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本紀(jì)第六
十月丁丑朔,地震。辛巳,以大宗正丞璋為高麗生日使。乙未,冬獵。辛丑,還都。
十一月丙午朔,上謂宰臣曰:“朕在位日淺,未能遍識臣下賢否?全賴卿等盡公舉薦。今六品以下殊乏人材,何以副朕求賢之意。”癸丑,幸東宮。戊午,以右副都點(diǎn)檢烏古論粘沒曷為賀宋正旦使。癸亥,立諸路通檢地土等稅法。癸酉,大霧。晝晦。
十二月己丑,獵于近郊。高麗遣使賀尊號。
六年正月丙午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庚午,敕有司:“宮中張設(shè)毋以涂金為飾。”
二月丁亥,尚書左丞相兼都元帥沂國公仆散忠義薨。壬寅,萬春節(jié),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三月甲寅,上如西京。庚申,次歸化州,西京留守唐括德溫上謁。戊辰,至西京。庚午,朝謁太祖廟。壬申,擊球,百姓縱觀。
四月甲戌朔,詔月朔禁屠宰。戊戌,以尚書右司郎中移剌道為橫賜高麗使,宿直將軍斜卯摑剌為橫賜夏國使。辛丑,太白晝見。
五月戊申,幸華嚴(yán)寺,觀故遼諸帝銅像,詔主僧謹(jǐn)視之。壬子,詔云中大同縣及警巡院給復(fù)一年。壬戌,詔將幸銀山,諸扈從軍士賜錢五萬貫,有敢損苗稼者,并償之。
六月辛巳,太白晝見,經(jīng)天。丙戌,發(fā)自西京。庚子,獵于銀山。
七月辛酉,次三叉口。
八月辛未朔,次涼陘。庚辰,獵于望云之南山。
九月辛丑朔,至自西京。丁未,以戶部尚書魏子平為賀宋生日使。辛亥,以翰林待制移剌熙載為夏國生日使。澤州刺史劉德裕等以盜用官錢伏誅。壬子,太白晝見。癸丑,尚書右丞相宗憲薨。丙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
十月己卯,以尚書兵部侍郎移剌按答為高麗生日使。甲申,朝享于太廟。詔免雄、莫等州今年租。壬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丁酉,如安肅州。冬獵。
十一月丙午,還都。癸丑,以右副都點(diǎn)檢烏古論元忠為賀宋正旦使。上謂宰臣曰:“朝官當(dāng)慎選其人,庶可激勵其余,若不當(dāng),則啟覬覦之心。卿等必知人才優(yōu)劣,舉實(shí)才用之。”庚申,太白晝見,經(jīng)天。丁卯,參知政事石琚以母憂罷。
十二月甲戌,詔有司,每月朔望及上七日毋奏刑名。戊子,太白晝見,經(jīng)天。甲午,泰州民合住謀反,伏誅。丙申,以平章政事紇石烈良弼為尚書右丞相,紇石烈志寧為樞密使。
七年正月庚子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辛亥,石琚起復(fù)參知政事。壬子,上服袞冕,御大安殿,受尊號冊寶禮。癸丑,大赦,庚申,以元帥左監(jiān)軍徒單合喜為樞密副使。
二月庚寅,尚書右丞蘇保衡薨。丙申,以參知政事石琚為尚書右丞。
三月己亥朔,萬春節(jié),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四月戊辰朔,日有食之。壬辰,以御史大夫李石為司徒,大夫如故。
五月丙午,大興府獄空,詔賜錢三百貫為宴樂之用,以勞之。甲寅,以北京留守耨碗溫敦兀帶為參知政事。
六月癸酉,命地衣用龍文者罷之。
七月戊申,禁服用金線,其織賣者,皆抵罪。丙辰,幸東宮。己未,幸東宮視皇太子疾。
閏月丁卯,觀稼于近郊。戊辰,許王永中進(jìn)封越王,鄭王永功封隨王,永成封審?fù)酢<仔纾t遣秘書監(jiān)移剌子敬經(jīng)略北邊。戊寅,幸東宮。己卯,慶云環(huán)日。壬午,觀稼于近郊。戊子,觀稼于北郊。
八月辛亥,慶云環(huán)日。癸丑,尚書右丞相監(jiān)修國史紇石烈良弼進(jìn)《太宗實(shí)錄》,上立受之。己未,如大房山。壬戌,致祭睿陵。
九月乙丑朔,還宮。己巳,右三部檢法官韓贊以捕蝗受賂,除名。詔吏人但犯贓罪,雖會赦,非待旨不敘。以勸農(nóng)使蒲察莎魯窩等為賀宋生日使。辛未,參知政事唐括安禮罷。乙亥,以宿直將軍唐括鶻魯為夏國生日使。庚辰,地震。辛巳,以都水監(jiān)李衛(wèi)國為高麗生日使。乙酉,秋獵。庚寅,次保州。詔修起居注王天祺察訪所經(jīng)過州縣官。
十月乙未朔,上謂侍臣曰:“近聞朕所幸郡邑,會宴寢堂宇,后皆避之,此甚無謂,可宣諭,令仍舊居止。”戊申,還都。丁巳,上謂宰臣曰:“海陵不辨人才優(yōu)劣,惟徇己欲,多所升擢。朕即位以來,以此為戒,止取實(shí)才用之。近聞蠡州同知移剌延壽在官污濫,詢其出身,乃正隆時鷹房子。如鷹房、廚人之類,可典城牧民耶?自今如此局分,不得授以臨民職任。”以御史中丞孟浩為參知政事。是日,參知政事耨碗溫敦兀帶薨。辛酉,敕有司于東宮涼樓前增建殿位,孟浩諫曰:“皇太子雖為儲貳,宜示以儉德,不當(dāng)與至尊宮室相俟。”乃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