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八 雜歌謠辭六
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齋
【白鼉鳴】唐·張籍
天欲雨,有東風,南溪白鼉鳴窟中。六月人家井無水,夜聞白鼉人盡起。知
【吳孫晧初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吳孫晧初童謠。按晧尋遷都武昌,民溯流供給,咸怨毒焉。”主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知
【吳孫晧天紀中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吳孫晧天紀中童謠。晉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及征吳,江西眾軍無過者,而王濬先定秣陵。主
阿童復阿童,銜刀游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知
【晉武帝太康后童謠三首】
《宋書·五行志》曰:“晉武帝太康后江南童謠。于時吳人皆謂在孫氏子孫,故竊發為亂者相繼。按橫目者‘四’字,自吳亡至晉元帝興,幾四十年,皆如童謠之言。元帝懦而少斷,‘局縮肉’,直斥之也。干寶云‘不知所斥’,諱之也。”知
局縮肉,數橫目,中國當敗吳當復。古
宮門柱,且莫朽,吳當復,在三十年后。雞鳴不拊翼,吳復不用力。齋
【晉惠帝永熙中童謠】
《晉書·五行志》曰:“惠帝永熙中童謠。時楊駿專權,楚王用事,故言‘荊筆楊板’。二人不誅,則君臣禮悖,故云‘幾作驢’也。”古
二月末,三月初,荊筆楊板行詔書,宮中大馬幾作驢。齋
【晉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謠二首】
《晉書·五行志》曰:“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謠。南風,賈后字也。白,晉行也。沙門,太子小名也。魯,賈謐國也。言賈后將與謐為亂,以危太子,而趙王因釁咀嚼豪賢,以成篡奪也。”按《賈后傳》有此謠云:“南風烈烈吹黃沙,遙望魯國郁嵯峨,前至三月滅汝家。”與《五行志》所載不同。其后賈謐既誅,賈后尋亦廢死。《宋書·五行志》曰:“是時愍懷頗失眾望,卒以廢黜,不得其死焉。”古
南風起,吹白沙,遙望魯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齋
城東馬子莫嚨哅,比至來年纏汝■。主
【晉元康中洛中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晉元康中,趙王倫既篡,洛中有童謠。數月而齊王、成都、河間義兵同會誅倫。按成都西蕃而在鄴,故曰‘虎從北來’;齊東蕃而在許,故曰‘龍從南來’;河間水匯而在關中,故曰‘水從西來’。齊留輔政,居宮西,有無君之心,故曰‘登城看’也。”知
虎從北來鼻頭汗,龍從南來登城看,水從西來何灌灌。古
【晉惠帝時洛陽童謠】
《晉書》曰:“惠帝時洛陽童謠。明年而胡賊石勒、劉羽反。”主
鄴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知
【晉惠帝太安中童謠】
《宋書·五行志》曰:“晉惠帝太安中童謠。其后中原大亂,宗蕃多絕,唯瑯邪、汝南、西陽、南頓、彭城同至江表,而元帝嗣晉矣。”主
五馬游渡江,一馬化為龍。知
【晉懷帝永嘉初謠】
《晉書·五行志》曰:“茍晞將破汲桑時有此謠。司馬越由是惡晞,奪其兗州,隙難遂構焉。”按列傳:“東海孝獻王越,字元超,懷帝永嘉初出鎮許昌,自許昌率茍晞及冀州刺史丁劭討汲桑,破之。越還于許。長史潘滔說之曰:‘兗州天下樞要,公宜自牧。’乃轉茍晞為青州刺史,由是與晞有隙。”古