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精選3篇)
關于政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 篇1
一、基本情況
(一)組織領導情況。
為貫徹落實《x市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通知》(x黨辦發〔20xx〕99號)和《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x市20xx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通知》(x政辦發〔20xx〕116號),加強組織領導,我局對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局屬各科室、各單位主管為成員,設置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政務公開日常工作。局主要負責人在辦公會議上,針對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二)落實規定動作情況。
對照《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x市20xx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通知》(x政辦發〔20xx〕116號),我局制定下發了《x市城市管理局20xx年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對市政府規定的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進行了再分工,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重點公開了城市管理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作及財政預決算等工作信息。建立了《x市城市管理局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公開內容動態擴展和定期審查機制,研究制定“五公開”嵌入公文辦理、會議辦理程序,并對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初步的清理。
(三)公開平臺建設運行情況。
開通城管微信公眾號,與政務微博同步發聲,發揮便民利民作用,積極回應市民關切,主動解讀政策法規,宣傳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政務信息79條,城管微博20xx年共發布公開信息110條、微信公眾號發布100期,受理回復網民建議、意見及投訴260條,上報處理較大投訴事項2件,發布城管動態150期。
(四)政策解讀及熱點輿情回應情況。
積極聯系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媒體,組織拍攝宣傳資料,制作電視專題片、報紙專版及廣播劇欄目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渣土車升級改造、垃圾分類等法規政策解讀工作,群眾喜聞樂見。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期間,在《x日報》第10版籌劃刊載了城管專版“建設美好 我們初心不改”;在6月8日-9日與電視臺《的哥哈喜喜》劇組制作完成并播發了關于垃圾分類兩期廣播劇(每集時常18分鐘,并于7月8日-9日重播)。通過日常“兩微”維護,及時發現、引導和處理“永寧城管打人”、“南門廣場違建”、“興慶城管打人”3期較大輿情,沒有在網上發生輿情炒作事件。
(五)制度機制及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設,我局擬定制作政務公開工作手冊,制定政務主動公開、保密審查、政策解讀、輿情回應、公眾參與、考核評議等方面的制度,目前該項工作還在開展當中。
二、存在問題
(一)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對上級部門文件的要求理解不夠,影響了工作的推進。
(二)政務公開制度還不夠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設情況比較滯后,部分工作實際上開展了,但沒有形成制度規定,隨意性較大。
(三)政務公開平臺建設還需要加強。部門網站設計方案已經完成,但還有沒有具體實施。政務微信已經開通,但作用發揮不明顯。
(四)部分政務公開20xx年規定動作推進比較緩慢,如清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本部門政務公開基本目錄等。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和整改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學習,學習研究上級文件,掌握政務公開工作的新要求、新提法和新概念,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進一步明確責任,指定專人完善政務公開各項工作制度,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手冊。
(三)推進20xx年政務公開重點任務、規定動作,加快制定“五公開”嵌入公文辦理、會議辦理程序和公開基本目錄等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徹底清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并在年底前向社會公開。
(四)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力爭在年底前,部門門戶網站能夠上線運行,并做好管理和維護工作,充分發揮政務公開窗口作用。
關于政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 篇2
20xx年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扶貧辦的正確指導下,高青縣扶貧辦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市、縣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部署,以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為目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服務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為重點,創新公開載體,拓展公開領域,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不斷提升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現將自查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縣扶貧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成立了由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由辦公室實行集中統一歸口管理。并在辦公室崗位職責中明確工作職責,增強公開時效,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動發布機制
我辦將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我辦結合扶貧工作實際,指定專人負責政務公開工作,明確工作分工,建立健全了由辦公室牽頭,各科室協調配合的信息發布工作機制。通過高青政務網和廣播、電視、新媒體等通道廣泛宣傳省、市、縣扶貧政策和信息。根據扶貧資金、項目的不同性質和內容,在相應的范圍內公告或公示。公開扶貧資金的總量、來源、性質、用途、安排原則和計劃等。公開扶貧項目審批程序、項目名稱、實施地點、建設內容、資金來源、數額及結構,項目效益目標等。做到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接受監督,加強扶貧信息的公開透明度。截至目前,所有扶貧資金及項目安排全部在政務信息公開網發布。
