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雜歌謠辭五
【南土謠】
王隱《晉書》曰:“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南土美而謠之。”主
后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知
【宋時謠】
《南史》曰:“宋時用人乖實,有謠云。”齋
上車不落為著作,體中何如作秘書。主
【宋大明中謠】
《南史》曰:“大明中,有奚顯度者,為員外散騎侍郎。孝武嘗使主領人功,而苛虐無道,動加捶撻,暑雨寒雪,不聽暫休,人不堪命,或自經死。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故民間有此謠。又相戲曰:‘勿反顧,付奚度。’其暴酷如此。”知
寧得建康壓額,不能受奚度柏。古
【山陰謠】
《南史》曰:“丘仲孚為山陰令,居職甚有聲稱,而百姓為此謠。前世傅琰父子、沈憲、劉玄明相繼宰山陰,并有政績,言仲孚皆過之也。”知
二傅、沈、劉,不如一丘。古
【梁時童謠】
《南史》曰:“臨賀郡王正德,性兇慝。其后梁室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其惡之如是,故有童謠。”知
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古
【曲堤謠】
《北史》曰:“宋世良為清河太守,才識閑明,尤善政術。郡東南有曲堤,群盜所萃。世良施八條之制,盜奔它境,而民為此謠。”知
曲堤雖險賊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跡。古
【趙郡謠】
《北史》曰:“后魏李孝伯,父曾,道武時為趙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數為山東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不敢入境。賊於常山界得一死鹿,賊長為趙郡地也,責之,還令送鹿故處,其見憚如此。郡人為之謠。”古
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齋
【北齊太上時童謠】
千金買藥園,中有芙蓉樹。破家不分明,蓮子隨它去。知
【獨酌謠四首】陳·后主
陳后主序曰:“齊人淳于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謠》。”齋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歡欲調,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古
獨酌謠,獨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發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樽一弦當夜開。聊奏孫登曲,仍斟畢卓杯。羅綺徒紛亂,金翠轉遲回。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遙自可樂,世語世情哉。知
獨酌謠,獨酌酒難消。獨酌三兩碗,弄曲兩三調。調弦忽未畢,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還如逢麗譙。衣香逐嬌去,眼語送杯嬌。馀樽盡復益,自得是逍遙。齋
獨酌謠,獨酌一樽酒。樽酒傾未酌,明月正當牖。是牖非圜甕,吾樂非擊缶。自任物外歡,更齊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寧復語綺羅,因情即山藪。知
【同前】陸瑜
獨酌謠,芳氣饒。一傾蕩神慮,再酌動神飆。忽逢鳳樓下,非待鸞弦招。窗明影乘入,人來香逆飄。杯隨轉態盡,釧逐畫杯搖。桂宮非蜀郡,當壚也至宵。主
【同前】沈炯
獨酌謠,獨酌謠,獨酌獨長謠。智者不我顧,愚夫余不要。不愚復不智,誰當余見招。所以成獨酌,一酌一傾瓢。生涯本漫漫,神理暫超超。再酌矜許、史,三酌傲松、喬。頻煩四五酌,不覺凌丹霄。倏爾厭五鼎,俄然賤《九韶》。彭、殤無異葬,夷、跖可同朝。龍蠖非不屈,鵬鷃本逍遙。寄語號呶侶,無乃太塵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