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遣征北張舉自雁門討索頭郁鞠,克之。
制:"征士五人車一乘,牛二頭,米各十五斛,絹十匹,調不辦者以斬論。"將以圖江表。于是百姓窮窘,鬻子以充軍制,猶不能赴,自經于道路死者相望,而求發無已。會青州言濟南平陵城北石獸,一夜中忽移在城東南善石溝,上有狼狐千余跡隨之,跡皆成路。季龍大悅曰:"獸者,朕也。自平陵城北而東南者,天意將使朕平蕩江南之征也。天命不可違,其敕諸州兵明年悉集。朕當親董六軍,以副成路之祥。"群臣皆賀,上《皇德頌》者一百七人。時妖怪尤多,石然于泰山,八日而滅。東海有大石自立,旁有血流。鄴西山石間血流出,長十余步,廣二尺余。太武殿畫古賢悉變為胡,旬余,頭悉縮入肩中。季龍大惡之,佛圖澄對之流涕。
寧遠劉寧攻武都狄道,陷之。使石宣討鮮卑斛谷提,大破之,斬首三萬級。
中謁者令申扁有寵于季龍,而宣亦昵之。扁聰辯明斷,專綜機密之任。季龍既不省奏案,宣荒酒內游,石韜沈湎好獵,生殺除拜皆扁所決。于是權傾內外,刺史二千石多出其門,九卿已下望塵而拜,唯侍中鄭系、王謨、常侍盧諶、崔約等十余人與之抗禮。
季龍又取州郡吏馬一萬四千余匹,以配曜武關將,馬主皆復一年。
鎮北宇文歸執送段遼之子蘭降于季龍,獻駿馬萬匹。
季龍以平西張伏都為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帥步騎三萬擊涼州。既濟河,與張駿將謝艾大戰于河西,伏都敗績。
季龍雖昏虐無道,而頗慕經學,遣國子博士詣洛陽寫石經,校中經于秘書。國子祭酒聶熊注《谷梁春秋》,列于學官。
燕公石斌淫酒荒獵,常懸管而入。征北張賀度以邊防宜警,每裁諫之。斌怒,辱賀度。季龍聞之大怒,杖斌一百,遣主書禮儀持節監之。斌行意自若,儀持法呵禁,斌怒殺之。欲殺賀度,賀度嚴衛馳白之,季龍遣尚書張離持節帥騎追斌,鞭之三百,免官歸第,誅其親任十余人。
建元初,季龍饗群臣于太武前殿,有白雁百余集于馬道南。季龍命射之,無所獲。既將討三方,諸州兵至者百余萬。太史令趙攬私于季龍曰:"白雁集殿庭,宮室將空,不宜行也。"季龍納之,臨宣武觀大閱而解嚴。
以燕公斌為使持節、侍中、大司馬、錄尚書事。置左右戎昭、曜武將軍,位在左右衛上。東宮置左右統將軍,位在四率上。置上、中光祿大夫,在左右光祿上。置鎮衛將軍,在車騎將軍上。
時石宣淫虐日甚,而莫敢以告。領軍王朗言之于季龍曰:"今隆冬雪寒,而皇太子使人斫伐宮材,引于漳水,功役數萬,士眾吁嗟。陛下宜因游觀而罷之也。"季龍如其言。既而宣知朗所為,怒欲殺之而無因。會熒惑守房,趙攬承宣旨言于季龍曰:"昴者,趙之分也,熒惑所在,其主惡之。房為天子,此殃不小。宜貴臣姓王者當之。"季龍曰:"誰可當者?"攬久而對曰:"無復貴于王領軍也。"季龍既惜朗,且猜之,曰:"更言其次。"攬曰:"其次唯中書監王波耳。"季龍乃下書追波前議遣李宏及答楛矢之愆,腰斬之,及其四子投于漳水,以厭熒惑之變。尋愍波之無罪,追贈司空,封其孫為侯。
平北尹農攻慕容皝凡城,不克而還。黜農為庶人。
時白虹出自太社,經鳳陽門,東南連天,十余刻乃滅。季龍下書曰:"蓋古明王之理天下也,政以均平為首,化以仁惠為本,故能允協人和,絹熙神物。朕以眇薄,君臨萬邦,夕惕乾乾,思遵古烈,是以每下書蠲除徭賦,休息黎元,庶俯懷百姓,仰稟三光。而中年已來變眚彌顯,天文錯亂,時氣不應,斯由人怨于下,譴感皇天。雖朕之不明,亦群后不能翼獎之所致也。昔楚相修政,洪災旋弭;鄭卿厲道,氛祲自消,皆服肱之良,用康群變,而群公卿士各懷道迷邦,拱默成敗,豈所望于臺輔百司哉!其各上封事,極言無隱。"于是閉鳳陽門,唯元日乃開。立二畤于靈昌津,祠天及五郊。
李壽以建寧、上庸、漢固、巴征、梓潼五郡降于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