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伯父的悼詞(通用3篇)
悼念伯父的悼詞 篇1
敬愛的伯父離開我們快一周年了!我們深情地緬懷著他老人家!20__年4月12日凌晨,伯父陳金華老人因患食道癌醫治無效,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往了另一個極樂世界,去地下與岳父大人兄弟倆團聚去了!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家庭觀念——重男輕女深刻地影響著陳家的生活。在連續生了三個女兒的情況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計劃生育國策強制下,岳父母卻毅然選擇出走躲避“計劃生育”,走上“不生男孩不罷休”的路子。那在外躲避的幾年,不僅影響著岳父母的身體健康,更影響著三個女兒的成長經歷。老大和老二留守家里,雖有伯父從外地回來幫助照顧,但終究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老三送到舅爺爺家寄養,寄人籬下的日子怎比在父母身邊的嬉戲?
直到1985年,終于生了老四陳松之后,陳家才得以團聚。凡是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看到,也都知道,違反計劃生育國策的家庭代價是什么。因岳父母外出躲避生育,家里的生產生活本來就一塌糊涂,加之違反國策,家里稍顯值一點錢得家什都被政府部門“掠走”了。用“家徒四壁”一詞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在外躲避“計劃生育”,岳父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損害,加之后來生產勞累,生活節儉,岳父的身體亮起了“紅燈”。1992年6月22日,岳父大人因病去世,享年43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伯父才正式走進我們侄輩的生活之中。伯父是1946年出生的,岳父是1949年出生的。在他們那一輩就他們兄弟二人。伯父年輕時有過短暫的婚姻,沒有子嗣,但不知什么原因,婚姻不久而終。我是從1993年開始與伯父接觸的。25年的相處,讓伯父的人生輪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伯父是千千萬萬個中國男性農民當中的一個代表。他的身上有著中國農民性格的樸實、做人的本份、做事的勤勞、生活的節儉等。事實求是的說,他的身上也有著中國農民傳統的狹隘的成分,譬如思想的僵化,不與時俱進;待人接物棱角分明,缺乏圓潤;世事目光短淺,不夠長遠;煙酒賭博染身,壞舊習慣難改;處事方式守舊,不愿不想變通等。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伯父雖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民,雖然身上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他能夠像一個父親那樣操持著陳家,用他固有的方式方法運營著家業。受著伯父身上積極因素的影響,陳家姐弟四人性格耿直、做人本份、與人和善、做事規矩、發展上進、生活簡樸等。四人的成長也逐漸地從家境的“冬天”走向幸福的“春天”。
20__年暑期,伯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我們侄輩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堅持一條心為伯父治病。但天不假年,不滿兩年,病魔還是無情地、無情地奪走伯父。
……哎!
與伯父25年的相處,有著太多太多的“忘不了”:
忘不了,伯父他為了維護陳家的利益,與他人爭吵甚至動武的場面;忘不了,伯父他為了貼補家用,鉆進地窯里燒窯的場景;忘不了,伯父他在炎炎烈日下,用弱小的身子挑起生產的重擔;忘不了,伯父他在刺骨北風里,挽腿彎腰在藕塘里挖藕的身影;忘不了,伯父他支持老大上學而挑去的大米;忘不了,伯父他反對老二去省外打工的迂見;忘不了,伯父他教導老三待人接物的嘮叨;忘不了,伯父他希望老四光宗耀祖而遞過來的學費;忘不了,伯父他看到我們侄輩們回家團聚時喜悅的笑臉;忘不了,伯父他在我們回家后每天早晨上街購物的情形;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殺雞洗魚;忘不了,伯父他左手端杯、右手執筷,面帶笑容地看著我們吃吃笑笑;忘不了,伯父他在茶余飯后和我們一起嘮嘮家常;忘不了,伯父他時常和岳母之間的磕磕碰碰;忘不了,伯父他賭博后贏錢的得意、輸錢后的失意;忘不了,伯父他嘴里的“長江大橋”、手里的“紅金龍”、杯里的“純谷酒”和保溫杯里的“濃茶”;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摘回來的蓮蓬和西瓜;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準備的大米和菜籽油;忘不了,伯父他看到我們離家時的情緒惆悵;忘不了,伯父他為了支持我們小家庭而留守的15年;忘不了,伯父他感冒后拒絕服藥的倔強;忘不了,伯父他生病時身體難受時傷感的眼神;忘不了,伯父他身體有所好轉時對生命的渴望;忘不了,伯父他最后兩年只能進稀食流食的無奈;忘不了,伯父他病重時內心的煩躁與不安;忘不了,伯父他走前交代的句句話和件件事;忘不了,伯父他走后壽衣穿裹著的弱小身軀;忘不了,伯父他被抬進一口漆黑的棺木;忘不了,伯父他安詳地躺在小山坡上……
伯父他走了,永遠地走了,此生再也不能相見了。他走的時候,侄輩皆不在床邊,實為遺憾之至!我們也為此倍感傷痛!依據我們對伯父個性的了解,他走的時候,該有多么的不甘呀?一不甘,在陳家日子越過越順、越來越紅火時,他要走了;二不甘,沒有親眼看到老三、老四過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三不甘,沒有看到老四的姑娘陳雨芊的出生呀!是呀!每個人的人生總是會有些許遺憾呀!伯父他也不例外了!
