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馬賢以犀苦兄弟數背叛,因系質于令居。其冬,賢坐征免,右扶風韓皓代為校尉。明年,犀苦詣皓,自言求歸故地。皓復不遣,因轉湟中屯田,置兩河間,以逼群羌。皓復坐征,張掖太守馬續代為校尉。兩河間羌以屯田近之,恐必見圖,乃解仇詛盟,各自儆備。續欲先示恩信,乃上移屯田還湟中,羌意乃安。至陽嘉元年,以湟中地廣,更增置屯田五部,并為十部。二年夏,夏置隴西南部都尉如舊制。
三年,鐘羌良封等復寇隴西、漢陽,詔拜前校尉馬賢為謁者,鎮撫諸種。馬續遣兵擊良封,斬首數百級。四年,馬賢亦發隴西吏士及羌胡兵擊殺良封,斬首千八百級,獲馬、牛、羊五萬余頭。良封親屬并詣賢降。賢復進擊鐘羌且昌,且昌等率諸種十余萬詣涼州刺史降。永和元年,馬續遷度遼將軍,復以馬賢代為校尉。
初,武都塞上白馬羌攻破屯官,反叛連年。二年春,廣漢屬國都尉擊破之,斬首六百余級,馬賢又擊斬其渠帥饑指累祖等三百級,于是隴右復平。明年冬,燒當種那離等三千余騎寇金城塞,馬賢將兵赴擊,斬首四百余級,獲馬千四百匹。那離等復西招羌胡,殺傷吏民。
四年,馬賢將湟中義從兵及羌胡萬余騎掩擊那離等,斬之,獲首虜千二百余級,得馬、騾、羊十萬余頭。征賢為弘農太守,以來機為并州刺史,劉秉為涼州刺史,并當之職。大將軍梁商謂機等曰:"戎狄荒服,蠻夷要服,言其荒忽無常。而統領之道,亦無常法,臨事制宜,略依其俗。今三君素性疾惡,欲分明白黑。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況戎狄乎!其務安羌胡,防其大故,忍其小過。"機等天性虐刻,遂不能從。到州之日,多所擾發。
五年夏,且凍、傅難種羌等遂反叛,攻金城,與西塞及湟中雜種羌胡大寇三輔,殺害長吏。機、秉并坐征。于是發京師近郡及諸州兵討之,拜馬賢為征西將軍,以騎都尉耿叔副,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諸州郡兵十萬人屯漢陽。又于扶風、漢陽、隴道作塢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且凍分遣種人寇武都,燒隴關,掠苑馬。六年春,馬賢將五六千騎擊之。到射姑山,賢軍敗,賢及二子皆戰歿。順帝愍之,賜布三千匹,谷千斛,封賢孫光為舞陽亭侯,租入歲百萬。遣侍御史督錄征西營兵,存恤死傷。
于是東西羌遂大合。鞏唐種三千余騎寇隴西,又燒園陵,掠關中,殺傷長吏。郃陽令任頵追擊,戰死。遣中郎將龐浚募勇士千五百人頓美陽,為涼州援。武威太守趙沖追擊鞏唐羌,斬首四百余級,得馬、牛、羊、驢萬八千余頭,羌二千余人降。詔沖督河西四郡兵為節度。罕種羌千余寇北地,北地太守賈福與趙沖擊之,不利。秋,諸種八九千騎寇武威,涼部震恐。于是復徙安定居扶風,北地居馮翊,遣行車騎將軍執金吾張喬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內、南陽、汝南兵萬五千屯三輔。漢安元年,以趙沖為護羌校尉。沖招懷叛羌,罕種乃率邑落五千余戶詣沖降。于是罷張喬軍屯。唯燒何種三千余落據參北界。三年夏,趙沖與漢陽太守張貢掩擊之,斬首千五百級,得牛、羊、驢十八萬頭。冬,沖擊諸種,斬首四千余級。詔沖一子為郎。沖復追擊于阿陽,斬首八百級。于是諸種前后三萬余戶詣涼州刺史降。
建康元年春,護羌從事馬玄遂為諸羌所誘,將羌眾亡出塞。領護羌校尉衛瑤追擊玄等,斬首八百余級,得牛、馬、羊二十余萬頭。趙沖復追叛羌到建威亶陰河。軍度未竟,所將降胡六百余人叛走,沖將數百人追之,遇羌伏兵,與戰歿。沖雖身死,而前后多所斬獲,羌由是衰耗。永嘉元年,封沖子愷義陽亭侯。以漢陽太守張貢代為校尉。左馮翊梁并稍以恩信招誘之,于是離浦、狐奴等五萬余戶詣并降,隴右復平。并,大將軍冀之宗人。封為鄠侯,邑二千戶。
自永和羌叛,至乎是歲,十余年間,費用八十余億。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