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十六 五行四
元嘉元年十一月辛巳,京都地震。二年正月丙辰,京都地震。十月乙亥,京都地震。
永興二年二月癸卯,京都地震。
永壽二年十二月,京都地震。
延熹四年,京都、右扶風、涼州地震。五年五月乙亥,京都地震。是時,桓帝與中常侍單超等謀誅除梁冀,聽之,并使用事專權。又鄧皇后本小人,性行無恒,茍有顏色,立以為后,后卒坐執左道廢,以憂死。八年九月丁未,京都地震。
靈帝建寧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是時,中常侍曹節、王甫等皆專權。
熹平二年六月,地震。六年十月辛丑,地震。
光和元年二月辛未,地震。四月丙辰,地震。靈帝時宦者專恣。二年三月,京兆地震。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動,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頓。縣易處,更筑城郭。
獻帝初平二年六月丙戌,地震。
興平元年六月丁丑,地震。
和帝永元元年七月,會稽南山崩。會稽,南方大名山也。京房《易傳》曰:“山崩,陰乘陽,弱勝強也。”劉尚以為山陽,君也;水陰,民也;君道崩壞,百姓失所也。劉歆以為崩猶弛也。是時,竇太后攝政,兄竇憲專權。七年七月,趙國易陽地裂。京房《易傳》曰:“地裂者,臣下分離,不肯相從也。”是時,南單于眾乖離,漢軍追討。十二年夏,閏四月戊辰,南郡秭歸山高四百丈崩,填溪,殺百余人。明年冬,巫蠻夷反,遣使募荊州吏民萬余人擊之。
元興元年五月癸酉,右扶風雍地裂。是后西羌大寇涼州。
殤帝延平元年五月壬辰,河東垣山崩。是時,鄧太后專政。秋八月,殤帝崩。
安帝永初元年六月丁巳,河東楊地陷。東西百四十步,南北百二十步,深三丈五尺。六年六月壬辰,豫章員谿原山崩,各六十三所。
元初元年三月己卯,日南地坼,長百八十二里。其后三年正月,蒼梧、郁林、合浦盜賊群起,劫掠吏民。二年六月,河南雒陽新城地裂。
延光二年七月,丹陽山崩四十七所。三年六月庚午,巴都閬中山崩。四年十月丙午,蜀郡越巂山崩,殺四百余人。丙午,天子會日也。是時,閻太后攝政。其十一月,中黃門孫程等殺江京,立順帝,誅閻后兄弟,明年,閻后崩。
順帝陽嘉二年六月丁丑,雒陽宣德亭地坼,長八十五丈,近郊地。時,李固時策,以為“陰類專恣,將有分離之象,所以附郊城者,是上帝示象以誡陛下也。”是時宋娥及中常侍各用權分爭,后中常侍張逵、蘧政與大將軍梁商爭權,為商作飛語,欲陷之。
桓帝建和元年四月,郡國六地裂,水涌出,井溢,壞寺屋,殺人。時,梁太后攝政,兄冀枉殺李固、杜喬。三年,郡國五山崩。
和平元年七月,廣漢梓潼山崩。
永興二年六月,東海朐山崩。冬十二月,泰山、瑯邪盜賊群起。
永壽三年七月,河東地裂。時,梁皇后兄冀秉政,桓帝欲自由,內患之。
延熹元年七月乙巳,左馮翊云陽地裂。三年五月甲戌,漢中山崩。是時上寵恣中常侍單超等。四年六月庚子,泰山、博尤來山判解。八年六月丙辰,緱氏地裂。
永康元年五月丙午,雒陽高平永壽亭、上黨泫氏地各裂。是時,朝臣患中常侍王甫等專恣。冬,桓帝崩。明年,竇氏等欲誅常侍、黃山,不果,更為所誅。
靈帝建寧四年五月,河東地裂十二處,裂合長十里百七十步,廣者三十余步,深不見底。
和帝永元五年五月戊寅,南陽大風,拔樹木。
安帝永初元年,大風拔樹。是時,鄧太后攝政,以清河王子年少,號精耳,故立之,是為安帝。不立皇太子勝,以為安帝賢,必當德鄧氏也;后安帝親讒,廢免鄧氏,令郡具迫切,死者八九人,家至破壞。此為霿也。是后西羌亦大亂涼州十有余年。二年六月,京都及郡國四十大風拔樹。三年五月癸酉,京都大風,拔南郊道梓樹九十六枚。七年八月丙寅,京都大風拔樹。
元初二年二月癸亥,京都大風拔樹。六年夏四月,沛國、勃海大風,拔樹三萬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