有哲人說過:“對逝者最好的懷念,就是好好地活著。”我們會在靜下心來時,將伯父他真真地想起;我們會在春節、清明、中元(農歷七月半)時節,跟伯父他燒些紙錢;我們會團結一心、和睦一力贍養岳母大人,讓她過好晚年生活;我們會秉承父輩們的優良家風,建設好各自的小家庭;我們會撫養好、教導好下一代人,引導其健康成長; 我們會沿著父輩們前進的方向,將陳家的血脈發展壯大,讓陳家這棵大樹根深葉茂!
我們會通過奮斗,將日子越過越好,讓伯父、岳父他們含笑九泉!我們會將伯父、岳父他們永遠地、永遠地裝在我們的心中!
嗚呼!逝者安息,生者前行!
伯父,他永遠的走了!享年73歲!
悼念伯父的悼詞 篇2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公元20xx年一月三日,家父駕鶴西去。魂歸緲緲,唯余桑梓,兒撕心裂肺,痛心疾首,一腔悲情,兩行酸淚,一時多少言語,竟不知如何訴說……
作為農民的父親,童年和青年時期可以說是充滿坎坷和不幸的。拋卻農民本身的貧窮和艱難不談,就是一個接一個的自然的和人為的災難,對于他來講,已經是太多太沉重了。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不止一次地談起過他的童年的艱辛與困苦。他說這種艱辛與困苦直接造成了他企圖通過讀書來擺脫土地的失敗——父親只斷斷續續讀了五年的小學課本。
暮年的父親由于一生的操勞積勞成疾。長年累月的重體力活使得父親的心臟有很多疾病。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兒當何報?父親臨終數次呼兒乳名。嗚呼!為人子者傷傷,黃天不曉,身為后者愴愴,西庭難知,一腔悲情何日盡譴,訴青山而淚眼婆娑,臨瀚海而悵恨纏綿,空余愧恨!想如今難睹家父音容,不盡為子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
紙短情長,筆拙意遠,十分才思,不盡家父滴水之恩,萬千淚水難報家父養育之情。胸悶難耐,思情難排,寥寥數語,權泄相思之苦,且譴追念之郁。
逝者已矣,托體山阿,生者追思,寄語薄紙,想必家父在天之靈,能體諒不孝子之思念之苦,天人分離的無限悲傷……
父親黃泉路上走好!九泉之下安息吧!窮不扎根,愚有兩說!富又何如?為兒只有淡遠求索、行恭、責厚、接眾和,孝順母親!
不辜負您的期望秉承父親對人感恩,對己克制之人格光輝,橛橛梗梗,孜孜淑淑……
悼念伯父的悼詞 篇3
敬愛的伯父離開了我們,我們深情地緬懷著他老人家!20__年4月12日凌晨,伯父陳金華老人因患食道癌醫治無效,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往了另一個極樂世界,去地下與岳父大人兄弟倆團聚去了!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家庭觀念——重男輕女深刻地影響著陳家的生活。在連續生了三個女兒的情況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計劃生育國策強制下,岳父母卻毅然選擇出走躲避“計劃生育”,走上“不生男孩不罷休”的路子。那在外躲避的幾年,不僅影響著岳父母的身體健康,更影響著三個女兒的成長經歷。老大和老二留守家里,雖有伯父從外地回來幫助照顧,但終究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老三送到舅爺爺家寄養,寄人籬下的日子怎比在父母身邊的嬉戲?
