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下 光武帝紀(jì)第一下
冬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癸丑,光祿勛杜林為大司空。
是歲,齊王章薨。青州蝗。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詣漁陽請和親,使中郎將李茂報(bào)命。烏桓擊破匈奴,匈奴北徒,幕南地空。詔罷諸邊郡亭侯吏卒。
二十三年春正月,南郡蠻叛,遣武將軍劉尚討破之,徒其種人于江夏。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陳留太守玉況為大司徒。
冬十月丙申,太仆張純?yōu)榇笏究铡?br>
高句麗率種人詣樂浪內(nèi)屬。
十二月,武陵蠻叛,寇掠郡縣,遣劉尚討之,戰(zhàn)于沅水,尚軍敗歿。
是歲,匈奴薁鞬日逐王比率部曲遣使詣西河內(nèi)附。
二十四年春正月乙亥,大赦天下。
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款五原塞,求捍御北虜。
秋七月,武陵蠻寇臨沅,遣謁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討蠻,不克,于是伏波將軍馬援率四將軍討之。詔有司申明舊制阿附蕃王法。
冬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于,于是分為南、北匈奴。
二十五年春正月,遼東徼外貊人寇右北平、漁陽、上谷、太原,遼東太守祭肜招降之。烏桓大人來朝。
南單于遣使詣厥貢獻(xiàn),奉蕃稱臣;又遣其左賢王擊破北匈奴,卻地千余里。三月,南單于遺子入侍。戊申晦,日有食之。
伏波將軍馬援等破武陵蠻于臨沅。冬十月,叛蠻悉降。夫馀王遣使奉獻(xiàn)。
是歲,烏桓大人率眾內(nèi)屬,詣厥朝貢。
二十六年春正月,詔有司增百官奉。其千石已上,減于西京舊制;六百石已下,增于舊秩。
初作壽陵。將作大匠竇融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車茅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處。太宗識終始之義,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獨(dú)完受其福,豈不美哉!令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遣中郎將段郴授南單于璽綬,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將,將兵衛(wèi)護(hù)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厥。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門、上谷、代八郡民歸于本土。遣謁者分將施刑補(bǔ)理城郭。發(fā)遣邊民在中國者,布還諸縣,皆賜以裝錢,轉(zhuǎn)輸給食。
二十七年夏四月戊午,大司徒玉況薨。
五月丁丑,詔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無'大'名,其令二府去'大'。"又改大司馬為太尉。驃騎大將軍行大司馬劉隆即日罷,以太仆趙熹為太尉,大司農(nóng)馮勤為司徒。
益州郡徼外蠻夷率種人內(nèi)屬。
北匈奴遣使詣武威乞和親。
冬,魯王興、齊王石始就國。
二十八年春正月己巳,徙魯王興為北海王,以魯國益東海。賜東海王彊虎賁、旄頭、鐘虡之樂。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詔郡縣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shù)千人。
秋八月戊寅,東海王彊、沛王輔、楚王英、濟(jì)南王康、淮陽王延始就國。
冬十月癸酉,詔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
北匈奴遣使貢獻(xiàn),乞和親。
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遣使者舉冤獄,出系囚。
庚申,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dú)、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乙丑,詔令天下系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減本罪一等,其余贖罪輸作各有差。
三十年春正月,鮮卑大人內(nèi)屬,朝賀。
二月,東巡狩。甲子,幸魯,進(jìn)幸濟(jì)南。閏月癸丑,車駕還宮。
有星孛于紫宮。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為中山王。
五月,大水。
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dú)、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秋七月丁酉。幸魯國。復(fù)濟(jì)陽縣是年徭役。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魯。
三十一年夏五月,大水。
戊辰,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dú)、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六斛。
癸酉晦,日有食之。
是夏,蝗。
秋九月甲辰,詔令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
是歲,陳留雨谷,形如稗實(shí)。北匈奴遣使奉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