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中的句末點號的處理
引文中的句末點號的處理
至仁
引言
拙文《標點符號常見錯誤舉隅》兩部分發(fā)布之后,引起較為強烈的反響,許多文友在點贊之余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評論,還有一些文友陸續(xù)發(fā)來紙條與我討論標點符號的相關(guān)問題。日前,好友秋雪之愛給我出了一個題目:諸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等詩文作為引文,句末點號該如何處理?我當晚就通過郵件給她交上答卷。爾后,我把答案稍作擴充遂成此文。歡迎討論和指正!
在博文《標點符號常見錯誤舉隅(二)》中,我已把引號錯用的典型例子分析過了,不再重復(fù)。這里主要回答一個問題:在作為引文時,原文的標點符號(主要是句末點號)該如何處理?
無論引用詩文的一句還是幾句,引用的末句的標點符號是否保留在引號內(nèi),一要看引文是否完整,二要看引文前后(尤其是后面)是否還有其他成分,即引文是否獨立成句。
一、引文非獨立成句(引文是目前句子的一部分)
(一)引文處于句子非停頓處
例1-1: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意思是說,時間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引文后面跟著別的句子成分,“晝夜”后的句號不保留。)
例1-2: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的大意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那姍姍來遲的春光,玉門關(guān)一帶本來就是春風(fēng)吹不到的地方啊!(要是保留“玉門關(guān)”后的句號,后面的成分便無所歸屬,句不成句了。然而,倘若引文末尾是 “?”或“!”的,另當別論。后文談及。)
例1-3:
他以“條件還不成熟,準備還不充分”為由,拒絕了我的提議。(引文前后均有其他句子成分。)
例1-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句話,表明了文采的重要性。(《左傳·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而無文,行而不遠。’”)
例1-5:
你這樣“明日復(fù)明日”地拖延,究竟要拖到猴年馬月?(“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假如連原文的逗號也引用,整個句子將拖泥帶水,使人對句子該在何處停頓無所適從。)
(二)引文處于停頓處(包括句末)
例2-1:
光陰如同流水,一刻也不停歇,正如孔子在河岸上所感嘆的“逝者如斯夫”。(句號不是原文所有,而是目前這個句子所有。)
例2-2:
王之渙的《涼州詞》最出彩之句是“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引號外的句號對于整個句子來說是必需的,假如還保留引文中“玉門關(guān)”后的句號,就會產(chǎn)生點號的重復(fù),那是完全不必要的。)
例2-3:
在施工中要始終堅持“把質(zhì)量當生命”。(“把時間當金錢,把質(zhì)量當生命。”這是建設(shè)者們的口號和行為準則。引文句末點號的處理同上例。)
例2-4:
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并使之“藏之名山”,司馬遷忍受了人間罕見的侮辱。(“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是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中的句子,引文處于句子中間停頓處,沒必要也不可能把原文的逗號保留在引號內(nèi)。)
“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這是煉字的極高境界。(引文引自清代詩人沈德潛《說詩晬語》,句末點號的處理同上例。)
二、引文獨立成句(完整引用)
例3-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的這一名言,是告誡人們:時光不會倒流,應(yīng)該惜時如金。(完整引用并獨立成句,原文所有標點符號均照引用。)
例3-2:
遠遠地瞭望著奔騰不息的黃河,它仿佛來自天上,又仿佛奔向天外。玉門關(guān)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作者感慨萬千,自然而然地吟詠出蒼涼、慷慨、悲壯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連同點號完整引用,不產(chǎn)生任何歧義。)
例3-3: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很喜歡劉禹錫這兩句詩。(完整引用。)
三、例外(引文帶有含感情色彩的句末點號,以及其他情況)
例4-1:
書價上漲令許多讀者難以接受,甚至有些人產(chǎn)生了“還買得起書嗎?”的疑問。(引文句末為“?”,即使不獨立成句也應(yīng)予保留。)
例4-2:
他聽見一聲“救人啊!”的叫喊就沖出了出去。(引文句末為“!”,處理同上例。)
還有一種例外,就是不完整引用原文,僅引用前面、中間或末尾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被省略的部分詞語、分句或復(fù)句要用省略號“……”標示。
例5-1:
我們齊聲朗讀起來:“……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例5-2:
從隔壁房間傳來抑揚頓挫的吟詠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綜上所述,當引文完整且獨立成句,或雖不獨立成句但帶有含感情色彩的句末點號時,句末點號應(yīng)保留在引號內(nèi)。除此之外,引號內(nèi)不用句末點號。當引文位于句子非停頓處,或者引號內(nèi)已使用句末點號時,引號外不用點號(例1各條);當引文處于句子停頓處(包括句子末尾)且引號內(nèi)未使用點號時,引號外應(yīng)使用點號(例2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