直到1985年,終于生了老四陳松之后,陳家才得以團聚。凡是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看到,也都知道,違反計劃生育國策的家庭代價是什么。因岳父母外出躲避生育,家里的生產生活本來就一塌糊涂,加之違反國策,家里稍顯值一點錢得家什都被政府部門“掠走”了。用“家徒四壁”一詞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在外躲避“計劃生育”,岳父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損害,加之后來生產勞累,生活節儉,岳父的身體亮起了“紅燈”。1992年6月22日,岳父大人因病去世,享年43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伯父才正式走進我們侄輩的生活之中。伯父是1946年出生的,岳父是1949年出生的。在他們那一輩就他們兄弟二人。伯父年輕時有過短暫的婚姻,沒有子嗣,但不知什么原因,婚姻不久而終。我是從1993年開始與伯父接觸的。25年的相處,讓伯父的人生輪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伯父是千千萬萬個中國男性農民當中的一個代表。他的身上有著中國農民性格的樸實、做人的本份、做事的勤勞、生活的節儉等。事實求是的說,他的身上也有著中國農民傳統的狹隘的成分,譬如思想的僵化,不與時俱進;待人接物棱角分明,缺乏圓潤;世事目光短淺,不夠長遠;煙酒賭博染身,壞舊習慣難改;處事方式守舊,不愿不想變通等。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伯父雖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民,雖然身上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他能夠像一個父親那樣操持著陳家,用他固有的方式方法運營著家業。受著伯父身上積極因素的影響,陳家姐弟四人性格耿直、做人本份、與人和善、做事規矩、發展上進、生活簡樸等。四人的成長也逐漸地從家境的“冬天”走向幸福的“春天”。
20__年暑期,伯父被查出患有食道癌。我們侄輩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堅持一條心為伯父治病。但天不假年,不滿兩年,病魔還是無情地、無情地奪走伯父。
……哎!
與伯父25年的相處,有著太多太多的“忘不了”:
忘不了,伯父他為了維護陳家的利益,與他人爭吵甚至動武的場面;忘不了,伯父他為了貼補家用,鉆進地窯里燒窯的場景;忘不了,伯父他在炎炎烈日下,用弱小的身子挑起生產的重擔;忘不了,伯父他在刺骨北風里,挽腿彎腰在藕塘里挖藕的身影;忘不了,伯父他支持老大上學而挑去的大米;忘不了,伯父他反對老二去省外打工的迂見;忘不了,伯父他教導老三待人接物的嘮叨;忘不了,伯父他希望老四光宗耀祖而遞過來的學費;忘不了,伯父他看到我們侄輩們回家團聚時喜悅的笑臉;忘不了,伯父他在我們回家后每天早晨上街購物的情形;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殺雞洗魚;忘不了,伯父他左手端杯、右手執筷,面帶笑容地看著我們吃吃笑笑;忘不了,伯父他在茶余飯后和我們一起嘮嘮家常;忘不了,伯父他時常和岳母之間的磕磕碰碰;忘不了,伯父他賭博后贏錢的得意、輸錢后的失意;忘不了,伯父他嘴里的“長江大橋”、手里的“紅金龍”、杯里的“純谷酒”和保溫杯里的“濃茶”;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摘回來的蓮蓬和西瓜;忘不了,伯父他為我們準備的大米和菜籽油;忘不了,伯父他看到我們離家時的情緒惆悵;忘不了,伯父他為了支持我們小家庭而留守的15年;忘不了,伯父他感冒后拒絕服藥的倔強;忘不了,伯父他生病時身體難受時傷感的眼神;忘不了,伯父他身體有所好轉時對生命的渴望;忘不了,伯父他最后兩年只能進稀食流食的無奈;忘不了,伯父他病重時內心的煩躁與不安;忘不了,伯父他走前交代的句句話和件件事;忘不了,伯父他走后壽衣穿裹著的弱小身軀;忘不了,伯父他被抬進一口漆黑的棺木;忘不了,伯父他安詳地躺在小山坡上……
伯父他走了,永遠地走了,此生再也不能相見了。他走的時候,侄輩皆不在床邊,實為遺憾之至!我們也為此倍感傷痛!依據我們對伯父個性的了解,他走的時候,該有多么的不甘呀?一不甘,在陳家日子越過越順、越來越紅火時,他要走了;二不甘,沒有親眼看到老三、老四過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三不甘,沒有看到老四的姑娘陳雨芊的出生呀!是呀!每個人的人生總是會有些許遺憾呀!伯父他也不例外了!
有哲人說過:“對逝者最好的懷念,就是好好地活著。”我們會在靜下心來時,將伯父他真真地想起;我們會在春節、清明、中元(農歷七月半)時節,跟伯父他燒些紙錢;我們會團結一心、和睦一力贍養岳母大人,讓她過好晚年生活;我們會秉承父輩們的優良家風,建設好各自的小家庭;我們會撫養好、教導好下一代人,引導其健康成長; 我們會沿著父輩們前進的方向,將陳家的血脈發展壯大,讓陳家這棵大樹根深葉茂!
我們會通過奮斗,將日子越過越好,讓伯父、岳父他們含笑九泉!我們會將伯父、岳父他們永遠地、永遠地裝在我們的心中!
嗚呼!逝者安息,生者前行!
伯父,他永遠的走了!享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