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
南平王嶷,字承岳,后主第二子也。方正有器局,年數歲,風采舉動,有若成人。至德元年,立為南平王。尋除信武將軍、南瑯邪、彭城二郡太守,置佐史。遷揚州刺史,進號鎮南將軍。尋為使持節、都督郢、荊、湘三州諸軍事、征西將軍、郢州刺史。未行而隋軍濟江。禎明三年入關,卒于長安。
永嘉王彥,字承懿,后主第三子也。至德元年,立為永嘉王。尋為忠武將軍、南徐州刺史,進號安南將軍。授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江、巴、東衡三州諸軍事、平南將軍、江州刺史。未行,隋師濟江。禎明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襄武令。
南海王虔,字承恪,后主第五子也。至德元年,立為南海王。尋為武毅將軍,置佐史,進號軍師將軍。禎明二年,出為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涿令。
信義王祗,字承敬,后主第六子也。至德元年,立為信義王。尋為壯武將軍,置佐史。授使持節、都督、智武將軍、瑯邪、彭城二郡太守。禎明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通議郎。
邵陵王兢,字承檢,后主第七子也。禎明元年,立為邵陵王,邑一千戶。尋為仁武將軍,置佐史。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國子監丞。
會稽王莊,字承肅,后主第八子也。容貌蕞陋,性嚴酷,數歲,左右有不如意,輒剟刺其面,或加燒爇。以母張貴妃有寵,后主甚愛之。至德四年,立為會稽王。尋為翊前將軍,置佐史。除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揚州刺史。禎明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昌隆令。
東陽王恮,字承厚,后主第九子也。禎明二年,立為東陽王,邑一千戶。未拜,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通議郎。
吳郡王蕃,字承廣,后主第十子也。禎明二年,封吳郡王。三年入關。隋大業中為涪城令。
錢塘王恬,字承惔,后主第十一子也。禎明二年,立為錢塘王,邑一千戶。三年入關,卒于長安。
江左自西晉相承,諸王開國,并以戶數相差為大小三品。大國置上、中、下三將軍,又置司馬一人;次國置中、下二將軍;小國置將軍一人。馀官亦準此為差。高祖受命,自永定訖于禎明,唯衡陽王昌特加殊寵,至五千戶。自馀大國不過二千戶,小國即千戶。而舊史殘缺,不能別知其國戶數,故綴其遺事附于此。
史臣曰:世祖、高宗、后主并建藩屏,以樹懿親,固乃本根,隆斯盤石。鄱陽王伯山有風采德器,亦一代令藩矣。岳陽王叔慎屬社稷傾危,情哀家國,竭誠赴敵,志不圖生。嗚呼!古之忠烈致命,斯之謂也。
《陳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