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師個人評價范文(精選3篇)
美術教師個人評價范文 篇1
常有教師和家長發出這樣的感嘆:"如今的孩子不再像我們那時候這么聽話了,而是越來越頑皮,越來越難教了."的確,時代在變,一屆一屆的學生在變,唯有老師不變.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能不能也隨波逐流,也改變一下自己的"教法"和"教育觀念"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筆者以為,應該讓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平視自己的學生,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臨下俯視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朋友和合作伙伴的關系,做一名常"自我剖析"的美術教師.
一、美術教師要善于"揚長".
美術教師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神圣事業,加上美術學科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對自身的業務文化素質要求肯定是十分嚴格的.美術又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美術與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宗教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沒有一定的文化低底蘊,對美術的理解是不會深的.每一位美術教師都要有自己的業務專長,譬如國畫、油畫、剪紙、版畫……等等,那么, 做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就要做到善于"揚長",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特長到底是在什么方面,只有找準了自己的方向才不難去深挖,去把它做大、做強.當然教師平時的"言傳身教"也非常重要,教師進入課堂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很關鍵.教師的情感、態度、手勢、站立姿勢,甚至服裝、發式等這些非語言的教學行為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身教"重于"言傳".
筆者以自己的一堂課《舞動中的剪影》為例,我就"揚"了自己的剪紙特"長".那天我特意穿了一件象孔雀羽毛花紋的長連衣裙,白底綠花,頭發盤得高高的,臉上略施粉妝,整個人一下子感覺象一只真正的孔雀,挺拔又清爽.(這也是為這節課特意創設的一個環境因素之一.)在課的開始,我設計了提問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環節.我用親切的口吻問學生:"同學們,昨天是什么節日啊?"學生馬上異口同聲回答道:"是六一兒童節."于是我略微俯下身子,頭有點側,眼睛眨一眨,后睜大著又問:"那么,小朋友們還知道有個盛大的節日,正在我們上海舉行嗎?"這時學生又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后地想回答,"老師,我知道,我知道,是上海世博會!……"
我順勢走到事先準備好的用一塊印有各種孔雀姿態花紋的上海民間老被面遮住的"中國館"模型前,猛的一掀.頓時,在臺下的學生個個都驚呆了,不時地發出:"哇……"、"哇塞……"、"嘖嘖……"的贊嘆聲.當他們還沉浸在欣賞雄偉壯觀的"中國館"模型之時,我又順勢利導:"請聽,中國館里傳來了一陣優美的音樂!"說著,我就動作麻利地打開了事先準備好的音樂,一邊還說:"這段音樂好聽嗎?想不想跟著音樂自己編一段舞蹈?",接著,我又鼓勵平時在外面學過舞蹈的學生上臺來,最后,在老師的帶頭下,全班學生在悠揚的傣族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下都慢慢進入了角色,大多數學生都把唱游課中學的云南傣族舞蹈動作都用上了,再加上豐富的臉部表情即興表演,都跳得非常酣暢流離.因為一開始,許多男生不敢跳,女生比較大膽,所以在舞蹈中,我還時不時地鼓勵那些膽小的學生,表揚一些跳得好的學生.兩三分鐘后,幾乎全班學生都進入了最佳境況,隨著音樂的慢慢消失,學生也都有點不情愿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在這時,我就在黑板上板書的前一半課題:"舞動",再請學生欣賞法國大師馬蒂斯的剪紙作品,并總結出其剪紙特點——簡潔夸張、線條生動,大都只剪外輪廓,即剪影.在師生歸納好后我又板書課題的后半部:"中的剪影".在后面教學環節中,我穿插了一段舞蹈的人的視頻資料,后隨機將這段的某個畫面定格.這時我就啟發學生分析畫面中人物的動態,發揮自己在剪紙方面的特長了,拿出一把尖頭剪刀嫻熟地隨手剪出人物的剪影來,短短的一分鐘,學生看得是鴉雀無聲、津津有味、意猶味盡,當我把這一張大張的人物舞蹈剪影剪好時,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邊拍手邊大聲叫了起來:"老師太棒了!老師真了不起!""老師太精彩了!"……在這樣的濃郁氛中再講解如何更好地剪出舞動中的人物動態,我還特意加入"拼一拼、擺一擺"一個活動的小紙人的游戲環節,同桌間相互輪流,一位做舞蹈姿勢,
