊父老失去了一位好鄰居,讓子女失去了一位好父親。
他雖離我們遠去,但他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儉的優良作風;為人正派,忠厚善良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發揚。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在那里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學習為黨的事業忠耿工作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把我村建設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和美”新作出的貢獻!以告慰為此畢生工作的心血。
安息吧!。
老人過世的悼詞 篇2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街坊鄰居,親朋親友:
大家好!
在母親過世后的幾天就想寫篇祭文了,但當時的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夜夢中常常浮出母親在世時的蒼老面容。母親去世兩年多了,在這個清明時節,思念、愧疚的心情終于融入筆端,化作懷念母親逝世的祭文。
記得20xx年元旦的午夜,在農村老家的那間土房里,母親躺在那一方她居住了幾十年的土炕上,平靜的離開了我們。那一刻我在心底呼喊:您為什么不等等我,讓我多跟您說上幾句,雖然知道人老病死,人生難免。想到遲早會有這么一天,可當這一天真的出現在面前時,卻給我留下這永遠的痛苦和悲傷。
母親的一生是辛勤操勞的一生。她為了全家的生計,起早摸黑,不僅撫養大了我們兄弟姐妹十一人,還幫我們帶大了她的大幫孫輩。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的艱辛,耗費了多少的心血。
母親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母親一生節儉,除了最簡單的飯菜,她把她認為稍微好一點的吃食,都留給了父親和我們,繼而又留給了她的孫輩。等到生活好了,兒孫們大了,吃也舍不得吃,穿也舍不得穿,一點兒享受的日子也沒有過,直到患病在床。
母親的一生是忍耐的一生。她忍耐操勞之辛苦,忍耐生活之清貧,忍耐多兒多女的牽腸掛肚。
母親,您本該在和我們再多待些時日,可您就這樣匆匆的走了!您不知道我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跟您說,可您卻永遠聽不到我們的話了!
母親,您告別了80年的生命歷程,擺脫了病痛,擺脫了辛勞,也擺脫了許許多多的愁苦和煩惱,您終于可以安歇了!
青山綠水是您的家,鮮花翠草是您的伴兒,蒼勁的松柏永遠給您唱著最好聽的歌兒!
母親,您在兒的心中是多么的偉大,是多么的自豪!
母親,我們永遠懷念您!
老人過世的悼詞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至親好友: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這里舉行追悼儀式,共同寄托我們對老人的哀思。
老人于 1925年XX月4日出生于XX省XX市XX村四組,于20xx年3月25日早晨7:52分因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XX歲。青山依舊,夕陽幾度,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離我們而去,一位經歷過苦難與幸福的母親、婆婆、奶奶,告別了她養育的滿堂子孫們。
老人的一生,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她出生于舊中國貧苦農民家庭,6歲時,父親撒手人寰,撇下母女相依為命, 16歲時嫁入周氏家族。在那個災難深重、戰亂頻發的年代,一家人生計艱難,飽嘗了生活磨難。在周家,公公、婆婆連遇喪子之痛,無心料理家務,但家中尚有小叔年幼,嗷嗷待哺,她盡一已之力承擔養育之責。她節衣縮食,操持家務,養育子女。丈夫于1987年病逝后,她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走完了人生的XX個春秋。她一生共撫養子女6人,哺育撫攜一大群孫子,可以說是艱辛備至。
老人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創業的一生。苦難的歲月,艱辛的磨礪,造就了她吃苦耐勞、堅強不屈和忍辱負重的品格,也培養了她善良樸實、溫良賢淑的性格。她過早地嘗到了人生的辛酸苦辣,也過早地擔負了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生活重擔。在食不裹腹、生活無著的年代里,她以自己的一雙勤勞之手,養蠶種桑,紡紗織布,樹皮糠菜粥日;在集體合作社勞動中,她起早貪黑,從不挑輕避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深受鄉鄰們的信任和欽佩;她縫補漿洗,心靈手巧,為了家人生活,費盡心思。一碗豆腐,她可以做出十幾道菜式,花樣翻新;她做的織布衣服,讓家人穿上溫暖如春;她親手做的咸菜豆豉,讓全家人至今難忘。
在老人的身上,凝聚了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善良、樸實、尊老、愛幼。她16歲嫁入周家,上有年邁的曾祖父、曾祖母,她飲食起居,盡心侍奉;對公爹公婆,她恪守禮節,謹遵教誨;對丈夫,她忠貞賢良,夫唱婦隨;對兄弟妯娌,她通情達理,真誠相待;對子女、堂侄,她不分內外親疏,悉如已出;直至80高齡的時候,她仍在為襁褓中的重孫搖籃執扇,生命不息,勞作不輟。她一生慈善愛人,樂善好施,不計回報。她的謙和大度,她的真誠樸實,她的任勞任怨,讓周氏家族和睦團結,人丁興旺,周氏一脈枝繁葉茂,她的名字將被永遠銘刻。
作為一名普通農家婦女,為了教育子孫讀好書,做好人,老人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了子女身上。她省吃儉用,供子女讀書,回報社會。子女讀書,她挑燈在側,深夜陪伴;三九寒冬,她懷揣熱飯送到學校;烈日酷暑,她徒步往返學校換洗衣物,只為兒女能安心學習。兒子參軍前夕,她隱瞞渾身傷痛,只為兒子放心離家,保家衛國;兒子遠行南方,她用鼓勵讓兒子放下顧慮,不要牽掛年事已高的自已,全心工作;她為之付出了許多心血的孫子,終于考上了大學,并且現在已走上了工作崗位。她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教育子女遵紀守法,本分做人,依靠誠實勞動創造幸福生活。時至今日,在她老人家的辛勤勞動和操持下,家業興旺,子孫們個個成家立業,生活幸福安康。
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無奇、樸實無華的一生;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一生;是善良賢明、通情達理的一生;是和親睦鄰、苦盡甘來的一生。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留芳百世的偉業,但她的人格力量和優秀品德,永遠激勵著子孫后代,她的音容笑貌永遠活在子孫心中。
家務千百事,勞心積慮,情深似海;
風雨載,養兒育女,恩重如山。
走過了XX年漫漫人生路,累了。她含辛茹苦哺育子女七十余載,累了。她離開我們,離開了她的親人,她的朋友。從此兒女們失去了一位慈愛的媽媽,孫子們失去了一位和靄的奶奶,這是我們的巨大損失。可以告慰老人的是,她的子孫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踏實工作,正直做人,善待他人,健康向上。她走后,他們一定會像以前一樣,團結互助,克服困難,教育好子女,使他們個個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最后,祝老人一路走好!
愿她老人家在天之靈幸福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