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逝世追悼會悼詞(精選3篇)
奶奶逝世追悼會悼詞 篇1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追悼會,追悼我的奶奶王秀英。
奶奶王秀英生于1940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點三十分因病永遠離開里人世,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歲
奶奶一輩子沒上過學,18歲地時候在老家河北陽原嫁給了爺爺,1958年隨爺爺遷居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市,她的6個兒女也在烏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 始終以一雙勤勞的雙手改善著全家人的生活。1983年,舉家回國,遷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這里養育著子孫后代,她的養育之恩深深銘記在每個人的心里。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貞浧鹉棠虂,她永遠是頭發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帶著笑意、顫 巍巍提著菜籃子的樣子。爺爺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則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紐帶。不論誰從外地回家,等待他們的是熱乎乎的餃子;端午節里姑姑、媽媽在奶奶 的帶領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紅棗葡萄干餡還能浮現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團圓的日子,她則一定會親手做紅豆沙餡的大月餅,傍晚的時候按全 家人的分數切好,不論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著一顆包容的心,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家里的每個人都傾注著無窮的愛。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要以一顆無私的心愛護、關懷、支持每一位親人,這種精神也將在這個大家庭的子孫后代中傳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在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謝所有參加追悼會的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奶奶和我們全家人的關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請保佑子孫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奶奶逝世追悼會悼詞 篇2
各位親屬,各位親鄰,朋友們,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悼念我們敬愛的奶奶:
最最親愛的奶奶,您就這樣靜靜地睡著了,默默地走了,去了遙遠而美麗的天堂。您辛辛苦苦的走完了您的一生,F在您已兒孫滿堂,家境漸豐,可是您卻不聲不息地永遠離開了我們。
親愛的奶奶,您,勤勞、儉樸、堅強、整潔、善良、慈祥;您,語溫禮讓、和睦四鄰;您,熱愛您的兒孫!我們的一舉一動在您的眼里都是樂章,我們的吵吵鬧鬧您總是笑著面容,我們的喜怒哀樂就是您生命的全部。您一生度過了73個春秋,養育兒女55載,培育孫子23年。奶奶,您不懂得用什么深奧的大道理教育子女,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樸實無華,但就是這樣樸實的言語和實際的行動通過數十載不懈的言傳身教,將幾代子女教育得通情達理、孝順能干。奶奶,您那滿臉皺紋和堅強瘦弱的身軀,流露著您歲月的滄桑和生活的艱辛。
親愛的奶奶,您疼愛孫子、孫女勝過愛您自己。您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記得很多次你總是叫您的孫輩吃飯,可您呢?待孫輩吃完走后吃那些沒人吃的浸泡在水里的鍋底飯。記得每次我們孫輩回家您都會弄一滿碗熱乎乎的面給我們吃,那上面全是肉啊?赡切┤舛际悄綍r省下來的,本來你生活可以過得很好。你總是把親朋給你的零用錢存下待孫輩們回家去賣肉燒給孫輩吃啊,而您自己連口面水都沒留給自己啊。躺在病床上的您還在為孫兒想著,您對姑媽媽說“我沒見到我孫兒我不死啊”,可當家人問您要不要叫孫兒回去時,您卻說別把您生病的事告訴孫兒,以免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啊。奶奶啊,您致死都在為孫兒著想啊,孫兒讓您帶著遺憾離開了。奶奶為孫輩著想的事說也說不完啊。歷歷往事盡在眼前,親愛的奶奶,我們想您哪!
可如今,奶奶您走了,帶走了我們童年的淚與笑,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您勤勞一生、艱辛一生、無怨無悔的走完了您樸實的一生。從此以后,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您慈祥的笑臉,再也沒有機會品嘗您炒的菜、做的飯了,再也聽不到您對我們的叮嚀與囑托了。也再沒有機會為您捧上一杯熱茶、端上一杯水酒、添上一件喜愛的衣裳了……
奶奶,您辛苦了一輩子,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您,您就那樣安詳的離去了,沒有留下一句話。
蒼天如此無情,奪走了我們的至愛。面對您的遺體,您的所有親朋只能忍住悲痛,向您道聲珍重,除此之外,但余嗚呼。
奶奶在天有靈,她一定愿意我們再場的所有人都能從悲痛中重拾歡笑。愿奶奶在這蕭瑟的寒冬里將愛的陽光和雨露散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并注視著我們一路前行,從此天氣很好,幸福很長。
安息吧,黃泉路上,您一路走好!
奶奶逝世追悼會悼詞 篇3
各位長輩、親朋好友們、各位兄弟姐妹:
風云變色,草木哀歌。今天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日子。20xx年10月31,奶奶因操勞一生,積勞成疾,在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謝家村家中不幸辭世,享年68歲。噩耗傳來,村民及家屬親友無比悲痛,同聲哀悼!
奶奶雖是平凡的農村婦女,但她的一生卻是極不平凡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在農村生活的近70年里,在家族和村民中樹立了巾幗楷模形象。奶奶數十年如一日勞作操持,受盡了苦難!
奶奶的一生是堅強的一生。在艱苦歲月中,她從不向命運屈服,始終頑強地同現實和命運抗爭著。
奶奶她一生雖不識文斷字,卻憑悟性掌握了樸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子女在貧寒中學會生活本領。她從未向子女提出過任何要求,直到臨終。她對命運的抗爭、對生活的追求精神深受村鄰的好評。她的不幸長辭,鄉親失去了一名好長輩,兒女失去了一位好母親,孫子們失去了一位好奶奶。四世同堂至今。悲兮!
奶奶的一生是賢惠的一生。她形影不離地照顧了老伴,相濡以沫。逆境中,積極樂觀。她一生尊法守規為人耿直,光明磊落,善于睦鄰友舍,品格高潔。處理鄰里之間關系得心應手,深受鄉親稱贊,口碑極好。
奶奶的一生是博愛的一生。她為人和善,憐惜生命,同情弱小。當年生活困難,她養育了4個子女,對子女疼愛有加,嚴格要求,慈祥溫柔,拼命勞動掙來口糧喂養他們,縫縫補補換穿凈衣;孩子進門遲早,留有熱飯。無論日子多緊困,她含辛茹苦,忍勞忍怨,從未讓子女受作難。
懿德傳諸鄉里口,賢慈報在子孫身。奶奶雖離我們而去,但她那種勤勤懇懇的奉獻精神;那種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那種豁達樂觀的思想境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記取。深信我們定能不負她老人家的期望,繼承和弘揚她老人家的美德,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以慰奶奶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