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子寬,大將軍、長樂郡公,先迥卒。寬兄誼,開府、資中郡公。寬弟順,以迥平蜀功,授開府、安固郡公。后以女為宣帝皇后,拜上柱國,封胙國公。順弟惇,軍正下大夫、魏安郡公。惇弟佑耆,西都郡公。皆被誅,而誼等諸子以年幼,并獲全。
武德中,迥從孫庫部員外郎耆福上表請改葬。朝議以迥忠于周室,有詔許焉,仍贈絹百匹。迥弟綱。
綱字婆羅,少孤,與兄迥依托舅氏。周文帝西討關隴,迥、綱與母昌樂大長公主留于晉陽。后方入關。從周文征伐,常陪侍帷幄,出入臥內。以軍功封廣宗縣伯。綱驍果有膂力,善騎射,周文甚寵之,委以心膂。河橋之戰,周文馬中流矢,因而驚奔。綱與李穆等左右力戰,眾皆披靡,文帝方得乘馬。大統十四年,進爵平昌郡公。廢帝二年,拜大將軍,兼領軍。及魏帝有異謀,言頗漏泄。周文以綱職典禁旅,使密為之備。俄而廢帝立齊王,仍以綱為中領軍,總宿衛事。
綱兄迥伐蜀,從周文送之于城西,見一走兔,周文命綱射之。誓曰:"若獲此兔,必當破蜀。"俄而綱獲兔而返。周文喜曰:"事平,當賞汝佳口。"及克蜀,賜綱侍婢二人。又嘗從周文北狩云陽,見五鹿俱走,綱獲其三。每從游宴,周文以珍異之物令諸功臣射而取之,綱所獲輒多。
周孝閔帝踐阼,綱以親戚掌禁兵,除小司馬。又與晉公護廢帝。明帝即位,進位柱國大將軍。武成元年,進封吳國公,邑萬戶,除涇州總管。歷位少傅、大司空、陜州總管。晉公護東討,乃配綱甲士,留鎮京師。大軍還,綱復歸。天和二年,以綱政績可紀,賜帛及錢谷等,增邑,以褒賞之。陳公純等以皇后阿史那氏自突厥將入塞,詔征綱與大將軍王杰率眾迎衛于境首。三年,追論河橋功,封一子縣公。四年,薨于京師。贈太保,謚曰武。
第二子安以嫡嗣。大象末,位柱國。入隋,歷鴻臚卿、左衛大將軍。安兄運。
運少強濟,志在立功。魏大統十六年,以父勛封安喜縣侯。周明帝立,以預定勛,進爵周城縣公。歷位隴州刺史,再遷左武伯中大夫,尋加軍司馬。運既職兼文武,甚見委任。進爵廣業郡公,轉右司衛。時宣帝在東宮,親狎諂佞,數有罪失。武帝于朝臣內選忠諒鯁正者以匡弼之,于是以運為右宮正。
建德三年,帝幸云陽宮,又令運以本官兼司武,與長孫覽輔皇太子居守。俄而衛刺王直作亂,率其黨襲肅章門。覽懼,走行在所。運時偶在門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手自闔門。直黨與運爭門,斫傷運指,僅而得閉。直既不得入,乃縱火。運恐火盡,直黨得進,乃取宮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轉熾。久之,直不得進,乃退。運率留守兵因其退以擊之,直大敗而走。是夜微運,宮中已不守矣。武帝嘉之,授大將軍,賜以直田宅、妓樂、金帛、車馬、什物等不可勝數。
四年,出為同州刺史,同州、蒲津、潼關等六防諸軍事。帝將伐齊,召運參議,東夏底定,頗有力焉。五年,拜柱國,進爵盧國公。轉司武上大夫,總宿衛軍事。帝崩于云陽宮,秘未發喪,運總侍衛兵還京師。
宣帝即位,授上柱國。運之為宮正也,數進諫于帝。帝不納,反疏忌之。時運又與王軌、宇文孝伯等皆為武帝親待。軌屢言帝失于武帝,帝謂運預其事,愈更銜之。及軌被誅,運懼及于禍,尋而得出秦州總管。至州,猶懼不免,遂以憂薨于州。贈大后丞、七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謚曰忠。子靖嗣。
運弟勤,大象末,青州總管,起兵應伯迥。
勤弟敬,尚明帝女河南公主,位儀同三司。
王軌,太原祁人也,小名沙門。漢司徒允之后,世為州郡冠族。累葉仕魏,賜姓烏丸氏。父光,少雄武,有將帥才略。頻有戰功,周文帝遇之甚厚。位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原縣公。軌性質直,起家事輔城公。及武帝即位,累遷內史下大夫,遂處腹心之任。帝將誅晉公護,軌贊成其謀。建德初,轉內史中大夫,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又拜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封上黃縣公,軍國之政,皆參預焉。從平并、鄴,以功進位上大將軍,進爵郯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