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詔下其議,安又與憲更相難折。憲險急負勢,言辭驕訐,至詆毀安,稱光武誅韓歆、戴涉故事,安終不移。憲竟立匈奴降者右鹿蠡王於除鞬為單于,后遂反叛,卒和安策。
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權,每朝會進見,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賴之。四年春,薨,朝廷痛惜焉。
后數月,竇氏敗,帝始親萬機,追思前議者邪正之節,乃除安子賞為郎。策免宋由,以尹睦為太尉,劉方為司空。睦,河南人,薨于位。方,平原人,后坐事免歸,自殺。
初,安父沒,母使安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安為言其故,生乃指一處,云"葬此地,當世為上公"。須臾不見,安異之。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焉。安子京、敞最知名。
京字仲譽。習《孟氏易》,作《難記》三十萬言。初拜郎中,稍遷侍中,出為蜀郡太守。
子彭,字伯楚。少傳父業,歷廣漢、南陽太守。順帝初,為光祿勛,行至清,為吏粗袍糲食,終于議郎。尚書胡廣等追表其有清潔之美,比前朝貢禹、第五倫。未蒙顯贈,當時皆嗟嘆之。
彭弟湯,字仲河,少傳家學,諸儒稱其節,多歷顯位;傅鄢鯙樗究眨栽プh定策封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累遷司徒、太尉,以災異策免。卒,謚曰康侯。
湯長子成,左中郎將。早卒,次子逢嗣。
逢字周陽,以累世三公子,寬厚篤信,著稱于時。靈帝立,逢以太仆豫議,增封三百戶。后為司空,卒于執金吾。朝廷以逢嘗為三老,特優禮之,賜以珠畫特詔秘器,飯含珠玉二十六品,使五官中郎將持節奉策,贈以車騎將軍印綬,加號特進,謚曰宣文侯。子基嗣,位至太仆。
逢弟隗,少歷顯官,先逢為三公。時中黨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惟崇以為外援。故袁氏貴寵于世,富奢甚,不與它公族同。獻帝初,隗為太傅。
成子紹,逢子術,自有傳。董卓忿紹、術背己,遂誅隗及術兄基等男女二十余人。
敞字叔平,少傳《易經》教授,以父任為太子舍人。和帝時,歷位將軍、大夫、侍中,出為東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祿勛。無初三年,代劉愷為司空。明年,坐子與尚書郎張俊交通,漏泄省中語,策免。敞廉勁不阿權貴,失鄧氏旨,遂自殺。
張俊者,蜀郡人,有才能,與兄龕并為尚書郎,年少勵鋒氣。朗朱濟、丁盛立行不修,俊欲舉奏之,二人聞,恐,因郎陳重、雷義往請俊,俊不聽,因共私賂侍史,使求俊短,得其私書與敞子,遂封上之,皆下獄,當死。俊自獄中占獄吏上書自訟,書奏而俊獄已報。廷尉將出穀門,臨行刑,鄧太后詔馳騎以減死論?〖倜蠒x曰:
臣孤恩負義,自陷重刑,情斷意訖,無所復望。廷尉鞠遣,歐刀在前,棺絮在后,魂魄飛揚,形容已枯。陛下圣澤,以臣嘗在近密,識其狀貌,傷其眼目,留心曲慮,特加遍覆。喪車復還,白骨更肉,披棺發槨,起見白日。天地父母能生臣俊,不能使臣俊當死復生。陛下德過天地,恩重父母,誠非臣俊破碎骸骨,舉宗腐爛,所報萬一。臣俊徒也,不得上書;不勝去死就生,驚喜踴躍,觸冒拜章。
當時皆哀其文。
朝廷由此薄敞罪而隱其死,以三公禮葬之,復其官。子盱。
盱后至光祿勛。時大將軍梁冀擅朝,內外莫不阿附,惟盱與廷尉邯鄲義正身自守,及桓帝誅冀,使盱持節收其印綬,事已具《梁冀傳》。
閎字夏甫,彭之孫也。少勵操行,苦身修節。父賀,為彭城相。閎往省謁,變名姓,徒行無旅。既至府門,連日吏不為通,會阿母出,見閎驚,入白夫人,乃密呼見。既而辭去,駕遣車送之,閎稱眩疾不肯乘,反,郡界無知者,及賀卒郡,閎兄弟迎喪,不受賻贈,縗绖扶柩,冒犯寒露,體貌枯毀,手足血流,見者莫不傷之。服闋,累征聘舉召,皆不應。居處仄陋,以耕學為業。從父逢、隗并貴盛,數饋之,無所受。
閎見時方險亂,而家門富盛,常對兄弟嘆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競為驕奢,與亂世爭權,此即晉之三郤矣。"延熹末,黨事將作,閎遂散發絕世,欲投跡深林。以母老不宜遠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為戶,自牖納飲食而已。旦于室中東向拜母。母思閎,時往就視,母去,便自掩閉,兄弟妻子莫得見也。及母歿,不為制服設位,時莫能名,或以為狂生。潛身十八年,黃巾賊起,攻沒郡縣,百姓驚散,閎誦經不移。賊相約語不入其閭,鄉人就閎避難,皆得全免。年五十七,卒于土室。二弟忠、弘,節操皆亞于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