另一位看著同樣的舞蹈姿勢來拼擺"小紙人",接著把擺好的小紙人姿勢用鉛筆畫下來,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直接按照小紙人的外輪廓描畫下來,這時我還特別提醒學生要注意學習大師馬蒂斯的簡潔夸張、線條生動的特點,例如把其中的頭、手、腿或者身體某一部位夸張都可以.只要畫出來的效果不錯了,那么后面的剪的步驟就"八九不離十"了.但是我還提出了一個學生意想不到的方法,那就是"鼓勵學生,覺得自己能直接剪的可以嘗試直接剪,大師和老師也是直接剪出來的,所以線條那么生動."這一點主要是教師考慮到有一部分學生畫人物一直很"頭痛",不敢畫或是不會畫舞蹈的人物動態的學生可以用鉛筆來描畫外輪廓,這樣一來,更貼近二年級學生生活,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人物的動態美,化繁雜為簡單,化枯燥為有趣,化"頭痛"為樂于表現.這其中教師又畫又剪紙,始終與學生保持著情感交流,邊引導邊練習,邊示范邊操作,動靜結合、恰到好處.將美術、音樂、舞蹈、語文等學科相互整合,使學生始終沉浸在豐富多樣的藝術學習環境中.在后面的展示環節,主要采用的是集體展示,每位學生都展示在一塊老師事先設計好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情境背景板上,并請每組派一位學生代表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最后老師把一些優秀的學生召集到講臺一起合影,每位學生頭上戴好老師準備的海寶頭飾,做一個優美的舞蹈pose,師生將此課推到最高潮,我順勢利導,鼓勵學生在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多去各國世博館走走,看看,體驗人類的進步和生命力,舞動世博,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整堂課老師的循循善誘,親切的話語,豐富的眼神,優美的舞蹈,師生的互動交流,由靜到動,老師的非語言教學行為運用得恰到好處,加上老師的自信和自身特長,發揮至及至,學生能在老師的影響下情緒飽滿、心情舒暢地進行學習,更充分發揮出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美術教師個人評價范文 篇2
能堅持到今日,感覺很不容易。因為忙,以往不止一次地想要放棄了,但咬咬牙,又硬著頭皮堅持下來了。
在出發之前,感覺什么都沒有準備好,甚至連PPT都是午睡之前臨時改的,試講根本毫無意義。可是自認為自我的應變本事很好,能夠不用備課,可是到真正上課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我太高估自我了。
去到清風實驗學校,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小煒。不明白他是不是在這個學校讀。給他發了信息,但沒有回復。
我們上課的班級是初一(三)班,學生都很活躍。我們一進教室就有一大幫學生涌向講臺,問我們是哪個學校的,要給他們上什么課,帶來的書能不能送給他們,等等。一向到上課鈴響了,他們還沒能安靜下來。之后小倩吼了兩聲,他們才慢慢安靜下來。之后開始我們的自我介紹,然后講課。
一進教室,就有一大幫學生涌向講臺,問我們是哪個學校的,要給他們上什么課,帶來的書能不能送給他們等等。一向到上課鈴響了,他們還沒能安靜下來。根據我的確定,這幫學生必須很活躍。由此,我在心里有了一點底。
上課時,先是由小倩給他們朗誦環保詩,講解垃圾的危害和分類。她把整個班的氣氛給調動起來了,很多學生搶著舉手回答問題,很是活躍。
接下來是由我來給他們演示小實驗,用廢棄塑料瓶和塑料袋制作密封夾。原本計劃請學生上臺演示,但似乎這個實驗太簡單,他們都不感興趣,所以提前進入了海報設計環節。在這個環節之中,把他們分成小組之后,每個小組都討論得很熱烈,各抒己見,像炸開了鍋一樣。但也有少部分同學靜靜地呆在角落里,一語不發。估計他們是那些平時不怎樣喜歡發言的同學。我留意到了最前面的一位女生和最終排的兩個男生,在別的同學都踴躍討論發言的時候,他們只是靜靜地坐在自我的座位上,做自我的事或看著別人。我在暗想著該怎樣激起他們的勇氣,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
走下去巡視指導的時候,很多學生都進取地向我介紹他們的想法。有幾個女生很有創意,給我介紹了很多廢物利用的例子和DIY點子,比如用塑料瓶制作霓虹燈,用報紙擦紗窗……可是當我叫她們上講臺介紹時,她們又膽怯了。幾分鐘之后,我叫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寫下他們的標語,讓他們解釋。可是他們寫的都很簡單,并且寫完就下去了,根本沒有機會交流。突發情景下,我竟然忘記了要對他們的標語進行點評,一心只想著下一個環節,怕時間不夠。有一個女生畫畫很好,短短幾分鐘她就畫出了一幅雛形的海報。這幅海報的主人公是一位漫畫女生,手中拿著一個礦泉水瓶,旁邊的垃圾箱寫著“可回收”字樣。叫她上講臺講解,她吞吞吐吐的,不敢說話。我只好給她解圍,讓全班同學鼓掌,并讓她回到座位上繼續畫。
在知識競答的時候,所有人都舉手了,包括坐在最終排的那位男生,看得出來,他是鼓了很大的勇氣才舉的手。我想著要給他一次答題的機會,到比較簡單的一道題時,他們都使勁地舉高手臂,好讓我看到。但由于問題有限,只能盡量滿足每個角落的學生,顧及全班,所以我喊了他。看到他舉手回答,全部同學似乎都很驚訝,齊刷刷向后看,期待著他的回答。他漲紅了臉,喊出了A。他一說完,所有人都沸騰了,帶著嘲笑的口吻,喊出了不一樣意見,否決掉他的答案。我點擊答案C出來后,他垂頭喪氣地坐下了。確實,好不容易舉了一次手卻答錯了,他該有多尷尬。在之后的問題中,再也沒有見到他舉手……好在所有競答題目都答完之后,還剩很多書簽。于是,我走下去分發給那些進取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他也像其他同學一樣,努力地伸出手,渴望著要得到書簽。自然而然地,我給了他一張,算是對他的鼓勵。很多沒有得到書簽的同學都吵著鬧著抱怨著。在走到那位畫畫的女生面前時,所有的書簽已經發完,而她依然在埋頭畫她的海報,似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并不怎樣感興趣。看到她這樣,心里真的很過意不去。在下課的時候,我走到她面前,問她可不能夠把那幅畫送給我。她驚訝地抬起了頭,受寵若驚,不好意思地說:“我還沒畫完……”“