三、建立健全扶貧公告公示制度
嚴格按照“六步工作法”開展貧困人口“再識別、再認定”工作,指導鄉鎮嚴格執行民主評議、入戶核實、公示公告、備案管理和信息錄入的程序,做到“兩公示一公告”,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的全覆蓋,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公開與9個鄉鎮簽訂的年度減貧責任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計劃。通過在鎮、村兩級公示欄等多種途徑加大對精準扶貧專項行動和專項工程信息公示公開情況,確保扶貧對象看得到、看的懂、能看懂、能監督。
四、建立健全社會扶貧相關信息制度
我辦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事業,鼓勵社會扶貧捐贈。督促指導相關社會組織通過多種途徑及時全面公開扶貧捐贈等社會扶貧信息,接受扶貧對象和社會監督,提高社會組織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公開的時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公開的形式還不夠豐富。
(二)監督方面力度不足。我辦在政務信息公開方面,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監督力度不足是目前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落實工作職責和各項制度。加強各科室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進一步提高依法公開政府信息的工作水平,確保完整、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
(二)進一步規范政務信息公開行為。我辦將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和程序,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內部審查、協調發布、監督檢查等制度,不斷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關于政務公開工作自查報告 篇3
信息化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涼山州人民政府信息化辦公室關于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的通知》(涼信辦[] 20 號)精神,進一步加大我辦政務信公開工作力度,提高政務信息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電子政務工作上臺階,我辦深入細致地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自查,自查情況如下:
一、 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準確及時、全面有效
我辦嚴格對照政務信息公開自查的內容,展開了全面自查,XX年1-8月以來,我辦主動公開信息23條,并按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予以公開,落實了各科室每月上報政務信息的時限和數量,確保了網上政務信息的及時更新和充實,政務公開自查報告。政務信息公開審核和把關也很嚴格,建立了政務信息公開審查程序,公開的政務信息由各部門負責、分管領導嚴格把關,保證符合國家法律政策規定,保證了公開內容真實有效。同時,建立了監督評議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各屆的監督,主動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通過政務信息公開,聽取群眾意見,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質量,提高辦事效率,實現了準確及時的公示,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對于提高扶貧工作的透明度,促進扶貧工作的開展,加強黨政機關與群眾的聯系,為方便群眾、服務群眾起到了重要作用,整改報告《政務公開自查報告》。
二、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完善,責任落實
為了提高本辦網上政務信息公開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管理水平,依靠先進的網絡進行公告公示,讓更多的群眾方便了解扶貧政策,參與扶貧工作,我辦于XX年建立了政務信息公開系統,成立了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做到了有組織機構,有辦公地點,有操作人員,實現了“三有”。副主任胥國榮任組長,負責對辦內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統籌指導、審核把關,保證信息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定,保證公開內容真實有效。各科室的科長任副組長,負責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協調、監督等工作,辦公室設在綜合科,并指定工作人員王超負責政務信息公開網絡的建設、管理、維護、更新、信息的采集、編輯、發布等工作,同時制定了《涼山州扶貧開發兩資辦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管理辦法》,對信息公開、依法申請、審查審核、涉密保密、責任分化、考核考評等全面進行了規定,從而實現了操作有依據,分工很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了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在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仍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網管技術人員達不到專業要求。二是公開的信息比較單一。三是部分公開欄目、公開工作指南不夠完善,綜合服務水平不強。四是網站信息更新速度慢,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扶貧信息的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辦將繼續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不斷完善公開欄目和公開指南,加強對網管人員的技能培訓,落實各科室每半月上報一次信息,增加信息來源,特別是多增加扶貧政策和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及資金安排使用方面的公示,從而進一步加大公示力度,豐富網上公示的內容。網上公開公示的同時,多運用電話、傳真、網絡、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和方法,加大信息溝通,以便捷的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為群眾服務,進一步推動我辦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政務信息公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