不要緊的,我只想拿回去留念一下。”“那你回去再把這一部分涂黑就能夠了!”她說,笑了,笑得很燦爛。
在給他們班主任點評的時候,她指出了我們好的方面,說:“你們這節課上得不錯,利用圖片展示、實驗、海報和知識競答等活動,循序漸進,效果很不錯,但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在學生寫下宣傳語之后,你沒有及時給出評價,這樣,你的這個環節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第二,你在結束時沒有較深入地總結。在競答后面,你能夠插入一個總結性的PPT,然后讓學生發表感言,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我想到要評價了,可是他們寫得都太簡單,不懂該怎樣點評。”“你能夠從語言手法來,比如比喻呀、押韻呀這些。”教師誠懇地提出了她的意見和提議。
經過這次支教,我收獲了很多。
一、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盡量照顧到每個學生,讓他們融入到課堂中來。
二、對于比較活躍的學生,要給予必須的精神獎勵;對于平時不經常舉手發言的學生,必須要適時地加以引導,如果他們舉手了,不管答對還是答錯,都要及時表揚,讓他們重拾信心。
三、如果課堂上有學生提出自我的創意,必須要及時地鼓勵他們與同學分享,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四、對于課堂上學生提出的觀點、想法,必須要及時地給予評價,最終做出總結。
感覺僅有跟學生在一齊,我才會這么開心。經歷這次活動,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自我是再也離不開講臺了的。
美術教師個人評價范文 篇3
學前教育領域的教師評價體系并不少見,如用于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定和優秀教師選拔的標準體系,但是這些標準的制訂往往從方便管理的角度出發,列出一些行政上可操作的指標,旨在對教師的履職情況和績效進行外部評價,并不圍繞保障和促進幼兒發展這一根本教育目的而詳細描述教師應盡的職責及其盡責的應有表現,從而不能給專業工作者提供一套專業的行為準則,因此,不足以作為專業標準,給教師的專業發展以規范和指導,并切實地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近年來,與教師日常教育過程并行的教師自我評價開始被視為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之外的第三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機制。[2]人們日益意識到,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發展,更多地依靠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自我錘煉,教師需要在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中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3][4]從教育評價的角度看,這體現了“發展性評價”的思想。但是倡導教師的自我反思和評價,并不排斥外界的幫助,恰恰相反,專業界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和鼓勵教師進行有條理的自我評價并支持其改進。從維持工作的專業水準出發,制訂自我評價體系,促進他們客觀地評價自己,給教師的反思提供一個支撐點,是一種有意義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只是實際上這種體系十分缺乏。
在學前教育領域,近年來已經有學者和幼兒園從幫助教師反思和專業發展的角度,在編訂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體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①“上海市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價體系”的研制也是出于同樣的目的發起的,特別是想為新任教師的在崗學習和入職輔導提供支撐,以彌補她們職前教育的不足,同時還試圖為教師持續的專業發展指明道路。
評價體系所指向的“專業發展”,聚焦于教師與幼兒互動和創設、利用各種機會支持幼兒發展和自我專業發展的能力上,即保育、教育上的能力表現,而不是教師與其他行業從業者共同的“普通”素養,如語言表達能力、行為舉止、一般道德等;或者教師在專門內容領域上的知識和能力,如關于自然、社會和藝術等某個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這些素質領域被視為專業能力的“背景”。教師在這些方面的素養并非不重要,同時也很難空洞地、脫離情境地衡量它們與教育素養和能力的相對重要性,②但是,教師的普通素養和專門領域知識必須具體體現到“教師”的教育工作中去,化為兒童能體驗到的東西,對于教師這個角色才有意義。因此,本研究把重心直接放在教師實際的教育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